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
朱元璋一愣,口中不住呢喃重复着这两个字,满腹疑惑。
老四这是怎么了,怎会反复重复这两个字?
不对!
没人能比他还要了解朱棣,能让自家那一向喜怒不于色,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老四反复无常道如此地步,其中必然有诈!
想到这里,朱元璋瞬间重视起来,大手一挥道,“立刻去查,燕王最近见了什么人,务必给朕查个清清楚楚!”
“还有,这永乐二字的涵义!”
“是!”蒋瓛点头,顿了顿,继续问道,“陛下,楚王那边,还要继续加强巡视吗?”
朱元璋点头,眼底皆是阴沉,“继续,咱倒要看看,这老六葫芦中究竟卖的什么药!”
“属下遵命!”蒋瓛拱手,而后大步走出奉天殿。
殿内。
朱元璋望着窗外的夜色,口中不住的喃喃自语。
“永乐…这老四究竟为何如此重视?”
此时,燕王府。
朱棣已经从记忆之中回神。
在郑和离去的那一瞬间,所有的记忆,恍若放电影一般飞速在朱棣脑海闪过,那深刻的记忆,鲜活的画面,竟恍若刀砍斧劈一般深深烙印在朱棣心中,像是真真切切经历了一遭!
敛去心头的惊讶,朱棣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刚毅的面庞上出现了一抹前所未有的坚定。
此刻,朱棣竟深深怀疑,刚刚如白驹过隙一般在他脑海飞速闪过的一生,是否真的发生过!
真实!
无比的真实!
难道,是上天怜悯,让他与梦境之中提前经历了一世?
不可能!
一定不可能!
若是按照梦境中所说,大哥这次南巡,雄英将会在途中夭折,今年八月,母后即将病逝,大哥也将会在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突发恶疾而亡,允炆登基,在黄子澄的挑拨下削藩,兄弟几人接连被贬,朱柏更是不堪受辱自焚而亡。
自己领兵起义,打着清君侧的名头,将允炆赶下皇位,年号永乐,命郑和七下西洋……
这梦境过于真实,甚至连年月都一清二楚,恍若是对朱棣的一种警告。
难道这世上真有天神点拨这一说?
荒谬,太荒谬了!
如今,大哥尚在人世,母后也身体康健,就连梦境中本该夭折的雄英也都生龙活虎的在奉天殿内。
若梦境为真,这一切又该怎么解释?
等等!
不对!
不对!
是父皇,父皇阻止了大哥南巡,并竭力寻找雄英!
回想起那日太子府中父皇的懊悔,朱棣瞬间身子一震,整个人如雷击中,大脑一片空白!
“雄英,是皇爷爷对不起你啊……”
“还敢不敢跟老大抢皇位了!”
朱元璋的话,在此刻瞬间翻涌于朱棣的脑海,掀起滔天巨浪!
这一刻的朱棣,不受控制的喘着粗气,指尖剧烈颤抖!
这一刻,他似乎能听到自己如雷般凌乱的心跳声,急促无比!
是父皇!
父皇阻止了太子南巡,终结了雄英早夭的结局!
难道说……
不可能!
这不可能!
可若是不可能,父皇近日的反常又该如何解释?
这一刻的朱棣,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反思!
电光火石之间,一个极为大胆的念头在他心底如惊雷般乍现,震耳欲聋!
难道说,父皇也和自己一样,提前知道了未来事件的发展?
一定是这样的!
朱棣越发笃定自己的猜测。
既然如此,那父皇究竟是何时得知的?
是从大哥出发那一晚开始,还是更早?
若是更早,那他所做之事,以及未来所做之事,不都被父皇了如指掌了吗?
思绪至此,一股巨大的惊恐,瞬间将朱棣笼罩。
身为一代帝王的他,竟然怕了!
而后,朱棣又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并复盘这几日父皇的反常,从而得出一个结论!
父皇,一定是在大哥南巡之日,才得到仙人点拨的!
若是早于那日之前,按照父皇的性子,绝对不会放任大明朝堂那么多政变的发生。
例如,刘伯温之死!
刘伯温之死!
等等!
老六!
老六这几日也反常的很,那日正是他提前带走了皇长孙朱雄英,才导致了父皇的懊悔!
攻克天花,怒刚大明第一权臣胡惟庸,替母后诊治!
他,也得到了仙人点播!
明白这一切的朱棣,再一次的麻了!
怎么,仙人这么闲吗?
怎么还到处点拨人!
既然点拨,为什么不最先找到他,而是点拨了老六那个蠢货!
这不公平!
这他妈跟开挂有什么区别?
挂逼!
这一刻的朱棣,终于明白了挂逼的重要性,他万万没想到,如今自己竟然也成为了一名挂逼!
这简直,不可思议!
匪夷所思!
强行压下心头的震惊错愕,朱棣再一次恢复了平静,并深思起来。
如今他意外得到了仙人点拨,那这日后的事情,该如何?
雄英未曾早夭,母后尚在人世,大哥也没有恶疾而亡,自己这一生的轨迹,势必是按照既定的发展,回到封地,寿终正寝。
可平心而论,在见证了如此轰烈且真实的一生之后,他还愿做一名逍遥王爷吗?
甘心吗?
他不甘心!
不甘心又如何?
既然不甘心,那不如便争一争!
他相信,若是他能在父皇的拥护下登上皇位,再次成为永乐大地帝,将会让大明,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念头刚起,朱棣便又陷入了深深的困境,大哥没死,雄英在世,父皇又怎会拥护他?
更何况,眼下还有一个大放异彩的楚王朱桢!
念起。
朱棣的眼中陡然一寒,杀意四射,而后重重一拳,砸在了桌子上。
既然没有路,那他便亲手杀出一条路!
为自己,更是为了大明!
想到这里,朱棣眼光一寒,大手一挥,一名倩影便落在了他的面前,声似黄莺,“属下拜见王爷!”
“替本王杀个人!”
“敢问王爷要杀谁?”女人娇声道。
朱棣一字一句,异常坚定道:
“楚王,朱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