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隋亡终文皇

“第一,以周武帝的雄才大略怎么会想不到今天的局面,所以宇文家族有很多王爷在各地带兵。”

“第二,宇文泰的侄子相州总管尉迟迥手握重兵在旧齐地虎视眈眈,并且齐地刚刚征服,变数很大。”

“第三,关中的后花园蜀地也不安分,也传来叛乱的消息。”

“杨坚非常有才,他借着嫁公主的机会,把宇文家族带兵的王爷先诓回了京城,然后控制住。”

但没想到宇文泰的侄子尉迟迥很快造反。”

“身为相州总管尉迟迥自以为是北周的重臣宿将,他才是应该辅政的人物,看到杨坚竟然偷袭了大权,心里非常不服。”

“于是举兵东夏,更没想到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相继起兵响应,果然如他所料的也造反了,对杨坚来说局势非常艰难。”

“烽烟四起,要是一般人早就慌乱了,杨坚没有,杨坚不仅自己有军事能力,并且杨坚还会用人。”

“并且用人的能力远超他的军事才能,而这次平定尉迟迥的叛乱,就是杨坚用了一个人,高颖。”

“这时候的高颖还不是名震天下的大隋名相,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

“但杨坚就看到了高颖的才华,把高颖派到韦孝宽军队里做监军。”

“韦孝宽是一代名将,但在平定尉迟迥之战中,高颖无疑是据头功,展现出来了杰出的军事天赋。”

“包括后来的平定陈朝的不世名将韩擒虎,贺若弼,都是杨坚一手发掘的。”

“要说杨坚命好,他的前面出了一个雄才大略的周武帝,给北周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现在这些人才全成了杨坚的助力。”

“所以杨坚虽然命好,完全继承了北周的衣钵,但统一天下还是一件很难的事,是以杨坚的命好和雄才大略,耗了九年时间才完成的统一,如果算上继承他父亲的爵位,还不止这个数。”

秦始皇:这话说的好!寡人不信命,没有点手段就想要个天下一统?是在做梦呢?运气是个加成,能力才是主要的!

吴起:你们听听这几个朝代,这都是啥垃圾朝代!除了一两个,各个思想素质低下,接连几个君王都沉湎酒色享乐,没啥太大志向,这种朝代如何不亡!

朱元璋:这隋文帝可是一点都简单,本来杨坚这人就不老实,在朝中的地位、资历、实际权力也都高得一塌糊涂,再加上为政宽和、深得民心,离谋朝篡位就差一步,人家凭什么不要这位置,“功高盖主”这话说的没毛病,谁都不喜欢权利大的臣子。

李渊:你们小看隋文帝了,他的智商和情商一点都不低,就算没有独孤皇后,大隋也能建立,只不过早晚的问题。

“当时的南北格局其实整体形势是非常偏向于隋朝的,南朝经过多年的政权更迭及昏庸君王的治理,其实早就丧失了与北朝争霸天下的资格,只能趁着以前北方还未统一的时候苟且偷生。”

“更何况,杨坚这人本来就能力突出,施行一系列改革政策促使北方更加兴盛。”

“他不仅统一币制和度量衡,为民生的发展创造了极大便利,也推行各种宽容措施,保证社会经济总体良性发展。”

“同时减免税赋、实行均田制,农民们的小日子也因此过得美美满满。”

“最重要的,杨坚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使平民的当官变得顺利了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的隋炀帝杨广是当时灭亡陈朝的主要统帅。”

“而且,在灭亡陈朝的过程当中,几乎都没有发生异常血腥激烈的战斗,依靠着兵力和指挥上的碾压,一举攻占了陈朝首都。”

“而陈朝皇帝都没了,其他地方散落的一些势力再怎么抵抗也意义不大,他们也就纷纷归降。”

“打仗打久了,天下也太平了,接下来的肯定就是施行仁政、强盛国力,毕竟没人想要流血牺牲。”

“杨坚首先下令让那些被改为少数民族姓氏的汉人把名字改回来,从思想上就是追求的个以汉文化为尊。”

“之后他将各个重要行业纳入官营,有力加强了对民生的管控和实现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

“加上过多的政策,又是为民考虑,为官着想,直接把大隋稳定住了。”

“前面好的措施这么多,这些政策杨坚可以说是个千年难遇的好皇帝。”

“按照功绩来说,他确实能够称得上数一数二,前提是后面别犯错啊!可惜晚年皇帝多昏庸,这位也没逃掉,皇帝这个位置坐久了,待人处事难免发生变化,开始喜欢为所欲为、极尽享乐。”

“当初杨素在为杨坚修建宫殿时劳民伤财、造成大量丁夫死亡。”

“本来杨坚还颇为愤怒,但听到自己的皇后喜欢,马上又转怒为喜,这无疑做了一个相当恶劣的表率。”

“另外,晚年的杨坚性情大变,听信谗言的同时还喜欢滥杀无辜,好几个造反老干部和朝中元老都莫名其妙地就被杀死。”

“上行下效之后,不仅是整个政坛的风气江河日下、成为贪官污吏的横地地,好不容易建立的社会法制和纲纪也遭到破坏,难以回到从前。”

“最终,杨坚在一众大臣妃子的劝解和杨广的精妙表演之下改立杨广为太子,为隋朝的覆灭添上了最后一根稻草,终逃不过二世而亡。”

“值得一提的是,杨坚虽然后来醒悟,但为时已晚,被杨广谋杀了。”

“纵观杨坚的一生,前半生无疑是相当辉煌灿烂的,从出身名门到独掌朝政,从登基为帝再到一统天下,古代历史上有这等经历的简直凤毛麟角。”

“然而,杨坚当上皇帝后的一系列变化和错误行为却又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实在不该是在一个明君身上发生的事情。

“大部分人都把隋朝的覆灭归咎于隋炀帝杨广,但正如魏征所说:迹其衰怠之源,稽其乱亡之兆,实起自文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