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善棚
听到孙源懂事的话语,沈琼芝心中的气闷消散了大半,嘴角也浮起了笑意。
她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脑袋,欣慰又心疼:“知道你有这个心,随便买点什么就好了,何必买这么多,你一个月才多少份例钱。”
孙源笑着道:“母亲放心,这些街上的东西都不贵,就这些总共拢到一块儿还不到一吊钱呢。”
“真的?这倒是便宜。”
沈琼芝来了兴趣,和孙源一起拆开这些大包小包来看。
除了同窗送的一些腌腊点心等特产,孙源给沈琼芝买的,大多是些手工制作的竹,泥,木雕或折纸等小玩意。
这也是孙源的体贴细心之处。他知道沈琼芝锦衣玉食,并不缺那些吃喝穿戴,送那些东西给她反而是给人添堵,用也不好,丢也不好。
像这些小玩意,哪怕只是图个新鲜过几天就忘记,那也是值了。
沈琼芝正摆弄着案桌上的东西,忽然发现一个折叠着的糊纸篾片,便拿了起来。
刚想问这是什么,不料一拿起折叠的部分便抖落展开来,只见是一个孔雀模样的纸鸢。
做纸鸢的人手艺高超,不但做得精美结实,纸画更是栩栩如生,孔雀的双眼羽毛都极其细致,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活过来。
“这个纸鸢真漂亮。”沈琼芝由衷赞叹。
孙源笑着道:“只可惜现在是冬日,等开了春,母亲便可以在府里放着玩儿了。若是母亲不会,我可以教您。”
沈琼芝笑着答应了。
她轻轻抚摸着纸鸢,忽然想到了自己,心情顿时有些复杂。
她觉得此时的自己,就像这个纸鸢。
看似随时可以乘风而上,远离尘嚣,可始终有根线被紧紧束缚在地面,无法逃离。
原本,她打算布下复仇的局,在被影响前和离,嫁给裴家表哥,最终和孙府彻底断绝关系。
可现在计划彻底被打乱了。
孙鸿渐背后有那么一位可怕的御前大总管,自己这边却是孤立无援,还要小心不能牵累娘家,别说什么复仇了,即便是简单的撕破脸都是以卵击石。
更可怕的是,她不知何时得罪了上华宫那边的人,以及虎视眈眈的忠勇王府。
先前还有东厂那边的渠道获得情报,可现在裴家表哥已移情别意,她连这个唯一的帮手也没了……
前狼后虎,头顶上还盘旋着不知何时会猛冲而下的秃鹫。
她该怎么办?
难不成放弃复上辈子的仇,这辈子忍气吞声,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不,怎么可能。她咽不下这口气!
沈琼芝深深呼吸,把烦躁之意压制下来,化作眼底深深的晦暗。
母子二人看完了这些东西,沈琼芝让丫鬟们把它们小心收起来,然后吩咐传饭。
这些天沈琼芝的胃口不太好,每顿的饭菜份例都减了许多,几乎没动多少就撤下去,让春棠夏莲她们分了。
今儿孙源和她一起吃,自然不能继续这样。春棠夏莲都是久跟着沈琼芝的,都有分寸,不需要她额外吩咐,早就命厨房多备菜,没一会儿一队小丫鬟捧来饭菜,丰丰盛盛地摆满了暖桌。
孙源看着碗盘里满满的鱼肉,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沈琼芝问:“怎么了,可是不喜欢这些菜?你想吃什么尽管说,我让她们立马做了来。”
孙源摇头:“这些菜都这么好,儿子怎么会不喜欢?只是今日回来的时候,我看到街上许多流民乞儿,穿得十分褴褛,各个面黄肌瘦,再看到自己吃这么好,心里有些说不出的不得劲。”
沈琼芝听到他这么说,心里很宽慰。
这孩子并不是生下来就铁石心肠,他也是会同情可怜人的。只是上一世吃了太多苦,又看多了人心险恶黑暗,才变成了那样。
沈琼芝想了想,道:“这样吧,正好你这几天在府里,我便提前把善棚的事情张罗起来,你跟着我在一旁做个帮手,只当是为那些人也出了一份力,如何?”
孙源眼睛一亮,猛地点头答应。
吃完饭,沈琼芝叫来秦管事,让他在九街的空地处搭建善棚,舍粥舍药,另备两千套冬衣。又叫个庄子的管事在那里看着,看看是否有可收留之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些事情都是沈家做惯了的,十分熟练,很快就打点妥当。
次日,沈琼芝一大早便起了身,带着孙源到善棚那边去帮忙。
空地这边搭建善棚的不止孙府,还有许多其他富豪官宦人家的,几乎把空地给占满了。
就地搭建的一排排大土灶燃着旺盛的柴火,火力十足,锅内的粥滚热浓稠,粮食的香味飘散到很远,惹得排队的人直咽唾沫。
孙源看到长长的队伍时,吃了一惊。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京城有这么多流民乞丐的吗。
然而再仔细一看,其中也有穿着虽破旧却整齐的人,手里拿着打粥的木盒子。原来还有许多是九街这一带的贫困之人,虽有屋檐遮风避雨,却是填不饱肚子,也只能一道来排队打粥。
“源儿,别发呆了,快来帮手。”沈琼芝道。
“是,母亲。”孙源回过神来,连忙奔跑着去抱柴点数,检视粥锅可曾糊底。
想要做善事,不仅要有菩萨心肠,更要有雷霆手段。
几个眼尖老成的管事拿着长鞭巡逻队伍,看到有插队的,闹事的,二话不说上去就是几鞭子,当时就把人给抽得老老实实,不敢造次。
粥队尚且如此,发放冬衣这边的条件更是苛刻。只有老弱病残,双手健全的才可以领取,并且每个人领完了后需要用一种特殊的红水浸泡双手。
这种红水对身体无害,但是很难洗,差不多几十天后才会自然消退。
这样就可以防止有些人重复领取,拿着冬衣转手卖掉。
至于为什么要求双手健全,背后的原因就非常复杂残忍了。
所有看似匪夷所思的规则背后,一定会有更加匪夷所思的案例。
沈家做了多年的善事,沈琼芝从小耳濡目染,里头的门道样样心里清楚。
就在她忙碌的时候,忽然一个管事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喜气洋洋道:“太太,快去前头领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