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友邦惊诧?

986年1月,改版后的《最文学》第一期发表。

从今年开始,《最文学》从双月刊改为月刊。本来,双月改单月刊编辑部肯定会有一阵子混乱。但好在姜玉楼提前布局,而且有着半年的缓冲期,因此过渡得非常顺利。

读者们对《最文学》的改版也持欢迎的态度。

这个年代是文学的黄金时代,人们喜欢读书,乐于阅读,即使是纯文学期刊也有不错的销量,更何况《最文学》这样的老牌文学杂志。

为了取得开门红,宋文和姜玉楼沟通一番,选择将《北京人在纽约》这部作品当成攻城锤,放在第一期。

结果,这部作品并没有让大家失望,本身作品就很优秀,题材又和近些年来最受到读书人关注的移民和美利坚有关系,销量毫无意外地一路走高。

要知道,《最文学》还是双月刊的时候,平均一期能卖个一百二十万册左右。而这一期呢,根据邮局的订购信息和书店的数据,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卖掉了一百万册。也就是说,这一期的最终销量很可能超过两百万册。

销量暂且不谈,《北京人在纽约》却因为作品的描述,引起了很大一部分人的不满。

这些人之所以不满,是因为在小说的描述中,美利坚并没有宣传中的那样美好。

在他们的认知中,美利坚是民主和自由的灯塔,是全人类的希望。在那里生活的人男人帅气有风度,女性漂亮还有人高的学历。他们工资高,福利好,人人住别墅,家家户户有电视机、冰箱和洗衣机还有汽车。

只要在美利坚工作,每天吃的都是大餐,更是只需工作八小时,更别提每周还有两天休息,还有年休假,让人羡慕坏了。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教育免费,医疗免费等对这个未知国家的想象。

在他们心中,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美利坚,即使是世界两极之一的苏联也比不上。

可是姜玉楼的这部作品是怎么写的,大搞种族歧视的红脖子,老白男,欺负亚裔的黑人。美利坚的百姓也不都是富贵的,那里贫富差距极大,大富豪住在大平层和别墅,精英阶层会住在治安好的小区,穷鬼要么流浪,要么住在治安差,以黑人为主的街区。

除此之外,吸毒、滥情、枪支泛滥等也是刷新了国人的认知。

如果只是这样,也不至于让一部分人出离了愤怒。实在是小说中关于移民生活的描述,才是真正刺痛了他们的内心。

他们本以为美利坚即使再不堪,可只要凭借努力,华人总能生活得很好,可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比如王起明这个音乐家,在美利坚生活得并不好,他靠着自己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在美利坚连混一顿饱饭都做不到。

王起明和他的妻子睡的是最差的地下室,工作也并不体面,只能给中餐馆的老板打工,当一个月薪还没老墨高的洗碗工。

为了钱,为了有体面的生活,王起明和她的妻子都有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不再是曾经的华夏公民,他们失去了曾经的善良,变得市侩,变得容易嫉妒,甚至连他们的爱情都变质了。

其实,这就是资本对人的异化。

你以为只有新移民生活的不如意吗?

不,即使是许多第二代、第三代移民也是活得不如狗。

他们是正儿八经的美利坚公民,从小到大都是接受的美利坚教育,结果呢,同样的职位,亚裔就是竞争不过白人,甚至竞争不过不如自己的黑人。

即使那些有工作的华裔,他们想竞争同样不容易,有一层叫做天花板的东西扣在他们头顶,任凭他们如何天才,如何努力,如何优秀,也休想打破那层天花板。

除了这些能看见的,一些看不见的东西对移民也并不友好。

比如文化,比如信仰,比如对政治的关注度,亦或者一些习惯都有可能造成美利坚人白人对其他族裔的歧视。

总之,在姜玉楼笔下,美利坚显然不是一个好去处。

假的,都是假的,这是姜玉楼对美利坚的污蔑。

他的这些描写,在那些人看来是对美利坚制度和社会的仇恨和批判,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嫌疑。

看这部作品不爽的人有之,可是喜欢的人明显更多。

《北京人在纽约》这部作品的思想很容易琢磨,那就是对以美利坚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批判。

此时国内的读者有老有少,能读懂这部作品的,最起码也是完成了高中学业的。

大多数读者受了那么多年教育,三观非常正,自然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比如书中对资本家生活的奢侈享受,他们就知道这是不对的,同时,他们也会同情美利坚的底层群众。

那一部分人的生活甚至不如生活在八十年代的华夏,美利坚的底层百姓不仅日子过得苦,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很大一部分读者喜欢这部作品,除了小说本身的可读性,也有赖于小说中对美利坚的揭示。

这个年代没有互联网,人们想要了解国外的途径非常狭窄,多是道听途说,终于有一部作品如此露骨的揭示美利坚,对美利坚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自然大受欢迎。

因此,《北京人在纽约》发表后的半个月时间内,批评声不是没有,但和姜玉楼想象中的那种山呼海啸一般的浪潮完全不一样。

一开始,姜玉楼还不明白为什么会如此,可转念一想,他就明白了。

在中美蜜月期之前,国内对美利坚的称呼可是美帝国主义,加上抗美援朝的血战,上至官员,下至普通百姓,对老美有能有好感度才怪。

也就是两国蜜月期,结束了几十年的对抗,才让不少普通人对美利坚心存幻想。其实,美利坚一直没有变,变的只是手段而已。

因此,《北京人在纽约》靠着揭露和批判,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利坚好奇心,使得《最文学》一月刊的销量节节攀升。

难得有个对美利坚十分了解的华夏用摆事实讲道理,扒底裤的方式将美利坚的方方面面,细致入微的呈现在了读者眼前,这样的小说谁不好奇?

《北京人在纽约》的口碑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在读者当中发酵,好评不断的同时,也少不了对这部作品的批评。

上市仅仅半个多月,《最文学》编辑部的读者来信便如同潮水般涌来。其中,骂得最凶、最不留情面的,便是国内高校中的某些知识分子和文化界的所谓“受害者”。他们中的许多人,便是这个时代的所谓“公知”,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话语权。

这些人不仅来信怒骂,还热衷于向报纸、杂志投稿,将他们的不满和愤怒转化为文字,大肆宣泄。他们的言辞激烈,情绪激昂,仿佛要将所有的不满和愤怒都倾泻而出。

在这个时代,高校的文化人受到的礼遇是空前的。他们享受着社会的尊重和优待,拥有着比一般老百姓更多的发声机会和平台。因此,他们想要在媒体上发声,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地位和待遇,使得他们的言论和行为更加引人注目。他们的每一次发声,都牵动着社会的神经,影响着人们的思考和判断。

他们诅咒着姜玉楼的这部作品,有人甚至打电话进行举报,他们觉得姜玉楼这部作品会使得友邦惊诧,挑起两国争端,心思大大的坏。

在批判姜玉楼的同时,他们也不忘兜售他们的观点,那就是全面学习西方,甚至是西化。

这就有点老调重弹的意思,不过随着中美交流的扩大化,这种论调还真有些市场。

正因如此,有着这些人的存在,报纸和杂志上对《北京人在纽约》和姜玉楼本人批评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尽管《北京人在纽约》以其深刻的内涵、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生动的情节设计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和认可,但由于受限于那个时代的传播条件、信息交流的滞涩,以及某些人的包藏祸心,使得对姜玉楼和《北京人在纽约》的批判声音愈演愈烈。

这一次,姜玉楼成了某些人的靶子和目标,恨不得将他的作品都禁掉。

除了八十年代的“公知”派,文化界总体而言对姜玉楼极为包容。

毕竟姜老师去年才拿了个世界性的文学奖项,为国家,为作协挣足了脸面,他们这时候肯定不能骂,相反,还得护着才行。

即便有些体制内的人士对于姜玉楼和《北京人在纽约》这部不满,也不会当众批评他,顶多私下里发发牢骚。

总之,《北京人在纽约》算是彻底火了,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都被认为是姜玉楼这些年最有深度的优秀作品。

大部分读者喜欢,能从中看清美利坚的真面目,如果移民的时候能想起他的这部作品,三思而后行,姜玉楼便达成了目的。

“曹老哥,我总算没有辜负你的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