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长孙无忌之死

杨妃:哈哈!长孙无忌也有今天!

李恪:或许我的命运早就注定了,躲得了一次,躲不了永远。

秦始皇:孩子,你能够让世人认可,已经足够了!

李治:皇兄,对不起!当时我无能为力!

刘彻:长孙无忌又是怎么死的呢?

司马懿:权利吧!

曹操:这长孙无忌真是恶有恶报,诅咒居然应验了。

朱元璋:李恪的能力远远没有张姑娘所说的那么简单,他的军事和文学才能都不错,或许是为了活着吧!他太过保守了。

“这四位排名是我自己的看法,不知各位想法如何?这时间都快到三个小时了,那就凑个整,给大家讲一个题外讨论,明天开始新的榜单。”

“给大家讲下长孙无忌被杀的两个原因吧!”

“李治为什么要把这位一心让他上位的舅舅给杀了呢?”

“第一点,长孙无忌反对立武后,遭到了武后的报复!”

“唐高宗在位期间最大的政治事件,莫过于废立皇后之争,在这场争执中,产生了两派针锋相对政治势力,即以许敬宗、李义府等人为代表的支持派,和以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为代表的反对派。”

“许敬宗、李义府等人虽然在政治上比较失意,但他们善于钻营,见风使舵,看到唐高宗对武则天的眷恋之情,便投奔到武则天麾下,为武则天当皇后摇旗呐喊,充当喽啰。”

“而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是一批元老重臣,功劳大,根基深,从内心里反对出身寒微、当过尼姑、且心狠手辣的女人母仪天下。”

“两派之间实力悬殊,胜败很容易分晓,而当唐高宗这位急着娶老婆的皇帝铁了心非要立武则天为皇后时,胜败就已经注定。”

“与其说,长孙无忌的立场坚定得罪了武则天,还不如说他的不近人情深深地刺痛了唐高宗。”

“李治和武媚娘的感情,唐太宗时期就有了,而李治刚登基的时候手上又没权利,他又不想让自己的女人委屈,就发生了一套皇上向臣子行贿之事。”

““唐高宗虽然老实,但他终究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按道理说,大臣不得干涉皇帝的后宫,可是长孙无忌权利过大,还有武媚娘的身份,虽说是男女私情,地位身份的考虑,这件事也得经过长孙无忌的同意。”

“唐高宗虽然比较懦弱,比较温和,但在立武则天为皇后的问题上却相当果决。”

“向臣子行过贿的皇帝不多,宋真宗是一个,明代宗是一个,开此先河的恐怕就是唐高宗了。”

“有身份的人最注重的就是面子问题,就是招呼效应,当皇帝的更甚。”

“银子你长孙无忌收了,儿子也封官了,好处都给了,可到办事的时候,长孙无忌就是不肯低下那棵倔强的头颅,反而给前去办事的人一副白眼。”

“在封后大殿上,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人直接就没去,这不就狠狠打了李治和武则天的脸了吗,人家怎么可能不秋后算账!”

刘邦:六!这是真飘了啊!

司马炎:怎么说也是皇上和皇后,这不是把皇上的脸打的啪啪直响!

李斯:没毛病,这唐高宗看见,他的脸往哪儿搁?他能不恼吗?何况,娶谁当老婆,那是皇帝自己的事,长孙无忌这个当舅舅的是添的哪门子堵?

“但当时的李治和武媚娘没有权利,只能把憋屈咽下去,一个女人能成女皇,这个女子就注定不一般,当上皇后之后,开始了她的慢慢报复!”

“武媚娘动不了长孙无忌,可是能动其他人啊,一步一步逐渐开始了瓦解长孙无忌的人。”

“唐高宗疼老婆是出了大名的,武则天一撅嘴,他自然会出来打抱不平。”

“枕边风一次次的吹,长孙无忌的人可就遭殃了,褚遂良被数次降职,一贬再贬,韩瑗、来济被贬到边州,永远不许进京,于志宁、柳爽被彻底免职……,凡是与长孙无忌一起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的臣僚,大多被罢免或疏远。”

“羽翼被一个个剪除了,长孙无忌见识到了唐高宗的面里藏刀,这位武后的心狠手辣。”

“因为他明白,这一大批元老级重臣,如果没有唐高宗点头授意,武则天能扳得动谁?”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原因,武后再心狠手辣,没有李治的点头,她也罢免不了这些人,李治的点头,也是一种因素。”

“两人的合作,才导致了长孙无忌的死亡。”

“作为皇帝的舅舅、长孙无忌做了长达30年的宰相,是贞观旧臣里硕果仅存两人中的一个,影响力巨大。皇帝虽然是最高至尊,但是并不代表他能够将这种权力毫无阻滞地运用。”

“开国的这些老臣们天然自称一个团体,在开国君王活着的时候,他们的权势不足以对抗皇帝的权势,但是毫无根基的新皇登基后,他们就会形成皇帝乾纲独断的一股超级强大的阻力。”

“李治从来就不是一个懦弱的皇帝,他不可能让自己一直活在长孙无忌的傀儡之下,这是所有上位的皇帝都要做的,掌控权利,把政权把握在自己手里。”

“李治要杀长孙无忌,更多的是希望通过长孙无忌彻底铲除他身后的整个关陇集团,以至达到建立属于自己的朝廷,在权力的争夺中,没有亲情,也不分对象!”

“士族们以长孙无忌为首,牢牢掌控着朝政,制衡皇帝。”

“这是自东晋以来门阀政治的延续,是历代帝王们一直想铲除的存在,杨坚当年想搞江南士族,却造成了江南的大叛乱,杨广想同时搞掉三个士族,最终却葬送了江山,李世民修《氏族志》想要淡化门阀的影响力,却没有取得什么好效果。”

“从废王皇后和杀萧淑妃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李治的打算。”

“王皇后是什么身份?乃是五姓七宗出身!”

“萧淑妃又是什么人?其是江南士族萧氏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