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军长和谭冠三政委都来为独立旅送行,一万几千名战士在萧萧的冷风中昂然挺立,挺拔的身姿和整齐的队列弥漫出一股杀伐之气。
血红的军旗在风中咧咧做响,飘卷的红旗仿佛有了灵性,好象也明白他们要去执行很艰巨的任务。
张国华军长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各种装备,看着那些坦克和火炮,看着旅长李勇和政委王成德以及战士们明亮的眼睛,这位年轻的军长很满意,满意战士们的气势,部队吗,就是为了打仗而用的,没有无敌的气势就不是好部队,军长的大手猛的一挥说道:“我命令,全军出发,咱们拉萨再见。”
独立旅开拔了,从刚刚接管没有几天的昌都城又一次出发,西风凛冽,旷野一望无垠,大军拖迤前进。
在寒风中行军可比在昌都城内温暖的房间中难受多了,不过,这都不算什么,用战士们的话来说就是,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谁让咱们是王牌来着。
让独立旅为前锋,十八军党委的决定很正确,进藏任务非比寻常,前卫部队太小了不管用,太大了后勤还跟不上,所以张国华军长和谭冠三政委决定,最低也要用一支团以上的部队为前锋才行,综观十八军所辖的各支部队,武器装备强悍,后勤管理最到位的还真是非独立旅莫属。
为全军开路,任务虽然很困难,但也是莫大的荣誉。在党委扩大会议上,就因为争取这个任务。李勇和王成德还和十八军的老前辈们做过一番交涉。
十八军各级师团长和政委的理由是,独立旅已经在昌都打的很好了,也立功了,不能啥好事都让一个人摊上吧,轮也应该轮到他们当前锋了。
十八军的各级指挥员知道他们的装备不如独立旅,知道他们肩膀上的粮袋里没有独立旅充足,知道他们自己肚子里的油水不足,但是他们还是一心一意抢任务。因为这是多年在战争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有困难就退缩的不是咱解放军的风格,以前如此,现在还是如此。
李勇和王成德很钦佩这些老大哥部队,昌都战役发起前,十八军的粮食就出了问题,后来又一路从金沙江追杀到昌都。战士们没有叫苦,每天几十公里的速度全凭战士们的两条腿,部队已经十分疲劳了,再担任前锋显然不如独立旅这支完全机械化的部队,最后,在张国华军长的拍板下。独立旅又一次把任务抢到手了,对,就是用抢这样的词汇才能形容当时军人的风范。
铁流滚滚向前,走在最前面的依然还是小成的工兵连,七百多人的工兵连可能是全野战军最大的一个连级部队了。他们要为全旅一万几千人开辟出一条通往西藏首府拉萨的路,有路要走。没有路还要走,就算前方是万丈深渊也要趟出一条路来。
做为一连之长的小成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他的座车在全连的最前面,为的就是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让小成感到欣慰的是,工兵连再也不用他一个人操心了,老红军周大兴已经被旅党委正式任命为工兵连的指挥员,有这样一个老前辈和自己搭档,小成感觉自己的肩膀轻松了不少。
一个皮挎包斜挎在周大兴的肩膀上,里面装的是全连战士的花名册和各种各样的情况,有家庭住址,有父母亲人的消息,还有战士们悄悄递交上来的入党申请书。
工兵连的战士们都很佩服他们的连长和指导员,连长了不起,据说以前是旅长的警卫员,是和旅长一路从延安打出来的,经历了无数的大小战役,指导员更是了不得,是走过草地爬过雪山的老红军,有这样的连长和指导员,还有什么困难能挡住他们。
工兵连不是纯战斗部队,所以在他们的前面李勇还放置了一个侦察排,为是有突发情况的时候能让工兵连有一个反应时间而不至于吃亏,这个刀尖子上的刀尖子自然就是宁二子的侦察一排了。
一百多个战士,十几辆四轮驱动的小吉普车在大部队的最前面四下游动,警惕的眼神写在每一个战士的脸上,手里的冲锋枪随时都处在待击发状态。
排长宁二子深得营长张劲松和旅长李勇的信任,也是全旅有名的侦察英雄,有这样的一个侦察排和一个工兵连走在前面,李勇觉得心理很塌实,他相信自己的战士们。
昌都距离拉萨一千多公里,路途险恶,情况复杂,消息闭塞,长途行军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虽然说大量的汽车可以节省体力,但汽车也不是万能的,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很难办,汽车过不去怎么办?
没有上级领导,没有首长指示,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做主,李勇把全旅的力量都调动起来,防止出现一切可能的意外情况,三牛的修理连和胡小莲的卫生队都进行了动员,他们要确保人和车辆全部平安,卫生队在出发前收集了大量的药品,这时候他们也忙的很,每一个营和连都有他们派出的医疗小组随时检查战士们的身体情况。
战士的身体就是部队的战斗力,李勇给卫生队长胡小莲和副队长胡小玲的要求是,不允许战士们得夜盲症,不能因为高原反应而让战士掉队,只要能做到这两点就算他们卫生队立功。
胡小莲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和李勇过二人世界了,李大旅长去卫生队看自己准老婆的次数也不多,二十几岁的年纪,青春热血,又食髓知味,说不想是假的,但工作还是要摆在头等重要的地位,想唧唧我我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再说了。
苍茫高原,一望无边,前方本没有什么路,独立旅一路碾压过去也就有了路的模样,道路两旁尽是些碎石和枯黄的野草,眼睛向远出看去,视线所及的范围内全是一片荒凉,只有高高的雪山在述说着远古的传说。
部队越走越远,一路行军下来什么也看不到,有的人就说怪话,娘的,咋连个兔子也看不见,更不用说什么大姑娘和小媳妇了,慢慢的战士们就觉得有点视觉疲劳了,嘻嘻哈哈的喧闹声也静了下来。
大部队行军,搞的蔫头耷拉脑袋的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和李勇坐在一个车上的大美女李佳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李佳用肘拐捅了捅李勇,她好象也很习惯这样的动作,嘴里还嘀咕着:“嘿,想点办法,把战士们的情绪调动调动。”
李佳对李勇的称呼有点奇怪,众人面前叫旅长,私下里则是啥也不叫,一天到晚嘿过来嘿过去的,好象在私下里李勇是连长她是旅长一样,李大旅长也不在乎这些,叫啥都一样,把事整明白就行。
潜移默化中两人的关系比以前密切多了,密切到让眼睛很尖的何翠花都要吃醋了,可是何翠花暂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谁让人家是警卫连长呢,这个位置就是跟旅长形影不离的。
建议很不错,李大旅长吼了一嗓子,把脑袋都抬起来,把咱们红旗都打出来。
独立旅四七年三月份从一个特务连起家,三年半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二十多人的特务连变成了一万四千多人的独立旅,大小恶仗无数,西北战场上所有主要战役和战斗几乎全部参加,后期更是做为野战军的头等主力全程使用,战功赫赫,得到的各种各样的锦旗数不胜数,旅长的一声吼叫让各个营和连都把旗帜打了出来,顿时,独立旅的行军序列里旗帜飘扬。
和徒步行军不同的是,独立旅的旗帜并不用战士们用手擎着,而是插在每辆汽车的车顶上,旗帜上写有各样的字体,都是在每次大战役过后上级奖励的称号。
这是独立旅的荣誉,是战士们用热血和生命换回来的,汽车上的老战士都在给身边的年轻战士讲解每一面旗帜的经过,讲战斗的历程,讲牺牲和负伤的战友,讲他们是如何顶着敌人的弹雨把战斗打赢的。
李勇也一样,身边的李佳是打胡宗南的三十六师俘虏过来的,从那以后李佳每一次独立旅的战斗都是当然不让的主力机要人员,当然对战斗的经过很清楚,李佳也轻轻的和李勇在一起回忆起一次又一次的战斗经过。
李勇没有吭声,远处的雪山,近处枯黄的野草,战士们手中的红旗,让他突然想起几句话来,然后随口就大声念了出来:
“风卷红旗如画,英雄的人民军队,要把万年雪山踩脚下。”
几有几句话,谈不上是什么诗或者歌,但是有一种大气蓬勃的韵味在内,李佳尽不住又看了一眼身边的旅长,这还是李勇头一次在别人面前这样大声的抒发感情,这个小旅长在李佳的眼里秘密更多了。
“想不到你还会做诗,恩,确实不错,很有气势。”李佳很少有的表扬了李大旅长几句。
〖
张国华军长和谭冠三政委都来为独立旅送行,一万几千名战士在萧萧的冷风中昂然挺立,挺拔的身姿和整齐的队列弥漫出一股杀伐之气。
血红的军旗在风中咧咧做响,飘卷的红旗仿佛有了灵性,好象也明白他们要去执行很艰巨的任务。
张国华军长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各种装备,看着那些坦克和火炮,看着旅长李勇和政委王成德以及战士们明亮的眼睛,这位年轻的军长很满意,满意战士们的气势,部队吗,就是为了打仗而用的,没有无敌的气势就不是好部队,军长的大手猛的一挥说道:“我命令,全军出发,咱们拉萨再见。”
独立旅开拔了,从刚刚接管没有几天的昌都城又一次出发,西风凛冽,旷野一望无垠,大军拖迤前进。
在寒风中行军可比在昌都城内温暖的房间中难受多了,不过,这都不算什么,用战士们的话来说就是,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谁让咱们是王牌来着。
让独立旅为前锋,十八军党委的决定很正确,进藏任务非比寻常,前卫部队太小了不管用,太大了后勤还跟不上,所以张国华军长和谭冠三政委决定,最低也要用一支团以上的部队为前锋才行,综观十八军所辖的各支部队,武器装备强悍,后勤管理最到位的还真是非独立旅莫属。
为全军开路,任务虽然很困难,但也是莫大的荣誉。在党委扩大会议上,就因为争取这个任务。李勇和王成德还和十八军的老前辈们做过一番交涉。
十八军各级师团长和政委的理由是,独立旅已经在昌都打的很好了,也立功了,不能啥好事都让一个人摊上吧,轮也应该轮到他们当前锋了。
十八军的各级指挥员知道他们的装备不如独立旅,知道他们肩膀上的粮袋里没有独立旅充足,知道他们自己肚子里的油水不足,但是他们还是一心一意抢任务。因为这是多年在战争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有困难就退缩的不是咱解放军的风格,以前如此,现在还是如此。
李勇和王成德很钦佩这些老大哥部队,昌都战役发起前,十八军的粮食就出了问题,后来又一路从金沙江追杀到昌都。战士们没有叫苦,每天几十公里的速度全凭战士们的两条腿,部队已经十分疲劳了,再担任前锋显然不如独立旅这支完全机械化的部队,最后,在张国华军长的拍板下。独立旅又一次把任务抢到手了,对,就是用抢这样的词汇才能形容当时军人的风范。
铁流滚滚向前,走在最前面的依然还是小成的工兵连,七百多人的工兵连可能是全野战军最大的一个连级部队了。他们要为全旅一万几千人开辟出一条通往西藏首府拉萨的路,有路要走。没有路还要走,就算前方是万丈深渊也要趟出一条路来。
做为一连之长的小成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他的座车在全连的最前面,为的就是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让小成感到欣慰的是,工兵连再也不用他一个人操心了,老红军周大兴已经被旅党委正式任命为工兵连的指挥员,有这样一个老前辈和自己搭档,小成感觉自己的肩膀轻松了不少。
一个皮挎包斜挎在周大兴的肩膀上,里面装的是全连战士的花名册和各种各样的情况,有家庭住址,有父母亲人的消息,还有战士们悄悄递交上来的入党申请书。
工兵连的战士们都很佩服他们的连长和指导员,连长了不起,据说以前是旅长的警卫员,是和旅长一路从延安打出来的,经历了无数的大小战役,指导员更是了不得,是走过草地爬过雪山的老红军,有这样的连长和指导员,还有什么困难能挡住他们。
工兵连不是纯战斗部队,所以在他们的前面李勇还放置了一个侦察排,为是有突发情况的时候能让工兵连有一个反应时间而不至于吃亏,这个刀尖子上的刀尖子自然就是宁二子的侦察一排了。
一百多个战士,十几辆四轮驱动的小吉普车在大部队的最前面四下游动,警惕的眼神写在每一个战士的脸上,手里的冲锋枪随时都处在待击发状态。
排长宁二子深得营长张劲松和旅长李勇的信任,也是全旅有名的侦察英雄,有这样的一个侦察排和一个工兵连走在前面,李勇觉得心理很塌实,他相信自己的战士们。
昌都距离拉萨一千多公里,路途险恶,情况复杂,消息闭塞,长途行军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虽然说大量的汽车可以节省体力,但汽车也不是万能的,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很难办,汽车过不去怎么办?
没有上级领导,没有首长指示,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做主,李勇把全旅的力量都调动起来,防止出现一切可能的意外情况,三牛的修理连和胡小莲的卫生队都进行了动员,他们要确保人和车辆全部平安,卫生队在出发前收集了大量的药品,这时候他们也忙的很,每一个营和连都有他们派出的医疗小组随时检查战士们的身体情况。
战士的身体就是部队的战斗力,李勇给卫生队长胡小莲和副队长胡小玲的要求是,不允许战士们得夜盲症,不能因为高原反应而让战士掉队,只要能做到这两点就算他们卫生队立功。
胡小莲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和李勇过二人世界了,李大旅长去卫生队看自己准老婆的次数也不多,二十几岁的年纪,青春热血,又食髓知味,说不想是假的,但工作还是要摆在头等重要的地位,想唧唧我我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再说了。
苍茫高原,一望无边,前方本没有什么路,独立旅一路碾压过去也就有了路的模样,道路两旁尽是些碎石和枯黄的野草,眼睛向远出看去,视线所及的范围内全是一片荒凉,只有高高的雪山在述说着远古的传说。
部队越走越远,一路行军下来什么也看不到,有的人就说怪话,娘的,咋连个兔子也看不见,更不用说什么大姑娘和小媳妇了,慢慢的战士们就觉得有点视觉疲劳了,嘻嘻哈哈的喧闹声也静了下来。
大部队行军,搞的蔫头耷拉脑袋的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和李勇坐在一个车上的大美女李佳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李佳用肘拐捅了捅李勇,她好象也很习惯这样的动作,嘴里还嘀咕着:“嘿,想点办法,把战士们的情绪调动调动。”
李佳对李勇的称呼有点奇怪,众人面前叫旅长,私下里则是啥也不叫,一天到晚嘿过来嘿过去的,好象在私下里李勇是连长她是旅长一样,李大旅长也不在乎这些,叫啥都一样,把事整明白就行。
潜移默化中两人的关系比以前密切多了,密切到让眼睛很尖的何翠花都要吃醋了,可是何翠花暂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谁让人家是警卫连长呢,这个位置就是跟旅长形影不离的。
建议很不错,李大旅长吼了一嗓子,把脑袋都抬起来,把咱们红旗都打出来。
独立旅四七年三月份从一个特务连起家,三年半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二十多人的特务连变成了一万四千多人的独立旅,大小恶仗无数,西北战场上所有主要战役和战斗几乎全部参加,后期更是做为野战军的头等主力全程使用,战功赫赫,得到的各种各样的锦旗数不胜数,旅长的一声吼叫让各个营和连都把旗帜打了出来,顿时,独立旅的行军序列里旗帜飘扬。
和徒步行军不同的是,独立旅的旗帜并不用战士们用手擎着,而是插在每辆汽车的车顶上,旗帜上写有各样的字体,都是在每次大战役过后上级奖励的称号。
这是独立旅的荣誉,是战士们用热血和生命换回来的,汽车上的老战士都在给身边的年轻战士讲解每一面旗帜的经过,讲战斗的历程,讲牺牲和负伤的战友,讲他们是如何顶着敌人的弹雨把战斗打赢的。
李勇也一样,身边的李佳是打胡宗南的三十六师俘虏过来的,从那以后李佳每一次独立旅的战斗都是当然不让的主力机要人员,当然对战斗的经过很清楚,李佳也轻轻的和李勇在一起回忆起一次又一次的战斗经过。
李勇没有吭声,远处的雪山,近处枯黄的野草,战士们手中的红旗,让他突然想起几句话来,然后随口就大声念了出来:
“风卷红旗如画,英雄的人民军队,要把万年雪山踩脚下。”
几有几句话,谈不上是什么诗或者歌,但是有一种大气蓬勃的韵味在内,李佳尽不住又看了一眼身边的旅长,这还是李勇头一次在别人面前这样大声的抒发感情,这个小旅长在李佳的眼里秘密更多了。
“想不到你还会做诗,恩,确实不错,很有气势。”李佳很少有的表扬了李大旅长几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