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宋家的人还没来吗?

江南。

天还未亮,城中不少人家就开始忙活了,烧香的烧香,拜佛的拜佛,崇宁十八年的秋闱在众人紧张而又期待下拉开了帷幕。

贡院门口考生拎着考篮排着两大长队等待核实身份后进入考场。

宋思问一身简洁的素衣对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缓缓一拜,随后接过杨冬手中的考篮走向队伍的后面。

杨冬一脸担忧,刚追了几步,被杨夏拦住,杨冬一脸担忧,“这一早一晚的天凉了,我担心公子……”

话还未说完,已经站到队伍后面的宋思问朝他们看了过来,杨冬面上立即挤出笑来。

宋思问也回了一个笑,随后便跟上前方的队伍。

“你这笑比哭还难看。”

“我这不是担心公子的身体吗?”

“近日公子身体可比以前好太多了,好在陆神医给公子的药丸还有,只要撑过这九天……”

队伍中,有同是文华书院的学子看见宋思问,有的看了一眼移开目光有的则是行了个颔首礼。

宋思问便不失礼貌的回一个礼,一举一动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

有不明所以的询问宋思问的身份。

“我们书院的曾老夫子亲自送考的,整个文华书院他独一份。”

“文华书院?曾老夫子,他莫不是……”

周遭的人一听这话对视了一眼,原来是宣城宋家那位!

本就紧张的学子既诧异又心凉,“他便是当年享誉江南的第一神童么?竟和我们同年科考?那我们岂不是……”

没人能和他争夺这解元了。

前后的人理解他的意思,有曾读过宋思问策论的人看了一眼宋思问那清风朗月的身影洒脱道:“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咱们江南何时缺过会读书的人?”

各凭本事和那看不着说不清的运气呗。

有人轻哼一声,抬脚跟上前方的队伍,扬着调,“小时了了,大必未佳,说不准也有可能江郎才尽。”

“你胡说什么,那可是曾老夫子的学生。”

“我胡说?宣城学子哪一位可见到这位当年的神童回来之后的文章了?”

“好像是没有……”

眼见着检查发牌的地方就要到了,众人噤了声。

前方说话的人的没有压着声音,后面的宋思问虽大多都听到了面上却仿佛什么都没有听到。

他今日只是来应考的。

等宋思问进去之后,远处那辆不起眼的马车掀开了车帘,一位老者问候在外面的杨家兄弟。

“宋家的人还没来吗?”

杨夏又往周遭扫了一圈,恭声回道:“只看到了旁支的人来送他们家应考的公子。”

便是平民百姓家中有学子应考也是全家来送,可他们公子家中竟无一人前来。

杨冬气哼哼道:“不来更好,公子还不愿意看到他们呢,以免影响公子……”

杨夏转头瞪了一眼杨冬,后者闭上了嘴。

随着车帘放下马车里传来一声叹息声,读书人注重名声,入了仕官场上的人更重注这个。

而此时宣城宋家,宋思问的母亲秦氏再次询问当家人。

“我们虽赶不上去送考了,可是九日之后贡院大门一开,还是能接上思问的,老爷真的不去吗?”

宋晁拿起手边从京中传来的信件,声音冷漠,“自他住到书院,可曾有一次回来看过我这个父亲?又可曾回来看过你这个母亲?”

秦氏没了话。

“他没拿我们当父母,你就当没有这个儿子,他愿意在书院住多久就住多久,最好永远不要回来!”

这是又要划分界限了?

好歹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秦氏忍不住道:“老爷……”

宋晁示意秦氏住口,“大哥给屹儿在京中谋了个差事,你去帮屹儿收拾行装吧。”

宋思屹是秦氏的长子,一听到这个秦氏脸色一喜忙应下,转头就将宋思问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等秦氏走后,宋晁再次看向手中的信件,如今京中已不是陛下主政了,他更不敢和这个幼子亲近了。

千不该万不该当年不该送他去京城,竟然在京郊行宫窥见那等大事。

若是他猜的不错,宋思问当年的病必定是后宫中某位贵人想要警告而下的手,亦或是想要除去他,只是宋思问命大。

如今京中是那两位说了算,为了宋家满门,他也不得不再次舍弃这位幼子。

不求宋家能再上一层楼,只要能保住现在的富贵他就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当年那件事可不是小事。

宋家幼子与宋家不亲近,甚至相看生厌,这也算是他们的态度。

至于秋闱,宋思问在外游历多年,连个正经的先生都没有,虽说儿时惊人回到宣城之后也一直跟着曾文华身边,可这短短数月和别人的数年寒窗苦读怎么能比?

江南最不缺的就是读书好的学子,天赋好的也不在少数,他能占得榜尾就已经对得起曾经江南第一神童这个称号了。

至于明年的春闱宋晁更不觉得宋思问有能力上榜,毕竟他也是读书人,曾经也是而立之年才中了进士。

少顷,宋晁开始给在京中任职的大哥回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