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做苗床
将近三千斤的湿稻谷全部运到晒谷场。
这些稻谷倒出来后,很多人低着头,看着这些稻谷,特别是村民,神情显得激动的道,“这些稻谷都很饱满,虽还有些泛青才割,也可也比我们先前种地几十年的谷粒还饱满。”
“等其它水稻全部成熟后,地里三千斤湿稻谷,晒干后至少还能留存两千三四吧。”
“那差不多吧。”
“话说,今天最让我惊奇的就是那打谷机啊。我们种地几十年,给水稻脱粒,都是甩或搓的,可今天那个打谷机,只是用脚踩两下,转几下,片刻功夫,就把稻谷脱的干干净净,真是一台神器啊。"
“可不是嘛。只是,等我们割水稻时,问安姑娘借来用一用,不知愿意不?”
“你这话问得好笑啊。人家灏源农庄几百亩地,这打谷机都不够用的,哪还有多余的借给你啊。”
……
需要育秧的水田,水稻全部收割完毕。
之后,那就是翻地。
灏源农庄养了两头大水牛,平时,那都是好吃好喝的供着,到了关键时刻就得发挥它们的作用了。
以前,灏源农庄的地都是租出去,因此,庄子里不养牛。
至于村子里呢,也没有人养得起牛。
毕竟,这牛可比买人贵啊。
买一个奴才,或许只要十两银子,可买一头牛,至少需要三十两银子。
因此,他们的地呢,都要靠人力翻出来的。
安玖玖自从把地收回来后,就未雨绸缪的,直接从县城买了两只大水牛回来。
两只水牛要下地干活了。
“咦,套在牛脖子上的是什么东西啊?”
“对啊,那是什么东西啊,我第一次见。”
“不会又是灏源农庄新发明的东西吧。”
“还真有可能。”
轩辕澈站在田埂上,看着安玖玖把叫牛梭子的东西,套在大水牛的脖子上。
牛梭子牛梭子,就是耕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呈“人”状形,,约半米长,两棱。它是在犁地时,与犁铧配套使用。
犁铧,就是安装在犁的下端,用来翻土的铁器,略呈三角形,这是翻土利器。
“安姑娘,这是在做什么?”
“不知道啊,你看她搞的东西,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我们先看看吧。”
“我们翻土,都是一锄头一铁锹人力全翻过来的。安姑娘搞得这些花模花样,有用吗?”
“啧啧,你现在在怀疑安姑娘,等一下可不要被打脸哦。”
“哈哈,我们先看看,这东西是怎么翻地的吧?”
轩辕澈跟在安玖玖旁边,帮着安玖玖把牛梭子套在牛的脖子上,用绳子穿过牛梭子旁边的两个小孔,两边绳子绕牛脖子再往后拉套上犁把,就像马套马车那般。
弄好后,轩辕澈问道,“小玖,这之后怎么弄啊?”
安玖玖说道,“你一把扶着犁把,这犁铧插地,你这牛往前走,而且是往直走,牛往前走时,你要扶稳犁把。用鞭子往牛屁股上甩一鞭子。”
安玖玖一说完,轩辕澈就扶住犁把,另一只手鞭子往牛屁股上一甩,牛就往前走。
它这一走,就直接带着犁头往前走,犁铧立刻就把土翻了出来。
随着水牛往前走,犁头犁把往前走,直接带翻了一圈上来。
“土翻了,土翻了,速度这么快。”
“按照这翻土速度,一亩地很快就会翻完的吧。”
“不过,我好奇的是,那用牛翻土的工具到底是什么东西啊?以前,我们都没有见过。”
“那还用猜,肯定是安姑娘搞出来翻地的东西吧。”
轩辕澈很清晰的感觉到犁的作用,可真比人速度快。
贺大人和其他人站在田埂上站着,也一个个惊呼着。
贺大人感觉自己这些天在灏源农庄的日子,仿佛如在天上飘了飘的,都要把自己飘的晕乎乎的。
安玖玖搞出来的每一样东西,都让人叹为观止,如果这些东西推广开来的话,不知道会是一种什么惊天动地的变化。
一亩地,一头牛犁了下来,就半天的时间,就把整块地翻完了。
“啊,这地翻完了?怎么会这么快,才半天时间而已吧。”
“对啊,速度真是快啊。如果让我们用锄头铁锹翻地,至少三个人要三天时间啊。用这个工具和一头牛,竟然只需一个人半天时间。”
这地翻完后,安玖玖就安排人把地整平整。
安玖玖说道,“把这地垄起来,嗯,要搞得像种菜的那样,一块一块,一垄一垄的。”
听着安玖玖这么一说,这些农民自然知道他们要怎么做了。
很快,一块块一垄垄土地搞平整了。
一亩地看着多,但人多做事快。
站在田埂上的村民,很是奇怪。
“安姑娘这是要做什么?这是要种菜吗?”
“是啊,看着搞得像要种菜。只是,要种菜的话,为何先要把完全成熟的水稻割了?”
“对啊。这蔬菜随时可以种,但不能随意浪费粮食啊。未成熟的粮食,可很多秕谷啊。”
那些过来学习的讨论的又是另一个事了。
“安姑娘要搞苗床,就搞这样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啊,和种菜一个模式,只不过,这地里有水啊。”
“哈,这就是苗床啊。”
……
安玖玖给那些学习的人讲解道,“这就是苗床。等苗床做好后,那就要下肥料,肥料撒下去发酵两天,就可以撒种子了。至于肥料,主要是草灰与粪类混合。但这肥料不能撒太多,不然,肥料太多,会把秧芽子烧坏。"
众人个个都认真的记着,只是在田埂上,无法用毛笔记着。
村民们倒是议论开来。
“安姑娘这是要做什么啊?”
“听庄子人说,好像是育秧来着。”
“育秧?什么是育秧?”
“听说是水稻秧苗。三个月前,安姑娘不是要拔掉多余的禾苗的吗?听说,这育秧就是培育水稻秧苗,等秧苗长大后,就移植到地里。这不,这就是要提前收割这亩地的原因。”
“哦,原来是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