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得自己礼貌在先、谨慎有余,幸为神人接纳,换做自我狂妄、任意不敬之辈,未必真的能、活着离开仙居。
子因呼出一口长气,抬头庆幸,昂首忽见溶洞门口、四丈高处的断崖,正是刚才脱落石块的岩壁,裂痕残面呈现一片灰白色,且上面赫然刻着两行诗,诗文共计四句:
姑射山居两百年,神人自古不缠绵。
风花雪月凝眸去,琴剑红尘赠有缘。
字大堪比寻常人家对开的窗户,笔法起落分明,意蕴藕断丝连,气势恢宏锋芒执着,隐约可以看出诗人、个中性情与众不同。
“琴剑红尘赠有缘!有缘……难道会与我有缘?”
木子因念到此处,虽然有些怀疑,却也不免为仙家的神机妙算暗暗吃惊。
子因走到近处,细看岩壁坠石裂痕如新,绝非先刻后粘之类庸俗举措,即使真是后来粘补,那也是非常人之功。况脱落下的石块厚约三四尺,最大的重逾千钧,依稀印有倒字,且与岩壁上字体相连,可知杰作乃神工写就。
于是,木子因几番摇头叹服,自言自语:“天意,天意!既然神人如此礼遇,那小生就放肆了!”
子因复又转身、回坐于琴台石凳上,拈指作势按压调音,本欲试弦小奏一段,谁料琴丝坚硬如铁,不曾有半点颤动,指尖划过只觉一阵刺痛。
木子因不由自主地喊了一声:“啊呀!这是什么琴……”
细看手指不免惊愕,竟有丝丝血痕红印,他这才想起石琴上,刻着‘欲奏射琴先习乘云’几个字的用意,暗暗赞叹原来仙家之物,绝非常人、随随便便可以使用的。
子因不由地从头再念,这才恍然大悟,将石琴上刻写的隶书文字、从头到尾细细看了一遍,字迹细小繁多,足足花了一个时辰,其后冥思深想,方才了解大意。
原来,石琴上刻着的是‘乘云气功’,一共分九重习练,第一重姑射归来;第二重冰雪初成;第三重处子甘心;第四重烟火淡去;第五重吸风饮露;第六重浮云飞天;第七重神游四海;第八重物透谷熟;第九重清狂何信;均有详细姿势步骤,和各章节吐纳修炼的要领说明,最后指出九重功满事成,弹奏此琴方能尽兴。
木子因一心想弹奏石琴,更是认定仙家之物必有妙用,依言准备择地照石刻习练,怎奈因之前耽搁时久,第一重前后默念谙熟,只开了个头便日落。
好在临行前,子因捎带八九块糍粑和面饼,估计耽搁一宿不成问题,木子因从岩洞里取出石碗,舀了一碗清泉,放在九龙剑的剑台上,搀和着吃完两块糍粑和一张饼。
此时谷中已极其昏暗,唯有四株清丽脱俗的梨花,犹如璀璨的窈窕仙子,在这幽静的崖谷里修炼。或许是在等候、曾与她们朝夕相处的故人,木子因仔细欣赏这几株梨花,夜幕中周身无处不是、沁人心脾的花香。
子因不由痴想,若是以后与这梨花相伴,佐以闲琴逸致,自己岂不是也成了姑射神人,自童年流亡,偶见‘姑射神人’四个字便心存好奇。
后来他听神华宫主说起,那是寻常人自作多情时,更是不解何谓姑射神人,直到随师父学习书画琴棋时,读庄子大作《逍遥游》,才知道一切是怎么回事。
想到逍遥游时猛一惊悸,师父教的《逍遥游》曲,而今正好用此琴来演奏,却不知那乘云气功是不是很难练,嗳!此刻风景极佳更无睡意,何不趁时练上一练。
于是他走到邻近草屋里,却意外发现圆石泛着莹莹微光,木子因不管三七二十一,脱去鞋子往石台上一坐。谁曾想,石台居然触手生温且舒适无比,子因暗叫天助我也。
子因遂将第一重‘姑射归来’,反复默念至熟,其后依照文字所叙的服气、运气和导气之法呼吸凝练,这一练舒服惬意,难以言表难以控制,到最后呼吸吐纳更是随意,只要肢体伸缩游移,内息就自导自行。
木子因万没想到如此神奇,第一重不知不觉一气呵成,待到双臂合拢、两掌交接抚于气海时,谷中明如白昼,原来一轮满月高挂头顶。
子因觉得身体有些微热和干渴,起身喝了一碗事先准备好的泉水,顿时步履如鸿身轻如风,四下游走一番,感觉倒像真有几分仙气似的。
木子因不禁连声赞叹神奇,再次坐回石台上,抚摸宝座浮想联翩,继而不觉躺了下来,四肢大开美美仰望苍穹,谁知晕乎乎竟睡着了。
直到几只黄鹂鸟、叽叽喳喳叫醒了木子因,原来山谷中已满是阳光,这一觉睡得真是不知不觉扎扎实实。
子因起身来到溪水边稍微漱洗,而后三下五去二吃完剩余的面饼,便匆匆坐在琴台边,接着阅读第二重‘冰雪初成’。
等熟练要领后本欲席地而练,子因忽然想起,昨夜在石台上练习颇为奇妙,于是转身又走几步来到茅屋里,一五一十端坐在石台上,从新默念一遍开始习练。
由于有了前次的经历,子因干脆随意而为,气随心、动随念,甚至常常连自己也不知道,内息从哪里来到那里去。除了依文而动、呼吸配合,其他的感受就是体内沸腾流转、冷热交替,在腑脏里按摩、在经脉里回旋、在肢体里冲涌。
也不知何时结束,反正就觉得流淌停止万水归海,一种无欲无求的空明、从脑海照耀全身,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衍射整个山谷天空。
不知不觉木子因一睁眼,两腿之间数枚梨花映入眼帘,子因不由莞尔,再抬头凝视几树梨花,却是红光满面,他不禁一惊,原来日影西斜,已是下午酉时左右。
木子因慌忙起身,摸出包裹在怀中的几块糍粑,吃完后继续看第三重时,谷中渐显幽暗,况且未带多余食物不宜久留,决定择机再行练习,子因遂沿原路准备返回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