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借题发挥
李勇带着一大票对坦克很感兴趣的首长进行讲解,不过,李勇讲解的主要方面不是坦克部队怎么突击,怎么和步兵以及炮兵进行配合,纯装甲部队战术上的问题由蒋铁雄这个营长负责,李勇主要是从部队的后勤保障方面来给这些首长进行分析。
李勇这么做是有目的的,因为李勇很清楚这些高级指挥员里有一部分一年多以后就要去朝鲜战场与美军较量,而与美军较量的时候我们最吃亏的地方就是志愿军的后勤保障系统不行,更加特别的是,周士第司令员麾下的十八兵团里有个六十军。[搜索最新更新尽在;六十军的三个主力师分别的一七八师,一七九师,一八零师,李勇早就偷偷打听过,六十军的军长王新廷就在身后参观的一大堆首长里面。
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有个伤心岭,而我军也有自己的痛苦,志愿军的一八零师就是人民军队在朝鲜战争中,心中永远的痛了。(从华北调过来的十八兵团下辖三个军,六十军、六十一军、六十二军)
六十军的一八零师是我军在朝鲜战场上一支成建制损失的部队,也是人民解放军成军以来损失的最大的一支师建制的部队,部队失败的原因很多,头脑发热指挥失误是一方面,后勤保障不行更是一个很严重的原因。
战斗打到后期,弹尽粮绝的战士们用刺刀和工兵锹与敌人的坦克搏斗,伤亡怎么能不大?如果当时一八零师有充足的弹药和粮食供应,有大量的反坦克器材,未必就不能突破美军的封锁,李勇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来挽回这个局面,但愿能尽到一分心力也是好的。
今天是个机会,是个很难得的机会,旅一级别的指挥员不算小了,可是还参与不了大的战役决策,李勇是想用这个机会给过来参观的首长们讲一点关于战争与后勤的问题,那怕能让首长们听进去一点,也算是达到了目的。
“各位首长,你们着我们这个坦克营很风光吧,实际上我们也有苦衷,我们这个营每一次出动都要耗费大量的油料和弹药,这还是表面上的,坦克是技术兵器,还需要有非常专业的维修、养护人员,以及合适的能替换的零配件的供应,每一个条件都缺一不可,有一个方面做不到,这些似很风光的坦克就会变成一堆费铁,不但产生不了战斗力,还会成为部队快速机动的拖累。”
李勇讲到这里的时候扬得志司令员插了一句:“李勇同志说的不错,我们十九兵团也有缴获来的坦克,这些铁疙瘩简直就是来喝油的,屁股后面一冒烟,这油就得跟凉水一样往里灌,为了喂饱这些铁家伙,我是准备了不少的坛坛罐罐,不好弄啊。”
李勇心说,能让扬司令员说出这话来就行,自己的一片苦心就算没白费,因为在四九年才刚满三十八岁的扬得志司令员一年多以后的职务是志愿军的兵团司令兼志司的副总司令员。
带着这些首长们参观到坦克营的时候,李勇就一直拿眼睛找一个人,谁呀?西北野战军二兵团的许光达司令员,许光达司令员是什么人物?那是黄埔五期炮兵科毕业的(四期的师弟,六期戴笠的师兄),后来又到苏联专门学的坦克机械化大兵团作战,在当时那个年代解放军的干部战士里面还有好多人还不认识字的时候,许司令就是邦邦硬的双学历,这个学历别说在解放军里,就是在国民党和日军的部队里也是很少见的,是正经的装甲兵行家。
李勇走到许司令员跟前,一本正经的说道:“首长,我说的还行吗?在您面前我是班门弄斧了。”
许光达司令员楞了一下,呵,这个小旅长不是讲的很好吗,怎么又突然过来跟自己请教了?
许司令一直都没怎么说话,和贺老总一样,跟在后面只是参观了,他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提问题的大都是十八兵团的司令员周士第,而在周士第面前,资历很深的许光达司令员只能算是新兵了。
黄埔军校毕业以后,许光达奉命去参加南昌起义,可等他赶到南昌的时候,起义已经失败了,后来许光达一路追赶队伍,在宁都追上了起义部队的后卫二十五师,被二十五师的师长任命为七十五团三营的一个排长,而这个任命许光达为红二十五师一个排长的师长就是周士第,也就是说,许光达司令员当排长的时候,周士第司令员就是师长了,而他这个排长还是周士第任命的,在老首长面前许司令员的话当然要少一些了。
不过,许司令员见李勇这小子主动过来问他也是笑着说:“怎么?周司令和扬司令的底细你都知道,不会我这点底细你也知道吧?”
李勇心说,嘿,您的底细我更知道,新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四颗金星的大将军,谁不知道谁白活,但这些话只能是想想,嘴上却说到:“我听王司令员说起过您,您是搞装甲兵出身的。”
李勇这么说是为了打消一些人的怀疑,你一个小旅长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吧,而王司令员也确实在平时提起过许光达司令,这就为李勇找了一个理由,大家就会想了,对呀,独立旅是王胡子的宝贝部队,还曾经是二纵队的直属队,这个小旅长平时老在王司令跟前转悠,知道的当然要比别人多了。
李勇这么一问,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俩人身上了,许司令员只好笑着说:“今天你们独立旅是主人,我这个当客人的只简单说一点。”
“坦克做为一种新型兵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开始出现在战场上,在一些军事强国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军兵种,由于它具有高速的运动能力,猛烈的火力和坚强的装甲防守能力,成为了现代战争中机动性最大,突击力最强的一支地面战斗力量,我们解放军的装甲兵还很弱小,不过,我们以后一定会强大起来的,一定。”
许光达司令员最后说到一定的时候,语气斩钉截铁,李勇暗中挑大拇指,不愧是上过黄埔军校,又到苏联啃过黑面包的儒将,对装甲部队非常理解,确实厉害,确实厉害呀。
许光达司令员哈哈一笑:“李勇同志,我只说这么多,
李勇也是豁出去了,说就说:“部队的技术兵器越多,需要的后勤保障压力就越大,每一个细节做不到,反应到战场上都会死人的,一场战斗的胜利是与战前细致的准备工作分不开的,其中补给是一个最为关键的地方,每一个战士他所能携带的物资都是有限的,比如说我们旅吧,每次战斗打响前,单兵所带的干粮和弹药是三天的备份,三天以后就要靠辎重部队去给补给了,而辎重部队能带多少物资就又是一个大问题了,我们旅每一个营都有一个辎重排,而旅里设辎重营,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战斗打响后能充分的保证一线战斗部队的供应,我们的做法是,单兵带自身三天的备份,营里的辎重排带三天的备份,而旅里的辎重营再带三天的备份,所以说,我们这个旅的持续攻击能力是九个昼夜,也就是说,仗打到九天以后,不管输赢我们都得撤下去,否则就是弹尽粮绝被动挨打了。”
李勇今天的话有点多,说的还有点偏题,带首长们参观来就是参观吗,怎么到后来搞到好象是要给首长们上课了,但李勇已经顾忌不了这些,逮着这个机会不容易,多说几句对部队有好处,这么说其实也是很有针对性的。
朝鲜战场上,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也是每次战斗带三天的粮食和弹药,后勤部门再准备出三天的备份,持续能力是六天,靠我们的战士们勒紧裤腰带和从敌人身抢回来的物资还能再坚持一天,也就是说,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每次战斗的持续攻击能力最多只有七天,七天以后就没有办法再打下去了,后来我们部队的这个规律被美军第十八集团军的指挥官李奇微发觉了,这个美国将军把志愿军的这个规律称之为‘礼拜攻势’。
这个美国将军很敏锐地察觉到了志愿军的缺点或者叫软肋,那就是缺少打现代化战争的后勤支持,他采取的办法或者叫对策针对性非常强,李奇微要求美军的地面部队每天只能撤退三十公里,因为三十公里是志愿军地面部队靠徒步攻击的体力极限,再多就冲不上去了。
所以美军在李奇微的指挥下,每次与我军一接触就坐在汽车上撤退,撤退的距离是三十公里,而且是连撤七天,七天以后志愿军的粮食和弹药耗尽了,这个时候再组织部队反击,李奇微管这个战术叫‘磁性战术’或者‘弹性战术’。
总算是又码出一章了,但明天肯定是没了,大家感觉还行就给来点推荐票,最后跟大家探讨一下坦克的问题。
淮海战役,国民党军投入的坦克部队有,战车一团,战车二团,装甲炮兵团等,共计有坦克装甲车辆二百五十余辆,型号有,美式的a、4、5a,苏式的t26,日式的95,整个淮海战役,解放军共缴获坦克装甲车辆25辆,所以说,在中国战场上是有美式的4坦克的,谢谢大家。。。
更多到,地址[無彈窗閱讀]
第44章借题发挥
李勇带着一大票对坦克很感兴趣的首长进行讲解,不过,李勇讲解的主要方面不是坦克部队怎么突击,怎么和步兵以及炮兵进行配合,纯装甲部队战术上的问题由蒋铁雄这个营长负责,李勇主要是从部队的后勤保障方面来给这些首长进行分析。
李勇这么做是有目的的,因为李勇很清楚这些高级指挥员里有一部分一年多以后就要去朝鲜战场与美军较量,而与美军较量的时候我们最吃亏的地方就是志愿军的后勤保障系统不行,更加特别的是,周士第司令员麾下的十八兵团里有个六十军。[搜索最新更新尽在;六十军的三个主力师分别的一七八师,一七九师,一八零师,李勇早就偷偷打听过,六十军的军长王新廷就在身后参观的一大堆首长里面。
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有个伤心岭,而我军也有自己的痛苦,志愿军的一八零师就是人民军队在朝鲜战争中,心中永远的痛了。(从华北调过来的十八兵团下辖三个军,六十军、六十一军、六十二军)
六十军的一八零师是我军在朝鲜战场上一支成建制损失的部队,也是人民解放军成军以来损失的最大的一支师建制的部队,部队失败的原因很多,头脑发热指挥失误是一方面,后勤保障不行更是一个很严重的原因。
战斗打到后期,弹尽粮绝的战士们用刺刀和工兵锹与敌人的坦克搏斗,伤亡怎么能不大?如果当时一八零师有充足的弹药和粮食供应,有大量的反坦克器材,未必就不能突破美军的封锁,李勇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来挽回这个局面,但愿能尽到一分心力也是好的。
今天是个机会,是个很难得的机会,旅一级别的指挥员不算小了,可是还参与不了大的战役决策,李勇是想用这个机会给过来参观的首长们讲一点关于战争与后勤的问题,那怕能让首长们听进去一点,也算是达到了目的。
“各位首长,你们着我们这个坦克营很风光吧,实际上我们也有苦衷,我们这个营每一次出动都要耗费大量的油料和弹药,这还是表面上的,坦克是技术兵器,还需要有非常专业的维修、养护人员,以及合适的能替换的零配件的供应,每一个条件都缺一不可,有一个方面做不到,这些似很风光的坦克就会变成一堆费铁,不但产生不了战斗力,还会成为部队快速机动的拖累。”
李勇讲到这里的时候扬得志司令员插了一句:“李勇同志说的不错,我们十九兵团也有缴获来的坦克,这些铁疙瘩简直就是来喝油的,屁股后面一冒烟,这油就得跟凉水一样往里灌,为了喂饱这些铁家伙,我是准备了不少的坛坛罐罐,不好弄啊。”
李勇心说,能让扬司令员说出这话来就行,自己的一片苦心就算没白费,因为在四九年才刚满三十八岁的扬得志司令员一年多以后的职务是志愿军的兵团司令兼志司的副总司令员。
带着这些首长们参观到坦克营的时候,李勇就一直拿眼睛找一个人,谁呀?西北野战军二兵团的许光达司令员,许光达司令员是什么人物?那是黄埔五期炮兵科毕业的(四期的师弟,六期戴笠的师兄),后来又到苏联专门学的坦克机械化大兵团作战,在当时那个年代解放军的干部战士里面还有好多人还不认识字的时候,许司令就是邦邦硬的双学历,这个学历别说在解放军里,就是在国民党和日军的部队里也是很少见的,是正经的装甲兵行家。
李勇走到许司令员跟前,一本正经的说道:“首长,我说的还行吗?在您面前我是班门弄斧了。”
许光达司令员楞了一下,呵,这个小旅长不是讲的很好吗,怎么又突然过来跟自己请教了?
许司令一直都没怎么说话,和贺老总一样,跟在后面只是参观了,他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提问题的大都是十八兵团的司令员周士第,而在周士第面前,资历很深的许光达司令员只能算是新兵了。
黄埔军校毕业以后,许光达奉命去参加南昌起义,可等他赶到南昌的时候,起义已经失败了,后来许光达一路追赶队伍,在宁都追上了起义部队的后卫二十五师,被二十五师的师长任命为七十五团三营的一个排长,而这个任命许光达为红二十五师一个排长的师长就是周士第,也就是说,许光达司令员当排长的时候,周士第司令员就是师长了,而他这个排长还是周士第任命的,在老首长面前许司令员的话当然要少一些了。
不过,许司令员见李勇这小子主动过来问他也是笑着说:“怎么?周司令和扬司令的底细你都知道,不会我这点底细你也知道吧?”
李勇心说,嘿,您的底细我更知道,新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四颗金星的大将军,谁不知道谁白活,但这些话只能是想想,嘴上却说到:“我听王司令员说起过您,您是搞装甲兵出身的。”
李勇这么说是为了打消一些人的怀疑,你一个小旅长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吧,而王司令员也确实在平时提起过许光达司令,这就为李勇找了一个理由,大家就会想了,对呀,独立旅是王胡子的宝贝部队,还曾经是二纵队的直属队,这个小旅长平时老在王司令跟前转悠,知道的当然要比别人多了。
李勇这么一问,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俩人身上了,许司令员只好笑着说:“今天你们独立旅是主人,我这个当客人的只简单说一点。”
“坦克做为一种新型兵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开始出现在战场上,在一些军事强国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军兵种,由于它具有高速的运动能力,猛烈的火力和坚强的装甲防守能力,成为了现代战争中机动性最大,突击力最强的一支地面战斗力量,我们解放军的装甲兵还很弱小,不过,我们以后一定会强大起来的,一定。”
许光达司令员最后说到一定的时候,语气斩钉截铁,李勇暗中挑大拇指,不愧是上过黄埔军校,又到苏联啃过黑面包的儒将,对装甲部队非常理解,确实厉害,确实厉害呀。
许光达司令员哈哈一笑:“李勇同志,我只说这么多,
李勇也是豁出去了,说就说:“部队的技术兵器越多,需要的后勤保障压力就越大,每一个细节做不到,反应到战场上都会死人的,一场战斗的胜利是与战前细致的准备工作分不开的,其中补给是一个最为关键的地方,每一个战士他所能携带的物资都是有限的,比如说我们旅吧,每次战斗打响前,单兵所带的干粮和弹药是三天的备份,三天以后就要靠辎重部队去给补给了,而辎重部队能带多少物资就又是一个大问题了,我们旅每一个营都有一个辎重排,而旅里设辎重营,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战斗打响后能充分的保证一线战斗部队的供应,我们的做法是,单兵带自身三天的备份,营里的辎重排带三天的备份,而旅里的辎重营再带三天的备份,所以说,我们这个旅的持续攻击能力是九个昼夜,也就是说,仗打到九天以后,不管输赢我们都得撤下去,否则就是弹尽粮绝被动挨打了。”
李勇今天的话有点多,说的还有点偏题,带首长们参观来就是参观吗,怎么到后来搞到好象是要给首长们上课了,但李勇已经顾忌不了这些,逮着这个机会不容易,多说几句对部队有好处,这么说其实也是很有针对性的。
朝鲜战场上,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也是每次战斗带三天的粮食和弹药,后勤部门再准备出三天的备份,持续能力是六天,靠我们的战士们勒紧裤腰带和从敌人身抢回来的物资还能再坚持一天,也就是说,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每次战斗的持续攻击能力最多只有七天,七天以后就没有办法再打下去了,后来我们部队的这个规律被美军第十八集团军的指挥官李奇微发觉了,这个美国将军把志愿军的这个规律称之为‘礼拜攻势’。
这个美国将军很敏锐地察觉到了志愿军的缺点或者叫软肋,那就是缺少打现代化战争的后勤支持,他采取的办法或者叫对策针对性非常强,李奇微要求美军的地面部队每天只能撤退三十公里,因为三十公里是志愿军地面部队靠徒步攻击的体力极限,再多就冲不上去了。
所以美军在李奇微的指挥下,每次与我军一接触就坐在汽车上撤退,撤退的距离是三十公里,而且是连撤七天,七天以后志愿军的粮食和弹药耗尽了,这个时候再组织部队反击,李奇微管这个战术叫‘磁性战术’或者‘弹性战术’。
总算是又码出一章了,但明天肯定是没了,大家感觉还行就给来点推荐票,最后跟大家探讨一下坦克的问题。
淮海战役,国民党军投入的坦克部队有,战车一团,战车二团,装甲炮兵团等,共计有坦克装甲车辆二百五十余辆,型号有,美式的a、4、5a,苏式的t26,日式的95,整个淮海战役,解放军共缴获坦克装甲车辆25辆,所以说,在中国战场上是有美式的4坦克的,谢谢大家。。。
更多到,地址[無彈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