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朝鲜

看着蓝玉笃定坚决的样子,朱允熥不禁笑道,“朝廷再难,也不至于拿不出粮食来。只是户部,要为明年以及河南的灾民考虑。”

冲后面摆摆手,“这几车的粮食,是景川侯家中粮库的。我这是算借他的,等舅姥爷您凯旋,我再还给他。”

蓝玉微微一愣,继而怒道,“曹疯子,你家里藏着粮食,咋一个屁都没得。”

曹震苦笑,“我这一仓的粮,还有那些四面十二方的仓,可都是皇爷的。皇爷不说话,我哪儿敢用。”

几句寒暄之后,蓝玉再把手插进刚刚拉来的那一车的麻袋里。

有了这一车的粮食,蓝玉似乎觉得,硬气许多,“许副将,来啊,把这些全都拉进去。他娘的,谁再说皇爷的不是,就把这个给他看。看完了,再吊起来用鞭子打!”

朱允熥不禁笑道,“舅姥爷,粮食给你了。我可在京城,等着你活捉脱古斯的捷报了。”

蓝玉拍了拍胸脯,“三爷,您瞧好吧。不捉了脱古斯,打退兀良哈,灭了鞑靼部。臣都不能回京城,没脸见您。”

临近年关,朱允熥慢慢的起身,用手接住从天而落的雪花。

落在手心,很快便消融成一滩水。

朱允熥不禁有感而发,“大明朝,从不恃强凌弱。但有人敢伤了大明的百姓,那大明必定是倾全国之力而伐之。”

三人,走在一块儿,进宫去见朱元璋。

与京城里百姓不同,今年的宫中,没有多少的红灯笼。早在十二月时,马皇后便下了懿旨:裁减宫中用度,以备战时所需。

从那时起,宫里的妃子、皇子、皇孙。每日三餐,均减去两个菜。

永安宫下的御阶旁,大狗立在这儿,四处的去看。踏着雪景,远处三人越走越近。直到在永安宫宫院拱门处,大狗才看清来的是谁。

“臣参见吴王,下官见过永昌侯,见过景川侯。”

朱允熥点一点头,手指着永安宫里头,“那个,皇爷爷在这儿吗。”

大狗让开位置,“皇爷在的。”

推开永安宫的门,屋里屋外,寒冷相同。尤其是刚进屋时,那一阵的冷风,让朱允熥不由得打了一个哆嗦。

朱元璋埋头批阅折子,听见声音,抬头去看,不禁笑道,“咋这个时候来了,用膳了没。待会儿,咱们一块儿吃点。大狗,命人添炭。看到吴王来了,也不晓得添炭。这些人,你可得好好的管教管教。”

朱允熥着实是冷,也不去拦。绕开桌子,坐在朱元璋身边,“皇爷爷,永昌侯这是来与您请旨,大军何时出发。”

手指敲击桌面,朱元璋皱眉问道,“前些日子,咱听说军中有人抱怨,没啥要吃麸子。不止京师大营,凤阳府、淮安府,都有人这么说。京中无粮,蓝小二,你有把握?”

近日的风声,传到朱元璋耳中。

他也没想过去追究,毕竟少粮北伐,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之前,也有过。

洪武元年时,大明朝第一次北伐。为了不延误战机,常遇春不顾军中缺粮,贸然北上。最终,在赤塔山,获得大捷。此役,将大明在北的战线,足足推进了近百里。

朱允熥笑道,“皇爷爷,粮食暂时是够的。”

“哪来的粮食。”

曹震开口说道,“皇爷,您忘了。早些年的时候,在京城有不少外逃的富商。他们在京城的储粮,都放在仓里。那时候,您将这些粮仓,分给了几位将军。”

朱元璋一下子有了印象,“咱想起来了,确实有这回事。不过这事儿过去十多年了,你们的仓中粮食,还没吃完?”

“臣听说,几位将军,都是每年都将粮仓满仓,以备朝廷不时之需。如今,朝廷有用处了,那臣等自然是要拿出来的。”曹震一边说着,一边观察朱元璋的表情。

最后,曹震跪在地上,“皇爷,臣的富贵是您给的,臣的这条命,也是您给的。只要您开口说话,只要臣有,就都可给你预备上。”

朱元璋笑骂道,“杀才,咱说着,今儿咋有喜鹊叫着,果然是有好事了。”

渐渐的收起笑容,朱元璋看向地图,手指一处,“现在,汤和就在金州,随时都可北上。老四和赵思礼,也是在义州。这个地方,是大明、兀良哈、女真、高丽四块地方的交界。”

“蓝小二,你甭指望汤和与老四能帮你什么。他们至多,也就是帮你托住兀良哈与女真。至于脱古斯,得你自己去寻。”

蓝玉郑重的点点头,“誓不辱命。”

“这仗之后,高丽可设省,帮着咱盯住女真。前些日子,李成桂还来折子,要咱帮着高丽改个名字。咱看呐,可让他在那儿,做个小官。”

“至于这名字,现在就改,讨一个出征的彩头。大孙,你给想想,改什么好。”

朱允熥一摸鼻子,叫什么都不如朱元璋自己取的那个:朝日鲜明之国。

“皇爷爷,不如就用高丽的古名,取《尚书大传》中,可取为朝鲜。也给咱们朝廷的大军讨个彩头,旭日东升,早些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