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东瀛小妖可不是吃素的,武功比朝廷的大内高手还要高,加上伊斯兰姆的其余天使,这些人武功多数、比殿前军的武士高手在上。
但见木丝邻和官军,杀得天昏地暗,死伤无以数计,而外围的契丹兵马,业已死伤过半,整个渭水都被鲜血染红。
尤其是伊斯兰姆武士,在官军眼里哪里算得上是人,只管冲杀没有避让,其冲锋厮杀的勇武,和漠视死亡的镇定,似乎不只是来自本能,而是受到某种因素的控制。
加上穆圣之灵的毒气弥散,和木丝邻弓箭手的毒箭横飞,再次让大周官军、产生强烈惧意。
或许,这是伊斯兰姆的垂死挣扎,但却令参战将士死伤过万,赵匡胤不得不下令撤军,尽管这一仗,也让大食教徒所剩不多,万余人的队伍只剩八千,伊斯兰姆以小的伤亡,换取了成功的撤退。
岐山之后,木子因、季霖雨等豪杰确认,大食教徒不会经过、第二道麟游伏击圈,群雄献计汇合所有力量,决心乘敌方主将音讯不通,计划不及改变,将大食教徒的第二道、伏击人马主力聚歼。
由此中原豪杰大张旗鼓,各路好汉昼夜驰援,兵合一处,前后夹击、左右逢源,将命运神来不及通报撤离、而留在麟游,接应的近万白衣大食教徒摧毁殆尽。
大部临时拼凑的教徒,被突袭化作鸟兽散,只有千余武艺高强的、白衣圣斗士和首领侥幸逃脱,此战、伊斯兰姆的圣海天使因中毒被杀,武林群侠大获全胜。
岐山的遭遇,和巨大人员损伤,让命运神开始怀疑,穆圣之灵的安排,在万能神和太阳神的建议下,命运神重新重视并执行、先前安东天使的计划。召集汇合所有人马,将辽皇部下大将萧思温、所剩的万余骑手,兵分两路开拓前进。
令李崇博率契丹实力武士,和全部步战勇士为后卫,整个伊斯兰姆左、中、右兵分三路,快速西撤至陇州千河,与那里的伏兵,形成第三道阻击防线。
如果中原的朝野追兵、胆敢追至陇州,定叫对手死无葬身之地,命运神随即吩咐、大队人马星夜疾驰,脱离中原险境,并派人火速与第二轮白衣大食的首领联系,让圣斗士战将及时西撤,并与第三路汇合,应对中原王朝兵匪的最后一战。
只是,当伊斯兰姆撤退、至千阳西北地带时,命运神获悉,第二道伏兵大部被歼,并与随后出逃的贤能,以及白衣大食首领、使者和木丝邻圣斗士等,在千阳沙家坳相遇,残兵败将私自亡命在前,敢丢下三女神而不顾。
这让命运神勃然大怒,下令处死白衣大食首领,并将黄衣贤能降职至使者,其余副职皆有惩处,并另行安排首领人员,此次,所有跟随的白衣大食木丝邻噤若寒蝉,生怕祸及自己、灾不能免。
在千阳的草碧河北岸大营,命运神作了最后布置,萧思温的左右先锋,在千河和水银河、两翼村庄埋伏,中路由李崇博率部在东岳庙诱敌。诸天使及部下木丝邻,在神泉防范,黑、白、绿所部在下新庄监视防卫。
三女神和中国王所部,则在河岸之北中心掌控全局,三日之内,若有尾随追兵,并将全歼汉贼,于东岳庙附近,不使一人脱网,为伊斯兰姆平安、抵达高昌城目的地,筑起护城河,坚决斩断中原各方势力深入的幻想企图。
命运神的安排,让萧思温和李崇博等、契丹联军甚为不满,因为他们认为,命运神明显是把契丹士兵、当做挡箭牌,尤其是萧思温文官出生、更是贪生怕死。
须知,从长安之战开始,契丹支援的近五万人马,经屡屡混战阻敌、或冲锋陷阵,如今只有区区万余。
在付出惨痛死伤后,才将伊斯兰姆拯救出长安囚笼,基本上,木丝邻都已西撤至两河北岸,尽管命运神说明,辽军在南岸仅仅是诱敌,一旦强敌莅临,所有伊斯兰姆、必将形成围攻态势,决不使中原势力冲破,威胁河西走廊。
当此时,中原王朝的追兵,早已被远远抛开不见踪影,三女神如此排兵布阵,大有拉开架势故布疑云,意在向中原朝野各方,宣告坚守于此。
此刻,命运神安居陇县街镇的中军大帐,等候四面八方的轻骑侦探信使,三天平安过去,一切都没有发生,不止木丝邻上下兴奋、载歌载舞,就连契丹的将士,也欢欣鼓舞大醉豪饮,甚至连最初安东天使布置的拒止防护,也丧失了警惕。
次日,命运神正式宣布,全体伊斯兰姆拔营继续西撤,并将萧思温和李崇博等、契丹援兵的首领召集,令他们务必坚守至明日,方可撤军返回大辽军帐。
届时她命运神将修书一封,遣人至辽穆宗耶律璟,为几位将军请功,萧思温等数位将佐,躬身领命谢过命运神离开。
木子因等中原豪杰,故意欲擒故纵,等全部参与截杀的外援,在石家庄、王家庄一带布置完毕,才吩咐所有人跟进,原本诸英雄会慢一步,因为神武通要利用地形、在两翼提前设伏对付裹挟的辽兵。
不曾想契丹萧思温所部、竟然私自改变行动计划,李崇博虽然有所反对,但架不住主帅的坚持。虽然这一切遭致神武通扑空,但这也为接下来、给与大食邪教重创带来必胜转机。
萧思温据此认为,此地荒僻鸟不拉屎、鬼不生蛋,不会有官军追杀,连契丹人马都难以生存,官军和江湖匪寇有可能在中途暗战设计,所以不到天黑,契丹人就拔营起寨、打道回府了。
原来,在夜幕之下萧思温的营帐、来了一位蒙面的不速之客,此人向大将军带来一份、中原豪杰的围攻计划,这才使得萧思温突发行动。
而三山五岳、七门九派等武林英雄,正好不声不响巧妙避开了、契丹万余撤退人马,迅速抵近千河杨家庄和东岳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