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诺已经打算在卫辉常驻,因为听从了秦修文的建议,准备先将他们目前西方的一些书籍翻译成汉语,幸亏这个工作有徐光启帮忙,否则光靠罗马诺一个人,还真的是来不及。
徐光启做梦都没想到,世上还有这种好事!所以说秦大人实在是太过厉害呢,之前他几次纠缠那位郭居静传教士,想要他教授自己西方科学,但是那位也厉害,做事说一半留一半,见他不愿意信教,就也不继续教授他了。
如今这位罗马诺学识可不比郭居静差,居然不仅仅被秦大人说服了留在卫辉,还要将他从西方带过来的一些书籍着手翻译成汉语!甚至还说等到翻译完成之后,要先教授卫辉的孩童们这些知识,以这些书本为教材!
因为徐光启只是作为他翻译的助手,罗马诺也没有强迫他信教,反而在此过程中让徐光启又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
徐光启简直是对秦修文佩服的五体投地!
天才向来是恃才傲物的,徐光启的心思不算复杂,但是同样他眼光也颇高,一般人是真的入不了他的眼,再加上他学什么东西都快,总是将同龄人远远甩在后面,这世上能让他折服和真心钦佩的人,真的没有几个。
而秦修文,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个。
如果说一开始他愿意留在卫辉,是因为看到了一个官员的智慧和胸襟,是因为秦修文能带给他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的话,那么现在他是完完全全被秦修文收服了,秦修文的手段、计谋、学识、眼界皆在他之上,有些他脑海中尚且朦胧的想法,到了秦修文处,只需要他轻轻一点拨,那便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一切真理皆在眼前!
而罗马诺带来的影响还不仅仅在此,他果然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去信给到他在广州府认识的许多大商人,甚至还又找来了一个和他志同道合的传教士一起投入到卫辉府的教学大业中。
于是,原本只是一个内陆地区的卫辉府,居然开始接二连三有外邦人出现,这些洋人一般都是盘踞在广州府、漳州府这些沿海城市,但是因为罗马诺的邀请,以及他对卫辉府大加赞赏的描述,让这些外国商人也都跑来了卫辉,继而被卫辉吸引,疯狂开始在卫辉采买,大撒白银。
其实说来卫辉没有太多的特产,手工业也不算发达,主要的经济作物还是棉花和粮食。
当这些人发现卫辉府的布匹织造出来不比松江府的质量差,而且价格还更为低廉的时候,这些商人就犹如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般疯狂涌过来订购,此时正好是棉花的产期,顿时整个卫辉府都陷入到一种空前的繁忙之中,只要有织机的人家家家户户都在织布,只要种植了棉花的人家都将棉花卖给“吴氏纺织坊”,或者卖给就近有织机的人家,所有人都在忙碌,同时所有人都异常的兴奋!
经历过去年的天灾,大家对今年的收成尤为看重,就怕其中有一点半点的损失。好不容易熬到了秋收之际,可是因为秦修文在整个卫辉府的倡导,许多农人都将原本要种粮食的土地,都种了棉花,虽然说种子是府衙免费发的,连农具都可以借,可是老百姓也有自己的智慧,见这漫山遍野都种植了棉花,心里想着今年这棉花的价格可能要打个折扣。
毕竟东西多了不稀奇,往年苏州府和松江府这些江南地区来的大老爷也会对他们的棉花挑挑拣拣,今年估计压价会更厉害。
可是万万没想到,秦大人还引了洋人过来,他们这里本身就是棉花的产区,物价很低,人工也便宜,若是以往没有“吴氏纺织坊”这样规模的大作坊在,靠着小门小户织布根本生产不出来那么多洋人要的布匹,可是现在有了“吴氏纺织坊”,他们只管将棉花送过去,让“吴氏纺织坊”去织布,他们卖的轻松,价格不仅仅没有降低,居然还比往年高了一成!
高一成可不得了呢!可以给孩子们过年的时候添一件新衣,可以在平时的饭桌上多吃几次肉菜,每日绷紧的神经也可以放松下来,一年忙到头,总算有点结余,还有了盼头了。
果然跟着秦大人就有肉吃!听秦大人的话准没错!经历过这一次,卫辉百姓已经将这个念头根植到了脑海里。而原本还想借着棉花大丰收来打压棉花采购价格的人,只能捏着鼻子放弃了这个还没来得及实现的坏念头。
所有人眼看着“吴氏纺织坊”的订单一下子爆发了!
吴富商原本胖乎乎的脸,这大半个月忙下来眼看着就下去了一圈,他自己也懵了,根本没想到生意能好到这个地步!
自从他听了他家娘子姜氏的话后,申请了一块别人都看不上的地,果不其然,确实被他拿下了,可是拿下后,他才是真的慌了。
他娘子一开始说是他们家就占个股,修完工坊后,让他娘家人联合其他人来开这个纺织工坊,可是真的将工坊修建下来后,岳父岳母却说没有人愿意和他们合股做,吴富商一个头两个大。
这租地的押金也交了,工坊的房子也修建好了,前前后后投入了几万两银子,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搭进去了,现在居然跟他说没人愿意合股,别人根本看不中这个生意?!
当时吴富商就有些怨怪姜氏,但是到底已经是老夫老妻了,孩子都好几个了,也不能因为这个事情伤了感情,只能自己硬着头皮撑下来。
吴富商原本也只是靠着家底不错,做一些倒买倒卖的杂货生意,这么多年幸亏有个贤内助在,也算守住了家业,没想到人到中年了,还要从头学起,从如何纺线、如何使用织机、到如何管理工人,如何计算成本,虽然有岳家人带着,总归是件辛苦差事。
等到织机买好了,会织布的巧手妇人也请好了,但是又没有订单,急的吴富商是晚上睡也睡不好,嘴上都冒起了泡,还是姜氏说人家现在都时兴在“卫辉时报”上登广告,把名声扬出去了就有活了。
但是吴富商一打听,登个一百字的广告可要一千两银子!他顿时就舍不得这个钱了,还是看到“万松客栈”打了广告后,他蹲在“万松客栈”门口整整呆了三天,确认了这个广告的效果后,才咬牙出了这银子。
交了广告钱后,吴富商更加睡不着了,这“卫辉时报”也是那秦大人搞出来的,会不会又是一个坑啊?或许“万松客栈”有效果,人家离码头近,又招牌醒目,如今新码头那边人流量那么大,自然生意就好了,说不定不打那个广告生意也很好呢?
吴富商以往沾到枕头就睡,结果那几个晚上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还一遍又一遍地长吁短叹,吵得姜氏一脚把他踹下了床,才安静了下来。姜氏可完全没有她丈夫那么悲观,在她看来,既然这地是秦大人带头开发做纺织工坊的,就不会这么简单的让他们荒废着,不过这个时候正是赶鸭子上架,她夫君可是憋了一口气在做呢,可不能告诉他自己的猜测,以免他泄了这口气。
好在这一千两还是花的值得的,很快就有客商陆陆续续上门了,尤其是广告刊登最开始那几天,登门拜访的人有许多,可惜都是唯利是图的商人,一听吴富商的报价,人家扭头就走,根本没有几个人愿意在“吴家纺织坊”下单的!
这时候吴富商才恍然明白过来,人家可不是单单只在卫辉府比他一家的价格,是,他在卫辉府如今说出去规模已经是最大的了,可是那些南来北往的商人是会各地比价的,他们是将他的价格和松江府比,和苏州府比,除了比价格还要比质量,而当时“吴氏纺织坊”织出来的布匹根本不能和江南地区的相比。
质量上无法马上提高,吴富商只能将价格一压再压,利润一让再让,这才成交了一些订单,让纺织坊先运作起来。
若是不接订单,他买的这么多织机,请的这么多经验丰富的织娘都得空置浪费在那里,只有把作坊先运营起来,那才能谈以后。
只是吴富商也不甘心就接一点利润微薄的小单子勉强度日,毕竟如今新码头那一片,做什么生意的都红火的很,尤其是做吃食和客栈的,还有在那边做些小买卖的,看着都比他要赚钱,吴富商心里一直想着,原本他也是有机会跑到那边去赚钱的,现在只能苦哈哈地窝在这个离码头比较远的小角落里织布。
直到姜氏提点他,说可以学一学“袁氏印刷坊”那边,改进一下织机或者是去籽机,效率高了,速度快了,不就能织更多的布匹吗?成本不就能降下来吗?
吴富商琢磨着有道理,求到了季方和跟前,跑到“袁氏印刷坊”参观学习取经,还和董睿一起讨论了如何将印刷机那一套用在他们纺织上,幸好董睿也算是触类旁通,帮他整出来一个用水利驱动的大型去籽机器,还改良了织机的速度,虽然速度也不算特别快,但是比之前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了!
如此一来,“吴氏纺织坊”的成本直接下降了两成,而在售价不变的情况下,这省下来的就是赚到的。
这下吴富商心里的大石头算是落地了,纺织坊的生意蒸蒸日上,老客户也开始增多,尤其是原本从江南地区拿货的掌柜,见他这边现在生产出来的布料也不差,价格还便宜许多,又能省下运输费,干脆也从卫辉当地拿货了,这样一来,吴富商的小日子又好过起来。
原本以为自己可以长线发展,慢慢累积赚钱,可是没想到突然之间来了几个洋人,参观了他的工坊,听了他的报价后,就开始疯狂下单,一个人下完另外一个人也来下,买的数量还都不少,基本上都是几千上万两的买,还紧催交期,忙的吴富商是天天东跑西跑,一刻都闲不下来!
可是就算再累,那也都是银子啊!吴富商一面继续紧急招人,一面又重新采购织机,还从董睿那边打听到了徐光启的名声,花重金求到徐光启那边,请求他为他们改良织机。
一旦尝到了改良织机的好处,吴富商哪里停的下来,有谁见过把银子往外推的?
除了布匹之外,这帮洋人也参观了“袁氏印刷坊”,听罗马诺说弗朗西斯已经先行一步,采购了许多本《圣经》后,很多人对弗朗西斯恨的牙痒痒,弗朗西斯一次性买了这么多,如果他们继续采买,那风险就有点大了。
但是商人的脑筋转的也快,他们见“袁氏印刷坊”的印刷速度非常快,纸张墨水质量又好,又有现成的拉丁字母活字,顿时动起了别的心思,将他们当地非常受欢迎的一些书籍都拿了过来要求印刷,这个人订购三千本,那个人订购五千本,很快都将“袁氏印刷坊”的订单排到了年底。
当然除了这两个工坊他们下的订单最多外,这些洋人也采买了许多手工艺制品、刺绣品等等,既然来了一趟卫辉了,必然不会空手而归。
新码头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客商,又有几个洋人大商人在卫辉不断地采买,整个卫辉府都陷入了一种空前的忙碌中。
原本自从新码头建立后,卫辉府的老百姓就感受到了忙碌和赚银子的快乐,可是那种忙碌是有条不紊的,是可以承受的;而如今的忙碌,是卫辉上下官员、平民百姓都上紧发条的忙碌,恨不得一个人变成两个人用!
一开始周邦彦对秦修文引来了洋人有诸多不满,趁机敲打了秦修文一番,让他不要因为自己做出了点政绩就开始胆子太大,在没有经过上官的应允下,就私自接触一些番邦之人。
秦修文的呼声在卫辉太大了,传到周邦彦耳边都震耳欲聋。可是他周邦彦才是卫辉真正的领导者,没有他的支持,秦修文又算什么?
卫辉其他官员是愿意跟在秦修文身后捡便宜的,毕竟秦修文已经成了卫辉的三把手,大部分卫辉官员官位都在秦修文之下,他们见识过秦修文的手段后,也是心甘情愿追随秦修文的。
可是周邦彦到底是不甘心。
一开始周邦彦还觉得自己英明,慧眼识珠,赏识了秦修文,同意他去折腾新码头和“卫辉时报”。然而,这一年下来,周邦彦感觉到了手中的权力正在向秦修文过渡,在很多问题上,他居然不得不听秦修文的,这就让他无法忍受了!
哪怕他再欣赏一个人,但是作为他的下属,就要有下属的自觉,如何能够和上峰争权夺利?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如今的卫辉,有多少人只知秦修文,不识周邦彦的?
如今借着这个机会,可不是要好好敲打敲打秦修文吗?若是上报朝廷,官员勾结外邦之人,那可是大罪啊!居然还想叫一个蛮夷教导卫辉府的孩童,简直就是不知所谓!
他就是要通过这一点来发难,从而收服秦修文逐渐野掉的心,同时让卫辉府的人看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掌权者!
可是很快,周邦彦就没办法再去继续谴责秦修文了,因为到了秋粮入库的日子了,卫辉府今年的秋税有多少呢?
多到周邦彦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