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开分厂?

食堂今天的主食有两种——米粉和米饭。

南方是盛产大米的,又因为一季能两熟三熟,所以在北方很困难才能吃上一顿的大米饭,则成了这边最重要的主食。

因为最近天气比较冷,热腾腾的煮米粉成了职工们最受欢迎的午餐。女职工一般只需要一两米粉就能吃饱,这里的一两指的是干米粉,煮熟之后能有三两多,很大的一碗。再加上酸萝卜酸豆角和各种烫青菜,来一勺肉末炒咸菜,一大饭盒都冒了尖,吃的人脑门上直发汗。

米饭当然也有人吃男职工就会先吃上二两米饭,搭配个炒白菜炒土豆或者炒鱼肉。吃完后再来一两米粉,少些配菜多点儿汤,连吃带喝,那叫一个妥帖。

“真不错,真不错,”齐教授吃着饭盆里的米粉,连连点头,“怪不得这里的职工都是积极向上的样貌,吃的好,工资高,谁能不高兴呢?”

白清霖又端了一盘子蒸鱼和一盆子文蛤豆腐汤上来,“老师,尝尝广城的海味。平日里这玩意也不好买,鱼还是师傅上午刚采购回来的,都新鲜着呢。”

“好,好!这个新鲜的海鱼我已经很久都没吃过了,以前年轻的时候在广城,最喜欢去渔船上吃鱼。刚捞上来的鱼做鱼生,沾了酱油吃,又鲜又甜。”齐教授吃了一口蒸鱼,啧啧称叹,对自己的学生们道:“你们赶紧尝尝,这个海鱼的味道就是比河鱼鲜美。”

吃饱喝足,一群人又去宿舍里转了一圈。当发现这里的宿舍是那种两室一厅的设计,宽敞又明亮,齐教授更是连连点头。

“华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各种工厂。工厂发展离不开各种职工。给职工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让职工们以厂为家,再加上好的领导带头,华国就不愁不能腾飞!”

齐教授看着学生们,道:“你们几个多仔细看看,等回去,每人写一篇至少一万字的文章,分析工厂,城市,百货商店,供销社。毕竟我们沿路走来,也看出来了不少东西,是不是?南北方的对比,燕城与广城的对比。两边人们精神面貌的对比。有什么优势,有什么缺点,要如何改进,多想想。”

一万字!

白清霖忍不住吐了吐舌头。一张信纸是三百字的格子,写满十张才三千字。一万字就得三十多张信纸,手腕子都写秃噜了。

幸亏当初他没有选择读经济,否则现在只剩下满地打滚的状态了。

齐教授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让他们可以在这两个工厂里转一转,访问一些人。

白清霖还没听他说完,就冒腰顺墙根溜了。开玩笑,他那群学生一瞅就是想要来问自己的,被缠上指不定多麻烦,跑吧!

陆向阳:……

好好好,这么玩是吧?

果然,一说解散,陆向阳的那群同学第一时间跑去找白清霖。在这里竟然见到外语系的学生已经非常意外了,尤其是这个学生还是这里特聘的设计师,那就更是意外加意外。

怎么能错过这个意外呢!

结果,意外跑了。

鲁厂长和王金桂可是跑不掉,王金桂是社牛,压根不怕什么采访,但鲁厂长现在特别羡慕宁冬天,因为宁冬天出去谈业务了,要晚上才会回来……

剩下的什么李长松啊,陆家的妯娌俩啊,都没有被放过。

李长松擅长接待,话说的那叫一个圆滑,压根不再怕的。至于大伯娘?她跟家里都话少,看见一群大小伙子冲过来之后,直接就装哑巴聋子表示自己听不见也说不了。

三婶儿:……

还好三婶儿也是社牛,就只是说自己和妯娌的手艺被看上了,然后被小白知青推荐过来试用。主要也不会在这边留太久,教出几个学生就回去了。

“家里有孩子有地的,我公婆还在家里呢,不会去干啥啊。广城好啊,但是燕城也不差啊。我一农村人来大城市,那可不看哪里都好。为啥不带男人过来?哦,他们过来了啊,跟仓库扛大包呢。年后就回去。为啥回去?你这小年轻可太不会说话了,我不回去,我孩子你照顾?我公婆你伺候?接过来?为啥接过来?家里有房子有地的……”

三婶儿把单纯的大学生忽悠的北都找不到了,茫然的离开,发现这位阿姨压根就没说出什么有意义的话。

明明之前去村里做衣裳,这阿姨老能张罗了啊。

对了,他一开始想问啥来着?哎呀,都被搞乱套啦!

陆向阳也装模作样的采访王金桂,“王副经理,您在这边得有一年多两年了吧?平时有空回家吗?想不想家里人?”

王金桂:……

“想,怎么不想,咋?陆厂长能把我孩子男人都接过来?”

陆向阳吓了一跳,连忙左右的看,见没人才松了口气。

王金桂哈哈大笑道:“有人我能这么说?这不是坑你吗?那老头是你老师?看着挺严肃的。你不知道,我闺女都怀二胎了,家里几个小的知道你们考上大学能去好多好地方,现在都嗷嗷学习呢。就可怜我男人了,回家冷锅冷灶的。”

“那咋不让叔叔干脆辞职也过来算了,跟家里也没啥盼头。”陆向阳忽悠。

王金桂道:“着急啥,再过几年等四十五了,办个退休,还能拿退休工资呢。到时候再过来,你看看你叔能干啥,保洁员,看大门,随便找个活儿给他干。对了,我前几天买了个房子,比量着你家那个院子买的,丁老大给我推荐的。我寻思着等你叔退休,小的基本也高中等着考大学不操心了。万一考不上,就让他们来这边找个活儿干。”

“这是不打算回东北了?”陆向阳问。

“回去干啥啊,要啥啥没有。还是这边好,就是冬天有点儿不舒服。其实时间长了,我就特别想吃酸菜炖肉,大锅贴饼子。但是这边不好腌酸菜,买不到大白菜啊。厨房大师傅整的那个酸菜,不对味儿。”

王金桂看上去有些惆怅,“实在不行,今年前年我请个假回趟家,也挺久没见到他们了。”

“是该回家看看,我叔不得想你了都。”陆向阳点点头,“批你一个半月的假期,出了正月再回来呗。”

“那不行,我正月里跟客户约好去铺货呢。哎呀行了行了,问啥啊,有啥好问的,认识这么多年了你还跟我这里叭叭的,赶紧去找别人采访吧。”王金桂被他问的有些不耐烦,摆摆手,转身走了。

她要去找其他小伙子让人家采访,比跟陆向阳这个臭小子唠嗑有意思。

陆向阳:行行行,我走还不行吗?

陆向阳一行人在广城停留了十天,只有最后一天是自由活动时间。但学生们不会说粤语,出门几乎寸步难行。鲁厂长十分善解人意的把毛仔贡献了出去,毛仔的三蹦子能坐六个人呢。

毛仔:……

我怎么说也是公司里的司机队长,厨房采购部副部长(部长是总厨),竟然又让我干地陪!要加奖金啦!

不过看到那群大学生,毛仔的怨气就没了。

“我跟你们港啊,在广城,就没有我毛仔不知道的地方啦。想去什么地方,采访什么,只要跟我说就没问题的啦!”

而陆向阳,借口广城他都熟悉了,要自己转转,然后脚跟一转回到自己家。

“哎妈呀,还是自己家自在!”

陆向阳回来了,大伯娘立马请了假,操持着给他做饭。自家磨得豆腐炖鱼贴饼子,酱焖各种嘎啦和八爪,再烙一锅葱油饼。

不得不说,虽然食堂的饭菜也很好吃,但是北方人还是稀罕家乡味。这顿饭还把王金桂鲁厂长和宁冬天都请来了,宁冬天虽然是南方人,但是在东北好多年,口味也有点儿变化。

吃着贴饼子炖鱼,竟然落下泪来,“想我媳妇儿了。”

“明年把你媳妇儿也接过来,看看是学车工还是学什么的,鲁厂长的媳妇孩子年后也接过来,还能一起做个伴。不过你妹妹那边你得跟你妹夫他们商量,但都是陆家人,应该没问题。”

陆向阳用葱油饼卷炖鱼吃,这些鱼都是小海鱼,炖的骨头都酥了,卷饼那叫一个香。

“我看厂子里又有几个怀孕的,不如让宁春华学个保育员,她不是初中毕业吗?应该没问题。”白清霖觉得以宁春华那个小个头,内敛的模样,当个保育员还能照顾自己的孩子,挺不错的。

宁冬天摆摆手道:“她跟信里说了,想做销售,赚钱多。不过我媳妇倒是能考个保育员,我妹现在教她学问呢,明年能把小学毕业证书考下来,来这边自学初中,把保育员也能一起学了。”

“都成,看你们自己安排。”既然宁家兄妹已经有了章程,那就用不着他们操心了。

80年的年,是分了两个地方过的。

以前元旦都不放假,现在至少元旦还能有一天假,如果要走亲戚,还能多请两天。可以说政策确实是送了不少。

80年,部分农村已经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用了,这对不少农民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因为就算现在是实行工分制,但仍旧有人磨洋工,偷懒,或者私底下打好关系给自己加工分什么的。

对于家里很勤快的人来说,这种工分制度十分打消干活的积极性。

但这个田地是自己家的了呢?那必须好好干啊,产出来的粮食除了上交的,那都是自己的!不用给公社,不用拿工分去换粮食吃,存在家里,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这个报道无疑是让农民兄弟们十分盼望的,但现在还在试行阶段,等到全国推广,又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

“之前霖霖说土地要分包,我这一直等,没想到真的要分包了。”陆奶奶带着老花镜看着报纸,她也认识不少字,但是在农村基本上看不到什么报纸。因为没地方买,报纸都是机关定的,只有去回收站才能买得到过期的报纸。

“是,有盼头了。”陆爷爷也跟着点头。

陆奶奶叹了口气,道:“啥盼头啊,霖霖说以后兴许要在燕城开厂子,到时候老大老三家的不得都去吃商品粮?几个孩子学习都好,以后还能回来种地?不得是靠咱俩?”

陆爷爷道:“那也挺好,我大哥家那几个孩子都是壮劳力,就喜欢侍弄地。回头让他们也过来帮个忙。能种出自家吃的就行。”

陆奶奶连连点头,“若是真的分包了,就多种点儿孩子们爱吃的。这边能种两季粮食呢,晚秋种冬小麦,收了还能再种一茬棒子。红薯也种点儿,但别多种,我看孩子们都吃伤了,晒点儿干儿留着当零嘴可以。种点儿豆子,各式的豆子。”

“多种黄豆,自家做豆腐吃。”陆爷爷补充,“孩子们爱吃豆腐。”

从77年年底开始高考,到78年年初,大批知青因为考上了大学而“返城”,因为高考制度的执行,如今每年都会有部分知青返城。有不少表现好的知青,还会提前返城,重新读高中,然后进行高考。

也就是说,从78年开始,已经陆陆续续的有知青开始返城了。

等到80年末,只要是家里同意,街道办出接收信的,哪怕没有考上大学没有工作,也能返城。

但这其中有两种知青是没办法通过这种方式返城,一个是在当地进行嫁娶的,一个是被当地招工了的。这两种知青因为嫁娶或者招工失去了知青的身份,已经不算知青了,所以无法使用这个知青政策。

当然,这也就导致了不少没有领证的知青跟家里商量,隐瞒了婚姻状况,偷摸回城的。

也有知青是不愿意回城的,或许是因为跟家里关系不好,以及其他原因。柳瑶瑶那种宁愿考当地学校也不愿意往老家那边考的知青并不少,尤其是女知青,因为回到家过的日子,可能未必有在农村过得好。

在村里坚持坚持,打好关系,兴许还能走出不一样的人生。但回家很有可能就被家里人强行嫁出去,换彩礼给兄弟成亲用。

总之,这几年知青的情况非常复杂,不过这些也并不是白清霖他们操心的。他们现在已经大三了,还有一年就要被分配,或者是自己寻找接收单位。

其实大三就有不少单位开始接触学习好的学生,到了大四,有了单位接收的学生就可以进行实习期了。只要顺利毕业,就可以正式转正,成为一名国家干部。

这三年,陆向阳在学校里拓展了不少人脉,似乎他那位精明的老院长已经知道了陆向阳和广城那俩厂子的关系了。其实这也瞒不住,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老院长还偶尔装作不经意的问什么时候能把服装厂也开到燕城来,燕城非常需要这样积极向上的工厂。

陆向阳打了几次马虎眼,最后干脆直接道:“开过来也不是不行,问题没地方建厂啊。”

齐教授哼笑了几声,道:“但凡你早点儿点头,我也就早安排上了。”

真是的,太阳雨,陆向阳和白清霖……这么明显的暗示,真当他是个老糊涂,看不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