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古代的赋税

众人一听这话,纷纷呆住。

——随便买上个五十亩八十亩?

——随便?

——那可是好几十两的银子啊!

安小暖也不管众人怎么想,继续道:“我家的情况大家伙儿是知道的,人口不多。

三个孩子都要上学,我和我娘加起来只有两双手,根本种不了什么地,顶多种种菜种种果树。

像什么麦子啊什么水稻啊,我们是想都不用想了。

你们若愿意的话,就租我们的田地吧。

当然,一亩地一年收一成粮食是不行的,毕竟我们家也要吃饭,这一点希望大家伙儿能理解。

就收两成吧,要上交给国家的田产税也包含在里面了。”

古代的赋税可不少,田产税就是其中之一。

这田产税啊,一般都是十五税一。

也就是说,一亩地的粮食产量,要上交十五分之一给国家。

打个比方,如果安小暖家一亩地一年的产量是一百五十斤粮食,那么她就得拿出十斤粮食来当成田产税交给县衙。

也有三十税一的。

但这种税率比较少见,一般都是太平盛世,国库充盈的情况下,国家给予百姓福利,才会只收三十税一的田产税。

之前大宁国的赋税很重,光是田产税就是十税二,前两年更是十税三。

十税三啊!

一亩地一年的产量若是一百斤粮食,就得上交三十斤给朝廷,大宁国可真敢收!

而现在,锦国虽然刚刚建立,面临着诸多难题,但田产税已经恢复到十五税一

了。

更别提,去年和今年大家伙儿都是免税的。

长久会如何先不说,至少从现在来看,锦国的皇帝是极好的。

至于安小暖为何只收两成的粮食当租金,还包含了田产税在内,这就得再说说锦国当前的政策和除了田产税外的其他税了。

首先,田地是安小暖买的,田契记在安小暖的名下。

不管安小暖租给谁来种,县衙那边只会找安小暖要田产税。

其次,除了田产税外,锦国还要收人头税和户税。

人头税是每个人都要交的。

三岁到十四岁的孩子,每人每年要交二十文钱。

十五岁以上的,每人每年是一百文钱,得一直交到六十岁。

以安小暖家为例,刘氏和安小暖每年各交一百文钱,三个孩子每年各交二十文钱,加起来就是二百六十文钱。

这还是普通老百姓的人头税。

像那些大户人家,家中养了奴仆的就得另算。

每个奴仆每年得交二百文钱呢,这个钱得由主人来交,要不怎么说能养得起奴仆的都是有钱人?

还有啊,由于重农抑商的原因,商人的税可是农民的双倍。

商人不管干什么,都得多花钱。

据安小暖所知,某些朝代还会有特殊的税。

比如男子女子到了年龄未成亲,就得加倍征税。

还有什么献费,专门孝敬皇上的,说是皇上太辛苦了,每人每年得孝敬他几十文钱。

咳咳,扯远了。

这两种税只是安小暖没穿来这里之前在书上看到

过,锦国目前是没有这种税的。

再说说户税吧。

户税以家庭为单位,每户人家每年得交一百文钱。

正常来说,还有更赋,就是成年男子每年要给国家服役,做义务劳动。

更赋又分更卒、正卒,还有戍卒。

更卒一年一个月,像挖挖水渠,修修东西什么的,之前大宝他亲爹去修城墙,就是属于更卒。

正卒是去当兵,一生一次,一次一年或三年,看朝廷需要。

戍卒则是去边境戍边,每年一次,去三天到七天。

当然,这些都可以花钱搞定。

如果家中实在没有成年男子或成年男子不能去服役,就交钱。

但具体交多少,就看当地的官府贪不贪了。

尤其是戍卒。

戍卒需要去边境,路途遥远,花在路上的时间都比戍边的时间多。

很多人去戍边三天,光路程就得两三个月,没死在边境倒死在半路了。

所以啊,为了这个花钱的人是最多的。

很多人为了不去边境,一年都得掏上百文钱。

活着不易啊。

所以,安小暖收两成的粮食还包含田产税,一是为了减轻大家伙儿的负担,二是为了以后交税时能方便一些。

反正她是不亏的。

在说出只收两成粮食还包含田产税时,她就已经在心里算过一笔账了。

以五十亩水田为例。

大家伙儿种田技术有高有低,就算每亩每年的产量平均是二百斤粮食吧。

五十亩水田,总产量就有一万斤粮食。

一万斤的两成是

两千斤,而一万斤的田产税,则是七百五十斤。

两千斤减掉七百五十斤,安小暖还能剩下一千二百五十斤粮食,可以了。

反正银子留在手上也是死的,拿来置办田地出租,每年都能有一些粮食送到家里,何乐而不为?

虽说这么一算下来,一百斤粮食就得上交二十斤给她,好像还挺多的,跟之前大宁国十税二差不多了。

但花钱买地的人是她啊,她是将田地出租出去,又不是做慈善。

大家伙儿一分钱没花就有地种,等粮食收上来以后才交租金,连田产税都包含在内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更何况,安小暖在说完租金后,又道:“今年是咱们正式重建新家园的第一年,朝廷那边也不收税。

再加上咱们没有种植水稻的经验,也没有在这样暖和的地方种植过麦子。

所以我和我娘决定,今年的田地免费给大家伙儿种,不管你们种什么,收成多少,我们一成都不要。

不过啊,我们也有要求,希望你们在租了我们的旱地后,能在明年春耕前,把旱地开垦成水田。

这工钱我们就不给你们了,当是抵了你们今年的租吧,就看你们愿意不愿意。”

众人一听,哪有不愿意的?

说是帮安小暖把旱地开垦成水田,但水田开垦好以后,真正去种植的人不还是他们吗?

安小暖这是在帮他们啊!

于是,在经过一番商量后,除了赵里正和屠夫杨,还有廖大伯

易大伯几家手头有银子,决定自己买几亩地来种以外,别的人都选择跟安小暖租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