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论道文人

四爷看了看也不知想什么,站了一刻钟才下去然后就逛街了,四爷跟她走在街上,前后方圆几米都没有人,侍卫把周围的人给清空了。

耿熏儿瞧一眼周围……这样逛街压力大……

在店铺里边挑点东西就回去了,皇上不可能真在行宫里边不出来,没过两天皇上说和保定府的众位学子讲道,翰林府两个学士都在,保定府的学子们高兴坏了。

四爷问她想不想去瞧个热闹?可以在附近包个茶馆里面包个座位。

耿熏儿摇头,“我才不去呢,给你添乱就不好了。”

四爷点头,“也好,那你就在这儿呆着吧,闷了就叫来戏。”

王家人倒是挺门儿清的,这群皇子们伺候的不错,也不知是不是去京城特意打听了,还真的叫来好几个戏子,见着四爷收拾东西要走。

耿熏儿上去拿着一大把文章说道:“爷,这个怎么处理?”

皇上要见学子的信传出去之后,保定府的学子们都纷纷投文,有些怀才不遇的,把文章四处放。

四爷这里边都收到不少,跟着皇上身边的大人们也有不少,说皇上挑灯夜读他们的文,让学子们更加激动了。

现在外面都传着皇上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耿熏儿瞧着这些人的字,实在无语,就算自己七八岁的时候写得都比这强!他们怎么好意思来投?

他们不怕丢人吗?不怕被人看不上吗?

不过她体会到了什么叫疯狂,十年寒窗之苦,怪不得范进中举的时候会疯了。

学子们为了成为人上之人,十年的寒窗苦读,遇到个机会都会疯狂,千军万马走独木桥。

读这些文章……烂得耿熏儿都不愿意看了,现在四爷忘了,她还特意提醒一下。

四爷扔下一句,“拿出去烧了吧。”

耿熏儿愣住了,文章都送来了,四爷也看了,一个人都挑不出来吗?

耿熏儿退回来,手里边拿着文章,碧竹问道:“主子,那?都烧了?”

耿熏儿犹豫的叹口气,“嗯…烧了,避着点人。”

大概是真选不出来,四爷从王家大宅走出,街上分外的热闹,越是到了皇上跟中学子们论道的地方,越是人山人海。

虽然行人会避开,但这个时候谁敢骑马?

可街上太拥挤了,四爷下了马拉着马往前走,身后的侍卫上前说道:“万岁在和学子们论道,附近的人都来了!”

现在是三月中旬,天气虽不热,但是太阳出来的时候还是烤顶门。

人群拥挤,气味污浊,胤禛心里边恼火,叫人群堵到这里面,耽误了时辰就糟了。

一顿训斥少不了的。

侍卫们赶人也不行,皇上要施恩,他们一定要当贤明,不能给皇上脸上抹黑!

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喊,“老四!”

回头一看是老大,“我看你还没来知道,估计被堵在这儿了!”

看着眼前的人直郡王叹了口气,“这群人都疯了。”

哪怕远远的看一眼皇上,或许能在皇上面前念一念文章,都让他们疯了。

直郡王觉得在他军中也算是一呼百应,有时他觉得权力不小,但是现在来看,以前他想多了,太自大了。

他的权利是皇上给的,他能指挥的他兄弟也是可以的。

但是民心就那么回事,百姓甚至都不知道皇上长什么样,说过什么话是什么样的人,但是他们知道是皇上,就要跪下磕头,老百姓都是愚民,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怪不得汉人们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

前朝朱三太子之流,蛊惑民心,得到的就是这些好处,只要信了他们,就给米给银子他们就会信。

给一百个人粮食,可能得个善人的名声,可是给一百万人呢,那就是一百万人的军队!

到时候封疆裂土都不是不可能的。

直郡王看着这些想到这些,心中涌着一团火,复杂的看着眼前的人群,无奈的对四爷说道:“走吧,咱们从后面绕。”

四爷跟着直接进门,走了小偏街绕过去,终于赶到了。

直郡王也是奉命来的,御林军里外把守着,直郡王最后看一看,叫来领头的问一下就行了。

四爷过来就是当摆设的,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九爷。

半个多时辰才见九爷过来,他挤了一身的汗,可见进来的时候没有四爷那么轻松。

到屋里九爷骂骂咧咧的说道:“这群人都他娘来敢死!他娘的!”

直郡王听到这眉毛竖起来,他呵斥道:“老九,给我滚出去跪着,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九爷这两天飘了,被人奉承的北都找不到了,被直郡王这么一骂,脸青一阵红一阵,偏偏大殿里边可不止他们兄弟几个还有一群大臣。

这一群人都低头装傻,直郡王见他不动,一瞪眼,手中按上腰刀,“你敢不听大哥的话!”

老九也不至于那么傻,就觉得丢脸而已。

低声说道:“弟弟错了,弟弟这就出去,大哥消消气。”

说完转身就出去,身边的太监小狗子刚才听的话赶紧拿个垫子放在地上,九爷咬了咬牙把垫子踢走,就那么跪下了。

刚才那句话要是让有心人说给皇上听,估计他就得掉一层皮,就像当年的老三一样,剃了个头连郡王都丢了,他现在连爵位都没有,真出了事儿皇上肯定要扒了他一层皮的。

直郡王罚他,伤了面子但也为他好,九爷明白过来,就苦肉计吧!

过了小半个时辰,大殿当中一阵山呼万岁,皇上来了。

九爷身子跪直了,可是跟着除了万岁还有千岁……

四爷听着呼声,脸色一变,看着直郡王神色不动,“大哥,太子也来了吗?”

直郡王点头,皇上进城那天太子都没露面儿,此时却把太子带来。

四爷叹口气,没办法呀,汉人们太看重太子了。

但不管他怎么想,外面都是一阵高呼千岁的声音,大殿里的其他三位皇子听到太子的呼声如此之高,心中也一阵的复杂。

片刻太子和皇上走了进来,让四爷惊讶的是扶着皇上而来的是十三而不是太子,众人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