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当年也确实没想到你这小子这么深藏不漏。”
“若是知道你我都能活那么久,我何苦催的那么急。”
似乎是骂够了,曹六躺回了椅子上。
眼睛一闭,似乎又回到了初次见到李长寿的场景。
那是一个好色,内向,又懵懂的少年。
继承了早逝父亲的工作,当起了一名押送犯人的解差。
押送的第一个犯人就是可怕的武者。
运气,天赋,胆识俱无。
简直就是一个三无产品。
那次,他蹲坑回来,看到躺在地上的李长寿,甚至都以为他已经死了。
因为,那是一具体温正在急速下降的躯体。
呼吸停止,心脏停止了跳动。
可没想到,没一会的功夫。
李长寿又活了。
之后,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若非,他还有以前的记忆,曹六甚至都以为他被人夺舍了。
“哈哈哈,我当时也没想到我能活那么久。”
李长寿打了个哈哈。
“是啊。”
“不但活的够久,连境界也达到了不可说的境界。”
“我当年真的是看走眼了。”
曹六虽然看不透李长寿的境界。
但李长寿的岁数起码已经两百多岁。
这已经超脱了先天的范畴。
这也意味着,李长寿起码达到了无上大宗师之境。
而曹六都看不透的境界,那也意味着。
有可能已经在无上之上的那些境界了。
“运气,运气好罢了。”
李长寿无法解释流囚录的存在。
若非那本奇书,他现在定然是一具枯骨罢了。
“运气吗?”
“或许吧。”
曹六没有完全相信李长寿说的话。
“不提这个了。”
“其实,有一件事我藏在心底那么多年了。”
“一直想问。”
“为什么,你非要找我过继孩子呢?”
“想来,当时愿意拜你为义父的也不少吧?”
这么多年了,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李长寿的心头。
明明,随便找个人生孩子就好。
就好像曹逃一样,也不知道是谁生出来的。小说
但........当年,曹六逼他逼得那么紧,属实有些奇怪。
“哈哈哈哈,我还以为你没有好奇心呢。”
“好吧,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我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
“不瞒你说,我收过的义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皇宫嘛,你懂得。”
似乎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亦或者是,见到难得的故人,曹六也有些开心。
李长寿想象中的为难居然没有出现。
“嗯嗯,略懂,略懂。”
李长寿连连点头。
皇宫大内,太监认干儿子的习俗,那是古来有之。
尤其是位高权重的大太监,收过的干儿子数不胜数。
这样,老太监百年之后有人帮着赎回宝贝。
小太监刚入宫也有帮衬,不会被人欺负。
算是个双赢的局面。
“刨除皇宫里那些,你是我收过的第一个带把义子。”
“当然,这不是关键。”
“你猜,我当初为什么会去仙都?”
曹六忽然问了一个问题。
“额......不知.......莫非是为了寻找突破的机缘?”
李长寿试探性的猜测。
“是.......也不是........”
“你只猜对了一半。”
“其实,我去仙都是为了寻亲。”文学
曹六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寻亲?”
李长寿脑海中冒出了一个猜测。
“不错,寻亲。”
“我六岁入宫,在此之前一直生活在仙都。”
“算的上是半个仙都人吧?”
“当时家境贫困,父母又生了一大堆的孩子。”
“那时又恰好遭遇灾年,家里连开火的米都拿不出了,一大家子的人眼看就要饿死。”
“所幸,遇上一个回乡探亲的大太监,得知了我家的事。”
“说是缺一个义子,便用十担粮食把我换了去。”
“再然后,我便入了宫。”
曹六说到这里,也不知道是何心情。
“蛤?”
“那你恨他们吗?”
要是有人敢拿走自己的宝贝,李长寿绝对会用最狠毒的手段报复他们。
哪怕是生身父母也不行。
“恨?”
“谈不上吧?”
“其实,除了不能人道,其他事还不错。”
“我跟的是当时鼎鼎有名的掌印大太监,有吃有喝,山珍海味都尝遍了,比在家着实快活。”
“后来又修行武道,到了如今的境界,如今的地位。”
“想想当时,要是没入宫,可能早就饿死了。”
曹六摇了摇头。
这个年代,饥荒之年易子而食也不是没发生过。
比起那种恐怖的事。
入宫又算的了什么?
更何况,他还有了如今的地位和本事。
那是他不入宫,一辈子不可能得到的际遇。
“说的也是。”
“那么说,你在仙都还有亲人?”
李长寿点点头表示理解。
“有.........”
“其实,早些年我和家里还是有些联系的。”
“甚至我时不时的还能寄点钱回去,帮家里改善改善生活。”
“只不过,你也知道,人这一辈子最大的敌人便是时间。”
“大概入宫五六十年之后吧。”
“我也入了宗师之境,闭关也频繁起来了。”
“家中父母已经故去,家中几个兄弟姐妹也分了家,有了自己的子嗣。”
“加之年纪也不小了,京都和仙都到底还是有点距离的。”
“有一次,我不小心闭关时间长了点,出关后就发现他们全部已经离世了。”
“再然后,我便基本上和仙都的这边断了联系。”
“直到两百多年前,我突破到了大宗师大圆满的境界。”
“当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突破,便寻到了仙都,想着能够落叶归根。”
“顺便看看当年还有没有血脉之亲的存在,过继个孩子给自己传个血脉之类的。”
曹六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口似乎有些渴了。
便喝了口水。
“那......找到了吗?”
李长寿话虽是这么问的,实则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算是找到了吧。”
“说来也怪我,当年发达之后,寄给家里的钱太多,养成了他们好逸恶劳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