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怒自威!

一支香燃尽的时间之后,虞子期和钟离昧二人匆匆返回。

“怎么样?”

赵安发问。“果真如老爷所料。”

“那几人购物之后,直奔张大人家后院而去。”

“刚进门,就有几个工匠动手拆解曲辕犁等工具进行研究。”

钟离昧满面怒色地说着。

他万万没想到,那些人竟如此卑鄙。

明抢硬夺不成,

便使出这般低劣的招数。

鲁栾和六玄子二人瞪大眼睛望着赵安,

居然真的猜对了!

“老爷,您真是料事如神。”

鲁栾满是钦佩地说着。

他对赵安的运筹帷幄有了全新的认知。

“门下大人只看了一眼那些人,就能猜到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在下实在好奇,这究竟是如何猜到的呢?”

六玄子好奇心满满地问道。

虞子期和钟离昧也听懂了事情的原委,看向赵安时,眼里更多了几分敬佩。

“很简单,那几人的眼神和真正想买东西的人截然不同。”

“真正需要的人,眼神应当是迫切和焦急的。”

“但他们却总是左顾右盼。”

“就差把心里的盘算写在脸上了。”

赵安淡淡地说着。

这是根据面部表情变化揣摩对方心思的简单办法。

只能说那些人心虚,心理素质实在太差。

鲁栾等人恍然大悟。

接着,鲁栾问:“老爷,您打算如何处理此事?”

要论对曲辕犁这些工具投入心血最多的人,

非鲁栾莫属。

赵安只是提供了设计图。

但从制作、试验到最终定型,

鲁栾都全程跟进。

况且,通过这三样工具,鲁栾在鲁班一派中获得了非凡的地位。

而且,这三种工具还将惠泽全国百姓,

能为鲁班一门带来极大的声誉。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鲁栾都不能容忍这三件工具有任何闪失。

“我们什么都不用做。”

“即便他们开始模仿我们,也不必害怕。”

“首先,我们已经将利润降到最低,若不是鲁班一门遍布天下,我们可能还得亏本。”

“其次,还记得我跟你们说过的,在制作工具时留下的标记吗?”

赵安从容不迫。

他早就预料到这三件工具的问世必然会引起各种波澜。

于是,他事先叮嘱鲁栾,

在一些极其隐秘、不起眼的地方,留下专属于赵安和鲁班一派的标志。

也就是所谓的生产证明!

“原来老爷早就预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鲁栾眼前一亮。

最初听到赵安这个指令时,

鲁栾心里还满是疑惑,

为什么要这样做。

而且,赵安还特别强调,标志必须足够简单明了,又让人难以复制。直到此刻,鲁栾才彻底明白。

他又一次被赵安的远见所折服。

“不过,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的话,”

“这件事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影响吧。”

鲁栾依旧有些担忧。

赵安点点头。

他承认,鲁栾的忧虑不无道理。

“放心吧。”

“这些事我心中早有安排。”

“我的网早就编织好,现在是他们自己撞上来。”

“我自然不会对他们手下留情!”

赵安信心十足地说着。

鲁栾等人见状也不再追问。

……

咸阳城外,一群秦国士兵正浩浩荡荡地返回,领头的是李信和蒙毅二人。

他们已将巨鹿郡的所有事务处理完毕,

这次是回来复命!

“传陛下旨意!”

一名太监模样的官员手拿竹简策马疾驰而来。蒙毅和李信二人立刻下马,恭敬地拱手接旨。“陛下旨意,蒙毅、李信回章台宫复命,其余将士在咸阳城外驻扎待命!”

太监的声音响亮有力。

太监并不等于宦官,

秦汉时期的宦官很多都是皇帝身边的亲信重臣,

比如中车府令赵高,

他还有自己的后代。

“遵旨!”

蒙毅和李信异口同声。

随后,安顿好身后的士兵,二人迅速前往章台宫。

进入御书房,二人见到了王翦、李斯等人。

“参见陛下!”

蒙毅和李信同时行礼。

“二位爱卿辛苦了,巨鹿郡的情况寡人已知,”“你们完成得非常出色,没有辜负寡人的期望。”嬴政淡淡地说着。

几天前他就收到了关于巨鹿郡的各方面报告,

对各项改革也十分满意。

“臣不敢居功!”蒙毅说道,“为陛下分忧是臣的荣幸!”李信也接口道。

“既然赶上,那就听听我们正在讨论的事吧。”嬴政淡淡地说。

蒙毅和李信找到位置站好。

他们刚回咸阳,

急需了解当前咸阳的状况。

“刚刚说到哪儿了?”

嬴政问。

“启禀陛下,刚讲到派遣贵族子弟‘体验民间’之事。”李斯提醒道。

他们这几天一直在讨论赵安提出的这项计划,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

同时,也谈论了工匠考核、知识产权保护法等问题。

嬴政把赵安提出的一系列事情都摆了出来。

起初,王翦等人十分震惊,

他们没想到陛下会一口气提出这么多改革。

虽然知道这些都是赵安的建议,

但王翦等人实在无法想象陛下是积累了多久。

“上次寡人亲眼目睹,一位小小治粟内史的弟弟家中仆人,竟敢威胁我大秦的门客。”

“这还是在咸阳城,其他地方又是何等情况?”嬴政冷冷地问,

眼神中透出一丝寒意。

不怒自威!

蒙毅和李信虽不明就里,

但他们知道,皇上很生气!

王翦等人也紧锁眉头。

在座皆是权贵,

他们知道皇上提出的这些改革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但是,他们能反对吗?

显然不能!

因为他们看得出,这对大秦来说利大于弊。

在场的所有臣子都曾参与过秦国灭六国之战,

内心深处都希望秦国能越来越好。

因此,即便自己的利益受损,

他们也会支持皇上!

这是他们当年并肩作战培养出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