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红楼梦》写了多少诗词歌赋?有何重大意义?
有诗体小说之称的《红楼梦》,所写诗词歌赋之多,涉猎之广,叹为观止。
不完全统计,共有22类体裁,其中七绝26首、五绝4首、七律37首、五律9首、排律2首,歌行2首、乐府1首、词18首、曲18首、赋1篇,对联酒令灯谜谚语歌谣若干,大概总计207首(篇)以上。
且集中体现在书中前八十回,数绝句、律诗、词令为主的传统诗词运用得最多,红学研究者据此还编辑成影响深远的《红楼梦诗词鉴赏辞典》。
实际上,《红楼梦》这么多诗词歌赋,实乃雪芹先生以他旷世才学和超凡见识为底蕴,穷其一生心血反复打磨出来的文化瑰宝,一方面为了传世,另一方面旨在服务于内容创作,精准体现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社会上流阶层的现实生活。
《红楼梦》甲戌本第一回第一首诗的夹批曾表明创作这么多诗词歌赋的初衷:"雪芹撰此书,中亦有传诗之意"。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么多诗词歌赋,都与书中内容紧密相联,并非可有可无,极具总领或分起的关键作用,对推进情节贯通结构起着穿针引线的重大意义,实乃《红楼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真正读懂《红楼梦》,就不能忽略这些诗词歌赋,若跳过或者蜻蜓点水似的浏览,不仅谈不上开卷有益,恐怕还难以把握名著的精髓,不明白到底写了什么,以致云里雾里不想深读下去了。
这也是《红楼梦》之所以"伟大"有别于其他古典小说的独到之处。可以说,《红楼梦》诗词歌赋体现出的意境魅力,是迄今为止其它古典小说超越不了的最高境界,没有之一。
在下不妨扼要总结《红楼梦》诗词歌赋的重大意义,挂一漏万未能提及之处,还请斧正。
首先,这些诗词歌赋与文本内容互补,是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的重要点缀,彰显了《红楼梦》主旨及鲜明的时代文化色彩。
如第一回直接点出的"并题一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首标题诗出现在《红楼梦》几度改名的过程描写中,由《石头记》、《情僧录》,到《风月宝鉴》,到"又题曰《金陵十二钗》"时,题了此诗。
短短四言绝句,可不简单,不仅流转自然,还将读者与作者"双峰对峙"的语境通过对仗的诗意展示出来。
对不明究里的一般读者而言,这部小说也就是"荒唐""辛酸"。殊不知,于"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的雪芹先生来说,哪里是痴人说梦?完全是亲身经历之后的深切感悟,这样的灵魂拷问与精神对话,个中况味谁能明白?
当然只有知音,只有通读至少五遍后的"红迷"才能真正洞察。
如果读者对雪芹先生这首自偈都弄不清楚,还能明白岂止"为闺阁女子立传"的《红楼梦》?
恐怕不能。或许还会嫌弃为多此一举。
又如书中跛足道人唱"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开头的《好了歌》,以及甄士隐顿悟之后所作的《好了歌解注》,都是雪芹先生"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再现。
实际上也是具象化的揭示《红楼梦》主题的经典歌谣,暗指赫赫贾府尽管"百年不疆",但"盛极必衰",结局最终走向没落。
因这是封建社会贵族阶级腐朽堕落之下必然的归宿。天道轮回,因果循环,莫不如是。
雪芹先生对走到尽头的封建社会厌恶与批判的思想,由此表露无遗。
可见,这一歌谣的重要性。
明白其内涵,方可感之《红楼梦》博大精深之处,不仅有爱情小说的恩怨情仇,更有人情世故与宗法制度相融下命运浮沉的现实拷问,藏有雪芹先生血与泪的控诉,可当历史小说深度反思总结呢。
再如第五回宁国府上房内间挂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宝玉见后,就不愿在那里午睡了。为啥?很显然,"对联"很世故,表达的意思不对宝玉的胃口。
可见此联用意之深。既烘托宁国府庸俗的处世哲学,又反映贾宝玉不喜欢"仕途经济"崇尚自由随心所欲的个性。
即便上房内间布置得"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贾宝玉也"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忙说道:出去,出去。"起承转合间为其"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埋下伏笔。
挂在此处的这幅对联也就太重要了。若不以为然忽略它,或者不明白这幅对联的意思。能洞察红楼男主的鲜明特质,进而明白"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的寓意吗?
显然不能。
其次,《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多隐喻红楼人物的命运,预示人生走向,或者说是最终的生命归宿。
这类诗词歌赋很多,占比也很突出,实属《红楼梦》特色亮点之所在。若没有这些隐喻暗示的诗词歌赋,就很难感知红楼人物极其鲜明的个性,也就无从了解何以"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一价值取向了。
略举三例即可感之。
如最经典的"金陵十二钗"判词。宝黛合一,就二十个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如果不了解乐羊子妻停机劝夫求学的故事,能懂"山中高士晶莹雪"的薛宝钗?也就不明白作者何以"可叹"了。
如果不了解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咏絮"经典,
如果不了解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咏絮"经典,能懂表面尖酸刻薄实则才华横溢的林黛玉?也就不明白作者何以"堪怜"了。
饶是如此,雪芹先生仍担心读者对"金陵十二钗"理解不透,又赋能加持"金陵十二钗"图画、仙曲,形成磅礴浓厚的《红楼梦》诗词文化氛围,方便读者推断她们的个性、品行、教养和必然的命运走向。
"玉带林中挂"的林黛玉十七岁时爱而不得泪尽而逝,"金簪一雪里埋"的薛宝钗尽管实现了"金玉良缘",却独守空闺,眼睁睁看着贾宝玉离家出走,只能困守败落的贾府。
怎不是苦命的"终身悟"?当然"可叹"与"堪怜"了!
又如王熙凤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也道尽她的苦命,最终凄惨结束短暂的一生。
这位代理荣国府来自"四大家族"之王家的名门闺秀,有才干有气魄,其"杀伐决断"不亚优秀男儿,只可惜生不逢时"偏从未世来",最终"力绌失人心",落了个被休弃的悲催下场。
还有贾宝玉为晴雯被逐出大观园悲惨去世鸣不平,哀痛之下所作的《芙蓉女儿诔》。
文中"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及"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等点评与哀悼之语,深切表达了贾宝玉痛惜红楼女儿的愧疚之情。
由此可见,雪芹先生深情的诗意缅怀,正是他创作《红楼梦》为"为闺阁女子立传"的本真与初心,如果不用心拜读这些诗词歌赋,哪会清晰感之?
其三,《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重塑了人物形象,有利于读者更加明白其个性特征,可以深度把握《红楼梦》之所以誉为百科全书式古典小说的厚重与恢弘。
这方面的诗词歌赋,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借助他人诗词彰显人物特点。
如第三回宝黛初次见面时,雪芹先生描述贾宝玉的外貌后接着就以《西江月》二词比对他"寻愁觅恨""怕读文章",这样"天下无能第一"的公子哥,怎可能托起没落贵族的重担?
结局自然是"于国于家无望"了。
初一看,似乎是嘲讽为社会所不容的男主,实际上"正话反说",凸现贾宝玉的叛逆个性、不随俗的特点,寄托了雪芹先生的悲悯与祈愿呢。
二是自作诗词体现鲜明个性。
这样的诗词最多。如林黛玉的菊花诗白海棠诗谜语诗中的"孤标傲世偕谁隐"、"醒时幽怨同谁诉"、"半卷湘帘半掩门"、"风雨阴晴任变迁"以及《秋窗风雨夕》中的"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葬花吟》最有名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等等这些经典的诗句,无下反映女主林黛玉清高孤傲不合世俗的"绛珠仙子"风采。
既玲珑剔透、冰清玉洁,又恃才傲物、任情率性的林黛玉,感时伤世、用情真挚,寄居在嘈杂而又多"死鱼眼睛"的龌龊贾府,悲苦的命运必然如她谶语式的诗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了。
薛宝钗写的诗词同样如此。
她有名的《咏白海棠》、《临江仙·柳絮词》就展示得淋漓尽致。"珍重芳芝昼掩门"、"愁多焉得玉无痕"、"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等等,正是她稳重自矜的表露,所谓标准的大家闺秀形象呼之欲出。
恰如王熙凤的评价:"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其四,《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托物言志,抒发人物心情,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这类诗词多体现在雪芹先生刻画红楼人物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情景中,使之交相辉映、水乳相融。
如三十四回黛玉看望挨打的宝玉后,宝玉悄悄安排晴雯送去两张旧手帕表意,心领神会的黛玉即在手帕上写了"眼空蓄泪泪空垂"、"抛珠滚玉只偷潸"、"彩线难收面上珠"三首七绝。
这就是黛玉经典的抒情诗《题帕三绝》,发自肺腑地表达了相思之苦以及感情得到回应的欣喜。
此后,宝黛爱情尘埃落定,不再拈酸吃醋的林黛玉看见了幸福的曙光,也就有了后来与薛宝钗"金兰契互剖金兰语",还认薛姨妈为干娘的高光时刻。
如果不明白这传情达意的《题帕三绝》,如何懂得黛玉的情感历程?还会误解她之前使小性儿有多么不讨喜呢。
又如三十八回薛宝钗应和"螃蟹宴"写的中秋诗《螃蟹咏》,其中掷地有声的名句"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其实是雪芹先生借宝钗"讽和螃蟹咏",对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宗法制度表示不满,却又无从反抗,只得借题发挥,弱弱的渲泄情感,以此表达心声罢了。
综上而言,正是有了这么多诗词歌赋,《红楼梦》才有了饱满的古典文化气息,才有了朦胧含蓄美仑美奂的诗化意境,从而成就独有的文学魅力与经典的艺术价值无缝衔接,得以专门的"红学"研究彪炳史册问鼎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