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工业革命需要的市场

在一处百户所屯田所在的地方,落于北平与通县之间,此地以种植小麦为主。

北平周边一带,田亩半数种植小麦,其余黍稷稻粱合计占半。

朱高炽和唐云并肩而立,身后跟随了唐云的随从,自己的随从,以及朱能,李彪,此地的百户官,总旗官。

田地里已经充满绿色,但却是令百姓们痛恨不已的野草杂草,人们用锄头一块块的除去杂草。

也有的军户用牛翻地,让土壤变得疏松透气,甚至有等不到耕牛,自己父子上阵靠人力犁地。

“田活辛苦啊。”朱高炽感叹道。

“小王爷能怜悯百姓,实在是北平百姓之幸也。”唐云满脸的理应如此。

对唐云的说法,在场的众人深以为然。

朱高炽也没有反驳。

大明的统治者在二十一世纪是落后的,但是在天地君亲师的时代,头上至少还有一层精神的枷锁。

有精神道德的约束与社会风气的督促,比起周边的统治者,和同时代西方的统治者比起来,那可真就还算得上是个人。

大明藩王要是跑去百姓家睡人家的女儿,无论农户是否愿意,都会遭到社会风气下意识的反感,引起文官的弹劾。

西方对这种行为,学者则是吹捧,甚至包装一番,成为流传世界的童话故事,刻画成平民上杆子巴结贵族,洗白了西方贵族的形象。

总之,在十四五世纪,一个爱护百姓的统治者,对百姓的确是幸运的。

“唐朝的悯农诗,前元汉民的所作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谓道尽了百姓的艰辛。”朱高炽一脸的悲天尤人。

在稳定的社会下,一个具备道德的贵族子弟,

果然。

听到年少的大公子的感叹,周围的唐云,朱能,李彪等,乃至张全皆露出笑容。

“种田之艰辛,乃无解之事,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日偷懒少出一分力,他日就少收获一分。”

唐云觉得是读书人矫情,不应该让大公子性格太过柔软,虽然对自己是好事,可既然称自己一生世伯,于是当仁不让的教导起来:“而我朝军屯之犀利,已远超以往历朝。”

同样说起卫所之事,唐云比起朱能的角度更高些,明朝卫所终明一朝,关乎国家根基,朱高炽听得认真,都是宝贵的经验。

“是因为我朝军屯法下,让军户提供的士兵数量最多?”比起唐云对卫所的得意,朱高炽倒没有此人内心的心情。

“不止如此。”唐云摇了摇头,解释道:“自古屯营之田,或用兵或用民,皆是与军伍之外,各分兵置司。唯我朝之制,就于卫所所在闲旷之土,分军以屯堡,且耕且守。”

换做一般人,哪怕是自家子弟,唐云可没这么好的脾气,如今却是一脸的兴致勃勃。

能教导好未来的燕王,在他眼里是极其荣幸的事。

虽然小王爷才十四岁,连世子的名分都未定下,不过这些不是迟早的事情么。

身为家中长子,自然继承家业,在朱高炽面前,唐云非常的有耐心,说的详尽。

“以十成力而论,军中七成精力守城,三成精力屯耕。但有军情,朝发夕至也,是于守御之中而收耕获之利,法之犀利唯我朝。”

“不但能最有效的平息兵戈,又解决了唐宋的积弊,避免因赋税亏短人户逃亡,军队没有供养而崩溃。”

听完唐云的介绍,朱高炽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总之在唐云眼中,现在的卫所制度是良法。

“需要盯着千户官百户官们。他们做得好,老夫就赞赏他们;他们要是做得不好,老夫也只拿他们是问。”

唐云和大公子接触了小半日,对大公子有了些许的认识。

虽然认可了大公子的为人,但又觉得大公子太过重视

此人是在教导我,看来我拉拢人心还是有一套的。朱高炽嘴角翘起,连忙回应一番。

不过对于唐云的话,朱高炽并没有接受。

此人虽然说得没错,但是他和自己不一样,他不知道历史的变数,自然不懂自己的做法。

如果没有靖难,唐云说的是对的。

可不是会有靖难么,你不掏心掏肺对别人,别人凭什么在你最弱小为难的时候,舍命帮你呢。

朱棣一直做的还不错,自己则要在朱棣的基础上做的更好,让更多的人愿意为燕王府卖命。

无论随着工业革命的变化,未来自己能想到用什么方法消除靖难,至少在人心这块上,朱高炽可不会松懈。

卫所并不是每个卫所都会足额服役,大明有近两百万军,如果全部正常服役,其余消耗不算,光每个月的口粮就要两百万石,一年要给付近三千万石军粮,是决计拖累不起的。

所以正常的年月,不用从事操守的多余军卒,会呆在卫所屯地耕种,而不是入营服兵役。

田亩不大变的情况下,哪怕是明初,三代人也就不够分了。

自己身体的原主是短命鬼,到了他儿子那一代,卫所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满打满算刚好是三代人。

而今年是洪武二十五年,卫所制度其实已然有些积弊,不像唐云所言那么完美。

世间哪里有万全之法,国泰民安的岁月,只需要二十年,一代人的历程就能变得不合时宜。

唯一的万全之法!

只有发财立品,生产力才是文明进步的根源,不解决生产力,所有的思想都是空中楼阁。

推动工业革命,而大明也具备

十四世纪意大利是西方黑死病的

没有经历战火,人口大规模减少,又保存下了文明的延续,才让意大利有了文艺复兴的环境。

因为苦难过后的人们突然发现富裕了,在文明未受到倒退的环境下,于是富裕的人们开始诞生各种思想。

中国也是有这个机会的,例如明亡之际,新学新思想已经在福建浙江广为流传,经济思想上也开始资本主义萌芽。

无论产量,技术,包容,知识等各方面的文化都具备条件,例如战乱让北方人口急速的消减,也让人均田亩增多。

换朝代不可怕,可怕的是亡天下。

可惜了。

西方能陷入黑暗的中世纪,东方也有这个经历,并且发生的时机太过不巧。

朱高炽打量着田地里劳作的军户们。

现在其实是最好的时机。

明初无论是军户还是百姓们,大多数手里还有余粮和些许钱财,支撑的起工业革命需要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