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楼见马孝似乎解开心结,便准备说些更深入的话题。
“马孝,你有没有想过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什么,我带领乡亲们致富?”马孝惊讶得合不拢嘴,似乎听到了不得的东西。
姜玉楼说出自己心中所想,“砖厂要是步入正轨,生意会越来越好,制砖,运砖,卖砖都要人手,完全可以在村里多招些村民干活。这样砖厂效率高了,村民也有钱,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马孝有些为难,“这砖窑烧垮了也不光是制砖机师傅不行的问题,先前村里人干活的时候,也不都按规矩来,我寻思着都是乡里乡亲的,又只是些小事儿就没说,以后要是招的更多,那砖厂还得完。”
“所以,你和叔都要转变思维,砖厂想要走得更远,带领大伙共同富裕,就得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定。”姜玉楼认真的说道。
马孝听得一头雾水,虚心求教道:“啥是规范化管理?”
姜玉楼解释了一番规范化管理,马孝听得连连点头,双眼放光,这些话真是说到他的心坎里了。
“玉楼,你懂的太多了!”
“我说的那些知识在大学都能学到,所以啊,你应该继续深造才对。”姜玉楼有些惋惜。
马孝傻笑道:“嘿嘿,不想那些了。我现在就想着你刚才说的,搞规范化管理,然后带着村里的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
“你能这么想,我也放心了。”想必这次失败会给马孝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此事之后马孝家里砖厂应该会浴火重生吧。
“到了现在,我越发觉得学习的重要性。”马孝开口道:“回头我就和我爸商量一下,整理个流程规范出来,今后不管干啥,都按流程来办。”
到了这一步,马孝已经渐渐觉悟,知道即使是小小的砖厂管理也有着大学问,不能等闲视之。
姜玉楼说道:“这些都要慢慢学,办厂子做生意里面的学问也深着呢,不比上学简单,这次回来得匆忙,等我在陕西的事情忙完了,回到燕京给你弄些工厂管理的书,你慢慢看。”
国外工商管理类的书籍非常多,生产制造业的更是数不胜数。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少,但也不是没好东西,比如《鞍钢宪法》就很优秀。
让马孝看这些也不是让他立刻使用,而是在心里有个概念,涨涨见识和理念。
“好,我等你的书,到时候我肯定天天读,争取读出个名堂。”马孝心里发了狠。
姜玉楼翻了个白眼,“你要是上学时候有这种信念,即使考不上燕大,陕西的好大学绝对随你挑。”
“嘿嘿。”马孝挠挠头,又是一阵傻笑。
“我先走了,还得给你去取钱呢。”姜玉楼说罢起身,马孝也慢慢站了起来,跟着姜玉楼向外走。
姜玉楼要走,他怎么也要送的。
第二天,姜玉楼又来到马家,这一回他不是空手而来,而是拎着一个包,里面都是现金。
“这里有一万块钱,完全可以解决你家目前的困难。”
“玉楼,啥也不说了,以后你要是遇到什么事,只要说一声,不管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我马孝绝对不会说个不字!”
“呸,电影看多了吧。我要你上刀山下火海干什么!”
“我就是说说嘛。走,咱们去吃饭。”
刚走两步,马孝又回来了,“不行,我得先给你打个借条。”
说罢他翻出纸笔,数了好几遍钱,然后按照信用社的贷款合同给姜玉楼写了一张借条。
“这就对咧,只要有这股子气,砖厂迟早能起来。”姜玉楼点点头,也没客气,接过借条后,看也没看,直接揣进怀里。
马婶已经做好了丰盛的菜肴,马叔叔还热了壶酒,姜玉楼入席后也不客气,开开心心吃喝了起来,吃完饭后,马孝把姜玉楼告诉他的事说给了父亲听。
马叔听完后,脸上已经不见了担忧。他觉得姜玉楼说得很有道理,砖厂想要做大,按照以往的规矩看来是不成了,必须要按照规范和操作流程来。
第二天,马孝又带着姜玉楼和老砖匠去砖厂实地勘察,三人凑在一起仔仔细细分析着第一窑砖为啥烧坏的原因。
马孝并没有急着开工,他现在已经冷静下来,清楚如果不把问题找出来,下次烧窑还会失败,现在最关键的不是立马复工,而是找到并解决问题。
姜玉楼不太懂这些,但是他会看操作说明书,还可以提供解决思路。有了他的帮忙,机器运转在没有出现问题。
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和泥不合格的原因,也有烧窑火候的原因,当然也少不了制砖机操作失误的原因,马孝将这些都一一记在本子上,并在姜玉楼的帮助下总结出了解决的办法。
见此,马孝自然大喜,对好兄弟的感激更深了。
之后又花了几天功夫,甚至还厚着脸皮找到几位在工厂干过的工人,给他们说尽了好话,又提前给了工钱,总算把人请了回来。
这些是长期工,工厂还缺短期工,于是又到村里招人。
对于村里人刁难马孝,马婶心里有气,虽说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可有的人说话也太难听了,而且现在再让村里人来干活怕也没多少人愿意,于是便劝儿子先在上河村雇了几个短工,等稳定了,熟悉工人的性情后,再视情况留下或者辞退。
马孝一听,觉得也有道理。
招了工人后,砖厂重新运转。
砖厂的厂长还是马叔,负责大方向和签订购买合同等。马孝则负责管理工人,他按照摸索出来的规范管理约束工人,有问题该说就说,该罚就罚,现在农村人想找个挣钱的活儿难着哩,真要拉得下脸来,不怕这些人不听。
十天后,马家的砖窑重新点火,滚滚的黑烟凶猛地冲天而起,再一次笼罩了天空,上河村人带着复杂的心情看着这股子黑烟。
有的人继续说着风凉话,而有的人则想着要是砖厂活了,自家的工钱是不是就能到手了?
这一窑砖烧得无比成功,刚出来就销售一空,马家刚跌到不久就东山再起了。
砖厂转危为安,马孝一家人也重新露出了笑容。
只是这一幕姜玉楼已经看不到了,因为《黄土地》的拍摄已经正式开始,他身为制片人、编剧还要在剧组帮忙。
对于剧组,姜玉楼现在已经不再陌生,他也算是经历过《暗算》剧组和《情书》剧组的人,对里面的门道还算了解。
等姜玉楼过去后,剧组已经选好了拍摄地点。
刚好,他一到就举行了开机仪式。此时的开机仪式不比后世,也就是象征性地搞一下,也没有那么多的封建迷信。
“姜老师。”
龚雪看到姜玉楼后,非常开心。
她之前也有段时间没见姜玉楼,不知怎么,心里非常想念。偶尔晚上做梦,都会出现他的身影。
姜玉楼看着龚雪羞涩的笑容,也笑着道:“龚小姐,好久不见。”
“咱们不是一起来陕西的吗,怎么就好久不见了?”龚雪俏皮地问道。
“有句话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他的话让龚雪芳心荡漾,总觉得他话里有话,似乎在暗示什么,只是她又不好意思问。
两人正说话间,唐国蔷也凑了过来。
三人都是老朋友了,倒也能说得上话。只是龚雪心里一阵气苦,好不容易有了和姜玉楼单独说话的机会,又被老唐横插一脚。
唐国蔷要是知道龚雪心里所想,一定会大喊冤枉。他又不知道龚雪心里想什么,只是单纯过来和姜老师打声招呼,混个脸熟罢了。
随着他在影视圈混得越久,也就越能体会到一个好剧本的重要。
姜玉楼,国内知名作家,还会写剧本,更能拉投资,要是得到他的青睐,那还担心缺好剧本吗?
有了姜老师的帮助,他的影星之路也会走得更顺畅。
唐国蔷问道:“姜老师,最近有新书的创作计划吗?”
“有,还是谍战题材的。”姜玉楼点头道。
唐国蔷眼前一亮,连忙问道:“那姜老师的作品上市后,我肯定要买来拜读一番。”
“哈哈,到时候肯定送你和龚小姐一人一本。”姜玉楼哈哈大笑道。
龚雪眨巴眨巴眼睛,对他的新书也来了兴趣:“姜老师,新书适合改编成电影吗?”
“还别说,真的挺适合。”
两人眼前一亮,唐国蔷连忙问道:“那姜老师,您看我适合出演您书中的人物吗?”
姜玉楼闻言,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然后摇了摇头,“不适合。”
唐国蔷闻言,大失所望,“为什么?”
“你演的太正气了。”姜玉楼说出了原因。
“太正气?”
这也是缺点?
这个年代的电影和电视剧,主角不都要一身正气吗?
“我现在不好多说什么,等小说发表后,你就理解我所说的了。”姜玉楼笑了笑,继续道:“其实说到底,这不是你一个人的原因,这个年代的演员,很多都有这个毛病,包括龚小姐。”
“我?”龚雪指着自己,一脸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