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事前制定的行军路线,有了老周做向导,独立旅如同下山猛虎,一路向前猛扑,所到之处被搅的天翻地覆。
前卫一梯队的指挥员李江国命令部队在可能的情况下随时补充给养,最好能把部队的消耗全部补充上,因为独立旅所带的物资虽然不少,但据说西藏一带粮食奇缺,据西南军区敌工部传过来的消息说,十八军的部队已经在挖野菜和吃地老鼠了,从这个情况起码可以分析出来两点,第一,部队所到之处缺粮,第二,二野的部队遇到了和一野同样的问题,补给不通畅,所以,能省一点就尽量省一点。
李江国补充给养的办法也不复杂,就是命令部队专门找那些家大业大的地主、头人、土司什么的麻烦,让他们把粮仓打开,对老百姓则是秋毫无犯,有的时候还要开仓放粮,把地主和头人家的粮食分给百姓一部分。
至于这么干下去算不算犯纪律李江国则是没考虑,咱独立旅一贯的做法是,管他娘的,先干了再说,和一营同为一梯队的工兵连指导员老周则是对这种作风又好奇是又觉得很过瘾。
旅长李勇对前卫营的风格非常赞同,李江国这家伙就是要得,很能理解旅长的心情,这个一梯队的指挥员当的不错。
这就是旅长李勇用人的道理,独立旅里能打仗的指挥员不少,但是能变通的就不多了,比如说五营长王老虎。打仗和干群众工作都是一把好手,可是让他象一营长李江国这么干就不见得能下去手。人与人之间还是有个体差别的。
过了当金山口,再向前走一百多公里,就出了甘肃,前面是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和大沙漠,部队绕过大沙漠的边缘,一路向青海湖方向飞奔而去,到了青海湖以后车队又改向南行驶,目标是巴颜喀拉山口。
从青海湖到巴颜喀拉山口要有几百公里的距离。独立旅的行军车队也要走一到两天的时间,趁着这一段时间,李勇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关于巴颜咯拉山的简单情况和知识,好让战士们对高原和雪山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至于旅长李勇是怎么知道的这些东西,战士们是不会去考虑的,他们很自然的认为,咱旅长肯定会知道。为什么?因为他是咱旅长。
巴颜喀拉山,位于青海省中部偏西,蒙古语意为“富饶的青色山”是昆仑山脉的一部分,西部为可可西里山脉,东部是岷山山脉,也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主峰海拔五千二百多米,而独立旅所要经过的山口一带的海拔也达到了四千八百多米,真正是到了半空中。
这是进藏的必经之路,当年的文成公主入藏走的就是这个山口,巴颜喀拉山属于大陆性寒冷气候。空气稀薄,气候寒冷。一年中有**个月的时间都在下雪,温暖季节比较短暂,只有三个月左右,即使是在最热的夏季,最高气温也只有十度,冬季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三十五度。
部队在过山口前停了下来,停在了一个名字叫野牛沟的小地方,李勇命令部队最后做一次车辆和设备的全面检修,过山口可不是闹着玩的,在这个高度上,平原上过来的人剧烈运动时会吃不消的,发动机的功率也会减半。
前卫一梯队的指挥员李江国更是有办法,这家伙让新任的工兵连指导员老周给战士们上上课,讲讲他们以前红军时期的艰苦状态,给大家鼓劲。
老周到是一点都不推辞,还跟李江国说,他们以前的指导员就是这样做的,每次战斗前都要给战士们做战斗动员,可惜的是,他的指导员和连长都牺牲了。
第二天一早,部队出发,离开野牛沟不久,一直困扰着车队的雾气消散了,前方的高原露出了蓝天白云还有远方的雪山,虽然气温还是较低,但因为没有了雾气的遮挡,照在人身上的阳光显得很温暖。
阳光下,在车队行使的道路两旁看到了美丽的白塔和五色的经幡,和一些正在放牧的藏族老百姓行。
蓝天、白云、雪山,清澈见底的河水,还有点缀在雪山脚下的羊群,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美好和漂亮,放牧的藏族群众也看到了这么一支规模庞大的部队,都远远的躲了起来,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一支什么样性质的军队,更不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战士们不理会群众是啥想法,以后接触多了自然知道咱解放军部队的纪律,现在关注的是如何把这么一支部队全部从山口地区拉过去。
车队越爬越高,发动机的吼声一点点加重,象是负重的老牛一样在向上攀行,过了三千几百米以后到了雪线,气温骤然下降,在山下还觉得很温暖,可是这时候猛的冷了下来,好在部队早就有准备,各种防寒措施预备良好,低温和缺氧只能是给行军队伍造成一点小麻烦,对部队的前进还没有什么影响。
战士们对这一切认为理所当然,坐汽车上山,吃的饱穿的暖,沿途还随时有工兵给开道,看看,道路两侧坦克营的坦克都早已经准备好了,有车辆发生问题马上拖带,这样下来,还能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样的山口过不去。
工兵连的指导员老周对这一切都觉得很新奇,想不到当初红军时期感到那么难过的山口到了独立旅面前好象很轻松就能对付过去,四千八百多米好象也没什么了不起吧,哎,想当初如果咱红二方面军也有这样的装备那得少死多少人!!
工兵连的指导员老周在过山口的时候想着自己的心事,回想当初有多少战友倒在了大雪山上,后面的旅长李勇也一直在关注着前卫一梯队的情况,关注着这个名字叫做周大兴的老红军战士,李勇知道,如果没有独立旅这么一支部队出现,老周找到的就是徒步行军的解放军十八军的队伍,而他也会因为在大雪山上给部队带路突发心脏病牺牲。
一梯队指挥员李江国报告,前卫部队顺利通过山口地区,没有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一切良好。
太好了,李勇猛的拍了一下大腿,没有人员伤亡就说明跟着部队一起行军的老周没什么问题,这个重新找到部队的老红军战士应该能活下来,独立旅也能多一个优秀的指挥员。
“命令部队,通过山口以后加强警戒,扩大搜索范围。”旅长李勇的命令被迅速传递下去,离独立旅所要执行任务的地域越来越近,保持高度戒备是必须的。
等到最后的辎重营过了山口以后,李勇总算是把心松了下来,就在这时,前卫一梯队放在最前面的侦察排传过来一个消息,有一支情况不明的队伍接近,全部都是骑兵,数量大约有一个连。
步兵一营是独立旅的前卫营,而放在一营前面的的则是侦察营的一个排,这个刀尖子上的刀尖子正是战斗英雄宁二子的侦察一排。
一百多个战士,十几辆吉普车在大部队前面搜索前进,吉普车的马达欢快的轰鸣着,每辆车上都有五六个战士在警惕的注释着周围的景色,从战士们的精神都里就能看出来,仿佛刚刚过去的山口没有给他们带来那怕是一丁点的负担。
已经干惯了这样活计的排长宁二子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让战士们打起精神,周围的一个耗子都不要放过,只是对大部队行军有威胁的一律消灭。
一个战士突然喊了起来:“排长、排长,你看,远处有情况。”
顺着战士手指的方向一看,果然,远处天地一线间有大股的烟尘滚滚而来。
和西北马家军以及新疆的土匪交手无数次的战士们很有经验,看样子就知道应该是有骑兵部队在接近,烟尘是被战马的蹄子趟起来的。
“成战斗队行,准备战斗。”
排长宁二子在准备接敌的同时也把情况传递给了后方的大部队。
望远镜里的队伍越来越近,渐渐的烟尘中出现了一支人马,再接近一点,马上的骑士也逐渐能看清楚了。
就见从远方奔跑过来的骑兵清一色穿着土黄色的军装,头顶军帽上的红星清晰可见。
穿土黄色军装,戴着有红星的帽子,这这这他娘的跟老子身上的衣服一样吗,宁二子猛然有点明白了,奔跑过来的马队很有可能的友军的兄弟部队。
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宁二子低沉的声音命令道:“不要随便开枪,对方有可能是自己人。”
在此同时,对方也看到了宁二子这一支在独立旅前方探路的尖兵部队,奔跑的马队速度也降了下来。
一方是骑兵,一方是十几辆的吉普车,都在向前急速前进,很快,两支队伍在一起照面了。
奔跑过来的战马喷吐白气打着响鼻,踢踢踏踏成半圆型围了上来,一百多个战士勒住了缰绳,用警惕的眼神看着宁二子和他们排的战士。
老巴刚刚到家,工作又很紧张,没有办法及时更新,给兄弟们鞠躬了,抱歉。
〖
按照事前制定的行军路线,有了老周做向导,独立旅如同下山猛虎,一路向前猛扑,所到之处被搅的天翻地覆。
前卫一梯队的指挥员李江国命令部队在可能的情况下随时补充给养,最好能把部队的消耗全部补充上,因为独立旅所带的物资虽然不少,但据说西藏一带粮食奇缺,据西南军区敌工部传过来的消息说,十八军的部队已经在挖野菜和吃地老鼠了,从这个情况起码可以分析出来两点,第一,部队所到之处缺粮,第二,二野的部队遇到了和一野同样的问题,补给不通畅,所以,能省一点就尽量省一点。
李江国补充给养的办法也不复杂,就是命令部队专门找那些家大业大的地主、头人、土司什么的麻烦,让他们把粮仓打开,对老百姓则是秋毫无犯,有的时候还要开仓放粮,把地主和头人家的粮食分给百姓一部分。
至于这么干下去算不算犯纪律李江国则是没考虑,咱独立旅一贯的做法是,管他娘的,先干了再说,和一营同为一梯队的工兵连指导员老周则是对这种作风又好奇是又觉得很过瘾。
旅长李勇对前卫营的风格非常赞同,李江国这家伙就是要得,很能理解旅长的心情,这个一梯队的指挥员当的不错。
这就是旅长李勇用人的道理,独立旅里能打仗的指挥员不少,但是能变通的就不多了,比如说五营长王老虎。打仗和干群众工作都是一把好手,可是让他象一营长李江国这么干就不见得能下去手。人与人之间还是有个体差别的。
过了当金山口,再向前走一百多公里,就出了甘肃,前面是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和大沙漠,部队绕过大沙漠的边缘,一路向青海湖方向飞奔而去,到了青海湖以后车队又改向南行驶,目标是巴颜喀拉山口。
从青海湖到巴颜喀拉山口要有几百公里的距离。独立旅的行军车队也要走一到两天的时间,趁着这一段时间,李勇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关于巴颜咯拉山的简单情况和知识,好让战士们对高原和雪山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至于旅长李勇是怎么知道的这些东西,战士们是不会去考虑的,他们很自然的认为,咱旅长肯定会知道。为什么?因为他是咱旅长。
巴颜喀拉山,位于青海省中部偏西,蒙古语意为“富饶的青色山”是昆仑山脉的一部分,西部为可可西里山脉,东部是岷山山脉,也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主峰海拔五千二百多米,而独立旅所要经过的山口一带的海拔也达到了四千八百多米,真正是到了半空中。
这是进藏的必经之路,当年的文成公主入藏走的就是这个山口,巴颜喀拉山属于大陆性寒冷气候。空气稀薄,气候寒冷。一年中有**个月的时间都在下雪,温暖季节比较短暂,只有三个月左右,即使是在最热的夏季,最高气温也只有十度,冬季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三十五度。
部队在过山口前停了下来,停在了一个名字叫野牛沟的小地方,李勇命令部队最后做一次车辆和设备的全面检修,过山口可不是闹着玩的,在这个高度上,平原上过来的人剧烈运动时会吃不消的,发动机的功率也会减半。
前卫一梯队的指挥员李江国更是有办法,这家伙让新任的工兵连指导员老周给战士们上上课,讲讲他们以前红军时期的艰苦状态,给大家鼓劲。
老周到是一点都不推辞,还跟李江国说,他们以前的指导员就是这样做的,每次战斗前都要给战士们做战斗动员,可惜的是,他的指导员和连长都牺牲了。
第二天一早,部队出发,离开野牛沟不久,一直困扰着车队的雾气消散了,前方的高原露出了蓝天白云还有远方的雪山,虽然气温还是较低,但因为没有了雾气的遮挡,照在人身上的阳光显得很温暖。
阳光下,在车队行使的道路两旁看到了美丽的白塔和五色的经幡,和一些正在放牧的藏族老百姓行。
蓝天、白云、雪山,清澈见底的河水,还有点缀在雪山脚下的羊群,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美好和漂亮,放牧的藏族群众也看到了这么一支规模庞大的部队,都远远的躲了起来,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一支什么样性质的军队,更不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战士们不理会群众是啥想法,以后接触多了自然知道咱解放军部队的纪律,现在关注的是如何把这么一支部队全部从山口地区拉过去。
车队越爬越高,发动机的吼声一点点加重,象是负重的老牛一样在向上攀行,过了三千几百米以后到了雪线,气温骤然下降,在山下还觉得很温暖,可是这时候猛的冷了下来,好在部队早就有准备,各种防寒措施预备良好,低温和缺氧只能是给行军队伍造成一点小麻烦,对部队的前进还没有什么影响。
战士们对这一切认为理所当然,坐汽车上山,吃的饱穿的暖,沿途还随时有工兵给开道,看看,道路两侧坦克营的坦克都早已经准备好了,有车辆发生问题马上拖带,这样下来,还能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样的山口过不去。
工兵连的指导员老周对这一切都觉得很新奇,想不到当初红军时期感到那么难过的山口到了独立旅面前好象很轻松就能对付过去,四千八百多米好象也没什么了不起吧,哎,想当初如果咱红二方面军也有这样的装备那得少死多少人!!
工兵连的指导员老周在过山口的时候想着自己的心事,回想当初有多少战友倒在了大雪山上,后面的旅长李勇也一直在关注着前卫一梯队的情况,关注着这个名字叫做周大兴的老红军战士,李勇知道,如果没有独立旅这么一支部队出现,老周找到的就是徒步行军的解放军十八军的队伍,而他也会因为在大雪山上给部队带路突发心脏病牺牲。
一梯队指挥员李江国报告,前卫部队顺利通过山口地区,没有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一切良好。
太好了,李勇猛的拍了一下大腿,没有人员伤亡就说明跟着部队一起行军的老周没什么问题,这个重新找到部队的老红军战士应该能活下来,独立旅也能多一个优秀的指挥员。
“命令部队,通过山口以后加强警戒,扩大搜索范围。”旅长李勇的命令被迅速传递下去,离独立旅所要执行任务的地域越来越近,保持高度戒备是必须的。
等到最后的辎重营过了山口以后,李勇总算是把心松了下来,就在这时,前卫一梯队放在最前面的侦察排传过来一个消息,有一支情况不明的队伍接近,全部都是骑兵,数量大约有一个连。
步兵一营是独立旅的前卫营,而放在一营前面的的则是侦察营的一个排,这个刀尖子上的刀尖子正是战斗英雄宁二子的侦察一排。
一百多个战士,十几辆吉普车在大部队前面搜索前进,吉普车的马达欢快的轰鸣着,每辆车上都有五六个战士在警惕的注释着周围的景色,从战士们的精神都里就能看出来,仿佛刚刚过去的山口没有给他们带来那怕是一丁点的负担。
已经干惯了这样活计的排长宁二子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让战士们打起精神,周围的一个耗子都不要放过,只是对大部队行军有威胁的一律消灭。
一个战士突然喊了起来:“排长、排长,你看,远处有情况。”
顺着战士手指的方向一看,果然,远处天地一线间有大股的烟尘滚滚而来。
和西北马家军以及新疆的土匪交手无数次的战士们很有经验,看样子就知道应该是有骑兵部队在接近,烟尘是被战马的蹄子趟起来的。
“成战斗队行,准备战斗。”
排长宁二子在准备接敌的同时也把情况传递给了后方的大部队。
望远镜里的队伍越来越近,渐渐的烟尘中出现了一支人马,再接近一点,马上的骑士也逐渐能看清楚了。
就见从远方奔跑过来的骑兵清一色穿着土黄色的军装,头顶军帽上的红星清晰可见。
穿土黄色军装,戴着有红星的帽子,这这这他娘的跟老子身上的衣服一样吗,宁二子猛然有点明白了,奔跑过来的马队很有可能的友军的兄弟部队。
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宁二子低沉的声音命令道:“不要随便开枪,对方有可能是自己人。”
在此同时,对方也看到了宁二子这一支在独立旅前方探路的尖兵部队,奔跑的马队速度也降了下来。
一方是骑兵,一方是十几辆的吉普车,都在向前急速前进,很快,两支队伍在一起照面了。
奔跑过来的战马喷吐白气打着响鼻,踢踢踏踏成半圆型围了上来,一百多个战士勒住了缰绳,用警惕的眼神看着宁二子和他们排的战士。
老巴刚刚到家,工作又很紧张,没有办法及时更新,给兄弟们鞠躬了,抱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