林家又要请客吃席了,
这让整个青山乡又开始沸腾,
当然现在的青山乡首富已经是钱婶子跟钱大叔,两人开的蛋糕店加盟了天晴蛋糕,整个乡镇上的糕点都被垄断了,
而且钱婶子的两个闺女和女婿都回来帮忙做生意,除了糕点还开了一家小食点,卖早饭卤味啥的,也是做得风生水起。
如今钱婶子不但将自家的楼房装修了一番,家里也是买上了彩电冰箱等电器。
为了做生意方便,更是连面包车都买了一辆。
现在就是村里的大户人家。
她一直跟林家有交集,就好比加盟这件事,林清给钱婶子供货,在加盟费上打了一个八折。
所以钱婶子当听到周晴晴要跟着林家人一起回乡的消息,当即就把生意全都交给了女儿女婿,她则是去张罗席面去了。
林家宅子的钥匙她是有的,叫了两个婶子一起去林家打扫了一下,绝对要让林家人回来摆一个气派的席面,打扫完,又去市场上买了不少东西。
光是大肥猪就定了一整头,叫肉联厂那边直接送过来青山乡。
周晴晴跟林家人挂了山,将小轿车开进了村里。
前年就回来过,大家都大约莫能猜到这进村的是谁了。
谁家会有两台小轿车,那只能是林家啊。
“老沈今年没在家过年?”
“爱党,你这生意是做得越来越好了。”
“回头来我们家唠嗑啊。”
过了年,大家伙都还在家里,女人们在家忙活,男人们则是出门溜达,揣一把瓜子唠嗑。
当然还有不少人在家门口打牌的,下棋的,周围会围上一圈人指点江山。
车开到门前,林爱党下车派烟,林清给大家伙送红鸡蛋吃,
“添丁大喜,收拾好了喊大家伙过来吃饭。”
有人起哄林家现在这么有钱,还自己搞卫生啊。
那意思是有钱人饭都不用自己吃了,卫生能自己搞自己?
林清笑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调侃的都是些大老爷们,“让女人去干啊,留下来摸两把牌松快松块。”
这话林清可就不苟同了,“可不敢,我媳妇拼了命的给我生孩子,人家是大军官的闺女,一双手就是拿算盘的,那敢让她动。”
家里成年女人三个,但干活的还真就是大老爷们。
老母亲他使唤不动,
妹子那就是财神爷,能让她回家干活?那是万万不敢的。
再就是媳妇了,他也没说错,媳妇从小就没干过一丁点活,哪能嫁过来还让她受罪。
其他人陡然想起来,对哦,林家前年娶的不就是那个军官的闺女,那通身的气质,城里人果然不一样,还有林家找回来的那个闺女,那就更别说了,嫁了个军官,养的白嘘嘘的。
“你妹子也回来了?我听说她男人现在在京市官,那得是多大的官,挣老多钱了吧?”
“是跟着随军一起去京市了。”
“那么大哥军官夫人那是不能回娘家干活。”
七嘴八舌的,大家也就是说个热闹。
周晴晴这种时候都是保持职业微笑,点头喊各种叔伯兄弟,陆晚还是不太适应这种乡里乡亲之间友谊的关怀,抱着一一进屋子去了。
林父林母就爱听乡亲们夸,走得最慢,每看见一个熟人必然是要打招呼的,
开玩笑,此时不装逼更待何时。
那衣锦还乡就是这么来的。
自己的儿子闺女有出息,又把他们给带了出去,现在整个青山乡谁不羡慕,那值得骄傲的时候就该翘尾巴。
特别是林母,现在她心里唯一的一件大事也落下了。
林清有儿子了,就感觉人生整一个大圆满。
当初猪场倒闭的时候,乡里多少人说他们家的闲话,更是没有一个姑娘肯嫁到林家,现在林清娶了这么好一个媳妇,还给她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事实证明,这日子只要有希望就能越过越好。
当然这也跟他们找回晴晴有关,这闺女旺家!
林母的腰杆子那是一年比一年挺。
村里人跟她搭话,她都开开心心的应,还顺带手的给人红鸡蛋糖果啥的。
林家人变化大。
猪场才倒闭几年啊,他们一家人又发达了。
看得青山乡的人也是羡慕的牙酸,一些人眼睛都红了。
林家人回了家,发现院子里还有家里都干干净净的,没有灰尘,屋檐下也没有蜘蛛网。
他们就去柜子里把床单拿出来铺上,三只大崽都齐齐上阵,牛皮兄弟也会帮忙递个东西,
只有还抱在手里的一一被排除在外了。
林家说是晚上要请客,那就是请大家一起过来热闹热闹,按照他们家上次收儿媳妇的调性,礼钱肯定是不会收的,就是纯吃席。
因为人多,林母跟周晴晴找到了钱婶子来商量。
提前交代过,所以这边的席面也是一早就定好的。
左右邻居都过来帮忙,全家人都忙活起来。
在这个家里,不论你是开工厂的大老板还是京市的大军官,那就都是不能闲着的。
到晚上的时候,一桌桌席面已经摆到了院子里。
大厨子还是前年结婚时候的大厨,
席面跟前年差不多,不过是多了一些海鲜品种,因为日子好过了,像是虾这么贵的东西不用去省城也能买到。
当然就是要摆上一盘子的。
天还没黑,陆陆续续就有人上门了,进了院子就是满嘴的恭喜添丁,谁家都没有林家兴旺,果然还得是人多财气旺。
落叶归根是一种情怀。
大家席面上说着乡音,讨论着这一年来的变化,男人们喝上几杯猫尿,那说起过去的事,红了眼的不在少数。
“现在日子好了啊,咱们乡里今年的地都包产到户了,大家伙想种的都可以来报名,还有农村信用合作给咱们贷款呢。”
“也有不喜欢种地的出去打工,去羊城那边,我们家儿媳妇就去了,一个月得有两三百块钱呢。”
“我儿子去城里摆地摊卖袜子内裤,一个月也能挣这个数。”
老人大多数是离不开自己的根儿,出去的都是年轻人,这边有田有地,要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还能回家吃一口热乎的。
林家也是有田地的,不过现在已经租给大队种了,每年收十几块的租金。
但农民骨子里的信仰没变,就算是腰包鼓鼓,那谁也没说把地给卖了,荒芜了。
有了根,人在外飘才不会觉得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