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淮南来使

炭火烧的正旺,室内炽热如夏。

“韩从事,我父亲还有说什么?”

袁耀倚靠在卧榻上,身上盖着软被,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从寿春风尘仆仆赶来的韩胤一身冬装,此刻热得满头大汗。

然而在袁耀面前,他并不敢失礼,只能每说两句话就扶起袖子擦一下额头。

“少将军走后,主公对您思念颇深,因此命在下转达家信一封,请少将军亲启。”

韩胤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上前半步呈给袁耀。

“嗯,我知道了。”

袁耀无精打采地应了一句,却丝毫没有接信的意思。

“我妹妹最近怎么样?”

韩胤举着信,疑惑道:“少将军指的是二小姐,还是三小姐?”

“当然是我的小澜儿,我没事问你那个泼妇干甚?”

韩胤擦着额头的汗珠,回道:“三小姐近来读书大有长进,不仅能通背《易》,而且已经能和老师讨论研习了。”

“哎呦,看来我们家总算出了一个能传承家学的人了。”

袁耀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汝南袁氏之所以能“四世而三公”,且“门生故吏满天下”,根源在于汝南袁氏乃是一门累世专攻一经的家族,世传孟氏《易》学。

汉代士子要做官,主要的途径是察举制。而察举制各科,都有对经学内容的要求。尤其是“明经”、“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等特科,对被举者的经学底蕴要求很高。

而士子也不必对四书五经全都熟读,往往只需精通一经,就足够应举了。

但光死读书时不够的,还得“师出名门”,或有“名儒大家”为你作保。

这就是为什么大儒马融、郑玄等人在汉代地位尊崇的原因。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和公孙瓒,需要拜师卢植的原因。

对于刘备和公孙瓒这样的没落宗亲和边郡庶族子弟来说,拜“名儒大家”为师是当时当官的必备条件!

但对于像汝南袁氏这样的公族世家来说,他们就没有拜师名儒的刚需了。

并不是他们拜不起马融、郑玄、卢植这样的大儒。

而是根本没必要。

因为这些公族往往家传经学,是郑玄、卢植这样的大儒的师门所在。

所谓“名门大族”,即是如此。

因为这个时代的群经百书,还没有固化。不同人对同一经学往往有不同的解释。而名门大族之人往往把持朝廷咽喉,他们的世传经学,往往会得到大部分世人的认可。

《易》经,乃群经之首。而汝南袁氏累世专攻孟氏《易》,乃汉魏经学大宗。这样的家族“四世而三公”,自然没什么奇怪的。

而汝南袁氏显赫的官势反过来又带动了《易》经的地位,因而拜其门下者,数不胜数。这就是为什么常说汝南袁氏“门生故吏满天下”的原因。

不过到袁绍袁术这一代,家传的孟氏《易》学得好不好已经无所谓了。经学造诣最深的袁基,也就是袁绍袁术的嫡兄,并不像“不学无术”的庶弟袁绍、嫡弟袁术更能适应这个乱世。

董卓乱政时,袁绍袁术拉袁基一起出逃,读书读傻了的袁基硬要留在雒阳。等袁绍、袁术率领关东诸侯发动董卓讨伐战,袁基和袁隗等仍居洛阳的汝南袁氏二十余族人受牵连,惨遭董卓杀害。

袁耀继承了袁术不学无术的“优良传统”,打小就学不进去经学书籍;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连最基本的治军兵法和治国韬略都看不下去。

不过现在看来,小袁澜似乎有继承家学的可能性。

袁耀想了想,又追问道:“澜儿长高没,最近身体好着没?”

韩胤:“三小姐长高了些许,身体一切安康。”

“对了,这里还有一封三小姐写给您的信,您要不一块看下?”

韩胤又摸出一封书信,比袁术那封家信小巧很多。

袁耀终于伸出了手,但却故意在拿信的时候,只把袁澜的小信封拿在手里,让袁术的大信封直接掉在地上。

韩胤忙不迭俯身捡起,又递到袁耀跟前。

袁耀却自顾自打开袁澜的信,看了起来。

小袁澜的字很是娟秀,袁耀看着很舒服。

信里给袁耀分享了一些趣事,主要是和二姐袁煊在一起发生的事情。

比如有一次袁煊带她去捉鱼,袁煊捉到一条肥美的大鱼,交给小袁澜烤,却被她一不小心烤糊了的事情。

信中提到,袁煊现在又搬回了袁府内,和袁澜同住一院。

除了与二姐在一起的趣事,袁澜还提到了父亲袁术。

让袁耀失望的是,老爹袁术近况似乎不错,吃嘛嘛香,还时常面带喜色。

信的最后,是袁澜在问袁耀的好,和前几个月的来信一样,问袁耀什么时候归家。

另外袁澜还问,姐夫黄猗是否安好。

不用想,这句肯定是刀子嘴豆腐心的袁煊让问的。

袁澜的童言无忌,每一次都能让袁耀放松下身心。

似乎这真的是他的亲人一样。

韩胤一直举着袁术的家信,手臂都开始酸痛了。

擦了一把汗,韩胤道:“少将军,主公的信……”

“放那吧,我有空再看。”

袁耀用屁股想,都知道这封信和上次袁术写给自己的信一样。

都是催自己返回寿春的,另外还要让自己带着兵马钱粮一起回淮南。

袁耀上次看完信直接就当着使者的面,把信撕了,然后把那使者骂了个狗血淋头。

但这一次,袁耀却不好发作。

一方面,韩胤和自己这副身体的原主人交往甚密,甚至是半个狗腿子般的存在。现在的袁耀还需要韩胤这样的人物,在袁术集团的核心所在寿春为他传递一些消息,处理一些事。

另一方面,韩胤在自己离开寿春后,是第一个给自己送来兵马的人。那一百精骑,在袁耀起兵的初期起到的作用很大。

所以袁耀只能这样含糊不清,拖延敷衍。

此时韩胤的衣服都和身子黏在了一起。

咬了咬牙,韩胤强硬道:“少主,这封信,您必须看!”

袁耀软硬不吃:“我要是不看呢?”

韩胤:“那我就直接宣读主公的意思!”

袁耀掀开软被,直接站了起来。

他也闷得慌。

“要钱粮没有,要命一条,让他拿去!”

袁耀梗着脖子,用手比划着刀状。

韩胤:“主公有言,这次要是再不给淮南输送兵甲钱粮,就罢了之前少将军你表任的所有文武官员!”

袁耀根本不怕,一拍桌子叫道:“让他罢免,有本事连我也罢免了!”

“老子现在就让人自己刻官印分下去,我还要给我自己刻个扬州牧的印信你信不信!”

“有本事就让他用私刻印信、冒任官职的罪名把我抓起来砍了!我让他砍!”

“谁不砍谁是孙子!”

韩胤被气得发抖,却拿袁耀一点办法都没有。

怎么?难道还真把袁耀抓起来啊。

用什么抓?袁耀身边现在的兵将都是他自己招募的,我用袁术的命令能指挥得动谁?

再者,就算你真的把袁耀抓起来押到寿春,那你也就离死不远了。

袁耀什么身份,骑在袁术头上拉屎,袁术还得笑呵呵说我儿消化真好的主儿。

这位爷是嚣张跋扈、横行霸道惯了的。

要是他转了性子,变得斯斯文文,有礼有节,韩胤反倒会认为袁耀要么不是本人,要么就是被人挟持了。

袁耀如此反应,是在韩胤的心理预期的。

但袁术交代的任务又不得不完成,前几任来豫章的使者回去复命后的下场,韩胤仍记忆犹新。

一个地位低下的谒者,回去后直接坐罪处死。

另一个有点地位和背景的使者,回去后被袁术大骂为无能鼠辈,杖责了三十军棍,到现在都没下得来床。

还有一个和自己身份差不多的,无功而返后也被袁术训斥了一顿,随即被从寿春贬斥他处。

已经没人敢再接从寿春到豫章出使的活了。

寿春城的大小官员,现在只要一听当日的议事议程有出使豫章的事儿,请假的竹简一早上就能塞满公府门房。

到最后整的袁术都没了法子,只能让和袁耀素来关系亲密的韩胤,放下手头上的政务,专门出使豫章。

韩胤想了一路,也没想出个让袁耀听命的办法。

但他到底了解袁耀的性格,知道袁耀吃软不吃硬。

见袁耀一听兵马钱粮的事儿,就立刻暴露了滚刀子肉的本性。

韩胤突然有了主意,只见他脸色放缓,又走近了一步。

“韩胤也知道,少将军也是历经了千辛万苦才打下这豫章郡的,一兵一粮,都是少将军掉头发换来的。”

袁耀左手叉着腰,右手比划道:“没错,老子白手起家容易嘛我,他一个当爹的不说在我创业时给我点支持,现在我情况刚好了一点,就伸手问我要这要那!”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韩胤心道,你要是老实人,那天下人都个个是圣人了!

但表面上,韩胤立刻附和道:“谁说不是呢,我老韩在寿春,每天都给主公说少主您一个人在豫章打拼,多么不容易啊,每天都请主公给您派点兵马钱粮支援。”

“唉,只是寿春现在也不容易呐!主公现在手里也紧张的很,这不明年……”

“他手头紧个屁!”袁耀直接插嘴骂道:“你就说我走了后,他又给我娶了多少后娘?”

韩胤闻言,居然认真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

“一二三四……七八九十……”

“也不多,这段时间主公也就纳了十五个妾。”

袁耀瞪大了眼睛:“这叫不多?我特么在这里给他打天下,他不出力也就算了,还先享受起来了!”

“真不多”韩胤忙解释道:“这八个月才十五个,去年可是光半年就纳了二十一个呢!”

袁耀一愣,也掰着指头算了起来。

“一七得七,二七四十八,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

“比起去年,好像的确不算多。”

“好了,你说再多也没用。”

“总之,官职我又想要,钱粮兵马我又不想给,韩从事你有什么办法?”

韩胤心说你们父子两还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呐。

你爹当时对孙策也是这么干的!

地盘我又想要,太守我又不想给,各位爱卿你们有啥办法?

将脑中的回忆抛到一边,韩胤笑道:“少主,您问我可算问对人了。”

“我还真有办法!”

袁耀看着韩胤,从没感觉他如此亲切。

一把握住韩胤的手,袁耀急切道:“韩从事……你真有办法?”

韩胤重重点了点头:“真有办法!”

“而且不是暂时的办法,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少主若从某计,今后再无此忧!”

袁耀大喜,忙道:“老韩你快说!”

虽然袁耀表面在乎,其实袁耀内心很是无所谓。

管你派多少使者来,我就不给你钱粮兵马,你能把我咋滴?

有本事不认我这个儿子!和我断绝父子关系!

那可真就求之不得!

你喜欢当冢中之骨,喜欢当骷髅天子,我还不想当骷髅太子呢!

能和你分清关系,是我穿越后最大的愿望!

比追到诸葛亮的愿望还强烈!

总之一个字,就是拖就完事了。

真不用别人出什么计策。

不过韩胤人还不错,还得做一些表面功夫,糊弄他一下。

你能有啥办法不让袁术问我要兵要粮呐!

韩胤也没有卖关子,直接就道:“此计就是——请少主回寿春监国!”

袁耀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这算什么鸟计策?”

韩胤也不恼,笑道:“少主现已今非昔比,寿春文武无人不交口称赞少主英明神武、用兵如神!”

“别的不说,就光说那刘繇,吴景孙贲他们打了几年连长江都没攻过去,浪费兵粮无数!”

“那孙策倒是侥幸过了江,不过也让刘繇跑了。”

“而少主却将那刘繇一战擒获,消去了主公心头大患!”

“少主现在回寿春,不管是凭身份,还是凭功劳,自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那时候少主可就不止能拿豫章一郡的事了,整个扬州六郡,乃至徐州广陵、豫州汝南沛国……都由少主您做主!”

“到时候抽不抽丁,征不征粮不都是您说了算嘛!”

韩胤手舞足蹈,说得天花乱坠。

袁耀心里一点波澜都没有。

“首先,是扬州八郡!”

韩胤忙点头:“对对对,豫章一分为三,我把这茬忘了。”

袁耀:“其次……就算我回去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我爹又没死,我能做主?”

“我能做个屁的主!”

“你把我当三岁小孩唬呢?”

见袁耀识破了自己的诱惑之策,韩胤只能尬笑。

“说起做主,我倒是想起来,最近听主公身边的亲信说,主公常常念叨少主您已到婚配年龄,因此有意做主,将桥蕤桥公的大女儿许配给你为正妻……”

“我回去!”

袁耀斩钉截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