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武英殿。
朱元璋叫来太子朱标,父子俩简单商量了下。
但并没有提及废除中书省的事,只是针对胡惟庸聊了聊。
“父皇圣明。”
“天佑大明。”
“胡惟庸品性低劣,不配为百官之首。”
“儿臣无比赞成父皇的决定。”
“中书左丞早就该换人了。”
见到朱标义愤填膺干劲十足,老朱不由的摇头失笑,随意道:
“想说啥别憋着,接着往下说嘛…”
“咱让你监国理政代使皇权,可不光是让你批奏折来的。”
“有啥意见都说出来。”
“现在,你是皇帝,咱听伱的。”
一听这话。
朱标不自觉打了个个寒颤,连忙俯身下拜不敢托大,惶恐道:
“父皇息怒——”
“儿臣僭越了。”
“呵呵,你这个臭小子…”
朱元璋无奈的叹了口气,弓腰一捞便把太子给薅了起来,不容置疑道:
“快点。”
“别废话。”
“咱在跟你说正经的。”
朱标苦恼的抓了抓头发,不免有些诚惶诚恐,先是敬上一盏茶,而后才忐忑道:
“回禀父皇。”
“儿臣私下以为,早点处理掉胡惟庸是件好事,那些被流放的淮西人,对胡惟庸恨之入骨,恨不得剥其皮,食其肉,那个李善长不可能放过胡惟庸。”
朱标眼神坚毅,果断道:
“到那时,各方势力乱做一团,势必会打破朝堂的平衡。”
“所以不如先下手为强。”
“胡惟庸办的那些事,死有余辜一点都不冤枉。”
听完太子的权衡分析,朱元璋眉宇间充满了欣慰,怅然道:
“很好,便是如此。”
“有进步。”
“当皇帝必须得敢于决策,不能犹犹豫豫,或是瞻前顾后。”
朱元璋用力捏了捏儿子的肩膀,饶有兴致道:“那,老大觉得,咱诛了胡惟庸九族,应该不过分吧?”
朱标微微皱眉,恭敬的施了一礼:
“父皇。”
“儿臣觉得,三族足矣。”
话落。
寂然无声。
朱元璋怔了下,而后放生大笑。
“哈哈哈哈哈——”
“好。”
“好啊!”
“老大类咱。”
“三族就三族。”
“听你的!”
朱元璋捻起盖碗,刮开上面的浮叶,意味深长道:
“继续。”
“你这个臭小子,想好下啥套了吧?”
闻听此言。
朱标顿时有些尴尬,眼神飘忽躲闪,不敢与老父亲对视。
他看不惯胡惟庸不是一天两天了,可如今让他来惩治对方,难免产生公报私仇的念头。
沉默少顷。
“禀告父皇——”
朱标犹豫了一下,认真道:
“林先生之前讲到过,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切忌代入个人恩怨和情绪,否则害人害己。”
“然,儿臣对胡惟庸颇有偏见…做不到公平公正。”
“请父皇恕罪。”
对于太子的婉拒推脱,朱元璋哭笑不得,无奈了;
“咱何时让你公平公正了?”
“你这臭小子,也不会活学活用啊!”
“大大方方的说。”
“胡惟庸死不足惜根本不需要手软。”
“既然调查清楚了,便不存在公报私仇,除掉对方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说罢。
朱元璋倾靠在椅背上,惬意的端起盖碗抿了一小口,抬颔示意太子别浪费时间。
儿子的进步自不待言,他嘴上虽然不说,但不代表看不见。
然而美中不足…受儒家思想教育荼毒太深,只知道套用公式,不知道灵活思考。
还是得加以纠正。
“是,父皇。”
顿了顿,朱标深呼吸一口气。
“儿臣私下以为,面对胡惟庸这样的人精,还要从对方的痛点入手。
“贪恋权柄,不择手段,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地位,甚至可以出卖提携自己的恩师。”
“权利能驾驭人,权利更能杀人。”
“想要权利?”
“给他便是。”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螂捕蝉。”
听到这。
朱元璋暗暗叹息,大底猜到了儿子的想法,但是还是摆了摆手,令其继续说。
“一国之相,作为百官之首负责统领群臣,纵然已经权倾朝野,但是权利还是一分为二,而非一家独大。”
朱标继续道:
“而且,自打大明立朝以来,父皇任命徐叔叔为中书右丞相,目的就是为了平衡相权。”
“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
“倘若把徐叔叔撤换下来,暂时把中书省右丞相之职位空缺,让胡惟庸独掌中书省的大权,由此一来。”
“想不犯错,都没可能。”
“到时候便可以顺势直接除掉对方,而且还不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朱元璋胡目凝视,露出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
“老大啊!”
“儿臣在。”
朱标拱手。
“上次你跟咱说过这个办法,较之前有所改良,但细节还是不够,说白了,想到东西不少。”
“胡惟庸是个人精,人精又怎会掉入如此刻意的陷阱里面?”
朱元璋不紧不慢道:
“如今李善长已经被我搁置,中书右丞相又空缺出来,刘伯温走马上任当之无愧。”
“但你却视而不见,不是把百官当成了傻子?”
“明眼人都能看明白咋回事.”
“胡惟庸更不蠢,否则爬不上来。”
“懂咱的意思吗?”
话音未落。
却见朱标丝毫不慌乱,匆匆上前来到老朱面前,俯身贴耳轻声道:
“父皇,儿臣明白。”
“所以,不光要徐叔叔配合我们,还得委屈刘夫子演一出苦肉计。”
“空印案,涉案官员数万,除了这么大的案子,御史台难辞其咎。”
“刘夫子身为御史中丞,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先把刘夫子贬下来告老还乡,再把中书省的大权交由一人之手,御史台没有了刘夫子,便相当于名存实亡,失去了监察百官的权力。”
朱标莞尔:
“御史台变成了一副空壳,握有的权力落入了中书省的手里,也就等于被胡惟庸接管了。”
“统领百官的,监察百官的,全交由一人掌管。”
“水到渠成,并不刻意。”
“逆天的权力加持之下,圣人都可能跌落神坛。”
朱标躬身作揖,向后退了一小步:
“儿臣拙见。”
“让父皇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