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目标——洛川

接出门外的彭老总和习政委见来开会的纵队司令员和政委们都各自开着新缴获的吉普车就想跟他们要一辆,这帮家伙都阔了吗。

来开会的各个纵队的头头们也不在乎,他们在宜川战役中都没少发财,现在的吉普车在西北野战军里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了,大部分的旅团以上的指挥员都弄了这个洋玩意来新鲜新鲜,只不过没有象独立团那样连战士们都很普遍的装备上了。

会议上彭老总指着墙上的地图对大家说道:“同志们,我们转战大西北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收复我们的延安,只有收复延安才能宣告蒋介石的重点进攻全面破产,延安现在虽然已经孤立但胡宗南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工事完备,加上本来就很险要的地形,是个好守不攻的地方,所以,我认为要想打延安就要先打洛川,只有拔了洛川这面旗,才能彻底孤立延安。”

彭老总说完后会场上的嗡嗡声一片,延安是什么地方?是党中央住的地方,在座的这些人谁没吃过延安的小米?谁没喝过延河水?人做梦都想收复延安,但事情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

大家在互相议论得与失,来开会的这些各个纵队的首长都是久历战火之人,深知问题的严肃性。

彭老总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想让大家都来参与讨论,毕竟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众人拾材火焰高吗。

攻打洛川彭老总还有个想法,想用围点打援的办法再一次吸引一个胡宗南的主力兵团来援,用攻打宜川的相同手法,把国民党在西北的机动兵力挖他一大块,只要能把胡宗南的机动兵力再吃掉五六万人,整个陕北的战局就完全掌握在解放军的手里了。

洛川是胡宗南丢了蟠龙以后重新建立起来的一个物资供应基地,地处咸榆公路以上,北接延安,南面连着咸阳和西安,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在当时的情况下是胡宗南在大西北的生命补给线。

但是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未必是如此了,围点打援的战术不但是人知道,国民党的部队将领也知道,但为什么屡屡陷入圈套?这就是战术的运用了,明知道解放军在钓鱼你还得钻。

宜川战役结束以后,痛定思痛的胡宗南被他的蒋校长一顿臭骂,差点就把小唧唧给切了,可是考虑到他一惯的忠心耿耿,从二十几岁就开始为校长效犬马之劳,跟了自己几十年,直到一九四七年,五十一岁的胡宗南带领部队拿下了延安才结婚,就又给了他一次机会,让胡宗南在现有位置上留任查。

这个威名赫赫的西北王是在抗战后结的婚,老婆是一个军统特务,是军统的头子,胡宗南的学弟,黄埔六期的戴笠介绍的。

传说这个姓叶的军统特务长的非常漂亮(叶翟霞),胡宗南有一次到戴笠的公馆里望这个小师弟,突然见了这个女人,顿时惊为天人,戴笠心领神会,把自己的这个情人作为一份大礼物介绍给胡宗南,在戴笠的有意的安排下,俩人的关系迅速升温。

胡宗南和戴笠是生死之交,俩人的感情到了不分彼此地步,哎,都到了共用一个女人的地步还真是有交情,国民党老是污蔑是红胡子,是共产共妻,实际这胡宗南和戴笠才是真的共妻了。

蒋校长的这个得意门生也不是没人给张罗对象,在以前有人给胡宗南介绍了一个在民国时期很有名的大名人,孔氏家族,宋美玲的宝贝外甥女,蒋经国的表妹,孔祥熙的二女儿,赫赫有名的孔二小姐。

传说这孔二小姐也很乐意,但是胡宗南害怕呀,他怕这个放荡不羁的孔二小姐到处给他戴绿帽子,自己又不敢管,所以就放弃了这个能攀龙附凤的机会,这门亲事就不了了之了。

戴笠和胡宗南的生死之交也间接成全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胡宗南最信任的机要秘书,被称之为红色暗剑的熊向晖。

胡宗南在大西北的几次战役失利以后(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也曾怀疑过是否有情报上的问题,军统也曾经介入过调查,也对熊向晖和产生过怀疑(最高级的情报只有那么几个有限的人知道,调查起来的范围不大),但最后熊向晖在胡宗南的担保下还是平安无事了。

要知道国民党的军统机关是十分厉害的,对调查间谍这一套手法也非常熟悉,死在他们手上的人是成千上万,没有胡宗南的担保,熊向晖的处境确实很危险。

但是戴笠对胡宗南这个老大哥是非常信赖的,所以对熊向晖的调查也就无果而终了(最后是找了个替罪羊给杀了,这被杀的人是真窝囊)。

不知道后来跑到台湾的胡宗南知道他这个机要秘书是人,而自己还曾经一力担保的时候是什么表情,不过,不管是什么表情都晚了,那的时候的熊向晖已经是新中国的一个非常优秀的外交家了。

胡宗南怎么也想不到他十分信任的这位年轻的军官是人,他和熊向晖认识十几年了,对他的工作能力非常满意,熊向晖把胡宗南的每一项工作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以至于胡宗南没有他在跟前都感觉到不习惯了。

熊向晖跟在胡宗南身边十几年,在四七年三月份国民党进攻延安以前的岁月里,也确实是尽心尽力为胡宗南服务,不然也没有办法取得他的信任,直到最关键的时候按总理的指挥才突然爆发,并一举取得了极大的效果。

他给延安方面不断提供的绝密情报对中国和解放战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后来很少有人提到这段往事,说过,熊向晖一个人能顶好几个师。

把熊向晖从一个青年学生提拔成一个掌握核心机密的高级军官,按国民党的话说也算是知遇之恩了。

熊向晖的身份一直到四九年十一月份,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正式暴露,或者叫显露吧。

那一天周总理在中南海的勤正殿宴请国民党起义过来的高级官员,宴会上周总理指着熊向晖对这些原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说:“大家,认识吧?”

起义过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很惊讶地说:“呵,这不是熊老弟吗?你是什么时候起义过来的?我们怎么一点也不知道?”

周总理哈哈大笑:“你们都错了,他可不是什么起义,是归队,别他年龄不大,但却是一九三六年入党的老人,是我们派他到胡宗南那里去的,当时蒋介石和胡宗南制定的作战计划,他的军长和师长还不知道的时候我们的就知道了。”

国民党这些起义过来的将领是暗暗吃惊,惊讶人长远的打算和计划,一颗冷子布了十几年,直到胡宗南进攻延安才起用熊向晖,这份心计让人害怕,想一想后背都冒冷汗。

熊向晖是周总理直接指挥的机密情报人员,在胡宗南进攻延安前刚刚经历了一次风险。

负责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周总理,在一次乘坐美国和谈调节人马歇尔的专机去南京的时候把自己的一个笔记本丢在了专机上,这个笔记本上有熊向晖的地址,旁边还有一个熊字。

马歇尔的副官很快就把这个笔记本按照保密手册的要求给送了回来,但是总理确认不了里面的内容是否已经泄密。

总理立即把这一情况通知了熊向晖,并起用了几个应急措施来保护他的安全,但是观察了十几天以后,没有发觉胡宗南对他有任何怀疑的迹象,这才让他继续在胡宗南的身边潜伏下去。

胡宗南在死了刘勘和严明以后又拼凑了六个师的兵力,重新组建了一支机动部队,并且调任老资格的将领裴昌会来出任司令长官,在广大的西北地域实施机动和重点防御。

这就是国民党胡宗南集团的悲哀了,一个几十万人的大战略集团,被一个当初只有两万多人,非常弱小的部队逼到了这种程度,真是不可想象。

会场上的彭老总有点激动,用一根小木棍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同志们,你们来,这是个多么大的地盘?可是胡宗南只据守几个大一点的重点城市,而黄陵、宜君、白水、合阳、澄城、石堡等大片的土地只用几个保安团和保警队来守备,这就给了我们充分的机会,我的意见是先攻击洛川,攻敌所必救,调动裴昌会兵团来援,然后再相机吃掉他,你们怎么样?把你们的想法都说出来,咱们再好好研究研究。”

彭老总说完后等大家发表意见,一个指挥员站起来说道:“彭总,我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敌人未必会上当,裴昌会这个人我认识,这是个老资格的国民党将领,保定军校毕业的,很有一点韬略,让他上当可不太容易。”

谢谢书友“还在奋斗的菜鸟”,你的意见很中肯,军事变革本来就是一个新生事物,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是各个方面都在研究的一个课题,你猜想的是不是会偏离原先的思路,老巴会说,不是的,至于以后怎么往下发展,原谅老巴暂时卖点小关子,还不能说,谢谢大家,这几章有点平淡,但老巴也是人,老是硬着,实在是受不了的,就得有和平淡吗,鞠躬。v

[無彈窗閱讀]

接出门外的彭老总和习政委见来开会的纵队司令员和政委们都各自开着新缴获的吉普车就想跟他们要一辆,这帮家伙都阔了吗。

来开会的各个纵队的头头们也不在乎,他们在宜川战役中都没少发财,现在的吉普车在西北野战军里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了,大部分的旅团以上的指挥员都弄了这个洋玩意来新鲜新鲜,只不过没有象独立团那样连战士们都很普遍的装备上了。

会议上彭老总指着墙上的地图对大家说道:“同志们,我们转战大西北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收复我们的延安,只有收复延安才能宣告蒋介石的重点进攻全面破产,延安现在虽然已经孤立但胡宗南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工事完备,加上本来就很险要的地形,是个好守不攻的地方,所以,我认为要想打延安就要先打洛川,只有拔了洛川这面旗,才能彻底孤立延安。”

彭老总说完后会场上的嗡嗡声一片,延安是什么地方?是党中央住的地方,在座的这些人谁没吃过延安的小米?谁没喝过延河水?人做梦都想收复延安,但事情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

大家在互相议论得与失,来开会的这些各个纵队的首长都是久历战火之人,深知问题的严肃性。

彭老总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想让大家都来参与讨论,毕竟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众人拾材火焰高吗。

攻打洛川彭老总还有个想法,想用围点打援的办法再一次吸引一个胡宗南的主力兵团来援,用攻打宜川的相同手法,把国民党在西北的机动兵力挖他一大块,只要能把胡宗南的机动兵力再吃掉五六万人,整个陕北的战局就完全掌握在解放军的手里了。

洛川是胡宗南丢了蟠龙以后重新建立起来的一个物资供应基地,地处咸榆公路以上,北接延安,南面连着咸阳和西安,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在当时的情况下是胡宗南在大西北的生命补给线。

但是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未必是如此了,围点打援的战术不但是人知道,国民党的部队将领也知道,但为什么屡屡陷入圈套?这就是战术的运用了,明知道解放军在钓鱼你还得钻。

宜川战役结束以后,痛定思痛的胡宗南被他的蒋校长一顿臭骂,差点就把小唧唧给切了,可是考虑到他一惯的忠心耿耿,从二十几岁就开始为校长效犬马之劳,跟了自己几十年,直到一九四七年,五十一岁的胡宗南带领部队拿下了延安才结婚,就又给了他一次机会,让胡宗南在现有位置上留任查。

这个威名赫赫的西北王是在抗战后结的婚,老婆是一个军统特务,是军统的头子,胡宗南的学弟,黄埔六期的戴笠介绍的。

传说这个姓叶的军统特务长的非常漂亮(叶翟霞),胡宗南有一次到戴笠的公馆里望这个小师弟,突然见了这个女人,顿时惊为天人,戴笠心领神会,把自己的这个情人作为一份大礼物介绍给胡宗南,在戴笠的有意的安排下,俩人的关系迅速升温。

胡宗南和戴笠是生死之交,俩人的感情到了不分彼此地步,哎,都到了共用一个女人的地步还真是有交情,国民党老是污蔑是红胡子,是共产共妻,实际这胡宗南和戴笠才是真的共妻了。

蒋校长的这个得意门生也不是没人给张罗对象,在以前有人给胡宗南介绍了一个在民国时期很有名的大名人,孔氏家族,宋美玲的宝贝外甥女,蒋经国的表妹,孔祥熙的二女儿,赫赫有名的孔二小姐。

传说这孔二小姐也很乐意,但是胡宗南害怕呀,他怕这个放荡不羁的孔二小姐到处给他戴绿帽子,自己又不敢管,所以就放弃了这个能攀龙附凤的机会,这门亲事就不了了之了。

戴笠和胡宗南的生死之交也间接成全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胡宗南最信任的机要秘书,被称之为红色暗剑的熊向晖。

胡宗南在大西北的几次战役失利以后(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也曾怀疑过是否有情报上的问题,军统也曾经介入过调查,也对熊向晖和产生过怀疑(最高级的情报只有那么几个有限的人知道,调查起来的范围不大),但最后熊向晖在胡宗南的担保下还是平安无事了。

要知道国民党的军统机关是十分厉害的,对调查间谍这一套手法也非常熟悉,死在他们手上的人是成千上万,没有胡宗南的担保,熊向晖的处境确实很危险。

但是戴笠对胡宗南这个老大哥是非常信赖的,所以对熊向晖的调查也就无果而终了(最后是找了个替罪羊给杀了,这被杀的人是真窝囊)。

不知道后来跑到台湾的胡宗南知道他这个机要秘书是人,而自己还曾经一力担保的时候是什么表情,不过,不管是什么表情都晚了,那的时候的熊向晖已经是新中国的一个非常优秀的外交家了。

胡宗南怎么也想不到他十分信任的这位年轻的军官是人,他和熊向晖认识十几年了,对他的工作能力非常满意,熊向晖把胡宗南的每一项工作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以至于胡宗南没有他在跟前都感觉到不习惯了。

熊向晖跟在胡宗南身边十几年,在四七年三月份国民党进攻延安以前的岁月里,也确实是尽心尽力为胡宗南服务,不然也没有办法取得他的信任,直到最关键的时候按总理的指挥才突然爆发,并一举取得了极大的效果。

他给延安方面不断提供的绝密情报对中国和解放战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后来很少有人提到这段往事,说过,熊向晖一个人能顶好几个师。

把熊向晖从一个青年学生提拔成一个掌握核心机密的高级军官,按国民党的话说也算是知遇之恩了。

熊向晖的身份一直到四九年十一月份,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正式暴露,或者叫显露吧。

那一天周总理在中南海的勤正殿宴请国民党起义过来的高级官员,宴会上周总理指着熊向晖对这些原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说:“大家,认识吧?”

起义过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很惊讶地说:“呵,这不是熊老弟吗?你是什么时候起义过来的?我们怎么一点也不知道?”

周总理哈哈大笑:“你们都错了,他可不是什么起义,是归队,别他年龄不大,但却是一九三六年入党的老人,是我们派他到胡宗南那里去的,当时蒋介石和胡宗南制定的作战计划,他的军长和师长还不知道的时候我们的就知道了。”

国民党这些起义过来的将领是暗暗吃惊,惊讶人长远的打算和计划,一颗冷子布了十几年,直到胡宗南进攻延安才起用熊向晖,这份心计让人害怕,想一想后背都冒冷汗。

熊向晖是周总理直接指挥的机密情报人员,在胡宗南进攻延安前刚刚经历了一次风险。

负责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周总理,在一次乘坐美国和谈调节人马歇尔的专机去南京的时候把自己的一个笔记本丢在了专机上,这个笔记本上有熊向晖的地址,旁边还有一个熊字。

马歇尔的副官很快就把这个笔记本按照保密手册的要求给送了回来,但是总理确认不了里面的内容是否已经泄密。

总理立即把这一情况通知了熊向晖,并起用了几个应急措施来保护他的安全,但是观察了十几天以后,没有发觉胡宗南对他有任何怀疑的迹象,这才让他继续在胡宗南的身边潜伏下去。

胡宗南在死了刘勘和严明以后又拼凑了六个师的兵力,重新组建了一支机动部队,并且调任老资格的将领裴昌会来出任司令长官,在广大的西北地域实施机动和重点防御。

这就是国民党胡宗南集团的悲哀了,一个几十万人的大战略集团,被一个当初只有两万多人,非常弱小的部队逼到了这种程度,真是不可想象。

会场上的彭老总有点激动,用一根小木棍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同志们,你们来,这是个多么大的地盘?可是胡宗南只据守几个大一点的重点城市,而黄陵、宜君、白水、合阳、澄城、石堡等大片的土地只用几个保安团和保警队来守备,这就给了我们充分的机会,我的意见是先攻击洛川,攻敌所必救,调动裴昌会兵团来援,然后再相机吃掉他,你们怎么样?把你们的想法都说出来,咱们再好好研究研究。”

彭老总说完后等大家发表意见,一个指挥员站起来说道:“彭总,我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敌人未必会上当,裴昌会这个人我认识,这是个老资格的国民党将领,保定军校毕业的,很有一点韬略,让他上当可不太容易。”

谢谢书友“还在奋斗的菜鸟”,你的意见很中肯,军事变革本来就是一个新生事物,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是各个方面都在研究的一个课题,你猜想的是不是会偏离原先的思路,老巴会说,不是的,至于以后怎么往下发展,原谅老巴暂时卖点小关子,还不能说,谢谢大家,这几章有点平淡,但老巴也是人,老是硬着,实在是受不了的,就得有和平淡吗,鞠躬。v

[無彈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