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山驱赶着牛车,但心不在焉的。
最后还是耐不住好奇心,开口询问,“婶子,那些乞丐是不是认错人了?你不是在镇上支摊卖炸土豆的吗?一天咋可能赚五十两银子?”
“我做的确实是小本生意,一天累死都挣不了这么多。”
“只是运气好,镇上一个富家小少爷喜欢吃我做的炸土豆,所以花五十两银子买我的秘方。”
关于这件事,林初渔并不准备瞒着。
毕竟她穿来之前家里是真的穷。
她现在有了钱,总不可能一直忍着不花。
像她家这种原本穷得叮当响的一旦花点钱,其他人就得想着法猜想她从哪里赚的银子。
现在让人知道她挣了点小钱,她就能光明正大地购置东西。
闻言,宋青山狠狠羡慕了。
他想起今天听别人说的事,又好心提醒道,“婶子,你赚了钱可得藏好点。我听说最近几个村子里都遭了贼。镇上的乞丐也变多了,好像都是从其他地方逃难来的。”
“好。”林初渔回答。
宋青山是个老实人,但遇着相熟的人后话也多。
回去的路上,他又在自顾自地吐槽,“他们那些人的家乡也不知道是遭了什么旱灾还是蝗害,竟然被逼到背井离乡逃难,真是可怜。”
“不过可怜归可怜,也不能做土匪生意,抢咱们这群老百姓的血汗钱啊。”
“唉,幸好我们这里今年都顺利收获了粮食。”
“前几天我家去卖粮食的时候,我还在高兴,今年卖了个好价钱。”
“但事实证明,我笑得还是太早了。”
“我今天发了工钱,原本想去买点猪肉回去,但发现今天的猪肉竟然涨到了五十文一斤。唉,实在是吃不起,买二两猪肉都得抵我一天工钱呢。”
“就这个物价,看来今年卖粮食赚得多,花得也得多了……”
“……”
让宋青山一个人说话也不好,林初渔时不时地也搭几句话。
只有宋翠烟独留在震惊之中,久久没法回神。
前天林初渔买肉时,她是跟着一起去的。
当时肉价虽然也高,但还没到这么离谱的程度。
短短两天时间,竟然涨了将近一倍!
粮食和肉价都涨了,其他东西或多或少也得跟着涨。
真得是小繁星有福气,她满月那天猪肉还没来得及涨价。
林初渔和宋翠烟回到家时,李大婶正好也过来了。
“宋大嫂子回来了啊。”
一看到林初渔,李大婶便笑脸盈盈的,脸颊两边的红彤彤的苹果肌都给提了起来。
她又接着说道,“我今天去镇上买了肉,给你送点过来。”
“还有这匹布,你瞧瞧这颜色你喜欢不。不喜欢的话我去镇上的铺子里换个色,再给你送过来。”
“铁蛋他娘,你这是?”
“当然是送谢礼啊。”
“可你昨日不是送过东西来了吗?”
李大婶眉眼弯弯带笑,看着气色不错,身体恢复得应该还挺快,“昨天我是实在没力气去镇上,又忙着来道谢,所以才拿了些自家种的菜来。今天有了力气,自然得去买了正经的礼物送来。”
“你可别跟我客气。我一家子的命可比这值钱多了。”
她提了个装猪肉的油纸包,和一匹紫红色的细布,直接送到了离她最近的宋翠烟手里。
提着那油纸袋,宋翠烟便知道这分量不轻,起码也得有两斤多。
李大婶在村里是出了门的抠门,一文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用。
除去买布,起码好几百文的花费不说。
现在猪肉涨价涨得如此离谱,她竟然还愿意买猪肉来送谢礼。
看得出来,李大婶也是下足了致谢的诚心。
林初渔当然也不是个能客气的人。
李大婶舍得送,她便舍得接。
“行,那我就接着了。晚上叫上铁蛋他爹,一起来我家吃饭。”
“不用不用,我家今天也准备煮肉吃呢,就不麻烦你们了。”
李大婶回家后,林初渔想吩咐宋大饼一件事。
“老大,你去……”
话还没说完,家里又来人了。
这次是王大娘来送山药。
家里烧得核桃碳多了,导致家里的地窖和米仓都腾出来装核桃炭,现在送的山药都没地方放。
林初渔随便找了个角落里存放,等着明天去镇上时,一起送去王富贵府上。
“大饼她娘,我听说你在镇上做生意赚了钱?有五十两?”王大娘来时,也是一副好奇的表情,悄咪咪地询问林初渔。
“嗯。”林初渔大方承认。
“这是谁告诉你的啊?”她又询问。
王大娘仔细回想了一下,“我是听陈婆子说的,她好像是听隔壁赵家村的张三说的,赵三是听……”
王大娘说了一长串的消息传递链。
有些人名,连原主都不认识。
最后林初渔总结:她赚钱的消息在村里都传遍了。
送走王大娘,林初渔关上了院子的大门。
林初渔拿了铲子,开始在院墙边挖土。
“大饼,鸿宇,你们俩过来,跟我一起挖坑。”
“娘,你这是干什么啊。为什么要在咱家院子里挖土?”
“设陷阱,我怕最近咱家会遭贼。”
自家人不用瞒,宋翠烟将今天林初渔如何挣了五十两银子的过程说出来。
一听说林初渔现在身上揣了张五十两银票,全家人都赶紧帮忙挖土。
傻子也知道,得了这么多钱,肯定是容易招贼啊!
家里铁铲和锄头不够,宋小凤和宋小龙还找了木头片帮忙挖。
连旺财都没闲着,用两只前爪子使劲刨土。
还真别说,旺财刨得还挺不错。
林初渔指挥他们在墙边挖小沟,在土沟里面插上削得溜尖的竹签。
再在上面盖细树枝,埋树叶子。
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陷阱。
做完这些,天都黑了。
林初渔拍了拍手,抖掉身上沾的泥土。
“大饼他娘,在家吗?”
这时,门口响起了村长的声音。
“我在家呢,村长,有啥事啊?”
林初渔开门,见着愁眉苦脸的宋志远。
他唉声叹气说道,“收粮税的官爷们又来了,说上头传来消息,让咱们今年加收一成的税,各家各户都得再补粮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