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玉虚法旨

李靖道:“陛下所言,都是千秋真理。

身为人族一员,都应该忠君爱国,孝敬父母,这是人之本分,若是失去了这本分,就不配为人族的一员。

窦荣经略使,忠贞爱国,为国为民,乃是臣之楷模。

臣也一直对朝歌忠心耿耿,这就回去,传令金吒、木吒归来。”

人皇殷郊点了点头:“李总兵,赶紧起身吧。

李总兵修行道术,用兵如神,朕一直很看好你,如今的大商,面临着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影响未来人族的走向和地位,一着不慎,就会让人族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成为大教天庭的傀儡。

在这个时候,需要人族所有的有志之士,携手同心,风雨共济,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很多时候,当断则断,不然的话,反受其乱。”

李靖身子一颤,“臣,领旨!”

躬身退了下去。

人皇殷郊坐在主位上面,自己寻思:“如今的阐教,可以说是立场鲜明的站在了大商的对立面,一心一意,准备扶持天命之中的武王姬发,打算以大周开国之功,掠取人族气运为玉虚宫所有,甚至更是打算,把武王的人皇之位取消,降为天子,从此以后,仙神高高在上,不受天子约束。

想要扭转阐教元始天尊的心意,几乎是没有任何可能了。

而剩下的几个圣人,都有机会争取。

我现在身为人皇,很多时候,也不能意气用事,更不能凭着自己的好恶做事,应该说对人族有利的话,做对人族有利的事情。

把敌人弄得少少的,把自己的人搞的多多的。

将来要是大多数的生灵,大多数的圣人,都支持殷商的时候,所谓的天命,所谓的大周,也就只是個笑话。

不然的话,若是大商举世皆敌,又怎么可能继续昌盛发展呢?

想要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有好处的事情,谁又愿意做呢?

除了利益,这思想工作也得做好,让大商的子民,甘愿为大商赴死,效命,可是大商的子民,凭什么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大商可以给他们好处,名声,地位,食物,寿命,健康,知识,房屋等等。

唯有这样做,大商的子民才会忠心耿耿,永远都不会叛变,因为他们一旦叛变了大商,不会找到比大商更好的诸侯国接纳他们。”

人皇殷郊收取兵权,天下归心,凝聚了国运,这才有心情开始考虑,如何给予大商子民实实在在的好处。

只是喊喊口号,始终是不成的,还需要真真切切的好处,精神和物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够国富民强,万众归心,最终王朝升华,法相壮大,成就不朽的神庭仙朝。

玉虚宫。

元始天尊高坐碧游床,手掌一招。

封神榜落在手中。

轻轻一抖。

封神榜展开。

其中一个名字亮起。

清虚道德真君。

清虚道德真君的真灵,落在封神榜中,此时封神榜还没有高悬,册封。

清虚道德真君的真灵暂居封神榜,等候姜子牙开国封神,令众神归位。

“见过师父!”

清虚道德真君的真灵从封神榜中,落了下来,立身在元始天尊的身边,朝着元始天尊稽首行礼,极为恭敬。

元始天尊看着清虚道德真君,点了点头:“苦了你了。

如今还没有到封神时刻,为师本可以凭着玉虚秘法,为你重塑肉身,注入法力,只是你的肉身,是道祖打碎。

道祖合道,代表天道,也就意味着这是天道注定,就算是为师,也不能违逆。

不过有一点你放心,等将来子牙封神,为师定会给你一个极好的神位,不会委屈了你。

等未来无量量劫时,有天道圣人自人间而来,自杀劫而出,大闹天地,封神榜中的时众神,也有机会脱劫,为师自会为你谋划。”

清虚道德真君脸上一片平静:“多谢师父恩宠。

弟子并不觉得委屈,如今弟子灵台之上劫数乌云尽去,一片清明无尘,心中也已经想的明白,正是劫数迷了心窍,才做出来抢了武成王之子为弟子的事情。

如今想想,确实太过荒唐,也太过傲慢和无理。

觉得自己是顺天而行,又是圣人大教,能够让黄天化入我大教修行,将来还允许他们父子共同辅佐圣主,已经是慈悲为怀,却没有想到他们之间的父子、母子之情。

若是当时自己和武成王说得清楚,也没有现在这一场事故。

这就是我的劫数,避不开的。

弟子心甘情愿入劫,万事皆休,并不觉得委屈,何况还有师尊为弟子谋划未来无量量劫时候助弟子脱困,又有什么值得难过的呢?”

元始天尊仔细的打量着清虚道德真君,忽然开怀大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一场劫数下来,有失有得。

虽然失去了肉身法力,只剩一缕真灵,却心性圆满了,将来脱离封神榜,很快就能够突破到大罗金仙。

入了大罗,就是天地之间,有数的修行者了,也有机会,成就圣者大道。”

清虚道德真君道:“都是师父教导有方。”

元始天尊道:“去吧,你暂且去封神榜中待着,殷商人皇逼迫你道祖临凡,坏了你的一身修为,这样天大的因果,已经结下,需得有个了结。”

清虚道德真君躬身:“弟子告退。”

化作一道清光,落在封神榜中。

元始天尊即刻传了法旨,身边的白鹤童子接了玉虚法旨,不敢怠慢,当即离开昆仑山玉虚宫,化作真身,翱翔于九天之上。

白鹤展翅,速度极快,如同飞虹走电。

未用多少工夫,就到了乾元山金光洞中。

乾元山金光洞之主,乃是阐教金仙太乙真人,在洞府中,有所感应:“是掌教师尊面前白鹤童子到了,我需得上前迎上一迎。”

当即起身,手持拂尘,走出金光洞,站在洞口,朝着天空上望去。

须臾之间。

一道白光落下,化作白鹤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