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第 102 章

杨绦和孙藏终于吃好喝好,杨绦去结过账,就互相告辞各回各家了。

回来的路上,杨绦正要出清河坊时,目光不经意间瞟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李络,她正和一个面生的男子站在一家茶楼的屋檐下说话,笑语阵阵,场景很是唯美浪漫。

杨绦看见也就看见了,没那个闲心上去打招呼,且那两人怕是不希望有人打扰的。看了两眼,就继续往家走了。

巧合的是,杨绦到大门外时,李绒也从染坊忙完回来了,两人在大门外正正好碰上。

相视一笑后,就相携着一道进了门。

负责守门以及跑腿通传的小厮石柱看见二人,很有眼色的没有凑上去,只是远远地招呼一声:“老爷、夫人回来了!”

英娘的女儿梨花很是乖觉,听见动静也从倒座房里跑出来,脆声招呼:“老爷,夫人。”

杨绦和李绒点点头算是回应,末了李绒吩咐梨花道:“梨花,给你娘说一声,这几天都吃的米饭有些腻烦了,今晚换个吃法,面片、馄饨或者包子馒头什么的,她看哪样方便就做哪样吧。”

“唉!我娘正在洗被褥呢,梨花这就告诉她去!”小丫头脆生生的应了,就腿脚轻快地跑走找英娘去了。

再有十来天就要过年了,屋里铺的、盖的被褥,都要拆出来洗过,再换上干净的过年用。

以前在李家时,李绒都是一个人忙这些的,自从雇请了英娘来,她就再不用做这些活儿了。

两人跨过二门垂花门,进入正院、径直往正房走去,边走边闲聊着今天各自在外面的情况。

“……棉花供应商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等以后纺织厂做得大了,再考虑去另寻两个北方的棉商,到时三方制衡,也能降低万一受到棉商挟制的隐患。”

杨绦简要地介绍了今天的成果和未来打算。

“……今天就和那个冉姓染料商签了契约。以后两个染料商供应染料,应该能稳妥很多。

打算看明年上半年的利润情况,如果生意好、利润可观,明年下半年就再多盘租一个院子,再招一些工匠,把染坊扩大些。”

李绒也说了今天的收获,以及对染坊的一些规划。

杨绦和李绒进入正房夫妻卧室的外间,在窗下的踏上坐下。

两人刚坐下一会儿,小丫头梨花就提着一壶茶水来,“老爷、夫人,你们刚从外面回来,想必冻着了,喝些热姜茶暖暖身子。”

这热姜茶是英娘用红糖和姜片再加茶叶熬煮出来的,茶叶茶香把红糖和姜片中的那股子药味盖下去了不少,闻着还不错,从外面吹了冷风回来,一碗下肚身体就暖和起来了,还能预防感冒。

“嗯,放下吧,这茶我们自己倒就是。”杨绦把一壶热姜茶接过来放在桌子上,免得梨花烫着手把茶撒了。

“是。”梨花把茶送到,快步出去了。

杨绦翻过桌上茶盘里倒扣着的茶碗,给李绒和自己都倒上一碗。

“绒姐,这有人服侍帮手,是不是舒坦多了?至少一回家就能喝上一口热茶。”

李绒上辈子也曾了过几年由丫鬟服侍的日子,但现在这样的日子才是最自由自在的。

呼着气吹凉热姜茶:“呼!呼呼~这日子确实过得啊。从家务琐事中脱身出来,然后去做想做的事情,确实美得很呢。”

“呼~绒姐刚开始还不愿呢,现在可算知道好处了吧?”杨绦边吹气,边小口喝着热姜茶。

“是是,好处多得去了,这都多亏了你英明决断。”因为比杨绦大了四岁,在他像这般嘚瑟时,李绒也愿意哄着他。

“那是!”杨绦被哄得觉着可骄傲、可自豪了,装怪卖俏的模样逗乐了李绒。

夫妻两逗趣过,杨绦就和李绒闲话起来:“说来也是巧了,刚才回来时,你猜我在清河坊门口瞧见谁了?”

李绒疑惑道:“瞧见谁了?值得你卖关子。”

杨绦慢悠悠喝一口热姜茶,摇摇手指,“如今你已经出嫁,络络不是说就在家织布做活嘛?之前岳父也是这么说的,说她难得安分待在家。”

“结果啊,我今天在清河坊门口的那家茶楼的屋檐下,看见络络在和一个男子说话,”

闻言,李绒喝茶的动作一顿,“男子?什么样的男子?”

在《贱籍首辅》话本里,这时候的李络和杨谦成亲已有三年,还有哪个男配是没出场的吗?

说起来,那话本主要以男主杨谦的视角在写,读者代入了男主,那么女主李络的桃花就不能太多。

李络有的那两朵桃花,按照那作者的说法,都是‘友达以上’,那两男配都是好友、是‘哥们儿’。

而且那两个男配,一个在京城,一个在长安,可没有一个是在杭州的男配啊。

杨绦不知道李绒心中的惊诧,回忆了一下看见的那个男子,回道:

“络络称其为郑大哥,那么就应该是姓郑了。年龄看上去在二十及冠之年左右,身形有些单薄,瘦高瘦高的。”

“看衣裳穿着,倒是非富即贵。但从站姿和形体来看,倒又似乎不像是常年在富贵之中浸润长大的。不过也许是我看错了,毕竟也就那几眼的功夫,看出的东西也不多。”

事实上,杨绦觉得他没看错,一个人的站姿等形体语言,就足以看出一个人的生长环境,不过话总不好说绝对了。

再者说,若他把那男子贬得一无是处,就显得他像是见不得李络好一样。

“姓郑……”李绒仔细回忆了一下话本中出现的角色,好像没有重要角色是姓郑的。所以,这是这半边老天见女主没了良配,又重新给配了一个吗?

等等!话本里还真有一个郑姓角色!那是杨谦官至次辅时,在话本中后期只出过一次的角色。

李绒心中巨震,不过神情中没表现出多少来。

“改日我顺道回家一趟,去给爹说一声,络络年纪也不小了,若是那郑姓男子也未成婚,两人又都有意的话,未必不能凑成一对鸳鸯。”

“若是误解了两人,他们并无那一层关系,那也要提醒她以后别在大庭广众之下,和男子当街说笑。”

杨绦也正有此意,“我也是这样想的。不管岳父知道之后怎么说,我既见着了总要和你说一声。

要是络络被熟人认出来,在私底下去传播些谣言,会有损她一个女孩子家的脸面。”

“嗯,你说的是对的。”李绒慢慢地对着热姜茶吹气,然后又慢慢地抿一口咽下……

在此期间,李绒想着:若是和李络说笑的那个男子,当真和那个郑姓角色有关,那就有些……嗯、不知怎么说才好了。

那位郑姓角色,是皇帝后宫之中的一个妃嫔——郑嫔,就连她的全名都没出现过,只称其为郑嫔。

这郑嫔出现的场合,是在皇帝生辰宴上,皇帝带皇子们在前朝大宴群臣,皇后率妃嫔在后宫宴请命妇。当时的李络已经是诰命夫人,有资格入宫赴宴。

宴上,后宫妃嫔和外臣命妇之间总要有些个话题聊一聊。因李络是杭州人,皇后与她寒暄时就说起席上的郑嫔也是杭州人。然后郑嫔凑趣搭话,与李络聊起杭州的风土人情以排解思乡之愁。

与郑嫔聊了几句之后,话题转开去,又说起了其他的话。

在言谈之间,作者简单补充了这个郑嫔的相关信息。

郑嫔与李络和杨谦是同乡,同为杭州人,家中原只是寻常百姓——确是真正的平头百姓,不过因为她长相温婉似水、极为惹人怜爱,被媚上的江南盐运使说动后进京,使了些手段让皇帝看中纳进了后宫。

为防外戚专权,本朝选妃不重家世,但真正的百姓女子终究还是很少的,多是些小官之女。郑嫔这样的,也算是飞上枝头变了凤凰。

这算是传奇的经历,倒也值得作者写来权做调剂,增添趣味。

郑嫔出场时已是话本后期,皇帝已经是五十多岁的年纪,宫中新生皇子皇女也很少再增加,那时的郑嫔依旧无儿无女,那么估计郑嫔一辈子多半是不会再诞下皇子皇女了。

现在算算时间,现在那位郑嫔应该是已经入宫了,位份或许还没升到嫔位。但如果承宠较多,应该也能惠及家中母族了。

那位郑姓男子如果是郑嫔的哥哥,那么那郑姓男子勉强也能称得上一声‘国舅爷’了。虽然现在只是一介平民,但以后未必不会因郑嫔之故,得一个什么‘县男’之类的爵位封赐。

虽然那郑嫔的哥哥如今只是一介平民,但家中应该也富贵起来了,郑嫔在宫中受宠的话,郑家还会更好过。

而以李络的年龄和身世,配一位‘国舅爷’可真是高嫁了。就算那位郑嫔膝下没有皇子皇女,但毕竟能做到嫔位呢,母族郑家总会沾些光的。

李绒现在真觉得,那郑姓男子是话本中出现过的郑嫔的哥哥了。李络可是女主呢,配她的男子总要有些不凡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