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途中赵瑞虎心想,干脆直接带人找那个姓冯的!教训他一顿,看他还敢不卖?赵瑞虎没少茬架。干这事就没虚过。他搓了搓手,觉得这主意不错。回去的路上找到了徐誉,就跟他顺口说了。
徐誉正在棋院收拾东西。赵瑞虎老远从车窗里探出来死命的招手。他看到徐誉手里抱着一筐子黑黑白白的玩意儿。叫嚷起来:“你这是个啥玩意。你什么时候搞这些乱七八糟的来了。赶紧收拾了,别让别个看到了。”
徐誉把筐子放到车上说:“车开稳点,我这堆东西可是好不容易得来的。”
赵瑞虎伸出手摸了摸,对准头顶太阳眯着眼睛看了半天,末了神色狐疑的嘀咕:“这不会是玛瑙吧?…”转头去看徐誉,一拍大腿叹道“我二叔对这个有研究,你让我带几颗回去给他掌掌眼…”
说完又带着徐誉上车。把事情前前后后在车里说了一遍。这事情只有他们两个知道,赵瑞虎又跟开车的司机吩咐道:
“这事情不准告诉别人。”
徐誉听完,说:“你想打架,除非把人打服气,否则后面事情没法办了。”他委婉的说,赵瑞虎可能没听出来。他继续说:“你靠他们没用,赵叔叔出来替你收拾摊子,人家服气又不是你。”
说白了,别人怕的是赵家,又不是赵瑞虎他自己。
这话戳中了他的软肋,赵瑞虎一听,心里更加委屈了:“我这还不是替你折腾的。”
徐誉笑了笑,赵瑞虎又精神了,问他明天有时间没。徐誉摇了摇头。低头在旁边轻声说道:“我过几天送人,要去火车站。”赵瑞虎问是送谁,他又不肯开口。
“你刚才说那户人姓冯?这样吧,后天去问问隔壁卖不卖。”
赵瑞虎一下说:“我看了,那一条就六十三号格局最好最宽敞,住的人也少,你不是说要宽敞的院子么?”
徐誉说:“也行,我再看看。”
赵瑞虎觉得这事办不好,脸色无光。于是第二天自己又去找人问了一趟。没想到这次倒是冯家主动上门了。还连带旁边一户姓海的,一户姓杜的说:“有人要给钱买咱们这院子!”几家回去商量了一番,尤其是听说这买主是个有钱人,便各自打起了主意起来。毕竟那天冯会张口就是一千块钱,那个少年也没有表露什么。那时候起,他就隐隐觉得这买家或许有不少钱,是个“冤大头。”
为此,院子里几户人家几乎都打起了算盘,严格来说,她们其中三家都是单位分房分过来的,这里真正的房主只有“冯家”和“黄家”。冯家不是京城人,是从北河省搬过来,黄家用了五十银元从冯家手上买了半边院子。
再后来,这房子也成了公产,是机关和单位公共住房,使用权改变了,来来往往的人家多了,鸡毛蒜皮的事情不少。今天东边砌一个小厨房,明天西边磊一方灶。如今的四合院早已面目全非。
黄家听有人肯买这栋破院子,心里已经乐开了花。虽然说规定房子是不能转卖,但她们拿了钱,自己搬走,别人还能管什么不成?况且黄家隐隐有种“屋主”的底气,而其他三家听到冯黄家准备卖房子的时候,就都闹起来了。大意是,你们凭什么卖房子?这房子是你们自个儿的么?等黄家和冯家都拿了定金以后,这帮人又改口,上门去说这房子咱们人人都有份,凭什么就拿钱?
又过几天,冯会找到他面前别别扭扭的说:“现在我们两家当然肯,这房子原本就是我们两家.....就是...剩下那三家不肯搬。”又怕他发火,好声好气的说:
“这事情也好理解,她们现在住的好好的,你让她们就这么搬了,谁都不乐意嘛。”
王老五一听,就知道这一个大院子人都串通过了。平时鸡毛蒜皮不少,一到有好处的时候就开始一致团结了。
“我去她X的,这院子究竟几个屋主?难不成各个搬来住过的都得给钱了?你去别处问问,哪有这么坑人的!他娘的,别等真买了院子,每隔几天都有人上门讨钱吧!”
赵瑞虎气的吐血,嘴里不干不净的就说要找人教训这帮“兔崽子”。
徐誉知道以后,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了。他刚送走了四妮儿,回头刚好来处理这边的事情,他直接对王老五说道:“隔壁六十二六十四呢?怎么说?“
王老五怕得要死,生怕得罪赵瑞虎这个老虎崽子。听到徐誉买主肯退一步,连忙说:“当然肯当然肯!”
有钱买还不肯?有钱都去住楼房了。谁还搁这里住?
徐誉对他说:“那就买隔壁的。我见过那边的胡同,似乎主梁都是一根,买了以后找几个人,敲了他们共用墙那边的梁和墙。”
-------------------
在京都呆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二妮通过了升段赛。拿到了专业五段的围棋证书。一家老小准备买回家的车票了。永镇中学已经开学一个多星期。钟老太担心二妮回去赶不上进度,不停的催促她买票。
车票是师兄姚鸿文买的。他担心老的小的挤在一起不方便,于是买了两张上下的卧铺。要走的时候,他特地对钟老太说:
“您也看到了,这次比完赛以后,看围棋比赛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国家肯允许这项活动,肯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风声鹤唳了。我相信将来围棋肯定能成为老少咸宜开拓智力的运动。二妮有这个天赋,压着她也是对这种天赋的损失。这样把,您回去可以考虑一下,二妮将来是否可以往这条路发展。”
也许是看穿了钟家人的打算,二妮这次回家以后未必还有机会摸棋盘。全家人都盼望她好好学习进工厂。而不是当个前途不定的“职业棋手”。
说完,钟老太愣了愣,没答应。她对着姚鸿文直言不讳的问道:“她这走这条路,是不是得继续呆在京都训练?是不是得花钱花功夫学习?”
在得到了对方肯定的回答以后,她叹了口气。惆怅说:“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我们祖祖辈辈,小地方打拼了一辈子,子孙还是混的不成器。这究竟是个什么道理呢?...二妮是个闺女,她上面有姐姐,下头有妹妹,一家人现在还指望她爹妈两个挣钱,这是没得法子。也容不得她只考虑她自己。”
钟家对闺女很好了。近乎全力供养女孩们上学。这在乡下村里几乎是罕见的。他们到永镇中学读书,全全班只有八个女孩子。
说什么为国争光太遥远了。褪去了光环,二妮就是个普通女孩子。既然这样,以后的路就应该像其他人一样脚踏实地。
姚鸿文心里一叹,还想说什么,只看到老太太不甚在意的挥了挥手,领着几个小娃娃挤进了人满为患的车厢,眼前一花,只看到到处都是人脸,再去寻二妮儿和四妮儿,已经看不见了。
回去的途中赵瑞虎心想,干脆直接带人找那个姓冯的!教训他一顿,看他还敢不卖?赵瑞虎没少茬架。干这事就没虚过。他搓了搓手,觉得这主意不错。回去的路上找到了徐誉,就跟他顺口说了。
徐誉正在棋院收拾东西。赵瑞虎老远从车窗里探出来死命的招手。他看到徐誉手里抱着一筐子黑黑白白的玩意儿。叫嚷起来:“你这是个啥玩意。你什么时候搞这些乱七八糟的来了。赶紧收拾了,别让别个看到了。”
徐誉把筐子放到车上说:“车开稳点,我这堆东西可是好不容易得来的。”
赵瑞虎伸出手摸了摸,对准头顶太阳眯着眼睛看了半天,末了神色狐疑的嘀咕:“这不会是玛瑙吧?…”转头去看徐誉,一拍大腿叹道“我二叔对这个有研究,你让我带几颗回去给他掌掌眼…”
说完又带着徐誉上车。把事情前前后后在车里说了一遍。这事情只有他们两个知道,赵瑞虎又跟开车的司机吩咐道:
“这事情不准告诉别人。”
徐誉听完,说:“你想打架,除非把人打服气,否则后面事情没法办了。”他委婉的说,赵瑞虎可能没听出来。他继续说:“你靠他们没用,赵叔叔出来替你收拾摊子,人家服气又不是你。”
说白了,别人怕的是赵家,又不是赵瑞虎他自己。
这话戳中了他的软肋,赵瑞虎一听,心里更加委屈了:“我这还不是替你折腾的。”
徐誉笑了笑,赵瑞虎又精神了,问他明天有时间没。徐誉摇了摇头。低头在旁边轻声说道:“我过几天送人,要去火车站。”赵瑞虎问是送谁,他又不肯开口。
“你刚才说那户人姓冯?这样吧,后天去问问隔壁卖不卖。”
赵瑞虎一下说:“我看了,那一条就六十三号格局最好最宽敞,住的人也少,你不是说要宽敞的院子么?”
徐誉说:“也行,我再看看。”
赵瑞虎觉得这事办不好,脸色无光。于是第二天自己又去找人问了一趟。没想到这次倒是冯家主动上门了。还连带旁边一户姓海的,一户姓杜的说:“有人要给钱买咱们这院子!”几家回去商量了一番,尤其是听说这买主是个有钱人,便各自打起了主意起来。毕竟那天冯会张口就是一千块钱,那个少年也没有表露什么。那时候起,他就隐隐觉得这买家或许有不少钱,是个“冤大头。”
为此,院子里几户人家几乎都打起了算盘,严格来说,她们其中三家都是单位分房分过来的,这里真正的房主只有“冯家”和“黄家”。冯家不是京城人,是从北河省搬过来,黄家用了五十银元从冯家手上买了半边院子。
再后来,这房子也成了公产,是机关和单位公共住房,使用权改变了,来来往往的人家多了,鸡毛蒜皮的事情不少。今天东边砌一个小厨房,明天西边磊一方灶。如今的四合院早已面目全非。
黄家听有人肯买这栋破院子,心里已经乐开了花。虽然说规定房子是不能转卖,但她们拿了钱,自己搬走,别人还能管什么不成?况且黄家隐隐有种“屋主”的底气,而其他三家听到冯黄家准备卖房子的时候,就都闹起来了。大意是,你们凭什么卖房子?这房子是你们自个儿的么?等黄家和冯家都拿了定金以后,这帮人又改口,上门去说这房子咱们人人都有份,凭什么就拿钱?
又过几天,冯会找到他面前别别扭扭的说:“现在我们两家当然肯,这房子原本就是我们两家.....就是...剩下那三家不肯搬。”又怕他发火,好声好气的说:
“这事情也好理解,她们现在住的好好的,你让她们就这么搬了,谁都不乐意嘛。”
王老五一听,就知道这一个大院子人都串通过了。平时鸡毛蒜皮不少,一到有好处的时候就开始一致团结了。
“我去她X的,这院子究竟几个屋主?难不成各个搬来住过的都得给钱了?你去别处问问,哪有这么坑人的!他娘的,别等真买了院子,每隔几天都有人上门讨钱吧!”
赵瑞虎气的吐血,嘴里不干不净的就说要找人教训这帮“兔崽子”。
徐誉知道以后,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了。他刚送走了四妮儿,回头刚好来处理这边的事情,他直接对王老五说道:“隔壁六十二六十四呢?怎么说?“
王老五怕得要死,生怕得罪赵瑞虎这个老虎崽子。听到徐誉买主肯退一步,连忙说:“当然肯当然肯!”
有钱买还不肯?有钱都去住楼房了。谁还搁这里住?
徐誉对他说:“那就买隔壁的。我见过那边的胡同,似乎主梁都是一根,买了以后找几个人,敲了他们共用墙那边的梁和墙。”
-------------------
在京都呆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二妮通过了升段赛。拿到了专业五段的围棋证书。一家老小准备买回家的车票了。永镇中学已经开学一个多星期。钟老太担心二妮回去赶不上进度,不停的催促她买票。
车票是师兄姚鸿文买的。他担心老的小的挤在一起不方便,于是买了两张上下的卧铺。要走的时候,他特地对钟老太说:
“您也看到了,这次比完赛以后,看围棋比赛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国家肯允许这项活动,肯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风声鹤唳了。我相信将来围棋肯定能成为老少咸宜开拓智力的运动。二妮有这个天赋,压着她也是对这种天赋的损失。这样把,您回去可以考虑一下,二妮将来是否可以往这条路发展。”
也许是看穿了钟家人的打算,二妮这次回家以后未必还有机会摸棋盘。全家人都盼望她好好学习进工厂。而不是当个前途不定的“职业棋手”。
说完,钟老太愣了愣,没答应。她对着姚鸿文直言不讳的问道:“她这走这条路,是不是得继续呆在京都训练?是不是得花钱花功夫学习?”
在得到了对方肯定的回答以后,她叹了口气。惆怅说:“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我们祖祖辈辈,小地方打拼了一辈子,子孙还是混的不成器。这究竟是个什么道理呢?...二妮是个闺女,她上面有姐姐,下头有妹妹,一家人现在还指望她爹妈两个挣钱,这是没得法子。也容不得她只考虑她自己。”
钟家对闺女很好了。近乎全力供养女孩们上学。这在乡下村里几乎是罕见的。他们到永镇中学读书,全全班只有八个女孩子。
说什么为国争光太遥远了。褪去了光环,二妮就是个普通女孩子。既然这样,以后的路就应该像其他人一样脚踏实地。
姚鸿文心里一叹,还想说什么,只看到老太太不甚在意的挥了挥手,领着几个小娃娃挤进了人满为患的车厢,眼前一花,只看到到处都是人脸,再去寻二妮儿和四妮儿,已经看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