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三章 铺垫政策

家主们流传着看完册子后,都沉默了,谁也没有做先开口的人,仿佛这样,就能显得册子上拟定的政策,并没有点出他们忧患了几十年的问题一般。

“先生们,意下如何。”

四皇子也不在乎众人的沉默,主动开了口询问,神色谦逊,仿佛看不出来这群老头子面子挂不住一般。

“既然陛下册封了您为南疆王,那我等必当遵照子民的忠诚,协助您完成政策,让南疆好上加好。”欧阳家主主动开了口,和颜悦色的让人看不出他刚才的沉默是难为情一般。

代表南疆所有读书人的欧阳家开了口,其他家主也就顺着四皇子给的阶梯下来了,各自表明了自己会协助四皇子并且忠诚于他。

四皇子满意的舒展着眉头道,“能有先生们相助,必将如虎添翼,先生们为南疆鞠躬尽瘁,本王心中敬佩。”

这熨帖的话一出来,所有家主的脸色就更好看了,互相推辞一番后,就跟着四皇子讨论起更细节的问题来,你一言我一语,全然不见最初的抵触跟抗拒。

四皇子听得认真,也记得认真,虽然这群老头子难缠,却也是实打实的为南疆贡献了一生,无论是才能还是经验,都是非常充足的。

他也算是捡了个大便宜,说起来,又得是吴渺渺的功劳。

想起吴渺渺,四皇子有一瞬的走神,她为他忙的几乎失去了自由与洒脱,可她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半句。

不知怎么的,四皇子的心里升起了微妙的感觉,这个感觉让他感到陌生,就好像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过,任何事跟困难,都不再是一个人扛着,而是多了一个人,陪他一起扛,一起前行,面对那些困境跟风雨。

而身在窑城的吴渺渺,此刻正高高举着皇家的令牌,站在知府府的门口,神情坚毅庄肃,一身绿色骑装配上她高高束起的长发,英姿勃发又笔挺修长,她的右手高高举着郑光的头颅,眼里有着令人安心的从容与镇定。

她的声音洪亮而高亢,虽有些沙哑,却也让人振奋而倍感亲切,“窑城的百姓们!我奉南疆王的命令,绞杀了为祸百姓的知府郑光,其罪状有:欺压百姓,强抢民女,搜刮民脂民膏,私挖密道,每年上报虚假政报,私吞朝廷支银,勾结其他知府,结党营私等。

南疆王已经把郑光的罪状上呈给陛下,陛下会调动才德兼备,清廉为民的新知府前来上任,在此之前,为了维持窑城的秩序,南疆王点了五百亲兵驻扎与城门外,稍后便会入城,重新登记全城百姓的户籍,百姓们有什么冤屈,尽管跟亲兵们讲述,亲兵们会传达给南疆王,南疆王会酌情给予补助以及铲除奸恶祸害之人。

虽南疆王只在南疆十八城就藩,但因窑城等六城围在南疆十八城外,南疆王无意间发现郑光等人的为恶,因而决定出手管制,隶属于窑城的三千兵马,则即刻退出窑城城门口外,我将代替南疆王,亲自审选,南疆王此刻尚在南疆处理公务,明日便会前来窑城巡视,百姓们,你们的黑暗日子彻底过去,你们将迎来真正的盛世与安稳日子!请你们相信南疆王,会为你们主持公道,亦会为你们铲平奸恶之人。”

一番话下来,字句铿锵有力,仿佛擂鼓般,重重的捶在围观的所有百姓的心里。

那些被郑光祸害的家破人亡的百姓们更是忍不住潸然泪下,抱头痛哭,而那些被郑光压榨的喘不过气的百姓们则是畅快的鼓起了掌,眼里迸发出惊人的火花与光亮。

属于他们的黑暗,将彻底消失。

他们的光明,这才开始。

吴渺渺静静的看着百姓们的痛哭,叫好,鼓掌与喝彩,内心平和而有力。

这就是她想做的,游历多年,从商过程中,发现的肮脏与黑暗,这些都是远在京都的帝王,难以相信跟理解的,只有真正的皇家人,才能把这些黑暗连根拔起,还给百姓们真正的清明天地。

吴渺渺转过身去,看着跪了一地的知府府的人,其中有郑光的正室跟妾室们,也有他的子女跟忠诚的奴仆,这些人里,有的是受害者,有的是帮凶,但是郑光已经死了,看在他的那些银子上,她不想赶尽杀绝,一来给所有人留下南疆王仁慈的印象,二来也是看看这群人懂不懂悔改,若是不知悔改继续犯错,到时候再杀,更名正言顺,不留半点话柄。

“王爷说过,法不责众,老幼妇孺跟奴仆,不论对错,知府府里的东西,你们可以收拾带走,但明日之内,必须离开知府府。”

话音刚落,跪在地上这些,脸色苍白,瑟瑟发抖的郑光家的人,顿时松了口气,连忙磕头谢恩。

那可是南疆王啊,能把南疆十八城拿下的皇子,陛下亲封的第一个藩王,谁敢对着干!从前是山高皇帝远,皇族看不见,现在不一样了啊!谁敢跟皇族作对啊!南疆王带着三十三万的兵马就藩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谁不知道,你敢跟三十三万的兵马对着干吗?还是你敢跟诡异神秘又危险的南疆人对着干啊!

“是,谢王爷!”

吴渺渺见状,便提着郑光的头走了下来,百姓们纷纷让开了道,而隶属于窑城的三千兵马也纷纷跟在吴渺渺身后出城。

站在城门口那一刻,吴渺渺转过身,朝着驻扎在前方的五百亲兵点头,五百亲兵这才有条不紊的入城,按照吴渺渺的吩咐去进行全程人口的户籍核对跟登记。

吴渺渺纵身一跃,把郑光的头颅吊在了城门口后,带着沉默的三千兵马走到先前五百亲兵驻扎的地方,转过身,指着悬挂在城门口的郑光的头颅,神色一厉,冷声怒道,“尔等吃着朝廷的粮食,却为虎作伥!是何道理!”

三千兵马纷纷羞愧的地下了头,他们只不过是小小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