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的炭火正在铜盆内燃烧,保持着御书房内的温度,维持在一个人可接受的范围内。用于照明的烛火在御书房内远离书籍字画的地方,细小的火苗在左右摇摆,引得四周的影子一片恍惚。风雪吹打吹打油窗纸的声音细碎,此时也令人略微感到心烦。
沉默的气氛在御书房内的蔓延,无论是身为皇帝的赵祯,作为重臣的包拯和庞太师,只是随行前来护卫的展昭与白展堂,还有刚刚扶着李太后在远离门窗的地方坐下的刘佳欣,他们谁都没有说话,都不知该如何开口。
派人前来和亲的高丽死了两名太子,和亲的郡主又与随行护驾的高丽尚书有染,加上辽国在边境蠢蠢欲动,本来赵祯就够头疼的了,刘佳欣突然又来了这么一句,赵祯只觉得自己的头更疼了。
刘佳欣一直对付的是谁,在场的人都知道,现在从她嘴里说出这样的话来,一定是事情出了设么问题。
赵祯只觉得他这个皇帝当得真是失败,外患内忧全齐了!如果不是有臣子又有母后,加上外面还有太监宫女和御前侍卫,赵祯现在真想像一个普通老百姓一样破口大骂。
可惜他不能,他是皇帝,必须保持所谓的皇家气度!
眼见赵祯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包拯和庞太师相视一眼,感到事情的棘手,要知道赵祯的脾气可是出了名的好,能让他气成这样,他们做臣子的还是先别开口了,万一触怒了皇帝,得不偿失。
展昭和白玉堂他们俩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御书房的门窗上,刘佳欣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加上她李太后披风上的点点血迹,这足以说明九天的刺客并没有走远。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捋了捋思路,赵祯决定还是先把李太后和刘佳欣的事情弄清楚,“我不是安排了人手保护母后吗?”
刘佳欣一抬手,双手环胸的她看到赵祯下意识的做了一个缩手的动作,扬了扬下巴道,“你的皇城早早的被九天的人给渗透了。”顿了顿,刘佳欣有些鄙视的说道,“我还以为几年前你至少把京城变得铁桶一样,结果……”
剩下的刘佳欣没有继续往下说,但话语中的鄙夷表示的非常明显,成功让赵祯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这确实是他的失误,赵祯也是觉得自己很无辜,安排人手不当,导致母后身边竟然全是九天的人。马上,赵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既然九天的人渗透进了皇城中,那么他身边呢?有没有潜伏的九天中人?
李太后那里出了事情,赵祯不由得芒刺在背,御书房内的温度虽然不低,却也令赵祯觉得全身冷汗直冒。
见赵祯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包拯连忙劝慰道,“皇上,既然太后娘娘身边发生了如此险恶之事,不如借机将宫内的所有宫内太监和侍卫禁军统统筛查一遍,以免此等恶事在此发生。”
庞太师则是在一旁冷哼一声,倒是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拆包拯的台,但也指出了眼下亟待解决的难事,“包大人,如今各地雪灾连连,若此时再爆出谎称被不明势力渗透,皇室中人遇袭的事,恐将造成朝野不安,各地流言四起,于社稷无益。且若果将精力全部集中在此时之上,恐将对赈灾之事造成影响,到时候造成流民四起,恐将引起难以预计的后果。”
赵祯的脸色变得更为难看,或者他觉得自己的脸色从来没像现在这样难看过,沉默了良久,觉得心累的疲惫的皇帝缓缓开口,也是在心中反复衡量后做出了决定,“两位爱卿都言之有理,可我们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清除整个京城内潜伏的九天中人,否则即便赈灾的旨意发出,也会被其从中作梗。此事,交由包卿处理。”
包拯恭敬领命,“臣,遵旨。”
庞太师预再劝道赵祯不要放下赈济灾民的事,赵祯又开口对他说道,“太师,赈灾巡访的事,就交由你全权负责,朕赐予你尚方宝剑,若地方官员有贪污渎职之行,朕允许你先斩后奏!”
庞太师颇有些欣慰的领命,“臣,遵旨。”
说完这些,赵祯在一件事上犯了难,庞太师外出赈灾,倒是相对比较安全,包拯留在京城处理潜伏的九天中人,必然遭到报复,他身边必然不能缺少护卫力量,展昭和白玉堂必不可少。可万一那些潜伏在皇城内的九天中人对自己下手怎么办?谁来保护自己?
生平第二次,赵祯认为他以往以为牢不可破的皇城不安全。
正想着,赵祯的目光落在了护卫在李太后身边的刘佳欣身上,他顿时眼前一亮。
刘佳欣注意到赵祯的目光,挑了挑眉,他想干什么?
“明涵。”第一次,赵祯如此认真的叫刘佳欣的字,他安全的问题刘佳欣能解决,“你还有一个师兄住在京城外的纯阳观中?”
问大师兄做什么?刘佳欣一时没有猜到赵祯的用意,也是点头道,“没错,大师兄从几年前开始一直住在那里。”
赵祯的眼神不由得热切期待了起来,“明涵你能请你那位师兄进宫保护朕几天吗?”
对于赵祯的请求,刘佳欣一开始是愕然的,很快她答应下来,“好,只要你不嫌大师兄他有些古板。”
当年常年奔波在外,试图寻找师尊谢云流的下落,结果不光成就了洛风果断的一面,也让他时常在遭人白眼的情况下变得古板不少,他的温柔只对同为纯阳弟子的他们和好友,否则任何人都会在他身上感受到疏离感。
“我知道了。”赵祯点点头,与安全相比,那位道长为人古板不是什么大事。
剩下的事刘佳欣没有仔细听,无非就是为了不打草惊蛇,这两件事将在秘密中进行。至少对这两位重臣来说,这个年是过不好了。
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赵祯已经命包拯和庞太师退下了,展昭和白玉堂也随行离开,赵祯看起来有事想要与李太后说,她本想随着包拯等人一同离开,没想到赵祯主动开口把她留下。
“明涵,这件事也与你有关,你听一下也好。”
“是。”
刘佳欣不明白怎么还有事情涉及到自己了?她应了下来,想看看是什么事。
等到御书房内只剩下赵祯,李太后和刘佳欣三人,赵祯叹了口气瘫坐在椅子上,这种状态他只维持了短短几息的时间,之后他立刻正襟危坐。
“皇儿,有什么事你直说吧。”李太后出声道,与赵祯相处的这些年里,每当他陷入沉默时往往意味着他遇到了棘手的问题。
从案上一摞奏折下面抽出一份国书,翻开粗略的看了看用来提醒自己,正色道,“鉴于你在北境的出色表现,你成功的引起了西夏王子的注意力,他意图娶你为正妃。”
挑了挑眉,刘佳欣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她重复了一遍赵祯的话,“意图娶我做正妃?”
刘佳欣觉得不是自己疯了就是哪个西夏王子疯了,她是在西夏呆了一段时间,做了些事,可她这一切做的非常低调,是怎么引起那个西夏王子注意的?
赵祯点头,又一次向她重复确认,“没错,我来问问你的意思。”
说是来问刘佳欣的意思,赵祯觉得这更像是通知,现在麻烦够多了,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听到西夏陈兵边界的坏消息。不过这件事还是要知会刘佳欣知道,免得赐婚圣旨下达后她不声不响的离开,到时候他没办法交代。
刘佳欣立刻猜到了赵祯的意思,她轻轻叹口气,正准备拒绝,李太后率先替她开了口,“这不可能!”
“母后!”赵祯没有想到李太后居然会如此不顾全大局,他试图劝说李太后同意,“现在大宋内外不平,我们的麻烦不能再多了!”
本来以为李太后在思考过后会同意的,赵祯却没有想到李太后仍然选择了拒绝。
“不可能,明涵的婚事我早已经有了主张。”李太后顿了顿,说出了一个更能令赵祯放弃和亲想法的理由,“你是希望当汉高祖,还是希望成为汉武帝?”
汉高祖刘邦,三十万大军被人围困,内外交困下和亲求和。汉武帝刘彻,重用霍去病卫青,北击匈奴将其逐出世代生活的草原。
大宋的情况可比刘邦面临的情况好上不知几凡,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当年□□皇帝得国不正?现在这么多年过去,当初的事还有几个人记得?一个英明的皇帝难道还怕自己弹压不住武将?
汉武帝那样的君主是赵祯一直羡慕的对象与楷模,但现在他缺的不是其他的,缺的是时间!
想到自从自己登基继位以来的种种,赵祯颇有些挫败,“可朝中那些老臣,唉……”
一声叹息,饱含着赵祯的辛酸。
刘佳欣冷冷一笑,对着赵祯道,“你可是皇帝,皇兄!”
在皇帝和皇兄两个词上加重语调,刘佳欣此举意图很明显,让赵祯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做臣子的挟持皇帝,那么离内乱的日子就不远了。
东汉末年,安史之乱后,都是这样的情况,都是史书上明确记载的事实。
“所以,明涵,我需要时间。”赵祯一句话把事情拉回了原点,他热切的看着刘佳欣,仍然没有放弃说服刘佳欣和亲。
得,刚才的话等于白说。心里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刘佳欣拍拍刘太后的肩膀示意她不要开口,她有办法,应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