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泰山封禅(下)

大唐皇帝将前往泰山封禅,此事传出后,大唐周边的国家纷纷派出使节前往大唐,参加封禅一事。

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高昌、龟兹……等等周边国家,全部派出了使节前来,不敢有丝毫不敬。

四月中旬,冬季刚过,寒气尚未退却,李承道亲率文武百官,而德善女王则率后宫命妇。

其实后宫众妃子应该是由皇后率领的,但是目前李承道未设立皇后,而四位贵妃中,又只有德善女王有这般气度风范,所以便由她来带领后宫队伍。

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封禅队伍自长安出发,一路前往泰山。

户部、礼部早在一月之前就开始着手此事,因此的封禅队伍沿着轨道铁路前行,一路畅通无阻。

大队伍一路行进,直到五月初,方才抵达泰山。

五月四日晨。

今日便是举办泰山封禅的日子了。

此时天色还未完全大亮,无数闻风前来的百姓与士子名流们已经驻足围观,打算见证今日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封禅仪式。

泰山脚下,有十万西北铁骑肃立。

他们站在那里,光是这样一份无边的煞气便令人感到胆寒。

大唐铁骑尽皆精锐,而今日有资格为这一场封禅仪式保驾护航的十万西北铁骑,更是精锐中的精锐,无不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百战悍卒,煞气自然惊人。

泰山脚下,李承道早已沐浴焚香做好准备。

今日他身着一身明黄龙袍衮冕,头戴平天冠,腰扶天子剑。透着一股说不出来的肃穆与霸气。

在他身后右侧,站着文武百官。

全部文臣执玉芴,武将执玉如意,侍立在后。

与他们一并站着的还有来自于各个国家的使节。

而在左侧,则是后宫诸多妃子,今日也全部身着华服,仪态端庄。

再后面,则是站着抬着石碑的力士、以及持着各种祭品的仆从等等,浩浩荡荡的封禅队伍足足绵延百里。

参加今日封禅大典,所有人都已经提前斋戒十日,无不正式对待。

早在今日大典进行前,礼部就已经着徭役清扫山道,并且在山顶上筑好了祭坛。

时间差不多了后,李承道抬头看了一眼面前直通山顶的石阶,然后轻轻一挥袖袍,扶着天子剑率先踏上了登山石阶。

沿路的石阶早就被打扫得纤尘不染,别小看这登山,这其中可是大有讲究。

既不能过快也不能过于慢,最好是要在刚刚日出之际抵达山顶,然后开始祭祀,寓意紫气东来,光耀万丈。

泰山雄伟冠绝天下群山,登山石阶共计六千二百九十三。

李承道与众人天未亮时便开始登山,为的就是在日出之际能够抵达玉皇顶。

李承道的体力自然不用说,坐上皇位这些年他依旧没有放松习武。

再加上年轻正值壮年,体魄强健如旧,登些石阶不算什么。

而岳飞、韩信、冉闵等武将们也都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武夫,区区登山也难不倒他们。

只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以及后宫妃子们难受了。

六千级台阶还未走三分之一,他们便已经是气喘吁吁。

但是没人会半途而废。

参加封禅仪式是何等的无上殊荣?他们又岂会因为这一点劳累便放弃!

在依照预定行进速度登山的情况下,约有一个时辰后,李承道便与众人一起登上了泰山玉皇顶。

而就在此时,太阳也刚好破开云海露出了脸,朝着天地洒落出万道霞光。

这样震撼人心的一幕,看呆了随行的所有人。

玉皇顶上早就准备好了祭坛,上面装着五色土,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

此乃登封顶。

抵达玉皇顶后,负责祭祀的礼官们便开始忙碌起来,将准备好的三牲五禽宰杀,并且置于祭坛上。

祭坛之内摆放五色土代表着江山社稷,三牲五禽六畜代表着百姓万民。

这些都准备好后,再由帝王点燃檀香,以此将封禅一事上告于天。

一切很快就准备妥当了。

李承道手持檀香,将其投入到青铜大鼎之中。

然后再接过礼官准备好的祭文慢慢念出,上告于天,下达于地。

玉皇顶上,只有李承道清朗的声音回荡,所有人都默默低着头,神情肃穆。

檀香袅袅,直冲霄汉。

李承道整了整身上帝袍衮冕,正色道:“朕为天子,受命于天!

开创大唐盛世,令百姓安居乐业!

攘平四方蛮夷,让中原再无胡乱!

改革科举制度,以教化万万百姓!

推广杂交水稻,使再无饿死之民!

定大唐万世之基;一统八方,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朕今日于泰山封禅,立碑告世——

朕定当护我大唐永世不衰!仙佛不可拦,鬼神不可挡,于此,昭告诸天!”

李承道目光如电,没有再继续躬身,而是直起身子望着茫茫云海!

他的眼神纵横睥睨,配上一身尊贵明黄龙袍,手扶天子剑,有种难以言喻的威武霸气!

古来帝王封禅于泰山,目的是为了传达天听,而李承道却是直接以帝王之名昭告诸天!

其间差距,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这也表明了他是何等的自傲!

李承道啊根本不屑于服从天命,就如他所说的,他既是大唐的天命!

身后文武百官、后宫诸妃、随从仆役,皆摄于李承道无边帝威。

此等君王,便是他们大唐的天子陛下!

他们一个个为治心驰神往,纷纷拜倒,恭敬无比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承道一笑置之,微微一抬手后,便有几十位力士一起抬着一块高达两米的功绩碑过来。

只有将这块碑真正种下去了,那么今日的封禅才算圆满结束。

但是十分奇特的是,李承道这块碑,乃是无字碑!

“朕之功绩,又岂会止于此,且留待后人评说便是。”

李承道淡淡一笑,目光再次投向云海。

他不需要刻字记录功绩,因为他并不满足现在的成就,他的未来绝不仅仅拘泥于这些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