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全民皆商

“提到大宋,就连我没查资料的时候想到的都是软弱无能,受尽屈辱,现在的我不会这么想,大宋弱点是军事,优点就是经济。”

“赵匡胤重视宋朝商业经济的发展,并实施一些有关经济的立法,按照当时宋朝的一些立法,可以从事商业的条件很宽。”

“不光是有钱的达官贵人,还是没有钱的平民都想着经商的这件事。”

“在最初的时候,朝廷明确规定宗室贵族、官僚是不允许经商的,因为在皇帝看来,他们都是有俸禄的,如果同意他们经商,无疑就是在与民一起争利,所以不被允许。”

“可是到了大宋的民间,这条规定就仿佛成为了一纸空文,在那个时候反而是很多的官员都加入到了从商的行业。”

“就拿居住在泉州的赵氏家族的人来说,从商的人就比比皆是,有的甚至还会投资海外,农民弃耕从事商,半耕半商更是一种常态,甚至连和尚都会摇身一变成为商人,可见宋朝从商风气的盛行。”

“还有士子、士兵也加入其中,这与唐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在唐代大部分士子或者一些读书人,是不屑于与商人为伍的,甚至会把这种行为认为是可耻的行为。”

张言希给大家播放了一幅画面,就是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业景象更是给人一种热闹非凡的繁荣之景,汴京和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还有街道两边的屋宇鳞次节比,酒楼、商铺、汴河上的一些生意人等构成了这幅传世之作。

所有人都知道清明上河图反应的就是宋朝的繁荣景象,一排排的商铺,酒店、茶馆、客栈,应有尽有,过往的商旅络绎不绝,这么繁华的集市,他们确实从未遇到过,看看那桥上都集满了人。

“宋代的商业繁荣,使当时人们的生活可谓是变得很富足。”

“那个时候的百姓可以安心的做自己的事情,不用有过多的担心,所以在哪个朝代,没有发生太多的农民起义足以证明这一点。”

“再加上当时宋代给予经商人士的一些宽松政策和环境,促进了宋朝在从商方面的突出成绩,直到现在还一直被一些历史学者所称赞,真的是一个“全民皆商”的朝代!”

刘彻:我看到了商业的崛起,看不清楚人,但我知道这些百姓是高兴的,喜悦的。

扶苏:抛开军事不谈,我也看出大宋的财政和经济的异常繁荣。

“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推动下,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两宋的科技成就不仅成为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高峰,也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四大发明,在宋代得到改进并应用。”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

“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

“宋代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促成经济重心南移,据后世史学家研究表明宋朝的GDP最高的时候接近到全球的40%,可见宋朝的是有多富有。”

“而且赵光义过后的所有的皇帝都采取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导致军事力量不是很强,但是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发展迅速。”

“而且宋朝的制瓷业可说是达到顶峰,宋瓷不仅是生活日用品,而且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北宋瓷器大量运销国外,在亚非各地都有大量出土,证明瓷器是当时的重要输出品。”

“时至今日,宋瓷已成为种花国古代著名的艺术品,而享誉海内外。”

“而且宋朝的商业极其繁盛,通行的货币有铜钱、白银,宋太宗时期,每年铸币八十万贯,到宋神宗熙宁六年,已达六百余万贯。”

“由于商品入口,宋朝大量铜钱、白银外流,造成硬通货短缺,宋真宗时期,成都十六家富户主持印造一种纸币,代替铁钱在四川使用,是为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这些改革确实是赵匡胤的功,然而有积极就有消极,这些改革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弊端,这就是赵匡胤的过!”

“偏重“安内守外”,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日后“内重外轻”、“积贫积弱”的局面。”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之举动是其一生中最大的败笔,这一举动看似潇洒万分,实则祸害数百年。”

“在“杯酒释兵权”时,赵匡胤曾开导众武将说:“人生苦短,白驹过隙,众爱卿不如多积金宝,广置良田美宅,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如此,君臣之间再无嫌猜,可以两全。”

“但是相比较之积极影响,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却也是最坏的。”

“首先,赵匡胤无疑就是用财富来换取兵权,换句话讲就是“滋生腐败”,而且这群武将还真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可以说这几位武将,真的是都不是什么好鸟。”

“石守信:累任节镇,专务聚敛,积财巨万,

王全斌:破蜀之日,夺取百姓家子女玉帛,纵兵大掠蜀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王仁赡:破蜀之日,纳李廷珪妓女,搜索大量宝库,自己贪污!

楚昭辅:很吝啬,前后被赏赐数万财计,自己掩埋,还经常去他人家中做宾客,看见宝物就像据为己有。

崔彦进:频繁立战功,然而好聚财货,所至无善政!

曹翰:贪财受赂来者不拒!

“看看赵匡胤为这些大将们提出“良策”之后,这群大将们是怎么报答国家的?大宋之所以贪污腐败的现象之严重,全部都是起源于赵匡胤也。”

“然后,赵匡胤自己本身就是武将出身,所以他就极其害怕再出现自己这样武将擅权的例子,所以通过杯酒释兵权之后,就散发出一个信号——大宋武将不受重视了。”

“从此,就造成了一个重文轻武的现象,而且文臣地位极高而武将地位极其低下,甚至连太监们的地位都要高于武将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