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天威难测

明帝又一次来信了。班昭坐在书房里,看着眼前这封熟悉的信笺,心中涌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本以为,只要自己不主动回信,而明帝又日理万机,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就会把自己忘掉。毕竟,他身为皇帝,身边围绕着无数人,男女皆有。那些女子们或美貌动人,或才华出众,或两者兼备,她们都对明帝百依百顺,想尽各种办法讨好他。

曾听哥哥班超讲起过,明帝生得一方宽大的额头,留着漂亮的须眉,鼻梁高挺。而且,这位三十多岁的男子正值壮年,手握天下大权。

这样的男人,对于女人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相比之下,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子,还是个结过婚、生过娃的小寡妇。在明帝眼里,又能算得上什么呢?

然而,现实总是充满了戏剧性。在她未回复明帝最后一封信的将近一个月后,明帝竟再次写信给她,似乎仍然惦记着她。

班昭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来信的内容,但又有些担心信的内容。如果明帝还是以傲慢的口气责备自己,自己将怎么办?是继续不加理睬吗?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如果回信,又能回些什么内容呢。毕竟让她违背本意写东西,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的。

明帝在来信中这样写到:

“朕上次的信,言语过重,怕你产生误会。其实,朕只是指责你不理解朕和朕所处的皇宫。朕本不想跟你解释,朕也没有跟别人解释的习惯。但想到你从未在皇宫生活过,朕打算破例跟你说明一二。

你虽然不在皇宫之中,但想必也是知道‘天威难测’这四个字吧?

朕之所以不能一味地按照规矩行事,就是担心身边的人摸清楚朕做事的规律后,刻意迎合朕,提前做好准备来应付朕。如此一来,朕便容易受到蒙蔽,而其他人也自然不再惧怕朕。因此,要想做到‘天威难测’,就绝对不能让人摸清楚朕做事的规律。

只有当所有人都摸不清朕的时候,才会有那种防不胜防的感觉。如此一来,众人也就只能竭尽全力地忠诚于朕,不敢有丝毫隐瞒和欺骗。除此之外,他们再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办法。

讲到这里,你应该已经明白了,外面那些议论朕的所谓‘出格’、‘过分’的行为,其实都是朕故意为之,目的就是让人捉摸不透,让他们真正理解什么叫‘天威难测’。这一切不过是朕表演给他们看罢了。”

班昭把信的内容读了一遍又一遍,心中若有所思。虽然她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明帝在信中的意图,但却始终感觉理解得还不够深入。

明帝的这封信让她突然想起了那个著名的典故——“楚王好细腰,宫中皆饿死”。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如果皇帝的一个小小的爱好都能被别人猜到并利用,那么最终的结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如果皇帝事事都循规蹈矩,毫无变化,那么他的权力和威严将会变得荡然无存。因此,有时候明帝会故意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对大臣们实施莫名其妙的惩罚,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略带恐惧的氛围。这种做法或许正是他树立自己“天威”的手段之一。

对于班昭来说,这封书信无疑给了她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明帝的行为。

一个善于伪装自己,将真实喜好深埋心底,外表看起来荒诞不羁,内心却明察秋毫的人,与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心怀叵测的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然而,这样的人往往活得异常疲惫,而周围与之交往的人也会感到心力交瘁,甚至可能遭受伤害。

她所欣赏的是那种内外一致、敢爱敢恨、坦诚待人的人。对于那些整日戴着虚伪面具,故作姿态地表演给别人看的人,她实在难以心生好感。

此时此刻,班昭突然意识到,与明帝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再见面,仅通过书信往来,或许才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明帝的灵魂足够丰富,这让班昭感到安心和愉悦。自己不在他身边,这样便无需直接面对他的伪装。这种自由自在、真实自然的沟通方式令班昭十分喜爱,她也有信心能够应对自如。

于是她略加思索,便拿起笔来回复。她觉得明帝的来信充满了坦诚,所以她决定以同样的态度回应。她写道:

“帝君的来信,小女子可能感悟不全,但能领悟到您的一番苦心。我为我上次没及时回信向您道歉。希望陛下能像您说的那样‘只是演戏’,而不忘‘爱的初心’。”

然而,班昭并没有过多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观点,因为她知道明帝的来信涉及到皇帝内心深处的秘密领域,这些话题对于她来说太过深奥复杂,她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

同时,她也担心如果随意发表评论,可能会说出一些肤浅无知的话,反而会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她选择保持沉默,避免轻易涉足那些敏感而危险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