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小啊小郡主(13)

锦乐诗这装虚弱,一装便是半个多月,直到他们的队伍已经进了上京,她才算是稍微好了那么一点点。

当然,这还是锦乐诗控制的结果,实际上,她现在连上房揭瓦都不成什么问题了。

整只队伍从进城门开始,便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其实锦乐诗挺想和锦父锦母一起坐在马上的,可是,她现在身边除了芝兰和芷兰,一边坐着沈公公,一边坐着申太医和胡太医。嗯,戏还是得要做全一点点的。

可是,听着外面那热闹的声音,锦乐诗的心挠得直痒痒啊!

只能是忙不迭地给芷兰和芝兰使眼色,想让她们谁帮忙掀开一点点窗户上面的帘子就好。

“小郡主,您现在的身体还有些虚弱,咱们今天先不看外面了。等您的身子好些了,到时候去参加春花宴岂不是更热闹。”

锦乐诗看着自己的求助生生地被沈公公给拦在了半路,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只能是恹恹地坐着,那丧气的模样直让沈公公连声哄着。

锦乐诗其实很想说一句,您老如果把申太医一同现在就带走的话,她立刻便会笑出来。

显然锦乐诗这话是不可能说出口的,沈公公和申太医也不可能离开。

准确地来说,直到锦乐诗坐着轿子进了宫,他俩都一直跟在锦乐诗的身边。

锦父和锦母走在轿子的最前面,芷兰和芝兰则是一人走在一边,秦嬷嬷还有沈公公他们则是在轿子的后面跟着。

一行人直接在杨公公的领路之下,径直往太后的慈恩宫走去。

“陛下知道你们今天会进上京,特意让奴才在宫口候着,先把长公主殿下你们带去太后那里,陛下也在那里等候着。”

杨公公怕他这番领路会让锦父和锦母误会,便先开始像他们解释了起来,“先前知道小郡主殿下中毒的事情后,太后都晕过去了。”

“母后现在的身体怎么样?”锦母心里面暗暗有些着急,早知道会这样的话,之前便应该另外派人将实情告知了。

也不知道待会儿如果太后和皇上,见到锦乐诗活泼乱跳的样子,会不会气消不过。

是的,锦母他们早就决定今天会把实情告诉太后和皇上。只是这戏还不能停,让他们知道了,就更有发挥了余地了。

“太后娘娘的身体此时并无大碍了,前几日听到长公主你们快到了的消息,每日还多喝了一碗汤。

不过,长公主殿下,您今日先和王爷在您的宫殿里面住一晚。让太后娘娘多和小郡主殿下待一段时间,太后娘娘定会很欢喜的。”

锦母闻言看了一眼锦父,在得到锦父赞同的眼神之后,便直声道:“成,今晚不是正好有为我们举办的庆功宴吗,我们得好好喝一些事喝个痛快才行!”

锦母并没有具体说是和谁,但听锦母的那个语气,怎么都不像是朋友叙旧。

杨公公此时完全是只选择听自己想听的,至于其它的,那就不好意思了,他有选择性耳聋。

“长公主殿下,您房间里面放了新制的衣裳,可以和王爷早些去试试,如果尺寸方面有不对的,也好有时间给掌秀局的人修改。”

说话闲聊之间,锦母他们已经到了慈恩殿前。看着站在殿前的太后娘娘和皇帝陛下,锦母三步并做两步地走到锦母的面前。

“母后,”锦母还没有跪下去,便被太后娘娘扶住了双臂。

锦母原本还想说些什么的,却只看见自己的母后和皇弟,视线笔直地越过了她,眼巴巴地看着后面的轿子。

好吧,虽然早知道自己可能会失宠,可是,她这失宠的也太彻底了一点吧!

锦乐诗在芝兰和芝兰的搀扶之下,从轿子里面走了下来,可还没有等她仔细地看清眼前的人。便被一位穿着青色的中年女子,又给塞回了轿子里面。

“快进去,这里才只是殿门口,待会儿还要走上一些路才到房间里面,可不能吹风着凉了。”

锦乐诗重新被不可抗逆塞回到轿子里面之后,整个人直接是有气无力地摊开了双手双脚,她怎么感觉,这样子装虚弱,结果最惨的人是她呢?!

最后锦乐诗下了轿子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因为她发现自己一落地,便已经在房间里面了!合着居然直接是把她给抬进来了!

这顿操作还真的是猛如虎啊!

“看你这傻孩子,怎么像是还没有回过神来一样。这是你的太后外婆,还有他,你的皇帝舅舅。”

锦母还真不觉得这有什么,只是看着锦乐诗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样子,只能是走到她的身边,先帮她介绍起人来了。

“太后外婆,皇帝舅舅,乐诗好想你们啊!”

锦乐诗半虚的礼还没有行完,便被太后娘娘一把搂了过去,“我的乖乖外孙女,外婆也好想你啊!”

锦母看着自己的母后已经和自己的女儿抱成了一团,心里面却是在想待会儿该怎么开口,把事情说清楚为好。

现在整个房间里面,只剩下他们几个人了。早在锦乐诗下轿子的时候,锦母便扯了扯皇帝的衣袖,不着痕迹的向他使了使眼色。

皇帝以前可没少和锦母用眼神交流过,一看到她传递过来的信息,心里面便已经了然。

只是他还是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锦母会让他将杨公公他们都给支出去。

秦嬷嬷她们早就得到了锦母的信,在搀扶着锦乐诗从轿子里面走出来之后,便一一向太后娘娘他们告退了。

皇帝将杨公公他们支出去的理由更是简单,“朕和母后想要好好地和皇姐他们叙叙旧,你们都在外边候着就可以了。”

等到所有的人都退了出去,杨公公甚至还体贴地将门合了起来,给他们留下一个私密的空间。

显然,杨公公以为他们一家人难得相聚在一下,怕是会有些情绪难以控制。又不想在他们的面前表现出来,尤其是皇帝陛下。

所以,杨公公甚至带着沈公公他们,都不是候在了门口。而是台阶下面,这样既避免会听到一些事情,在里面有事叫唤他们的时候,又可以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