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折服屠夫姐夫

五月初一这天,整个白沙村沸腾了起来。

白沙村整村人口,共有826人,其中孙姓占了百分之六七十,剩下的张王等几个小姓,也基本上都与孙家沾亲带故。

所以说,在族长孙伯河的极力推展之下,全村人以极大的热情,承办了孙山的这次秀才庆功宴。

白沙村的读书人,一般情况下,常年保持在十个左右,可数十年来,考取功名的极少极少。

上次考上童生办庆功宴,都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

至于秀才的庆功宴,大部分人,一辈子都还没有见识过。

从上午开始,陆陆续续的就有各种亲朋好友,开始进入白沙,提着挑着各类礼品,前来为孙山考上秀才庆贺。

“秀才公!秀才公,你三姐她们来了----”

只见,门外的几个儿童一阵大呼小叫。

然后,没一会儿,体壮如牛,腰肥膀圆的孙山他屠夫姐夫张铁蛋,挑着一大担用红纸包着的礼品,跟在昂首阔步抱着儿子的孙月香身后,低着头,跨入了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孙山家院子里。

正在与两个早到,这次却没有考上的同窗说话的孙山,缓缓的转过身子。

眼神与抬起头,正打量着自己的张铁蛋,碰了一下。

张铁蛋只感觉,一道冰冷的目光,如噬人而食的毒蛇般,寒冷至极的俯视着自己。

这吓得张铁蛋冷汗直冒,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

前几天,他卖完肉回家之后,听母亲说孙家的妻弟和堂妻兄,找上门来。

不但言语中,对母亲和自己进行了警告,还在院子里打砸了一番。

这让一向以体力和勇猛著称的他,非常气愤,当场就想揍妻子一顿出出气。

可是,一向支持自己的母亲,像蒙了心一般死抱着自己的手,不让自己动手。

还反复的分析了,当下两家人的境况。

他对才当秀才的孙山倒不是多害怕,唯唯懦懦的一个穷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还欠着一屁股债。

上次,要不是自家的傻婆娘,偷偷摸摸塞给他娘一两银子,只怕是去湘南府的路费,都凑不齐。

如果,光是借点钱就算了。

平时妻子给娘家点补贴,也不是不行,可恶的是这小子,读书读坏了脑袋,自她姐嫁入张家后,五六年了也难得上一次门。

而且,每次在镇子里见到自己,都一副高不可攀的读书人高冷样。

直恨得,自己以为在乡间,也算是能赚点钱的张铁蛋,牙齿直痒痒。

其实,他更怕的是妻子的堂兄孙兵,怕他找人对自己大打出手。

孙兵可不是个好讲道理的人,凭着一身灵活的身手和一付混不吝的脾气,在泉山镇这片内,也算是个道上的角色。

“三姐,你来了呀,到得挺早的嘛。”

孙山和两个同窗告罪了一声,笑眯眯的向三姐孙月香走去。

“山弟,姐姐家里近,就早点过来帮助,大姐她们到了没?”孙月香见弟弟从未如此亲切的迎接自己,不由将一颗悬得高高的心,放了下来。

立马胆子大了起来,回头看了一眼,有自己两倍那么粗大的屠夫丈夫铁蛋:“当家的,你还愣着干嘛,我弟弟考上了秀才,你还不说几句好话。”

其实,孙月香是怕弟弟和丈夫当面顶了起来,就想丈夫先服个软。

这样,自己和秀才弟弟都有了面子。

这几天,她反复的向丈夫和公婆,分析了弟弟的将来发展前途,直惊得全家人,惊呼连连。

这使得,她这些日子在家里过得可开心,婆婆事事顺着自己,丈夫也没敢发脾气。

“山弟,恭喜恭喜,恭喜你大展鸿图,步步高升,后年考上举人进士!”

张铁蛋挑着重重的一担礼物,磕磕碰碰的背完一段贺福语,汗流得满头满脸都是。

“谢谢,谢谢三姐和三姐夫的祝福,你们到里面去找娘,我得在这里迎接客人,都自家人,就不陪你们了。”

“你忙,你忙你的,我自己知道地方----”

张铁蛋听到小舅子如此说,好似卸下了千斤重担,慌里慌张的挑着担子,熟悉的直往旁屋中走去,嘴里还喊着:“娘!娘!铁蛋为秀才老弟庆功来了。”

这一幕,让孙月香狠狠的吐了口气,眼睛与弟弟孙山碰了一下。

立马,眼圈绯红。

“姐-----”孙山心酸的拉了拉姐姐的手:“姐,你高兴点,今后你会有好日子过,咱孙家起来了。”

“嗯-----”

孙月香狠狠的连连点头,顺手抹了抹眼眶,连泪带笑的捶了一下比自己小了六七岁的弟弟:“山弟你真的长大了,姐姐真为你和娘高兴,咱们孙家苦尽甘来,以后咱们孙家的姑娘,就不怕人欺负了。”

“哈哈哈哈---"

孙山先是豪情万丈的长笑了两声,而后仿佛宣示着什么,大声说道:“姐,将来你弟弟起码也得考个举人吧,到时你是举人的姐姐,你不欺负别人就是好事了。”

这话说得,孙月香和关心着姐弟俩的大姐孙田香及妹妹孙玉香,笑得像花朵一般,仿佛一夜之间,自己家的秀才弟弟,就考上了举人。

举人可不像秀才。

举人不止是财富上的吸金能力,呈几何倍数的增长,社会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语。

只要是考取了举人,哪怕是没有考上进士,也是可以当官的。

虽说,不能像进士那般飞黄腾达,直接可以从县令起步,但走走关系,谋个八九品的县丞,也非常正常。

甚至,可以从八品的县丞起步,爬升到三四品的高官,也是可能的。

即使哪怕是县丞,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那也已经是,高山不可仰止。

孙家院子里的这一幕,让无数来来往往,前来为孙山庆功宴帮忙的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想起将来孙山发达后的情景,个个手脚麻利,格外有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