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形容春秋时代诸侯争霸的形势,那么最早的“小霸”郑庄公,算是一场大戏的龙套,之后的首霸齐桓公,是第一个主角。随后一直唱主角的,就是南北对峙的晋楚两国。春秋时代大多数时间的诸侯逐鹿风云,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国家展开,但是在各路主角之下,却也有一股暗流——秦国。
作为春秋战国时代的终结者,秦国在春秋时代的地位并不显著,说他是暗流,原因是秦国虽然也出了位于春秋五霸之列的秦穆公,但秦穆公最终没有突破晋国的屏障,只能称霸于西北地区。他在当时只能算地区性霸主,却不是整个春秋诸侯中的霸主。和郑庄公一样,他只是一个“小霸”。
但这个小霸,对于秦国的历史,乃至春秋战国的历史,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我们甚至可以说,虽然秦国最后的独大地位,来自于后来的商鞅变法,但早在秦穆公时期,秦国就已经吹响了崛起的前奏。
一
要想了解这一切,需要从头看一下秦国。
秦国的地位,在春秋战国的早期,可以说是很卑微的,比楚国要稍微好一些,比起其他诸路中原诸侯,却是远远不如。
秦人的祖先,也是华夏族的一支,早期生活在东部地区,大约在今天的山东、河北一带。秦人命运的变化,来自于西周时代的周公东征,当时的秦国在周公东征后,被迁移到了今天陕西的渭水流域,负责为周王室养马,所以早期的秦人,是以畜牧为业的。这一点和以农耕为业的华夏族其他部族,有着鲜明的区别。当时的陕西渭水流域,并非华夏族的传统生活区,相反是蛮族杂居的地方,环境十分艰苦,在这样的条件下,秦人顽强地在当地扎根,陆续平定了当地的蛮族,形成了一方势力。秦国命运的改变,来自于周平王东迁,当时的秦襄公主动派兵马护送,因此被周平王册封为侯爵。从此时开始,秦国,这个后来战国时代六国的噩梦,有了自己的“名分”。
虽然有了名分,但和中原诸侯比起来,秦国依然是个落后的国家,而且和楚国不同的是,他本身就是作为周王室的马夫出现的,既没有楚国那样摆脱周王室独大的条件,更面临着身份上和中原诸侯的巨大差异。对待秦国,中原诸侯的态度和对待楚国一样——蛮夷。但秦国人很懂得忍辱负重,在秦襄公时期,秦国得到了周天子授予的征讨西北蛮夷的权力,凭借着这样的机会,秦国开始了扩张。在齐桓公争霸的时代里,秦国已经驱逐了游牧在今天渭水流域的蛮族部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春秋前期的秦国,其国土疆域已经包括了今天渭水流域的大部分地区。
比起中原诸侯国来,秦国也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秦国的劣势是身份太低,比起各路诸侯王来,可谓是百分百的草根,他们所居住的渭水地区,在当时也是鸟不生蛋的穷地方,发展起来非常困难。秦国的优势在于,他们有西北山脉的地理屏障,足够抵御中原诸侯的入侵。长期以来和蛮族的交战,也让秦国形成了尚武的性格,生存环境的险恶,使秦国的军队更加吃苦耐劳,英勇善战。而当时真正制约秦国争霸的问题,也是中原其他诸侯所没有遇到过的,秦国因为长期和蛮族杂居,在生活习俗和礼法传统上,受到蛮族的影响也比较深。好的方面是,他们没有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在人才的选拔上更加平等。但坏的方面却是,他们的各种习俗,都带有很浓厚的蛮族习气,比如在王位的继承上,他们没有明确的子承父业的传承制度,导致贵族之间争夺王位的战争时常发生,甚至蛮族部落野蛮的殉葬习俗,秦国也保留了下来。更致命的是,比起中原诸侯传统的农业定居的生活方式,秦国在春秋早期,还是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的国家,一部分秦人采取农耕生活,但也有秦人保持着游牧的习俗,这样的经济状态,积累强大的经济实力几乎无从谈起。如此种种,都成为秦国崛起的绞索,而解开这些绞索的人,却已经呼之欲出了,公元前659年秦穆公登基。
在秦穆公登基之前,他的先祖们已经为他留下了非常丰厚的家产。秦穆公之前,秦国经过东征西讨,已经成功占有了关中平原的大部分地区,版图推进到了关中平原的东端。但也正因如此,秦国与早期的晋国也不断发生军事冲突,秦穆公的哥哥秦成公时期,曾经和晋国发生了大规模战争,最后以失败告终。到了秦穆公登基之后,他主动对晋国采取了通好政策,与之进行联姻,秦晋之好的关系就此形成。此后,秦穆公转而向西,继续吞并西北的各个蛮族,扩张自身的势力。在早期的起家过程里,秦国和楚国走的是相同的道路,都是在尝试进入中原受阻后,转而调转矛头,对周边的游牧蛮族进行吞并,一步步扩张力量,蓄势待发。但楚国的条件显然比秦国更便利,楚国学习中原文化比较早,其经济的转型也比较早,当秦国还是半游牧经济状态时,楚国已经拥有了富庶的经济与发达的农业。而秦国胜于楚国的,一是他们的地理优势,有关中屏障的秦国,在国土安全上比楚国更好,而秦国面临的蛮族敌人,也比楚国面临的蛮族强大得多,秦军从中得到的锤炼,更远非中原诸国可比。
而对于秦穆公来说,他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不是扩张,而是要解除系在秦国身上的这些绞索。要做到这一条,似乎比开疆拓土更加困难,因为任何一条改动,都要面对国内强大的守旧派压力,而游牧起家的秦人,国君的威权是不如中原诸侯国的,彪悍尚武的性格,更使得政变的发生如家常便饭,这样的局面下,不动点脑筋是不可能的。
秦穆公找到了最正确的办法——他用了一个人,一个用五张羊皮换来的人——百里奚。
就像齐桓公有管仲,楚庄王有孙叔敖一样,秦穆公的成功,在于他有百里奚。
百里奚是虞国人,这个虞国,就是被晋国以“假道伐虢”的计谋灭掉的虞国。百里奚年轻的时候很穷,一直到中年时期才出外谋生,但是因他出身低微,虽然周游列国却不被重用。后来经过朋友举荐,总算当上了虞国的大夫,可刚当官没多久,就赶上晋国实行“假道伐虢”之计,百里奚看穿了这个计谋,但是他的看法却不被国君接受,只能眼睁睁看着祖国灭亡。虞国灭亡后,百里奚作为战俘,被带到了晋国。晋国此时在位的君主就是晋献公,晋献公对这位不起眼的俘虏并不待见。这时候正是秦晋两国通好联姻的时候,晋献公的大女儿被许配给了秦穆公,百里奚作为“陪嫁”也跟了过去。但他不愿意做嫁妆,干脆在路上逃跑了,这一跑就跑到了楚国,被楚国人抓了做奴隶,负责养牛看马。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百里奚很可能就要以奴隶的身份终老于楚国,但是“意外”偏偏发生了。秦穆公是个很仔细的人,仔细的方式就是数数,连晋国送来多少个奴隶,也要仔细地数清楚,这一数就发现了问题——少了一个。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事,但秦穆公又偏偏多嘴,问了一句少了谁?得到的答案是百里奚。这时候的百里奚并不出名,可是随行的晋国官员,却有知道他底细的人,把他的底细一说,秦穆公当场大惊:人才啊!找!
找来找去,挖地三尺,就挖到了楚国,可楚国人也不是傻瓜,你这么大张旗鼓地找个奴隶,传出去人家肯定怀疑。秦国干脆就假装追捕百里奚,跟楚国交涉说:“我们有一个叫百里奚的奴隶逃到了你们这里,我们要把他赎回去接受惩罚。”事情办得很顺利,秦国以5张羊皮的价格,从楚国人手中赎回了百里奚。这在楚国人看来,不过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结果,却成了一件影响秦国历史的大事。
百里奚到达秦国后,立刻得到了秦穆公的礼遇。当然秦穆公也不是一个能随便听人忽悠的人,百里奚到来后,先拉着他谈了三天三夜,最后终于确信,这是一个人才!确认完了就办事,百里奚被任命为秦国丞相,官职很有意思,叫五羊大夫,也就是用5张羊皮换回来的大夫。后来的事实证明,用5张羊皮换回百里奚,秦国赚大了。
二
关于百里奚辅佐秦穆公的政绩,和诸多贤臣类似的,就是奖励耕作,发展生产之类的,但他对于秦国最大的影响,正是促使秦国从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的野蛮国家,变成一个文明国家。
百里奚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引进了周朝的礼仪制度,重新修订了秦国的官制,设立了秦国的宗法等级制度,并且提倡“教化”,也就是倡导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文化。秦国,就这样从一个游牧国家,开始了向文明国家的转化。
但此时限制秦国发展的两大最主要“绞索”,一是秦国落后的军事制度,二是秦国落后的经济体系。秦国这时期的军队,一样是掌握在各类宗族手里,国君能调动的军事力量特别有限,而且秦国所谓的宗族,大多都是游猎出身,君臣的思想很淡,高兴了听你的话,不高兴了就扯旗造反,因此这一直是秦国国君的大麻烦。百里奚就任后,第一刀就砍向了军事体系,他仿照齐桓公时期的“三军制度”,而且更进一步,不但寓兵于农,更寓兵于部落之中,无论是秦国境内的游牧部落,还是农耕村庄,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如此一来,国家对军队的掌握权,就落到了国君的手里。地方宗族的叛乱,之后就很难发生了。秦国当时的经济,分为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两种,其中游牧经济占有的比重相当大,百里奚的政策是,国家主动出钱,奖励游牧部落转化为农耕,并且设立专卖制度,由国家垄断各类物资的买卖,并且给予农耕村庄以奖励,特别是愿意转化为农耕的游牧部落,国家不但划给土地,更发放农具。他担任丞相的时期,是秦国经济的一个重要转型期,而且效果也立竿见影。在秦穆公即位的早期,秦国的农业生产非常落后,且时常需要向周边诸侯国借粮食度荒,但是百里奚改革后,秦国就财大气粗了,在晋惠公在位时期,晋国发生灾荒,秦国一次性给予大批粮食,用船运输给晋国,运输的船队从秦国控制的雍都,一路排列到晋国境内,足见此时秦国农业储备之丰厚。
有粮食借给别人,自然也就有粮食打仗了。秦国的军事实力提升也很快,百里奚时期,秦国仿照中原诸侯,设立了三军制度,军政大权直接由国君操控,此时掌握秦国三军的大将,分别是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其中孟明视正是百里奚的儿子。这时期的百里奚家族,已经是权倾秦国朝野的大族。但是在对外战争问题上,百里奚却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深知以秦国目前的势力,并不具备与晋国叫板的本钱,所以这时期的秦国,还是以韬光养晦为主,对外树立睦邻友好的国家形象。如百里奚劝说秦穆公的话:“现在山东诸国相互征战,我们严守边境,发展生产,总有称霸天下的一天。”从当时中原诸侯的争霸局面看,百里奚的判断是正确的,秦国东面的晋国,在势力上远远强于秦国,但面临着楚国的严重威胁,当时的晋国和楚国南北对峙,相互间势均力敌,在漫长的战争中互相消耗,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两败俱伤,而那一天,就是秦国东出争霸的一天。
但是秦穆公却耐不住了,在他眼里,晋国之所以强大,完全是因为重耳的存在,而秦国争霸的最好机会,就是重耳过世。公元前627年,这一天终于到了,晋文公重耳病逝,秦穆公认为东出争霸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就迫不及待地撕毁了和晋国的友好盟约。这也是他一生里仅有的一次没有听从百里奚的劝告。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受命出征晋国的时候,百里奚一路护送,痛哭流涕,告诉儿子:“你此去是必败的。”
事实果然如百里奚所料,在之后的崤山之战中,秦军遭遇了灭顶之灾,3名大将遭到晋国俘虏,秦军全军覆没。但幸运的是,秦穆公虽然判断失误,却是一个肯认错的君主,孟明视3人被晋国放回后,秦穆公主动带领群臣穿白衣迎接,并且表态赦免3人的败军之罪,他检讨说:“此战的失败,完全是因为我没有听从百里奚的建议,失败的责任在我,你们是无罪的。”
但认错的秦穆公,却并未修改他原本的东出计划。相反则更加厉兵秣马,坚决要和晋国一争长短,他的苦心在两年后再次遭到打击。公元前626年,秦国再次东出,这次又被晋国打败,这次失败的后果更严重,秦国原本与晋国争霸的资本,在于他们已经威服了西北的蛮族,但这些蛮族本身就是势利眼,眼看着秦国再遭失败,立刻宣布脱离秦国自立,且攻掠秦国的边境。因此,在这样的局面下,如果秦国不能在下一场战争中击败晋国,局面就将不可收拾,所以原本可以不和晋国打的战斗,现在变得不能不打了。
再次受挫后,秦穆公依然没有怪罪孟明视等人,3个连遭败绩的大将感激涕零,继续认真训练部队,卧薪尝胆。在经过两年精心的准备后,秦国再次发动了东征,这一次他们打了一个大胜仗,在当年遭到灭顶之灾的崤山击败了晋国军队。但晋国的国力依然强大,他们在野战失败后。立刻紧闭边关,转入了全面防守,秦国多次挑战,晋国却不敢应战,虽然打败了晋国,但秦国东出的道路却依然没有打开,在这种局面下,秦穆公干脆见好就收,在崤山祭奠了当年的死难者后,随后班师回朝。这一战的胜利,对于秦国巩固自己西北的霸主地位是很重要的,那些西北势利眼的蛮族们,看到秦国打败了晋国,立刻又一窝蜂地倒向了秦国的一边。
在这一段的历史记录中,似乎百里奚是默默无闻的,其实他的地位相当重要,需要注意的是,秦国的崤山之败,几万秦军战死,全军覆没,以当时各个诸侯国的人口、资源条件,在遭受一场灭顶之灾的大败后,短期内想恢复是很难的。比如楚国在城濮之战后,大约有5年的时间未敢北进,而更早的繻葛之战,周桓王仅经过了一战的失败,就将家底全部赔光。而秦穆公在崤山之战后,秦国的军事势力仅仅经过了两年,就全面恢复了,这里面的首功,自然要推百里奚,身为秦国实际上的宰相,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发展生产、安抚士族、恢复经济,为秦国提供源源不断的钱粮兵马支持,也正因如此,秦穆公才能在连续两次遭到大败的局面下,迅速地恢复元气。在秦穆公击败晋国的荣光里,百里奚就是背后的无名英雄。
三
百里奚对于秦穆公的另一大贡献,就是他的战略眼光。
在秦穆公三战晋国以后,秦国面临着怎么走的问题。孟明视在崤山击败晋国后,也曾有秦国大臣建议乘胜追击,继续攻打晋国边城,彻底打通秦国东进的道路,一片狂热下,百里奚却清醒地认定,这是极其不现实的。
不现实的原因,还是秦国的经济实力。这时期的晋国,是中原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秦晋交战上,秦国处于明显的弱势,一场战争的胜利,并不能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当时的秦晋边境上,晋国更占有着地理优势,战略要地都在他们的手中,只要守好边境,紧守不战,秦国就徒唤奈何。而且秦国自身的国民经济条件,在当时也根本不足以支持长期的战争,就在秦穆公三战晋国的后期,因为财政紧张,百里奚本人也不得不带头穿粗布,俭省俸禄,用以支持前线战事的开支。这场战争如果继续打下去,秦国的国家财政储备,很可能会像冰山一样一点点在战争中融化掉。
在这样的局面下,百里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东和西进。所谓东和,就是对东面的晋国,以防守为主,修复双方的友好关系,而秦国的战略重点,则在于扫平西部时叛时降的蛮族部落,这是整个中国版图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一件事。从崤山之战以后,秦穆公调转矛头向西,转而打击关中平原西部的戎族部落。百里奚先向秦穆公献策,用美人计招降了西方戎族的重臣要余,然后由要余领路,百里奚亲自统兵,发动了对西方戎族的征服战争。公元前623年,秦军大举西进,战局异常顺利,经过一年的作战,秦国西部的12个戎族国家尽皆归附。秦国的国土从此跨出关中平原,向西抵达了甘肃临洮地区,向北占有了宁夏盐池地区,和河套平原直接接壤。这场西进运动,使秦穆公向西拓地千里,并得到了周天子赏赐的12只金鼓,秦穆公也就因此称为了西部的霸主。
秦穆公的称霸,虽然没有完成进军中原的大业,但对于整个秦国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后世的历史学家们一直在讨论一个,为什么秦国能够以关中平原的土地,支撑起后来平灭六国的浩大战争。许多人都把这一切归结为商鞅变法的成果,其实在这之前,百里奚就已经在做同样的事情。百里奚为秦国建立的,是一个中央绝对掌握经济权力的制度,特别是专卖等法令,保证中央获得经济上的巨大利益,而他在秦国推广农业,变游牧民族为农耕部落的行动,不但令当时大批游牧蛮族转化为农耕民族,从此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更使秦国新拓展的千里土地,成为秦国最可依赖的大后方,比起同样拓展领土的楚国来说,虽然秦国在国土面积上,此时并不及楚国,但是国家的统一程度,组织的严密性,都远远强于楚国,这一差距在春秋时期,并未凸显出重要性,但到了战国时代,却成为秦楚决胜的一大关键要素。
秦穆公病逝于公元前621年,在他的身后,事实确实如百里奚所料,在漫长的南北争霸中,晋国逐渐走向了衰落。之后的秦康公、秦共公、秦恒公,都曾趁机发动过对晋国的战争,然而势力犹存的晋国,却一次次击退了秦国东进的企图。一直到了公元前546年向戎弭兵会议后,屡遭挫折的秦国,暂时放弃了东进的企图。此时在位的秦景公主动与晋国修好,恢复了相互间的联姻关系。春秋末期的秦国,已经满足于偏安关中,除了帮助楚国复国外,再无其他争霸的大动作。但是漫长的蛰伏期后,就是战国时代商鞅变法后的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