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明渊正背手立在轩窗前,若有所思的看着窗外风景。他原本是不准备私下再见太子妃的,毕竟这天下想得他恩宠的女子太多,他又何必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好色帝王的名号。
偏偏刚才太子妃对他那避之唯恐不及的样子,激起了他心中一股说不清的滋味。如果是其它妃子,必然是欲擒故纵,而太子妃,绝对不可能。
再想起刚才看见太子和太子妃并肩而立时,那在世人眼中的郎才女貌似乎也有了实证。
萧明渊有些自嘲的想着,当初自己如太子般年少时,风华尤甚于他。可不知不觉间,却已是而立之年了,很少感慨的景帝在此刻难得露出了些许愁绪。
玉婉走上楼时,心中犹自惴惴,上来后,却好一会无人说话。她这才轻轻抬眸,往前方望去。
陛下似乎换了件衣服,刚才在乾元宫玉婉不敢多看,却也留意到他穿的是黑色绣金纹的龙袍。此刻却换了一身石青弹墨的龙纹窄袖袍,腰间系着同色的宽边锦带,更显的他肩宽腰窄,气宇轩昂。
此刻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一直背对着她不发一言。玉婉等了一会,还是没忍住先开了口:“陛下!”
萧明渊这才回过头来,用深邃如渊的眼睛认真打量起眼前的太子妃。
当初选太子妃时他只是在荣妃有意的几个人选中按照家世所挑,信国公虽已过世,为人却颇合他意,只可惜,虎父无犬子。
现任信国公才能平庸,胜在老实。这一点,却恰好免去了太子妻族将来尾大不掉的危险。至于长相,太子若是不喜,自可多纳些美妾。
自她嫁入东宫,萧明渊在宫妃们口中听到的也多是端庄有礼,不喜多言的印象。太子显然也和他想的一样,和太子妃相处融洽,并未闹出什么不和。
做为未来的一国之母,比起现任的皇后,她显然要更为合格,为此,萧明渊对她还算满意。
可如今打量起眼前的女子,他用的却是看妃嫔的眼光。五官虽然精致,却因着有些晦暗的肤色显得不大起眼。穿的如意云纹衫也选了偏重的色调,衬着她那表情凝重的脸,怎么看都不合自己的口味。
萧明渊不免有些失望,他虽然并不想做什么,但那晚的美妙记忆难免让人将怀中女子想像成天资国色,现实却告诉他这一切只是幻想。
他不由得意兴阑珊,原想和她多说两句的心思也淡了下来。
他本就是随性之人,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也不遮掩,只唤了成安上来,吩咐道:“将太子妃送回去。”
成公公一头雾水的领着同样迷茫的玉婉离开了飞鸿阁。
玉婉直到坐在了东宫的罗汉榻上,手里也端上了一碗甜汤,方才回过神来。
她第一次认识到皇帝陛下是这样的莫名其妙,却又有些庆幸他没有多余的举动。现在想来,陛下的女人多不胜数,那晚之事对他显然不值一提。
喝了一勺甜汤,饱经折磨的心灵也得到了慰藉。玉婉才想起太子今天的交待,吩咐静梅请孙良娣来。
静梅前脚安排了人去,后脚就附到玉婉耳边说了她的发现:“娘娘,膳房那边送给李奉仪的鱼汤,有人说她每次都一口没动,赐给了下人。奴婢刚去查过了,她已经有将近三个月没有换洗了。”
玉婉放下手中的白玉小盏,眉头微微皱起,因她刚进门,太子府中的女人并不多。除了少许没名分的,现有的几个主子中,孙良媛是个随遇而安的。
王承徽爱作妖了些,也只是想争些太子的宠爱。这李奉仪平常胆小也就罢了,对自己怀没怀孕也如此不上心,难道是怕她这个太子妃不喜吗?
这还真是想多了,别说玉婉只和太子大婚一月有余,就是在梦中,玉婉也是有一儿一女的,可惜梦中对孩子们只是一笔带过,对结局更是无有交待。
玉婉赶紧吩咐人去请太医,太医还没到,孙良媛倒是先来了。
玉婉犹豫了一下该如何开口,最后还是直截了当地说道:“太子看中了你家小妹,你尽快回府和家里人说一声,没问题的话我会去拜见母妃,给她个好点的册封。”
孙良媛听完此话,原本还带着笑意的脸不由僵住,然后眼眶就慢慢地红了。
玉婉看她这样,心里也不舒服,但太子下的决定她也无法改变。她只得硬下心肠,劝诫道:“日后这宫中的女人只会越来越多,你连自己的日后都无法预料。又岂能撼动大树,倒不如有个姐妹在旁,也能抱团取暖。”
等到孙良娣离开,静梅不由得说道:“娘娘,您太好心了!”玉婉则回想起梦中的情景,孙良媛为了此事和太子争吵起来,太子没惩罚她,却再也没宠幸她。
孙小妹进了宫,因性子不够讨喜,被太子宠了一段时间也丢开了手,到最后姐妹俩同时失势,过的必然不好。
她其实并非有多好,只是想看看梦里的事能否改变罢了!
没等她惆怅一会,就等来了为李奉仪诊脉的太医,她果然已有身孕两月余,偏偏胎象不稳,需得好好保养一段时间。
玉婉这下真的头疼了!她的梦里可不会有东宫里的所有人,她自然也无从知晓这孩子平安不平安。
这是东宫的第一个孩子,倘若出了纰漏,她这个太子妃岂不是首当其冲。
李奉仪既然瞒着身孕,必然是不放心她的,真要是有个什么,难保她不会扯到自己身上。
想及此处,玉婉又站起身来,吩咐人为她更衣。此事,还是要报给贵妃,由她安排最好。
一日之内,太子妃竟来了两次,荣贵妃听到禀报,也不由奇怪。但她很快就听到了一个好消息,让她心中喜悦,又追问了一句。
“是真的有孕了吗?”
“是的,儿臣已请太医诊过,确实已有两月多的身孕。只是,李奉仪胎像不好,需要卧床休养,儿臣想请母妃派人照顾。必竟儿臣也未有经验,生怕照顾不周,倒误了太子子嗣。”玉婉恭恭敬敬地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