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路谣拖家带口的进京后,姜玉楼亲自去接他们一家子,然后带他们去了住所。

“还是这套房子,路大哥,你和嫂子要是觉得太小了,我还有一套更大的。”

路谣连忙拒绝,“不了玉楼,已经足够好了。”

一旁的嫂子也是不住地点头,眼睛不时在房间里来回扫视着,脸上的笑意完全藏不住。

满意,实在是太满意了。

一开始,她听丈夫说要搬家到燕京,工作也要调动到燕京时,她是拒绝的。

毕竟他们一家子在西安住了那么久,生活什么的也都熟悉了,社会关系也都在那里,骤然之间到一个陌生环境居住,谁能习惯。

而且吧,路谣之前工资是不少,可是他的钱自己都不够花。家里的一切开销都靠她这个女主人,去了新地方,工作怎么办。

好吧,就算路谣现在有钱了,可她也怕有个万一。

提起路谣的某些作为,琳达心里也有一肚子委屈。

从恋爱到婚姻,这不是仅仅的环境过渡而已,而是从一个熟悉的环境重新进入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

当进入到婚姻之后,不但需要夫妻二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百般呵护,更需要夫妻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用尽一生一世的厮守来供养这个家庭。婚姻就是生活,就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筷勺叉;就是夫妻双方都相互容忍彼此的坏习惯,就是床头打架床尾和,就是打呼噜放屁说梦话。

这就是婚姻,这就是生活,一个由一辈子也说不清,一辈子也数不清的一个个小事相互串联成的,相互交织的一团乱麻。夫妻双方可能用尽一生的呵护都不能把婚姻给经营好,更何况仅有琳达一人支撑起来的这一大家子。

她自觉为这个家付出的太多太多,路谣为这个家付出的太少太少,婚姻五年,除了有了女儿,对于家庭,路谣基本上什么也没有做。他专注于他的写作,专注于他的“功名”,把家庭中的一切甩给琳达。

在写作的过程中路谣形成了“早晨从中午开始”的习惯,他的早晨是中午,他往往在午饭前的一个小时起床,工作时间是下午到凌晨三四点。而妻子则是正常按时上班,孩子也是正常按时上学,这在路谣与妻子和孩子之间有了一个时间上的问题,也就是上午他在睡觉,而孩子与妻子正常的工作上班,他基本上见不到他们,他吃不了早饭,不能送孩子上学,甚至到了晚上,妻子根本等不到路谣。

这一切生活琐事,只有她一人默默在做,她按时上下班,接送孩子,管理孩子吃饭,监督孩子写作业等等,而路谣为了写书,把这些事情甩得一干二净。

当然,在琳达心里路谣也有体贴的那一面。

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爱吃米。但对于出身贫寒家庭的北方人路谣来说,对饮食不敢有奢望,他也从来不讲究,能吃饱就是最大的幸福。而对于身为南方人的琳达在饮食上却很在意,她吃不惯陕北的饭,她喜欢吃米饭,路谣就让朋友从外地给他买大米。

如果仅是这样,琳达觉得自己还能忍受,但是路谣在生活上不讲究,甚至可以说是简朴,但抽烟就非常讲究。

打从在西安生活后,路谣抽烟的‘档次’就提高了,甚至提高到和他收入不相称的地步。他抽三四块钱一包的香烟,每天最少两包,一月光烟钱就得花掉两百块,而他每月的工资仅为五十多块,还不够抽烟。

就此,琳达多次建议他把烟的‘档次’降下来,至少做到量入为出。但丈夫无论如何都不同意,有时候说的急了还会吼她,让她非常难过。

琳达并不否认丈夫在文学上的天赋,他真的非常有才华,这也是身为高干子女的南方人琳达与出身贫寒的北方人路谣相知相爱,并且走向婚姻的原因。

但是,路谣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太不注重身体的健康,甚至可以说是以透支身体为代价。尤其是他在创作《人生》的时候,那个时候他的身体出了大问题,她都快担心死了。

还好,还好是姜玉楼将他从闭关创作的小县城揪去了燕京。

想到这里,琳达看了姜玉楼一眼,她特别感激这个有可能改变他们一家人命运的人。

此时,姜玉楼正拿着新买的玩具逗弄着小女娃,小女娃是路谣的女儿,如今才三岁,非常乖巧可爱。

姜玉楼越看越喜欢,语气里充满了羡慕,“以后我也要生个女儿。”

“女儿好,女儿省心,不像男孩子,太皮了,不好好管能上天。”路谣抱着女儿,一脸傻笑道。

“不过,玉楼你有女朋友吗?”

姜玉楼瞥了他一眼,不屑地说道:“瞧不起谁呢,我会没有女朋友?”

见他这么说,路谣心里突然闪出一道身影,那道身影他也认识,“是那个叫唐月雯的女娃吗?”

姜玉楼也没想着隐瞒,爽快地承认了。

“还真的是呀!”路谣有些惊讶。

“怎么,我配不上吗?”

“不是,挺好的,你们般配的很。”路谣吐出一个词来,“可谓男才女貌也。”

姜玉楼傻笑着问道:“哈哈,路大哥也是这么觉得的?”

“嗯,你们准备什么时候结婚?”

“等我们大学毕业吧。”

路谣心里一阵恍惚,这时他才想到,姜玉楼竟然还没大学毕业。

还不到二十二岁的年纪啊,就已经干出了如此一番惊世骇俗的事业来。和他一比,自己那么些年,简直像是活在狗身上一样。

“你们要是结婚可别忘了叫我。”

“嘿,忘了谁也不会忘了你!”

琳达见两人聊个没完,便主动上前把女儿抱进自己的怀里。

路谣见状,也没反对。相反还麻利地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是云烟。

姜玉楼看了眼嫂子和小侄女,于是劝道,“路大哥,嫂子和小侄女都在,别让他们吸二手烟,伤身体。”

“还有这个说法?”琳达有些意外,也有些紧张。

姜玉楼突然想起来,这项研究还没完成,但还是表现的相当坚决,“当然。”

琳达看着路谣的眼神猛然一冷,“还不把烟灭了,你自己出事别害我们母女俩。”

路谣脸色一红,想要发作却又顾忌什么。

琳达就说了这一句,然后不管路谣听不听,转身抱着女儿进了卧室。

路谣嘟囔了一句,“唉,女人。”

“路大哥,你和嫂子没事吧?”姜玉楼有些担忧。

他记得前世路谣就和妻子出了问题,要是这一世还是如此……

路谣晃了下两根手指夹着的香烟,自嘲一笑,“小问题,就是不理解我抽烟。”

姜玉楼心里暗自摇头,咖啡和香烟,真的是他戒不掉的毒药啊。

“路大哥,你一天能抽几根烟?”

“几根?没两三盒打发不了。”

姜玉楼有些吃惊,这个年代‘云烟’虽然还没有到十元那么夸张,但一盒也有两块钱。按照路谣的抽法一个月也得几百元钱,那几十张‘大团结’就在烟雾缭绕中飘去了。

姜玉楼略带惋惜地说:“路大哥,你把这些钱买成牛奶、鸡蛋等营养品多好,既省钱又于身体有利。”

路谣只是一副你太年轻,还不懂的表情,“我抽烟不是生理上的需要,而是心理上的需要;不是打肿脸充胖子,而是为营造一种相对庄严的心情;而保持庄严的心情,为的是进行庄严的工作。”

姜玉楼哭笑不得道:“你这哪来的歪理。”

“怎么是歪理,这是至理名言,等你以后抽烟就懂了。”路谣只是不断摇头。

“虽然如此,按照你原来的工资,工资可供不起你抽烟吧。”

“是不够。”对此,路谣也不否认,“这个家多亏了你嫂子操持,唉,为兄实在是亏欠她良多。”

路谣眼中闪过一丝柔情,显然他对妻子的付出并不是无动于衷。

只是平时疏于表达,亦或者是这个时代男人的大男子主义在作祟。

姜玉楼劝道:“现在你有钱了,要多对嫂子和你自己好一点。”

“这点钱还真不一定够。”路谣苦笑道。

姜玉楼愕然道:“怎么会呢,几千块稿费还不够你们一家三口花?”

路谣犹豫一番,还是将自己的家庭情况说了出来。

路谣有两个老家,一个是生他的父母家,一个是养他的大伯家,身为两个家庭的长子,他的负担是很重的,尤其是生他的父母家,前前后后生育了六男三女共九个孩子,身为家中长子长兄的路谣,来自家庭的压力之大可以想象。

路谣又是一个念家之人,他想通过他的努力让两双父母和他的弟弟妹妹们过上好日子,他不断地给两双父母买米买面,给弟弟妹妹们送钱,送物,给他们解决工作问题,

总之,路谣要通过他的方式,树立他在老家人的心目中他的好儿子,好大哥的形象。

路谣说那么多,也是想吐一吐苦水,毕竟有个理解他的人真不容易。

姜玉楼了然,这么多人要养,难怪路谣说他的几千块稿酬不够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