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梓童惯会察言观色,当即看出他已露怯,于是再往他心头添一把火,告诉他花名册上有他的名字,而如今那本花名册在她同伙的手中,可保他无虞。
之后又换着法儿的让他详细交待了当初瑞王派来的人是如何对他下命的。
原来这个商贾是宿州境内最大的石材商人,也的确负责了此时修建水坝所用的石材,当然与他安排这一切的人并非平阳侯,而是瑞王的手下。
这个工程于他而言无疑是笔大买卖,是以他停了所有生意,全心为此事张罗。他自己也是宿州人,自然知晓水坝对宿州的重要性,故而选材用材皆是最好的,亲自盯着工程,一丝不苟。
可谁知就算他这样用心,可还是出了大娄子!
事后瑞王的人来找他,说一切皆因他所供的石材质量参差不齐,这才没能抵住洪水的凶猛,酿成大灾。事已至此,定要有人为此事负责,瑞王是皇亲国戚,自不会被圣上怪罪,可他一个小小的石材商人,小命怕是要保不住。
他当时就跪在地上拼命朝那人磕头,求那人禀明瑞王,石材都是一等一的好货,断无问题,求瑞王无论如何也保他一命!
那人便道,若想保命就得换个说辞,只要他愿意将一切都推至平阳侯身上,从而择清负责督兴水利的瑞王,瑞王便会奏请圣上轻判,同时也会令查办此案的钦差,待案子告终后将他悄悄放了。毕竟一个平阳侯,已足够平息圣怒,及宿州百姓之怒。届时谁还会再关注他一个小小的石贩商人轻判重判?
商贾老实的将经过交待完后,才有些后知后觉的疑惑:为何身为瑞王心腹的温梓童竟会不知这些?
温梓童便告诉他,其实那个命他攀咬平阳侯的人并非是瑞王所派,而是手下的人见事情闹大,一心要保住自家王爷,这才自作主张将这口锅扣到了平阳侯的头上。
商贾闻听这个解释,大惊过后倒也尽信了,赶忙又问起自己当下该如何应对。温梓童语气笃定的道:“平阳侯一直是瑞王看重之人,不然当初兴修水利这样的好事怎会落在平阳侯头的?手下自作聪明的举动已令王爷极为不快,若真置平阳侯于死地了,王爷既不会饶了他们,也不会放过你。”
商贾眉头紧锁,“若小人此时翻悔,告诉钦差大人负责采购条石的不是平阳侯,而是瑞王的人,岂不是撇清了平阳侯,却又将王爷拉下了水?”他犹豫下,又极为难的追加了一句:“再说这当庭悔供,证词前后不一的罪名,只怕小人也担待不起……”
温梓童便悉心安抚:“恩公大可放心,今日你救我一命,我又岂会让你送了性命?你只需按我说的做,我自有办法送你全须全尾的离开宿州。”
顿了顿,为了获取更多的信任,她也决心将自己的推测先说出来,以彻底安商贾的心:“至于王爷那边,也无需你担心。王爷已然查明,此次大灾并非天意而是人为,乃是有人为构陷王爷,将堤坝炸出了个缺口。”
商贾目瞪口呆,缓了多时流下两行浑浊的泪来:“果真,果真是有人构陷!小人的石材并无任何问题!”
温梓童点点头,接着道:“故而王爷此次,只需要你在两日后的提审时,将实情照实说出即可。你的石材并无问题,王爷自会找出构陷之人来还你清白。”
商贾拼命的点头,连连谢恩!对于温梓童所说的话自然是言听计从,无所不应。
既然温梓童已与商贾达成这种合作关系,晚食时商贾便将得来的饭食偷偷分她一半。两日未曾见到食物的温梓童,在见到吃食的那刻如饿狼一般猛塞了两口,可接着她却突然哽住了。
她将手中余下的干粮放下,怅然若失的回到稻草垛旁,含着口中的一口粮,默默流下了眼泪。
她是能靠这些粮食保住命了,可仍在井底密道的椒红呢?
思及这些,便引出一连串的咳嗽!之前暂时压下去的病况,似乎又反复了。
商贾可以暗中分她些许口粮,却没办法为她弄来药,于是在接下去的一日里,眼看着隔壁的温梓童病情愈发严重,从最初她可勉强扒在窗口上与他悄声对话,到之后他透过铁棂子看她躺在草垛旁无力走动,只能趁狱卒行远时轻声喊话。再到此时,他透过铁棂子喊话都得不来她的半点回应。
他知道她是真的快要熬不过去了。
而躺在草垛旁的温梓童,虽则已没有力气发出声音,但脑子还是有一丝清明的,恍惚中她甚至笃信自己这回是死定了。她在想,若是这次她死了,上天会再给她重生的机会吗?应是不会了。上辈子她带着极大的恨与怨,以及被李玄愆莫名的触动,她死前有着强烈的不甘。而这一世,因着未再去走那条错路,即便不甘,可心中的恨也不似那时强烈了。唯余的是一种遗憾,她与李玄愆,此生仍未修成正果。
不过这辈子总归还是有收获的,他帮她找到了娘亲,而且娘亲已遇良人,后半生她无需太过牵挂。至于父亲,纵有万般的不是,毕竟是给了她生命,将她养大之人,她死前能救他一命,权当是还他了。
虽则石坝被炸的证物尙未能找到,可有了商贾的翻供,想来他的命是能保信了。
这样想着,温梓童竟觉有一丝欣慰。她看着被一扇扇铁栅门围就的又窄又黑的夹道,唇角微微翘起,因为无边的黯淡之中,她仿佛看到了李玄愆在大步朝她走来。
若这不是将死之时的幻像,该有多好啊。
带着这丝淡淡的不甘,温梓童终于闭上了眼睛。
而就在她的周身渐渐变凉,身子也越来越僵硬之时,忽地一股暖意靠近,将她笼罩……
窗外夜色深浓,淅淅沥沥的滴着小雨,才使这夜色显得不那么枯寂。屋内明烛灿然,袅袅熏香掩着药草的味道,雕花的梨木架子床上挂着藕荷色的纱帐,而温梓童,此时就静静的躺在这张床上。
李玄愆坐在旁畔,双手握住她的右手递在唇边,不时为她哈暖,偶尔还轻轻的吻触上一下。他眼中满是担忧与焦急,刺史府的府医已为她开过药了,可服下后人还是没有什么起色,身上冷冰冰的。
他为她搓了搓手心,然后将她的手塞回衾被中捂着,又将她额头上的帕子取下,放到身边小方几上的铜洗里投了投,拧至半干,重新覆回她的额头。
在覆回帕子前,他先用手试了试她的额温,发现烧似乎倒是退了一些,不禁略略心安。
这时响起“砰砰”两声低低的叩门声,李玄愆道:“进。”之后便见骆九端着一碗汤送了进来。
这是李玄愆特意嘱咐过的,但凡温梓童的药食,不可假手刺史府的下人。而他们一路赶来的急,除了隐卫并未带丫鬟小厮,是以骆九便成了专门负责给温梓童递送药食之人。
骆九将汤放到床头的二斗小橱上,低声禀道:“殿下,参是属下亲自去药房现买的,断不会有人动手脚。”
李玄愆微微颔首,吩咐骆九先下去,然后自己亲手将参汤一勺一勺的喂给温梓童。尽管她喝一勺吐半勺,总归也是喝下去了一些。李玄愆知她已有几日不曾吃过东西,如今病着咽不下去食物,参汤便是最佳的补品。
一小碗参汤喂完,他将空碗放在一旁,拿帕子仔细给她擦了擦嘴,然后重新从衾被里寻出她的手,握在双手掌心如珍宝一样捂着。
那夜他原是想去平阳侯府见温梓童一面,告诉她平阳侯在宫中的一些情况,好令她安心。可谁知去了才发现,整个汀兰苑只有一个丫鬟和一个外面的大夫在。
丫鬟素容见是他,自然不敢有所隐瞒,将所有事情全部说了出来。他当即大为震惊!他知她大胆,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却没料想她竟如此大胆,只带着一个丫鬟就去了宿州!想到宿州当下的情形,李玄愆不敢轻忽,当夜带着骆九及其它隐卫出了京城,一路快马加鞭赶往宿州,终于在今晚闭城后赶到了城门外。
原本他并不想为此事京东地方官府,可当时城门已闭,为不耽搁入城时间,他不得不掏出令牌暴露身份。于是很快伍经义和宿州的地方官们便接到消息,慌里慌张的就赶来迎驾。
既已惊动地方官府,李玄愆也只好从善如流的住进了刺史府,表面上只道是替圣上来安抚宿州百姓,暗地里则撒出隐卫四下搜寻温梓童的下落,只留下骆九在身边随时待命。
伍经义向他禀述来宿州后的查案进展,提到新近抓获一关键证人,乃是此前兴修水坝之时供条石的商贾。出事之后那商贾不见踪影,不日前才刚刚抓捕归案。据那商贾供述,当时找他购买劣质条石的正是平阳侯。
李玄愆深知此人之关键,故而当即决定去牢房走上一趟,亲自审审他。可谁知去了牢房尚未及提审那商贾,就意外看到铁栅门内关着的一女子,侧影像极了温梓童!
他当即冲过去命狱卒将牢门打开,撩开乱发一看竟当真是她!
李玄愆唤她几声都未能将她唤醒,又摸了摸她额头发现生病了,便立即将人抱回寝堂,让府医看过后,又喂了汤药,之后他便一直守在她的身边,不让其它人接近。
他尚未来及问询这是怎么一回事,但既然刺史府的人将她关押在只拘重犯的牢内,想来是做下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或是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既然如此,便有被灭口的风险。
李玄愆又坐了一会儿,见温梓童还是没有半分将苏醒的苗头,于是将她的手小心放回被子,起身出了屋,打算先去问明情况。
骆九就守在屋外,李玄愆只侧眸看他一眼,他便会意,双手作拱立下保证:“殿下放心,属下定会看好这里,决不会让任何人接近温姑娘。”
得了保证,李玄愆方安心的离开。
伍经义和宿州长史一直候在明间,见李玄愆走出,连忙朝着他行礼。李玄愆摆摆手,示意他们无需多礼,而后自行在椅上坐下,抬眼,视线在二人脸上逡巡一圈儿,问道:“她为何会在刺史府的大牢里?”
宿州长史从未去过京城,自然不知这女子是何来头,于是将目光悄悄投向钦差大人,以为身为京城人士的伍经义会知道点儿什么。然而却看到伍经义如他一般的迷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