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会试中

后面的几个题目,都是截搭题,杨云清他倒是不觉得难,做的很顺手,不过这些题目出的也的确是刁钻。

例如其中有一道,题目是“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这个是截搭题,还不是一般都截搭题,这道题目,它前面半句出自《大学》,后面一句却是出自与大学八竿子打不着的《诗经》。

不过这道题目倒还好,虽然出自两本不同的书,但是比起那个只有一个字的“二”的题目,这道题目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知道它的出处,毕竟这四书五经有哪一个人没有背下来?而想到了出处再做这道题目,也就不算太难了。

这个会试和乡试的时间安排,其实也是差不多的,都是有三场,然后每三天一场。只是现在这个会试,是在冬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那可是真的冷,杨云清夜里就被冻醒过好几次。

虽然在考舍里面也是有棉被的,只是这棉被他自然是干净不到哪去,不过为了睡得舒服些,杨云清也管不得那么多了,只能也将就着盖着吧。

“麻烦给我来壶热水。”天气太冷了,杨云清壶里的水早就冷的不能喝了,考篮里的面包也冻的有些硬了,杨云清跟外面的衙役要了些热水,然后就着热水吃了点东西才觉得身里面舒坦了一些。

吃完之后,杨云清又继续写了起来。

因为这是会试,杨云清比起以前,到底是谨慎了许多,所以速度也自然是放慢了一些,时间也用的多了一些,不过就算是这样,他的时间还是很充裕的。

这次会试的题目除了那第一道题目,其余的都是颇有难度的,到了这最后一天,还有不少人剩下两三道题目没有动笔。

第三天的下午,杨云清将考卷再三检查了好几遍,这才决定交卷。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少考舍都有动静了,估摸着也是已经写完了,准备着出去交卷了吧。而杨云清若不是因为过于谨慎,他上午的时候就可以出去了。

出去之后,将考卷交给专人确认之后拿去弥封,杨云清才被允许领取贡院大门那边,等着放行。在杨云清过来之前,已经有一批人早就出去了。那群人估计也是此次会试之中的佼佼者,否则谁有那个自信提前交卷出去?

“杨兄!”

刚走了没几步,杨云清便与他当时一起来的一个举子遇到了,听见人家和自己到了招呼,杨云清自然也回道:“徐兄”

打完招呼之后,那人便开始与杨云清谈起了这次会试第一场的那些考题,这个和现代每次考完试一出来之后就对答案的学生一样。不过对完答案之后,是喜是悲就不一定了。

虽然杨云清他没有考完试就对答案的习惯,但是这人一脸兴奋的来找他讨论他自然也不会打击人家热情,不去搭理。不过和那人说完话之后,他还是提醒那人不要过多纠结这一场,好好准备下面的才是正事。

那人也知道这个道理,说:“我就是心里有些不踏实,想着来问一问你,这样心里有底后面才不会纠结。现在和你说完之后,我是放心多了,也有了不少把握,你放心,我一会回去也会好好准备下一场的。”

杨云清听他这么说,也就没有再多言,就道:“那就先祝徐兄此次考试一切顺利了。”

“嗯,杨兄你也是”。

杨云清和刚刚那人分别后,刚往外面走了几步,便见海伯拿着一个大麾朝他快步走了过来,一边拿起给他罩上一边说道:“唉呀,这个天气可真是冷,少爷在里面一定受苦了,我们赶紧回去,喝点姜汤暖一暖。”

杨云清这两天其实已经习惯了这个天气,虽然冷,但是也还能忍耐,这些也是多亏了他以前的锻炼,不然他在考舍里面早就被冻的不行,连写文章的时候可能都得给影响到。

回去之后,杨云清终于舒心的吃了顿热乎的饭,这两天在号舍里,每天啃着干硬的面包,也实在是有些难受。晚上杨云清也没有看多久的书,大概八点左右就睡下了,明天早上凌晨天不亮的时候还要再次出发去贡院等着入场的,接着又是一个三天。

第二场进场之前,杨云清又经历和第一场相差无几的搜检,才得以进去。

第二场考的是论一道,然后诏、诰、表选一道,然后判语五条,这个还是和乡试的第二场考的东西也是差不多。可以说这会试三场里,杨云清最喜欢的便是这第二场了。

这一场与前面一场相比,更重的是对律令这方面的掌握程度,写的好出彩是十分容易的。而且现在大家都是未踏进仕途的举子,也自是都不曾做过官的,因而也无处去评判大家以后做官之后的能力如何。

只不过这会试第二场,它考的这些东西,皆是以后做官后会遇到的事情,到时候都要上手去做。而这个时候,看这场考试结果,也能推断一二出考生的能力了。

这一场反正是极易出彩的,因为像是诏、诰、表这几样,还能根据考前看过的类似模板一样的“例文”,照着格式写出来,只要注意一下称谓还有忌讳这些问题,就不会犯什么明显的错误。但是这个判就难了,五道判题,皆需写出判语。

文章做得好的,不一定判做得好,这个判它就是断案,你要明白上述行为所犯何罪,违反了哪道律令,该判何罪。以后大家肯定都要被外派出京做官,若是连判都做不好,以后还怎么能明察秋毫,断案如神,为百姓们做主?

因而在乡试和会试之中,有许多人都是因为这第二场而发挥失误落榜的。

论的题目是“尧舜帅天下以仁”,它的原句是:“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意思也很好懂,古代尧帝和舜帝以仁义做天下人的表率,所以天下的人都跟着他们行仁义……所以作为一个君子,应该是自己做到了才要求人民去做;自己没有做违反道德的事情,然后才能反对别人做那种违反道德的事情。

意思好懂,但是如何开篇却是一个问题,这题简单了,也就意味着你必须写的极其出色,才能让考官注意到你,被你这篇文章吸引住。

“穆穆虞舜,巍巍帝尧。伊二圣之仁化,致四海之富饶。协和万邦,盖安人而为理……”,想了大概一个多时辰之后,杨云清才想出了这个开头。

就像现代议论文一样,开头把自己的论点写出,直接摆明立场。开头写出来后,下面便极其顺畅了,接下来只觉灵感瞬间就来了,杨云清写完之后,再次检查之时,竟是觉得再无可改之处。

诏诰表杨云清选的是表,表是“拟赐衍圣公宅于京师谢表”,这个题目可是简单多了,表的格式都是差不多,只不过中间内容需要自己发挥,这发挥的内容也自是考验水平的地方了。

前面这两道论和表虽然只有两道,而后面的判有五道,但是字数上,判每道极少,而论表是没有什么要求的。

这样一来,论表自然是多写一点更好了,只是多写一点这个需要言之有物,决不能为了字数多一点好看一些,便写上一堆无用的废话上去,这样估计那考官刚看一眼就不想看了,这是极为不利的。

杨云清的论和表在字数上是合格的,写的不算多但是也绝不算少,而且他觉得现在这样,若是为了字数再写上一点,就有一种生拉硬凑,化蛇添足之感了。

这论和表都写完的时候,已经过去一天半了,杨云清这个时候就只剩下了五道判了。判它基本上都是取州县案牍疑义为题,借此来考察考生的判案能力。

判题是“官吏给由”、“门禁锁钥”、“听讼回避”等五道题目,这个对于杨云清这个熟读大周朝律令的人来说自然不难,更别说他之前还借机会到祁县县衙借了一些卷宗看了。

几道题目,杨云清写的极快到了第三天上午的时候,他就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去交卷了。

出去的时候,外面的人还很少,只有寥寥几个人,都是和他一样,提前交卷出来的。

现在大家都正站在贡院门口那边,排队等着出去。

杨云清走过去便听见有人道:“荆解元,想必这场该发挥的不错吧?”

另一人道:“这倒让我惭愧了,我此番五道判却是写的一般了,若是有人写的出彩,便很容易就把我压下去的。”

“哈哈,荆解元便不要谦虚了你的文章那样好,若是想把你压一头,那人他得这除了判以外,各场写的文章都超过你呀!咱们这届哪里来的这样人物呢?若是有了,便早该传出名声来了。”

杨云清在后面静静听着,只等着出去,没有出声。

待到第三场进场之时,许多人颇有一种此去之后,一切便尘埃落定之感。

这是最后一场了,成败皆在此了。

(作话补字数,不要屏蔽作话)

作者有话要说:杨云清坐在号舍里面,心情却是意外的平静。

第三场考的是策问,五道题目,分别涉及“帝治”、“道学”、“用人”、“五礼”还有“水利”。

五道题目都不简单,每道都需仔细思量,杨云清他看向第一道,很快就有了思路,这个时候因为五道策问量还是挺大的,若是速度太慢的话,最后时间肯定不够用。因而杨云清他也没耽搁时间,有了思路就直接下笔了,写什么他的心中也都是有数的。

最后这一场,杨云清并未提前交卷,而是等到了最后,才将考卷交了上去。

至此,会试结束,一切尘埃落定。

待到会试放榜后,若是哪个人中了,榜上有名,终于从举人变成了贡士,那么在这之后,殿试也是稳了的,板上钉钉一个进士头衔就要到手了。

这个从某种程度上讲也都要“归功”于一个人。

------------------------------—————————————

补了三百多个字

这两章关于会试的,文言文和一些解释有点多,占的字数我后面慢慢补吧!

然后注释引用下章一起发吧,这章作话太长了

谢谢小天使们的支持啦!每日亲亲大家呀!~(^з^)-☆

感谢在2020-10-0523:11:58~2020-10-0623:00: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相见不见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相见不见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