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
八公主蹬蹬跑上来,扯着他的袖子撒娇,理直气壮道:“儿臣只是想着,两位娘娘平日在宫中锦衣玉食,吃得好用得好,那她们多拿出一些银子来赈济灾民不行吗?您是天子,那些受灾的百姓也是您的儿女啊。她们是您的妃妾,那,那也算是灾民的庶母?哪有当娘的不心疼孩子的?”
这一通歪理把顺康帝都逗笑了,“你都从哪儿学来的?”
八公主鼓鼓腮:“我都是听老师说的,那些流民好可怜啊,我这两天一想到她们,我饭都吃不下了……”
顺康帝脸上笑意微敛,摸摸她的脑袋:“我们小八是好孩子。”
没能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都有饭吃有衣穿,是他这个做皇帝的失职。
“罢了,反正这点银子对她们来说也是九牛一毛。”
顺康帝让梁公公准备好笔墨,很快又写了一幅新字。
“给贵妃和淑妃一人一幅,让她们别再斗气了。”
“多谢父皇!”
八公主松了口气,又殷勤地替他按摩,“父皇辛苦了,我给您捶捶背。”
顺康帝享受着女儿的孝敬,眼底闪过几番思量。
自从他下旨禁足了太子,贵妃在后宫的气焰越发嚣张,她娘家齐家更是在宫外频频串联,替大皇子邀买人心。
要不是老大如今还在南边带兵平叛,恐怕大臣们都要联名上书,推举他为新太子了。
玄衣卫日日都有新的密折送进宫,顺康帝一直冷眼瞧着,既不表态,也不否认。
不过这回淑妃一反常态的强势,倒是让他另眼相看。
淑妃早年生过好几个孩子,但都夭折了,活下来的只有三皇子一根独苗,从小就看得跟眼珠子似的,不许他接触任何可能有危险的行为,尤其是骑射习武等等。
三皇子被她养的有点娇,所幸在读书方面还有些天赋,琴棋书画也都有涉猎,成日醉心写诗编书,身边也聚集了一群有同样爱好的文官清流。
此次江南水患,百姓受灾严重,已经成了朝野上下最关心的话题。
淑妃故意在捐银上和贵妃别苗头,非要争个头名,难道是想为三皇子造势,替他博个贤良名声?
顺康帝低低叹了口气,儿子们一天比一天大了,心思也活络起来了,都开始朝着他屁股底下这把椅子使劲了。
可谁让太子自己不争气,没有压服住兄弟们的本事和品格呢?
不急,他还可以再看看……
顺康帝正思考着,没注意到八公主喊了他好几声。
“父皇,父皇你就答应让我出宫吧……”
“小八想出宫?”
顺康帝回过神来,没怎么思考便点头应下,“可以,那你就跟着姜女史出去吧,多学学多看看,宫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回来给朕写一篇心得,不许少于五页。”
八公主傻眼了,怎么出去玩还要写作业啊?!
姜穗宁接到宫里消息,一大早就去宫门口等着接人。
没等一会儿,就见一个穿着月白色织金锦袍的束发小公子,手持折扇,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看着潇洒极了。
姜穗宁微微瞪圆了眼睛,“你,你怎么把自己搞成这样?”
八公主冲她眨眼,“我看话本子里都是这么写的啊,大家闺秀想出门,都要女扮男装嘛。”
“……你看我哪天女扮男装了?”
姜穗宁哭笑不得,见八公主还在装风度地摇扇子,赶紧一把抢过来,“别扇了,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季节,不嫌冷啊?”
刚说完,八公主就打了个喷嚏,揉揉鼻子,“好像是有点冷……”
“少废话了,赶紧上车,先去我家。”
姜穗宁带着八公主回了姜家。
家里人事先都得了她的嘱咐,只当不知道八公主的身份,这样大家相处起来也自在些。
但当看到跟在姜穗宁身后下了马车,一脸好奇的“小公子”时,姜家人还是有点懵。
来的不是位公主吗?
姜穗宁只好介绍:“这是我的学生……叫八公子就行了。”
八公主好奇地打量着姜家众人,闻言笑眯眯地挥手:“不用这么客气,叫我八月就行了。”
她看了一圈,目光锁定在姜瑄身上,哇了一声,“老师,你哥哥长得真好看,都快赶上商渡了!”
姜瑄:……谢谢,并不想和他比。
他脸上挂起貌似纯良的微笑,微微躬身:“八公子谬赞了。”
八公主在姜家坐了一会儿,吃了些茶点休整,便催着姜穗宁带她出城。
“我今儿可是带了父……父亲的任务出来的,确保银子用在该用的地方。”
姜穗宁点头说好,正要出发,裴子望不知从哪儿窜了出来,“表姐带上我吧,我也想出城!”
姜明蕙虎着脸瞪他:“别胡闹,你表姐出城是去办正事的。”
“我都十三了,在农户家里都算大半个成丁了,我也能帮忙啊。”
裴子望振振有词,又一指八公主,“他看着比我还小呢,他怎么就能去?”
姜明蕙吓得脸都白了三分。
这小混账平时就在府里乱跑,大家也没拿他当大人,是以裴子望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位就是乔装打扮的八公主。
她有些忐忑,正犹豫要不要向八公主赔罪时,姜穗宁出来打了个圆场,“表弟,八月是我学生,她出城是要帮我算账的,你能帮我干什么?”
“你叫八月?怎么听着跟个女孩子似的。”
裴子望嫌弃地瞥了八公主一眼,又积极道:“我可以帮表姐跑腿传话啊!”
姜穗宁看他眼巴巴的样子,不由笑了,对姜明蕙道:“姑母,就让子望跟我们一起去吧,他也该见见外面的世界了。”
姜明蕙只得答应了,又再三叮嘱裴子望,“不许乱跑,不许给你表姐闯祸,否则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出门前,姜穗宁又让丫鬟叫了冬娘过来。
“小姐你找我?”
冬娘在姜家住了几日,气色就养好了不少,她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棉布衣裳,有些忐忑地问姜穗宁。
姜穗宁道:“我们筹了一些银子,打算在金粟庵附近盖房,帮那些无力劳作的老人和孩子过冬,你跟我一块过去,帮着认认人。”
冬娘眼睛亮了,“那太好了,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