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这个问题我也想问他啊

另一旁的甘宁见太史慈请命出守地方,自然不甘落后。

“都督,末将愿为都督出守牛渚!”

袁耀却笑了笑:“兴霸,你去过牛渚么?”

甘宁挠了挠头:“没去过。”

“”我这次来,是从春谷上岸的,从那上岸到这里比较近嘛。”

袁耀摇了摇头:“牛渚我去过,那里地势低洼,虽然能阻敌于长江以北,但却不能阻敌于岸上。”

“黄盖已据石城,再守牛渚意义不大。”

“况且……就算孙策真的举兵作乱,我也没打算借用我父亲的军队来解决他!”

此话一出,众人心中凛然。

“可……”

甘宁还是有些不甘心。

“没什么可是的,春谷在我看来,比牛渚更重要。”

“万一开战,我军必定粮草不济,到时候还要靠船只从江西往这里运送粮草呢,春谷绝不能有失!”

看着甘宁一副苦瓜脸,袁耀又笑道:

“不过本都督肯定不会让你充当一运粮官的,若真有和孙策开战的那么一天,你可务必要迅速进占芜湖,打通我军与丹阳城的联系!”

甘宁这下终于乐了:“末将遵命!”

……

虽然众人都不能笃定孙策一定会起兵叛立,但老话说得好,防人之心不可无!

孙策已然做出了调兵遣将的动作,袁耀这边自然不可能按兵不动。

议事完毕,众将便各自回营,都把孙策当成了假想敌,准备执行新的部署了。

这也是袁耀想要的结果。

校场上,只留下了袁耀和陈矫两人。

见陈矫还没走,袁耀好奇道:“陈功曹,还有什么事情要找我么?”

陈矫依旧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在下的确有两件事不解,请大都督答疑解惑!”

袁耀眉头一挑,当即来了兴趣。

说起来陈矫在袁耀手下也好几个月了,但因为他是袁耀派人从广陵老家“请”来的,因此陈矫对袁耀的态度一直是颇为冷淡。

虽然陈矫担任丹阳功曹以来,做事尽职尽责,但他和袁耀更像是一种普通上下级关系,而非效忠关系。

一般有什么事情,他都是通过郡丞袁涣给袁耀去说,几乎从来没有主动跟袁耀说过话。

因此看到他主动开口,袁耀也是立刻意识到了收服此人的机会到了。

“季弼有何不解?”

“据下官所知,袁公手下的孙氏亲旧,担任要职者颇多!”

“如汝南太守孙香、九江太守孙贲,广陵太守吴景,前两人是孙策的叔父,后者是孙策的舅父!”

“还有吴郡太守朱治、吴郡都尉程普、石城令黄盖等人都曾是孙策父亲孙坚的旧部。”

“如果再加上孙策的会稽太守,现在光孙氏亲党所担任的太守,就有五位之多,而袁公所据郡国,一共也才九个!”

“袁公就没有意识到,孙氏亲党的势力有些过于庞大了吗?”

“又为何不加以遏制,反而一而再再而三授予这些人官职名号,加重其势力呢?”

袁耀听了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多少意外。

因为这个问题,袁耀也想问袁术的猪脑到底怎么想的!

拢共也就八九个郡国(豫章三郡暂时算一个),居然让孙氏亲旧担任了一半以上的郡国之长!

虽然像孙香、孙贲、吴景三人所领的汝南太守、九江太守、广陵太守没有多少实权,但哪个正常人能干出这种骚操作来?

唯一正常的解释,便是袁术自作聪明地以为,孙坚死后孙氏亲旧们便是一盘散沙,可以任他用高官厚禄分化瓦解。

而且哪怕孙策席卷了江东,狂妄自大的袁术也从不认为孙策年纪轻轻就能继承其父门望,能把孙氏亲旧们重新凝聚在一起。

然而在正史中,借着袁术称帝这一大逆不道的事情,孙策却是很轻易地就得到了这个机会。

只是用几封信,孙策便使得孙贲、吴景等人弃官南投!

就算是袁术尚未称帝的现在,孙策也是被孙贲、吴景等人寄予厚望的存在!

许久之后,只听袁耀幽幽道:“这个问题,我也想知道答案!”

“但我只能说,是我父亲看重这些孙氏亲旧们的才干,才委以重任的。”

“其他的我就不便多说什么了。”

陈矫对袁耀的回答并没有意外,只是了然一般地点了点头。

对他来说,如果不是袁涣的劝说,他肯本不会接受袁耀的任命。

但在袁耀身边呆了一些时日后,陈矫也慢慢发现,袁耀和其父袁术有很大的不同。

此子虽然擅于利用自己汝南袁氏的高贵出身,但却不会仗势凌人。

咳咳,强行掳劫他人给他当臣属这种事不能算。

只能说此子重才惜才有些过度,但不是大问题。

至少他没有像他爹那样,谁不给他做事就杀了谁,又或是软禁谁。

不论是谁到了袁耀这里,通过何种方式到袁耀帐下,虽然都会被袁耀强留一段时日。

但基本三个月后,都可去留自便!

除了爱才惜才,用人唯贤、不重出身的优点外,此子还有其他一些明主的特质。

“在下有一事不解,这全柔麾下如何能有五千之众的?”

这个问题袁耀其实想过了。

因此他很快就给了陈矫答案。

“全柔?他不过是被孙策推到前面的傀儡,本都督猜测他”

作为王朗的旧部,全柔是在王朗兵败之后举众归降孙策的。

就算孙策再怎么用人不疑,也不可能立刻表举他为丹阳北部都尉,还授予此人五千兵马!

而且如果孙策真的用人不疑,为什么不让全柔在会稽郡留任,以方便孙策收服会稽郡各属县呢?

所以对于全柔,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孙策招揽此人的同时对他的使用又十分审慎!

将他调离会稽郡,改任他处,便是证明!

但他手下又怎么出来五千兵马的?

孙策不是派宿将芮良接替了他的职位了吗?

想到这里,袁耀忽然想起了一个人。

徐琨!

那个率领江东死士,袭击自己车驾却把自己弟弟性命给送了的徐琨!

按孙策的一贯做法,江东世将世兵,父死子继,兄死弟继!

徐琨和弟弟徐逸,是孙氏一族的姻亲家族。但徐氏一族本就是吴郡豪族,家族底蕴和影响力比富春庶族孙氏强很多。

早在跟随孙坚讨伐董卓、孙策还是个少年娃的时候,徐琨就已经官拜偏将军了。

而到了跟随孙策渡江南下时,徐琨的名望地位也仅次于孙策。而且在牛渚一战中,徐琨也有建言献策之功。

《三国志·吴书·徐夫人传》引《江表传》中说:琨手下兵多,策嫌其太重,且方攻伐,宜得琨众,乃复用景,召琨还吴。

如果说孙策直接授予了刚投降的全柔五千兵马,袁耀是绝对不相信的。

但要说徐琨继承了弟弟徐逸的部众,手下合计五千人马,现在又协助全柔上任丹阳北部都尉,袁耀却是信的。

另外全柔上任丹阳北部都尉,还有一个疑点值得关注。

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