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天正是火热。
依赖于接连两天的蒙蒙细雨使得温度降低了一些。
冰江市的某处公墓,李元文身穿一身黑色西装,撑着一把黑色的伞。
关明的葬礼人不少。
放眼望去有八九十人。
大多都是调查组的人,且有不少都是从其他城市赶来的。
葬礼上,一对母女万念俱灰。
她们是关明的妻子与女儿。
原本还算安静的二人,在亲眼目睹关明的下葬后突然变得情绪失态来。
先是关明的女儿嚎哭不已,一个劲儿安慰她的妇人同样也是泪眼婆娑。
“爸爸!我要爸爸!”
“不要哭了,爸爸只是睡着了,不要打扰她好吗?让你爸爸好好歇歇吧。”
“你骗人!”
尽管年纪尚小,可也不是不谙世事。
在这个信息时代的沾染下,纯粹的稚童已经消失殆尽。
孩子们或被迫或主动接受着揠苗助长。
“鞠躬!”
葬礼依旧在按照流程进行着。
很快,一切都结束了。
关明的墓碑前摆满了花圈,几乎要将他的遗照淹没。
逝去的人不会再回来,已存的人仍旧在继续往前走。
这场小雨没有停歇的意向。
人们,一一道别后也就散了。
两个多小时后,除了关明的妻女跟几个生前要好的朋友外,就只剩下李元文了。
那几个,都是关明的同事,调查组的人。
其中一个,是关明的徒弟,就是那天通知李元文的那个青年。
“你跟我师兄认识多久了?”
距离墓碑三十步远的地方,李元文旁边的那人毫无预兆的开口问道。
此时,他跟李元文是离关明的墓碑最远的。
见李元文没有回话,旁边的人也不气恼。
他自顾自的拿出一个防风打火机来极其熟练的抽出一支香烟。
“以前在山上苦修的时候,我经常惹事,都是师兄替我扛着,如若不是他护着我,要吃很多苦头的。”
李元文却是话题一转:“下雨天,不好点烟吧。”
“还好。”
也就是一支烟的工夫。
雨,停了。
天边露出一抹光彩来照在人的身上。
关明的师弟叫载图。
师出同门。
在载图少年时,关明独自下了山,义无反顾的加入了调查组。
大半年后,关明回来了,询问载图是否愿意跟他同去。
载图问:“为什么要去?”
关明则说:“当去之!”
不明白,那个时候的载图完全不明白这三个字的意义。
但是,师兄对他也挺好的,他也就去了。
临下山前,关明跪在列祖列宗的灵牌前受罚。
仍然记得师父拿鞭子抽打关明的场景。
“为什么要蛊惑你师弟!”
“你这混账!”
“本事没学到多少就想要下山吗!”
“调查组那是洪水猛兽!”
“传你一身本事不是让你作朝廷鹰犬的!”
记忆中,师兄关明任由师父打骂,只是在列祖列宗的灵牌前一言不发。
隔天天还没亮。
关明拖着伤躯就下山了,没有与他拜别。
又过了一天,他也这么稀里糊涂的下山了。
相比于关明,他倒是留了一封信。
可,那又怎样呢?
……
回忆退散。
而此时,关明的墓前除了李元文与他之外就再也没有人了。
关明的妻女也离开了。
斯人已逝,活着的人还要继续走。
又过了一会儿。
“我偶尔对自己说,人这一生何其短暂,以前只想着跟师兄好好走走看看,
后来发现师兄他跟我不一样,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有他的理想与信念,
那一天我独自下山后,凭借着调查组这三个字没多久后就找到了师兄,陪他风风雨雨这么多年,
我也该自己走一走了。”
李元文与他说:“何不回山门看看,看看你的师父,还有长辈小辈们。”
这中年人抬头不语,任由雨点洒在他的脸上。
面容萧瑟,就像是秋天的落叶,心情沉到了谷底一样。
“回不去了,我跟师兄已经被除了名,过去的事情只能任由它过去了。”
最后,
关明的墓前又多了李元文的一束花,还有半支还未熄灭的烟。
人生多寂寥。
世事一场空。
李元文也离开了这里。
冰江市。
别墅区。
……
生活一如既往的平静,李元文跟萧雅楠依旧在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合上书,李元文对萧雅楠说:
“等你觉察到你的身体不再吸收灵气的时候,就说明到了一个阈值,俗称玄关,
而后就要为突破金丹做准备了,渡雷劫,最忌心神不宁,否则神绪晦暗之下,一身实力难以发挥十之七八,
从下个月开始,你就要为渡雷劫做准备了,道家典籍、佛门秘藏中有不少书都对我们很有帮助,
多看看吧。”
以萧雅楠目前的境界来说,哪怕将李元文的藏锋剑拿着,也不过四成的机会。
藏锋剑乃是宝器,已经脱离了凡俗兵戈的范畴。
在当下,这样的一把宝剑足以镇山传世了。
器之上,则为灵,又谓之灵宝。
灵宝已经初步有了通性的雏形。
一举一动都有着非凡的威能,在合适的真修手中,开山断岳不过等闲。
只是普天之下,这世间已经再无灵宝了。
萧雅楠点头嗯了声:“嗯。”
不渡雷劫,终究不过百年寿命,怎能与已是金丹的李元文长相厮守呢?
纵有生命之危险,也要义无反顾才是。
如此,才不枉与他情缘一场。
“过两天,我想你陪我出去走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书中的圣人名言再多、说的再好,没有切身实际的看一看总归是有点水中之月,
你不是说,修行修行,修的就是一个真吗?”
李元文颇为赞赏道:“倒也是,如今呐,人们总是喜欢向不出山的寺庙方丈请教人生,
又问不得志的神棍求姻缘,真真假假,太难以琢磨了。”
二人搂抱在一起,静享这份安宁。
遂决定,下个月开始,就游厉天下去。
一方面,是多看看各地的人文风情、世俗红尘。
另一方面,是找寻佛道两家的孤本典籍看看。
如今正是末法时代,再藏着掖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虽说网上有诸多书籍,可大多都是做了删减的。
甚至是牛头不对马尾的书!
此举。
既是修行,也是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