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吉藏之二谛义】
隋唐之际有吉藏。《续高僧传》曰:
释吉藏,俗姓安,本安息人也。祖世避仇移居南海,因遂家于交广之间,后迁金陵而生藏焉。……听兴皇寺道朗法师讲,随闻领解,悟若天真。年至七岁,投朗出家。采涉玄猷,日新幽致。凡所咨禀,妙达指归。(卷十一,《大藏经》卷五十页五一四)
《续高僧传》谓吉藏于唐高祖武德六年(西历六二三年)卒,年七十五。吉藏曾住会稽嘉祥寺,世称嘉祥大师。《中论》、《百论》及《十二门论》,吉藏均为制疏。对于所谓三论宗,贡献甚大。惟其学琐碎已甚,不尽有哲学的兴趣,今述其二谛义。
吉藏云:
叡师《中论序》云:“百论治外以闲邪,斯文祛内以流滞。大智释论之渊博,十二门观之精诣。……若通此四论,则佛法可明也。”师云:此四论虽复名部不同,统其大归,并为申乎二谛,显不二之道。若了于二谛,四论则焕然可领。若于二谛不了,四论则便不明。为是因缘,须识二谛也。若解二谛,非但四论可明,亦众经皆了。何以知然?故论云:诸佛常依二谛说法。……(《二谛章》卷上,《大藏经》卷四五页七八)
依吉藏,二谛有三种,三重,或三节。吉藏云:
山门相承,兴皇祖述,说三种二谛。第一明说有为世谛,无为真谛。第二明说有说无,二并世谛。说非有,非无,不二,为真谛。……第三节二谛义。此二谛者,有无二,非有无不二;说二说不二为世谛,说非二非不二为真谛。以二谛有此三种,是故说法必依二谛。凡所发言,不出此三种也。(《二谛章》卷上,《大藏经》卷四五页九十)
所以需要此三种二谛者,吉藏云:
此三种二谛,并是渐舍义,如从地架而起。何者?凡夫之人,谓诸法实录是有,不知无所有。是故诸佛为说诸法毕竟空无所有。言诸法有者,凡夫谓有。此是俗谛,此是凡谛。贤圣真知诸法性空,此是真谛,此是圣谛。令其从俗入真,舍凡取圣。为是义故,明初节二谛义也。次第二重明有无为世谛,不二为真谛者,明有无是二边,有是一边,无是一边。乃至常,无常,生死,涅槃,并是二边,以真,俗,生死,涅槃是二边故,所以为世谛;非真,非俗,非生死,非涅槃,不二中道,为第一义谛也。次第三重,二与不二为世谛,非二非不二为第一义谛者。前明真,俗,生死,涅槃,二边是偏,故为世谛;非真,非俗,非生死,非涅槃,不二中道为第一义。此亦是二边,何者?二是偏,不二是中。偏是一边,中是一边。偏之与中,还是二边,二边故名世谛;非偏非中,乃是中道第一义谛也。然诸佛说法,治众生病,不出此意,是故明此三种二谛也。(《二谛章》卷上,《大藏经》卷四五页九十至九一)
“问有无表不有无,悟不有无时,为废有无,为不废耶?”说二谛令人悟不二,当人悟不二时,为废二谛,为不废耶?吉藏云:
师解云:具有废不废义。所言废者,约谓情边,即须废之。何者?明汝所见有者,并颠倒所感,如瓶衣等,皆是众生颠倒所感,妄想见有,……是故须废也。此则用空废有。若更著空,亦复须废。何者?本由有故有空。既无有,何得有空?……此之空有,皆是情谓,故皆须废。……何以故?谓情所见,皆是虚妄,故废之也。又非但废妄,亦无有实。本有虚,故有实。既无虚,即无实,显清净正道。此亦明法身,亦明正道,亦明实相也。然此已拔从来也。何者?从来云,取相烦恼,感六道果报,此须废。废六道生死,得如来涅槃。今明有生死可有涅槃,既无生死,即无涅槃。无生死,无涅槃。生死涅槃,皆是虚妄。非生死,非涅槃,乃名实相。一往对虚辨实,若无彼虚,即无有实也。……何但初节二谛须废,乃至第三重皆须废。何以故?此皆谓情,故须废之也。(《二谛章》卷上,《大藏经》卷四五页九一至九二)
就此方面言,则三重二谛皆须废。然就另一方面言之,则三重皆不废。吉藏云:
有方便三不废者,即不坏假名,说诸法实相。不动等觉,建立诸法。……唯假名即实相,岂须废之?……斯即空有,有空,二不二,不二二,横竖无碍。故肇师云:“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像既形。”又云:“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诸法亦尔,故不废也。(《二谛章》卷上,《大藏经》卷四五页九二)
如此则与僧肇不真空义相同。不过吉藏注重在三重二谛皆须废;此为大乘空宗之说。此宗之形上学虽与道家异;然其所说实相一切皆非之意,颇与《老子》言道常无名,庄子主张不知无言之意,在表面上有相同处。故亦为中国一部分人所喜。
二 【玄奘之《成唯识论》】
及乎唐代,玄奘对于佛学,又有有系统之介绍。玄奘俗姓陈,缑氏人,生于隋末。年十三出家。以唐太宗贞观三年(西历六二九年)赴印度求法,时年二十六。至贞观十九年(西历六四五年)归至长安,于唐高宗麟德元年(西历六六四年)卒。玄奘一生事业,为介绍世亲护法等一派之佛学于中国。自印度返国后,其全部精力皆用于翻译。实可谓为佛学之忠实的介绍者。然正因其如此,故其所倡导之宗派中,最少中国人思想之倾向。但其教义极有哲学的兴趣。今依玄奘之《成唯识论》所说,略述其唯识义,以与上所述有中国人思想倾向之佛学相比较。
(一)唯识教双离空有
依此派所说,众生皆有我法二执。我执者,执“我”,为实有;法执者,执“法”,即诸事物,为实有。唯识教之目的,即欲破此二执,显示二空。二空者,我空法空也。《成唯识论》以为所谓“我”“法”,“但有假立,非实有性”。所谓“我”及“法”之诸现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识谓了别”,属于西洋哲学中所谓与物相对之心。识为能变,“我”“法”为所变。此能变之识有八。此八种识,又可区分为三类,即世亲颂所谓“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异熟即谓第八识,思量即谓第七识,了别境识即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也。
若知“我”“法”为“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非实有性”,则达二空矣。然“我”“法”所依之识是实有,故亦非一切皆空。窥基云:
由此内识体性非无;心外我法体性非有。便遮外计离心之境实有增执;及遮邪见恶取空者,拨识亦无,损减空执。即离空有,说唯识教。有心外法,轮回生死。觉知一心,生死永弃。(《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大藏经》卷四三页二四三)
谓离心别有外境存在者,是谓“增执”,谓于事实真相有所增也。谓识亦不存在者,是谓“减执”,谓于事实真相有所减也。《成唯识论》以为境无识有所谓“离空有说唯识教也”。然此乃唯识教之第一步说法。究竟言之,识亦系“依他起”,详下第六目中。
(二)识之四分
《成唯识论》云:
然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彼相应法,应知亦尔。似所缘相,说名相分。似能缘相,说名见分。……相见所依自体名事,即自证分。此若无者,应不自忆心心所法。……若细分别,……复有第四证自证分。此若无者,谁证第三?(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一十)
漏者烦恼之异名。带有烦恼之识,即有漏识也。“识谓了别。”故“有漏识自体生时”,必了别其所了别,必有能了别及所了别。能了别即能缘,所了别即其能缘之对象,即所缘也。因有能缘,故有所缘。所缘亦识所变也。此外尚有相分见分所依之识之自体对于其自己之知识,名自证分。自证分即识之自觉。其自觉之自觉,则第四证自证分也。
识能变“我”“法”诸相,“变谓识体转似二分”。(《成唯识论》卷一,《大藏经》卷三一页一)二分即相分、见分也。“依斯二分,施设我法”,此施设即是假施设也。《成唯识论》云:
此我法相虽在内识。而由分别似外境现。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缘此执为实我实法。如患梦者患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缘此执为实有外境。愚夫所计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但随妄情而施设故,说之为假。内识所变似我似法,虽有而非实我法性。然似彼现,故说为假。外境随情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卷一,《大藏经》卷三一页一)
外境非如识之有,内识非如境之无,此所谓离二边,契中道也。然此亦第一步说法,详下。
(三)第一能变即阿赖耶识
《成唯识论》云:
初能变识,大小乘教,名阿赖耶。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与杂染互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说名异熟。……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七至八)
第八阿赖耶识,译言藏识,因其“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又名异熟识,因其能引生异熟果故。所谓异熟者,谓变异而熟,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异熟果者,此所熟之果,乃其因变异所熟,与其因异时异类也。又名种子识,因此中藏有诸法,即世间及出世间一切事物之种子也。
阿赖耶识中之诸法种子,有谓“皆本性有,不从熏生,由熏习力,但可增长”。(《成唯识论》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八)此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中俱备,非受其余诸识熏习始有。有谓:“种子皆熏故生。所熏能熏,俱无始有故,诸种子无始成就。种子既是习气异名,习气必由熏习而有,如麻香气,华熏故生。”(同上)如麻本无香气,以华熏之,乃有。不过此所熏及能熏,皆无始以来即有,故诸种子亦自无始以来即成就耳。又有谓种子各有二类:“一者本有;二者始起。”(同上)此即调和以上二说之说也。
种子又可分为有漏无漏二类。有漏种子,即世间诸法之因;无漏种子,即出世间诸法之因。《成唯识论》云:
由此应信有诸有情,无始时来,有无漏种,不由熏习,法尔成就。后胜进位,熏令增长。无漏法起,以此为因。无漏起时,复熏成种。有漏法种,类此应知。(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九)
阿赖耶识有诸法种子,其余七识熏之,令其增长。阿赖耶识为所熏,余七识为能熏。《成唯识论》云:
如是能熏与所熏识,俱生俱灭,熏习义成。令所熏中种子生长,如熏苣蕂,故名熏习。能熏识等,从种生时,即能为因,复熏成种。三法展转,因果同时。如炷生焰,焰生燋炷。亦如芦束,更互相依。因果俱时,理不倾动。(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一十)
如此能熏与所熏互为因果。有漏种子起有漏法,有漏法复熏有漏种子。无漏种子起无漏法,无漏法复熏无漏种子。前者使人轮回生死,后者使人生死永弃。不过无漏种子,非人人皆有,故人有种性之不同。有全无无漏种子者,有只有二乘种子者,有有佛无漏种子者。此即谓非人人皆有佛性;非人人可以成佛。
吾人所见外境,如山河大地等,皆阿赖耶识中种子所变。《成唯识论》云:
所言处者,谓异熟识由共相种成熟力故,变似色等器世间相,即外大种及所造色。虽诸有情所变各别,而相相似,处所无异,如众灯明,各遍似一。(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一十)
阿赖耶识中之共相种子,变为山河大地。现在之山河大地,亦非一异熟识所变。《成唯识论》云:“谁异熟识,变为此相?……现居及当生者,彼异熟识,变为此界。……诸业同者,皆共变故。”(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一十)现在之山河大地,乃现居及当生者之异熟识中共相种子所变也。每一“有情”之异熟识,各变一山河大地。但因其为共相种子所变,故“而相相似”。如众灯之明,其明似一。
《成唯识论》云:
有根身者,谓异熟识不共相种成熟力故,变似色根及根依处,即内大种及所造色。有共相种成熟力故,于他身处亦变似彼。不尔,应无受用他义。此中有义,亦变似根。《辩中边》说,似自他身五根现故。有义唯能变似依处,他根于己非所用故。似自他身五根现者,说自他识各自变义。故生他地,或般涅槃,彼余尸骸,犹见相续。(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一一)
窥基《述记》云:“身者总名。身中有根,名有根身。”(卷三本,《大藏经》卷四三页三二四)根,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也。有此五根之身,此五根及其所依处,皆异熟识中不共相种所变。吾人所见他人之根所依处,亦吾人异熟识中共相种所变。不然,吾人何能感觉之?有义以为他人之根,亦吾人之识所变,如《辩中边论》所说是也。有义以为只他人之根之所依处,为吾人之识所变,因他人之根,吾人不能感觉之“于己非所用故”也。《辩中边论》所说,只谓自己之识,与他人之识,各自变耳。何以知他人之根之所依处为吾人之识所变?如生他地或般涅槃者,其尸骸应即无有;然“其余尸骸”,吾人“犹见相续”。故知“其余尸骸”,乃吾人之识所变也。
依此说推之,则某人之根及其所依处,为其自己之异熟识中之不共相种所变;吾人所见之某人之根之所依处,或及某人之根,乃吾人之共相种所变。彼之所变与吾人所变,若何能有一致之行为与举动,此则为一大问题,而《成唯识论》所未言也。
《成唯识论》论此阿赖耶识云:
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暴流,因果法尔。如暴流水,非断非常。相续长时,有所漂溺。此识亦尔,从无始来,生灭相续,非常非断。漂溺有情,令不出离。又如暴流,虽风等击起诸波浪,而流不断。此识亦尔,虽遇众缘起眼识等,而恒相续。又如暴流,漂水下上,鱼草等物,随流不舍。此识亦尔,与内习气外触等法,恒相随转。如是法喻,意显此识无始因果,非断常义。谓此识性无始时来,刹那刹那,果生因灭。果生故非断,因灭故非常。非断非常,是缘起理。故说此识,恒转如流。(卷三,《大藏经》卷三一页一二)
此识恒转如流,所以漂溺有情,令其轮回生死也。
(四)第二能变末那识及第三能变前六识
第二能变末那识者,《成唯识论》云:
次初异熟能变识后,应辩思量能变识相。是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余识故。(卷四,《大藏经》卷三一页一九)
此为第七识之末那识,“恒审思量,所执我相”,(卷四,《大藏经》卷三一页二二)故与四种根本烦恼相应。《成唯识论》云:
此意(即末那)任运恒缘藏识,与四根本烦恼相应。其四者何?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是名四种。我痴者,谓无明,愚于我相,迷无我理,故名我痴。我见者,谓我执,于非我法,妄计为我,故名我见。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我爱者,谓我贪,于所执我,深生耽着,故名我爱。……此四常起,扰浊内心,令外转识,恒成杂染。有情由此生死轮回,不能出离,故名烦恼。(卷四,《大藏经》卷三一页二二)
第三能变前六识者,《成唯识论》云:
次中思量能变识后,应辩了境能变识相。此识差别总有六种,随六根境种类异故。谓名眼识,乃至意识。(卷五,《大藏经》卷三一页二六)
能了境之识有六种,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世亲颂云:
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成唯识论》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七)
《成唯识论》云:
根本识者,阿陀那识,染净诸识生根本故。依止者,谓前六转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五识者,谓前五转识,种类相似,故总说之。随缘现言,显非常起。缘谓作意、根、境等众缘,谓五识身,内依本识,外随作意、五根、境等众缘和合,方得现前。由此或俱或不俱起,外缘合者,有顿渐故。如水涛波,随缘多少。此等法喻,广说如经。由五转识行相粗动,所藉众缘,时多不具,故起时少,不起时多。第六意识虽亦粗动,而所藉缘无时不具。由违缘故,有时不起。第七八识,行相微细,所藉众缘,一切时有,故无缘碍,令总不行。(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七)
阿陀那识,译言执持,即第八识之别名。第七第八识,无时不在现行之中。眼、耳、鼻、舌、身等五识,则须众缘和合,方得现前。意识常现起;惟生于无想天者,得无想定者,得灭尽定者,睡眠者,闷绝者,其意识不起。
上述八识,虽俱名识;但前六识,尤有了别之义。《成唯识论》云:
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法种,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余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如《入楞伽》伽他中说:“藏识说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诸境相,是说名为识。”(卷五,《大藏经》卷三一页二四)
心意识三义,虽通于八识;但若就各识特别殊胜处言,则第八名心,第七名意,余六名识。
“我”及一切诸“法”,皆此三能变所变。此三能变,不但变此似我似法,第二第三能变且执之以为实有。执似我为实有,名为我执;执似法为实有,名为法执。《成唯识论》云:
然诸我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此复二种:一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我。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五取蕴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我。此二我执,细故难断。后修道中,数数修习,胜生空观,方能除灭。分别我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在第六意识中有。(卷一,《大藏经》卷三一页二)
又云:
然诸法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俱生法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此复二种:一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法。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蕴处界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法。此二法执,细故难断。后十地中数数修习,胜法空观,方能除灭。分别法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惟在第六意识中有。(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六至七)
第七识执第八识所起之自心相为实我实法;第六识执识所变之五取蕴相,即根身等,为实我,又执识所变蕴处界相,即山河大地等,为实法,此二识实二执之所由起也。
又此八种识,不可定言其为八个各不相干之体,即不可言其为定异。亦不可定言其即为一体,即不可言其为定一。《成唯识论》云:
八识自性,不可言定一。行相所依缘,相应异故。又一灭时,余不灭故。能所熏等,相各异故。亦非定异。经说八识如水波等,无差别故。定异应非因果性故。如幻事等,无定性故。如前所说,识差别相,依理世俗,非真胜义。真胜义中,心言绝故。如伽他说:心意识八种,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相所相无故。(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八)
(五)一切唯识
为破此二执,当知“我”“法”皆“非实有”。《成唯识论》云:
前所说三能变识及彼心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立转变名。所变见分,说名分别,能取相故;所变相分,名所分别,见所取故。由此正理,彼实我法,离识所变,皆定非有。离能所取,无别物故。非有实物,离二相故。是故一切有为无为,若实若假,皆不离识。唯言为遮离识实物,非不离识心所法等。或转变者,谓诸内识,转似我法外境相现。此能转变,即名分别。虚妄分别,为自性故,谓即三界心及心所。此所执境,名所分别。即所妄执实我法性,由此分别,变似外境,假我法相。彼所分别实我法性,决定皆无。前引教理,已广破故。是故一切皆唯有识。虚妄分别,有极成故。唯既不遮不离识法,故真空等亦是有性。由是远离增减二边,唯识义成,契会中道。(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八至三九)
所谓唯识者,谓识外无物。“唯言为遮离识实物。”“离识实物”,“决定皆无”。至于“不离识法”,则“亦是有性”,此唯识义所以为“远离增减二边,契会中道”也。
不达唯识义者,对于此立论,可有种种疑难。《成唯识论》皆为解答。其中有哲学的兴趣者,兹分述之。
外人问:
若唯内识似外境起,宁见世间情非情物,处,时,身,用,定不定转?(《成唯识论》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九)
答:
如梦境等,应释此疑。(同上)
窥基《述记》云:“外人难辞:若唯内识无心外境,如何现见,世间非情物,处,时,二事决定;世间有情身,及非情用,二事不决定转。此中言总意显,处,时,用,三是非情,身是有情。此依《二十论》据理而言,四事皆通。”(卷七末,《大藏经》卷四三页四百九十)二十论者,《唯识二十论》。其中二十颂,亦世亲所作;释二十颂之论,亦护法所作。《成唯识论》中,此问答极简,详在《唯识二十论》中。彼中谓外人谓若唯有识,而无心外境,则有四种困难,不易解释。四种困难者,《唯识二十论》云:
何因此识有处得生,非一切处?何故此处有时识起,非一切时?同一处时,有多相续,何不决定随一识生?如眩瞖人见发蝇等,非无眩瞖有此识生。复有何因,诸眩瞖者,所见发等,无发等用;梦中所得饮食刀杖毒药衣等,无饮等用;寻香城等,无城等用?余发等物,其用非无。若实同无色等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定处,定时,不定相续,有作用物,皆不应成。(《唯识二十论》,《大藏经》卷三一页七四)
第一难谓吾人普通常识,以为心外有境。如见某山,此山乃离识实有。故唯到此山处,方见此山;非于一切处,皆能见此山。此所谓处定也。如谓某山是识所现,则何故吾人之识只现此山于一处,不现于一切处耶?何故现此山之识,“有处得生,非一切处”耶?第二难谓吾人普通常识,以某山为离识实有,故只于到此山处之时,方见此山。此所谓时定也。若谓此山是识所现,则何故吾人之识只现此山于一时,不现于一切时耶?何故“此处有时识起,非一切时”耶?第三难谓如有一身,(即相续。窥基《述记》云:“言相续者,有情异名。前蕴始尽,后蕴即生;故言相续。”)其眼眩瞖,见有虚假发蝇等。此虚假发蝇,非识外实境;故唯眼眩瞖者见之,眼不眩瞖者不见也。此所谓“决定随一识生”也。若吾人普通所谓外境,亦非识外实境,则何故非有人见之,有人不见之,如眼眩瞖者所见之虚妄发蝇等耶?第四难谓眼眩瞖者所见发等,无发等用。梦中所见之物,亦无其用。“寻香城”乃幻术所现之城,亦无城用。但一般人所见之发城等,因系心外实物,故能各有其用。若此发城等亦非心外实物,则何不同于眼眩瞖者所见之虚假发蝇及寻香城等亦无实用耶?故总之,“若实同无色等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则定处,定时,不定相续,有作用物,皆不应成”。
《唯识二十论》中,答上四难云:
如梦中虽无实境,而或有处见有村园男女等物,非一切处。即于是处或时,见有彼村园等,非一切时。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处时定非不得成。说如鬼言,显如饿鬼。河中脓满,故名脓河。如说酥瓶,其中酥满。谓如饿鬼,同业异熟,多身共集,皆见脓河,非于此中定唯一见。等言显示或见粪等,及见有情执持刀杖,遮捍守卫,不令得食。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多相续不定义成。又如梦中境虽无实,而有损失精血等用。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有虚妄作用义成。如是且依别别譬喻,显处定等,四义得成。(同上)
梦中虽无心外实境,而亦可于某处某时见某村园,非于一切处一切时见此村园。可见“虽无离识实境,而处时定非不得成”。又如众饿鬼,因其业同,故皆见河为脓河而不可饮,并非只一饿鬼见余不见也。可见“虽无离识实境,而多相续不定义”亦可成。又“譬如梦中梦两交会,境虽无实,而男有损精,女有损血等用”,(窥基《述记》)可见“虽无离识实境,而有虚妄作用义”亦可成立。故总之,“虽无离识实境,而处定等四义皆成”。
外人又问:
若诸色处,亦识为体,何缘乃似色相显现,一类坚住,相续而转?(《成唯识论》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九)
答:
名言熏习势力起故,与染净法为依处故。谓此若无,应无颠倒,便无杂染,亦无净法。是故诸识,亦似色现。(同上)
此问谓若诸色处,即所谓客观世界者,亦以识为体,则何故能“一类坚住”耶?窥基云:“一类者,是相似义。前后一类,无有变异,亦无间断,故名坚住。天亲云:‘多时住故,即此说名相续而转。’一类坚住,即是相续而转。”(《述记》卷七末,《大藏经》卷四三页四九二)窥基又释此答云:
谓由无始名言熏习,住在身中。由彼势力,此色等起,相续而转。……由元迷执色等境,故生颠倒等。色等若无,应无颠倒。颠倒,即诸识等缘此境色,而起妄执,名为颠倒。此识等颠倒无故,便无杂染。杂染即是烦恼业生,或颠倒体即是烦恼业生。此等无故,便无二障杂染。二障杂染无故,无漏净亦无,无所断故,何有清净?(同上)
外人又问:
色等外境,分明现证。现量所得,宁拨为无?(《成唯识论》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九)
答:
现量证时,不执为外。后意分别,妄生外想。故现量境,是自相分,识所变故,亦说为有。意识所执外实色等,妄计有故,说彼为无。又色等境,非色似色,非外似外,如梦所缘,不可执为是实外色。(同上)
此问谓色等外境,乃现量所得,岂得谓为无耶?答言,现量所得,乃纯粹经验,现量并不以其所得为外;意识加以分别,乃以之为外耳。现量所得,乃是识之相分,亦说为有;惟意识所执外实色等,乃为无也。
外人又问:
若觉时色,皆如梦境,不离识者。如从梦觉,知彼唯心。何故觉时,于自色境,不知唯识?(《成唯识论》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九)
答:
如梦未觉,不能自知。要至觉时,方能追觉。觉时境色,应知亦尔。未真觉位,不能自知。至真觉时,亦能追觉。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由斯未了色境唯识。(同上)
庄子亦云:“且有大觉,而后觉此大梦也。”不过庄子所说之梦觉后,仅觉是非分别等之为虚立。此所说之梦觉后,则觉一切事物,皆为虚幻。
外人又问:
外色实无,可非内识境。他心实有,宁非自所缘?(《成唯识论》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九)
答:
谁说他心非自识境?但不说彼是亲所缘。谓识生时无实作用,非如手等亲执外物,日等舒光亲照外境;但如镜等似外境现,名了他心,非亲能了。亲所了者,谓自所变。故契经言:无有少法,能取余法。但识生时,似彼相现,名取彼物。如缘他心,色等亦尔。(同上)
此难谓纵令外色实无,然他人之心则实有;而他人之心,亦非吾人之识所变也。吾人之识,能“缘”他心,即吾人之识,能以他心为对象而知之,则吾人之识,实亦能“缘”其自身之外之对象也。答言,他心实可为自识之对象,即自识实能以他心为所缘;但非其“亲所缘”耳。自识“缘”他心时,非能如手之亲执外物,如日光之亲照外境;但自识如镜,他心如镜中之影,此即名了他心,非亲能了也。窥基《述记》云:“解深密言,无有少法,无少实法,能取余法。余者,心外实法也。非自实心能取他实心,但识生时心似彼他心相现,名取他心也。……缘他相分色,自身别识所变色等亦尔。”(卷七末,《大藏经》卷四三页四九四)不惟他心不能为自识亲所缘,即他心相分亦尔。自身之某一识,只能以其自己之相分为其亲所缘。即自身某一识外之别识,及其所变色,亦不能为某一识之亲所缘。
外人又问:
既有异境,何名唯识?(《成唯识论》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九)
答:
奇哉固执,触处生疑!岂唯识教,但说一识?……若唯一识,宁有十方凡圣尊卑因果等别。谁为谁说?何法何求?(同上)
此问谓既许自识外有非自识所变之他识,是于自识外另有异境也。“既有异境,何名唯识?”答言,唯识教本不只说一识,吾人之识之外本许有他人之识。若只有一识,则何有凡圣尊卑之别。无圣则谁为说法;无凡则法为谁说?
外人又问:
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成唯识论》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九)
答:
颂曰: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论曰:此颂意说虽无外缘,由本识中有一切种转变差别,及以现行八种识等展转力故,彼彼分别而亦得生,何假外缘,方起分别?诸净法起,应知亦然,净现行为缘生故。(同上)
阿赖耶识,有染净种子。染法种子,自能生染法;净法种子,自能生净法。阿赖耶识能生诸法,诸法还“熏”阿赖耶识。故《成唯识论》云:“《摄大乘》说,阿赖耶识与杂染法,互为因缘。如炷与焰,展转生烧。又如束芦,互相依住。唯依此二,建立因缘。所余因缘,不可得故。”(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八)染法如此,净法亦然。净种能起现行净法,现行净法还与净种为缘。故识中本身因缘,已能生一切,何需识外之外缘?即有情之生死相续,亦“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
(六)三性、三无性、真如
三性者:(一)遍计所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成唯识论》云:
三种自性,皆不远离心心所法。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愚夫于此横执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华等,性相都无,一切皆名遍计所执。依他起上,彼所妄执我法俱空,此空所显识等真性,名圆成实。是故此三不离心等。(卷八,《大藏经》卷三一页四六)
诸法皆“众缘所引,自心心所,虚妄变现,犹如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变化所成,非有似有”。(同上)此等诸法,皆属依他起性。不知此诸法之实是众缘所引,虚妄变现,即于诸法,不“如实知”之,妄执之为实我实法。此我法二执,皆属遍计所执性。若知诸法之实是众缘所引,虚妄变现,即于诸法“如实知”之,则我法俱空。此二空所显诸法实相,识等真性,即属圆成实性。
三无性者:(一)相无性,(二)生无性,(三)胜义无性。《成唯识论》云:
依此初遍计所执,立相无性;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依次依他,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依后圆成实,立胜义无性;谓即胜义,由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卷九,《大藏经》卷三一页四八)
此三性中,前一性是真无;后二性但“假说无性”。《成唯识论》云:
后二性虽体非无,而有愚夫于彼增益妄执实有我法自性,此即名为遍计所执。为除此执,故佛世尊于有及无,总说无性。(同上)
故三无性说非了义。《成唯识论》云:
诸契经中说无性言,非极了义,诸有智者,不应依之。(同上)
心及心所,亦属依他起性。《成唯识论》云:
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卷八,《大藏经》卷三一页四六)
惟其如此,故《成唯识论》云:
诸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实有。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六)
心及一切诸法,皆依他起。此即心及诸法之实在状况,实在性质,即所谓诸法实性也。不知此诸法实性,而执诸法以为实有,即是遍计所执。知此诸法实性,即入圆成实。
此诸法实性,即名真如。《成唯识论》云:
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虚妄义。亦言显此复有多名,谓名法界,及实际等。(卷九,《大藏经》卷三一页四八)
又云:
空无我所显真如,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异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遮拨为无,故说为有。遮执为有,故说为空。勿谓虚幻,故说为实。理非妄倒,故名真如。不同余宗,离色心等,有实常法,名曰真如。(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六)
又云:
七真如者:一流转真如,谓有为法流转实性。二实相真如,谓二无我所显实性。三唯识真如,谓染净法唯识实性。四安立真如,谓苦实性。五邪行真如,谓集实性。六清净真如,谓灭实性。七正行真如,谓道实性。(卷八,《大藏经》卷三一页四六)
真如即是诸法实性。故有为流转等实性,亦是真如。
(七)转识成智
上文谓不知诸法实性而执诸法以为实有,即是遍计所执。知诸法实性,即入圆成实。此知非仅知识之知。盖吾人虽知识上可知诸法唯识,而实际上仍多执诸法为实有。盖我法二执,在吾人心中,根深蒂固,故须用修行方法,方能“悟入唯识”。依何修行方法,方能“悟入唯识”?此方法有五阶段,《成唯识论》云:
何谓悟入唯识五位?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云何渐次悟入唯识?谓诸菩萨于识相性资粮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在通达位,如实通达。修习位中,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余障。至究竟位,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复令悟入唯识相性。(卷九,《大藏经》卷三一页四八)
在第一“资粮位”中,修行者仅对于唯识之义,能深信解而已,尚不能伏除能取所取之二取。《成唯识论》云:
二取习气,名彼随眠,随逐有情,眠伏藏识,或随增过,故名随眠。即是所知烦恼障种。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我及我所)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烦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同上)
因有能取,所取,二取,故生烦恼,所知,二障。有能取而执之以为实我,即生烦恼障;有所取而执之以为实法,即生所知障。
在“加行位”中,修行者寻思名,义,自性,差别,等四种法,皆“假有实无”,“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于是知“无所取”。于此更进,则知“既无实境,离能取识。宁有实识,离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于是“发上如实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如实智者,即对于诸法有如实之知识也。此“世第一法,双印空相”。《成唯识论》云:
皆带相故,未能证实。故说菩萨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惟识真理。彼相灭已,方实安住。(卷九,《大藏经》卷三一页四九)
此世第一法,亦只为“世”第一法。因修行者于此犹以为有空相;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依现在哲学术语说之,此际仍有主观客观之区别,对于唯识真胜义性,仍只可谓为知之,而不可谓为“住”之。
修行者至“通达位”时,《成唯识论》云:
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能所取相,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现故。(同上)
至此,则“实住唯识真胜义性”,而“证真如”矣。此于修行究竟,大端已得。惟尚须加修治琢磨之功耳。
修行者至“修习位”时,《成唯识论》云:
菩萨从前见道起已,为断余障,证得转依,复数修习无分别智。此智远离所取能取,故说无得。及不思议,或离戏论,说为无得;妙用难测,名不思议。……依谓所依,即依他起,与染净法,为所依故。染谓虚妄遍计所执;净谓真实圆成实性。转谓二分转舍转得。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舍依他起上遍计所执,及能转得依他起中圆成实性。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斯二转依果。或依即是唯识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愚夫颠倒,迷此真如,故无始来,受生死苦。圣者离倒,悟此真如,便得涅槃,毕究安乐。(卷九,《大藏经》卷三一页五十至五一)
此即修行之最后结果也。
至于“究竟位”者,《成唯识论》云:
前修习位所得转依,应知即是究竟位相。此谓此前二转依果,即是究竟无漏界摄。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故名无漏。界是藏义,此中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卷十,《大藏经》卷三一页五七)
此时八识皆转为智。此时识皆为无漏识。无漏识亦为能变;诸种佛身佛土,为其所变。《成唯识论》云:
此诸身土,若净若秽,无漏识上所变现者,同能变识,俱善无漏。纯善无漏因缘所生,是道谛摄,非苦集故。(卷十,《大藏经》卷三一页五八)
识中本有有漏无漏,即染法净法,二类种子。佛身佛土,即依无漏种子而另成一世界也。
三 【法藏之《金师子论》】
由上所述,可知玄奘所介绍之唯识义中,颇有与中国人思想之倾向不相合者。以外界为吾人之识所现,而吾人之识,亦系“依他起”;此如西洋哲学中休谟之说,乃极端主观的唯心论,与常识极相违之说也。上述僧肇之不真空义,亦以诸法“如幻化人”;然其主要意思,在于证明“非无幻化人”。玄奘所述之唯识义之主要意思,则在于证明“幻化人非真人”。主要意思不同,故其所注重亦异也。修行者成佛后,玄奘所述,虽亦不否认其活动;然对于此点,未多言及,盖亦非其所注重也。又谓只有一部分人有佛无漏种子。如此则非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矣。虽亦可谓:识亦“依他起”;其中种子,亦应依他起,故非一成不变者;然至少并世之人成佛之可能不同。其所说修行必有一定的阶段,亦主渐修,不主顿悟也。
在当时,即有不以玄奘所讲佛学为然者,如法藏其著者也。法藏字贤首,姓康。本康居人,其祖父归化中国。法藏于唐贞观十七年,生于长安。曾参加玄奘译经事业,后以与玄奘“见识不同而出译场”。(《宋高僧传》卷第五,《大藏经》卷五十页七三二)后即发挥杜顺和尚及智俨之说,立华严宗。《宋高僧传》云:
藏为则天讲《新华严经》,至天帝网义十重玄门,海印三昧门,六相和合义门,普眼境界门,此诸义章皆是《华严》总别义网,帝于此茫然未决。藏乃指镇殿金狮子为喻,因撰义门,径捷易解,号《金师子章》,列十门总别之相,帝遂开悟其旨。(同上)
今亦以法藏《金师子章》为纲领,以叙述华严宗中之哲学,以法藏所代表者。
(一)“明缘起”
《金师子章》列有十门。所谓十门者,“初明缘起,二辨色空,三约三性,四显无相,五说无生,六论五教,七勒十玄,八括六相,九成菩提,十入涅槃”。(《金师子章》,《大藏经》卷四五页六六三)“明缘起”者,《金师子章》云:
谓金无自性,随工巧匠缘,遂有师子相起。起但是缘,故名缘起。(《大藏经》卷四五页六六三)
此以金喻本体,师子喻现象。本体世界,法藏名之为“理法界”;现象世界,法藏名之为“事法界”。(《华严义海百门》缘生会寂门入法界条,《大藏经》卷四五页六二七)本体即所谓“自性清净圆明体”。“即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从本已来,性自满足。处染不垢,修治不净,故云自性清净;性体遍照,无幽不烛,故曰圆明。”(修《华严奥旨妄尽还原观》显一体门,《大藏经》卷四五页六三七)本体如水,现象如波。水中之波,即现象世界中诸事物也。金师子之所以成,金为因,工匠之制作为缘。现象世界中诸事物,皆因缘和合,方能生起,所谓缘起也。
(二)“辨色空”
“辨色空”者,《金师子章》云:
谓师子相虚,唯是真金。师子不有,金体不无,故名色空。又复空无自相,约色以明。不碍幻有,名为色空。(《大藏经》卷四五页六六三至六六四)
现象世界中诸事物皆是幻像,故名“色空”。此即是空,非绝无诸事物之空也。《华严还原观》云:
谓尘无自性,即空也;幻相宛然,即有也。良由幻色无体,必不异空;真空具德,彻于有表。观色即空,成大智而不住生死;观空即色,成大悲而不住涅槃。以色空无二,悲智不殊,方为真实也。《宝性论》云:“道前菩萨,于此真空妙有,犹有三疑:一者,疑空灭色,取断灭空;二者,疑空异色,取色外空;三者,疑空是物,取空为有。”今此释云:色是幻色,必不碍空;空是真空,必不碍色。若碍于色,即是断空;若碍于空,即是实色。(示三遍门,《大藏经》卷四五页六三八)
所谓空者,非绝无诸事物之“断灭空”,亦非诸事物以外另有之“色外空”,空亦非另是一物,若然,则空为有矣。《金师子章》以为幻有是幻,因之言色空。所谓空者,即指此耳。故曰“空无自相,约色以明”也。
(三)“约三性”
“约三性”者,《金师子章》云:
师子情有,名为遍计。师子似有,名曰依他。金性不变,故号圆成。(《大藏经》卷四五页六六四)
现象世界中诸事物,皆须因缘和合,方能生起。但是幻相似有,本无自性,故曰依他,此即《成唯识论》所说之依他起性。现象世界中诸事物,本是似有,而世俗妄情执之为实有,故“名为遍计”,此即《成唯识论》所说之遍计所执性。至真心本体,常恒不变,乃圆成实性也。此所说圆成实性,与《成唯识论》所说不同。盖《成唯识论》只言一切法皆依他起;识亦依他起。此一切法及识皆依他起之实在性质即名圆成实性。此则以常恒不变之真心本体为圆成实性也。
(四)“显无相”
“显无相”者,《金师子章》云:
谓以金收师子尽,金外更无师子相可得,故名无相。(《大藏经》卷四五页六六四)
《华严义海百门》云:
观无相者,如一小尘圆小之相,是自心变起。假立无实,今取不得。则知尘相虚无,从心所生,了无自性,名为无相。(缘生会寂门观无相条,《大藏经》卷四五页六二七)
现象世界中诸事物,本是真心所现幻有。若就其为幻而言,则有即非有,可谓为无相。
(五)“说无生”
“说无生”者,《金师子章》云:
谓正见师子生时,但是金生,金外更无一物。师子虽有生灭,金体本无增减,故曰无生。(《大藏经》卷四五页六六四)
《华严义海百门》云:
达无生者,谓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由从缘生,必无自性。何以故?今尘不自缘,必待于心;心不自心,亦待于缘。由相待故,则无定属缘生。以无定属缘生,则名无生。非去缘生,说无生也。(缘生会寂门达无生条,《大藏经》卷四五页六二七)
“尘是自心现。由自心现,即与自心为缘。由缘现前,心法方起。”(《华严义海百门》缘生会寂门明缘起条,《大藏经》卷四五页六二七)心必有对境,方可自起心法。故由尘之缘现前,心法,即普通所谓心理诸现象者,方起;故尘是心缘。而“尘是自心现”,故心是尘因也。现象世界中诸事物,皆待因缘和合,方能生起。由有待,故缘生无定。缘生无定,故曰无生。然《金师子章》所说,与此稍异。《金师子章》谓现象世界中诸事物,本为幻有;就其为幻而言,则有即非有,故生即无生也。
(六)“论五教”
“论五教”者,《金师子章》云:
一,师子虽是因缘之法,念念生灭,实无师子相可得,名愚法声闻教。二,即此缘生之法,各无自性,彻底唯空,名大乘始教。三,虽复彻底唯空,不碍幻有宛然。缘生假有,二相双存,名大乘终教。四,即此二相,互夺两亡,情伪不存,俱无有力。空有双泯,名言路绝,栖心无寄,名大乘顿教。五,即此情尽体露之法,混成一块。繁兴大用,起必全真;万象纷然,参而不杂。一切即一,皆同无性;一即一切,因果历然。力用相收,卷舒自在,名一乘圆教。(《大藏经》卷四五页六六四至六六五)
此所谓判教也。华严宗之判教,将佛教中诸派别整齐排比,使其在一整个的系统中,皆自有相当之地位,使诸派别所说之义理,均为一整个的真理之一方面。愚法声闻教,即所谓小乘法也。《华严还原观》云:
由尘相体无遍计,即是小乘法也;由尘性无生无灭,依他似有,即是大乘法也。(示三遍门,《大藏经》卷四五页六三八)
就上所说三性言之,小乘法指出遍计所执性之为遍计所执性,谓此师子念念生灭,令人不执师子为实有。大乘法指出依他起性之为依他起性,谓此念念生灭之师子,“本无自性,彻底唯空”。然此不过大乘始教而已。更须令人知师子虽为幻有,然有亦无碍,所谓“缘生假有,二相双存”。虽讲空而仍不废有,此乃大乘终教也。然若专就师子之幻有之为幻而言,则空“夺”有;若专就师子之幻有之为有而言,则有“夺”空。如此“互夺两亡,俱无有力,空有双泯”。令人亦不知有有,亦不知有空,所谓“名言路绝,栖心无寄”;此乃大乘顿教。然又须知此真心之体,包罗万象,所谓“用则波腾鼎沸,全真体以运行;体即镜净水澄,举随缘而会寂。若曦光之流采,无心而朗十方;如明镜之端形,不动而呈万像”。(《华严义海百门》种智普耀门,《大藏经》卷四五页六百三十)现象世界中每一事物,皆是真心之全体。《华严义海百门》云:
且如见山高广之时,是自心现作大,非别有大;今见尘圆小之时,亦是自心现作小,非别有小。今由见尘,全以见山高广之心而现尘也。(镕融任运门通大小条,《大藏经》卷四五页六百三十)
此所谓“起必全真”也。惟其如此,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谓一即一切,即一有力而收一切;谓一切即一,即一切有力而收一。《华严义海百门》云:
明卷舒者,谓尘无性,举体全遍十方,是舒;十方无体,随缘全现尘中,是卷。经云:“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今卷,则一切事于一尘中现;若舒,则一尘遍一切处。即舒常卷,一尘摄一切故;即卷常舒,一切摄一尘故,是为卷舒自在也。(融任运门明卷舒条,《大藏经》卷四五页六三一)
令人知此义者,即一乘圆教也。
(七)“勒十玄”
“勒十玄”者,《金师子章》云:
一,金与师子,同时成立,圆满具足;名同时具足相应门。二,若师子眼收师子尽,则一切纯是眼;若耳收师子尽,则一切纯是耳。诸根同时相收,悉皆具足,则一一皆杂,一一皆纯,为圆满藏;名诸藏纯杂具德门。三,金与师子,相容成立,一多无碍;于中理事,各各不同,或一或多,各住自位;名一多相容不同门。四,师子诸根,一一毛头,皆以金收师子尽。一一彻遍师子眼,眼即耳,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自在成立,无障无碍;名诸法相即自在门。五,若看师子,唯师子无金,即师子显金隐。若看金,唯金无师子,即金显师子隐。若两处看,俱隐俱显。隐则秘密,显则显著;名秘密隐显俱成门。六,金与师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定纯定杂,有力无力,即此即彼,主伴交辉,理事齐现,皆悉相容,不碍安立,微细成办;名微细相容安立门。七,师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有金师子;一一毛处师子,同时顿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无边师子;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师子,还入一毛中。如是重重无尽,犹天帝网珠;名因陀罗网境界门。八,说此师子,以表无明;语其金体,具彰真性;理事合论,况阿赖识;令生正解;名托事显法生解门。九,师子是有为之法,念念生灭,刹那之间,分为三际,谓过去现在未来。此三际各有过现未来;总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即束为一段法门。虽则九世,各各有隔,相由成立,融通无碍,同为一念;名十世隔法异成门。十,金与师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说事说理,有成有立;名唯心回转善成门。(《大藏经》卷四五页六六五至六六六)
现象世界中,每一事物,皆是真心全体。由此而言,则师子亦真心全体也。故“金与师子,同时成立,圆满具足;名同时具足相应门”。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理不碍事,纯恒杂也;事恒全理,杂恒纯也。由理事自在,纯杂无碍也。”(《华严义海百门》镕融任运门明纯杂条,《大藏经》卷四五页六百三十)现象世界中,每一事物,皆是真心全体,即每一事皆是全理也。就师子眼是真心全体之一点而言,则可谓师子眼是一切,则师子眼为杂;亦可谓一切皆是师子眼,则师子眼为纯。如此,“一一皆杂,一一皆纯”,一一皆为“圆满藏”,“名诸藏纯杂具德门”。
真心为一,现象为多。就一方面言,每一现象皆为真心全体所现,则一即多,多即一,所谓“一全是多,方名为一;又多全是一,方名为多。多外无别一,明知是多中一;一外无别多,明知是一中多。良以非多,然能为一多;非一,然能为多一”。(《华严义海百门》镕融任运门了一多条,《大藏经》卷四五页六百三十)然若就另一方面言,则现象自是现象。金是理,师子是事;金是一,师子是多。“各住自位”,即各自有其地位。一多虽相容无碍,而自有不同,故“名一多相容不同门”。
自一方面言,现象世界中,每一事物,皆为真心全体所现,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耳即鼻,鼻即舌。”但自又一方面言,每一事物只是每一事物,耳只是耳,鼻只是鼻,“自在成立,无障无碍”,故“名诸法相即自在门”。此与“一多相容不同门”,同注意于各现象之各有自相;但彼就真心与现象之异说,此就各现象之异说。
吾人若注意于现象世界中诸事物,则事物显而本体隐;吾人若注意于本体,则本体显而事物隐,此“名秘密隐显俱成门”。
然则本体与事物,或一或多,或纯或杂,或有力或无力,或为此或为彼,或为主或为伴。主伴者,《华严还原观》云:“谓以自为主,望他为伴;或以一法为主,一切法为伴;或以一身为主,一切身为伴。”(起六观门,《大藏经》卷四五页六百四十)若吾人注意于师子,则师子即为主,其余一切皆为伴也。虽有如此不同,而皆互不相碍,此“名微细相容安立门”。
现象世界中,每一事物,皆是真心全体所现。真心包罗一切事物;故现象世界中,每一事物,亦包罗一切事物。此一事物,不但包罗一切事物,并且将每一事物中所包罗之一切事物亦包罗之。彼每一事物中所包罗之一切事物,亦各各包罗一切事物,所谓“一一毛中,皆有无边师子;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师子,还入一毛中”。《宋高僧传》谓法藏“又为学不了者设巧便,取鉴十面,八方安排,上下各一。相去一丈余,面面相对,中安一佛像。燃一炬以照之,互影交光,学者因晓刹海涉入无尽之义”。(卷第五,《大藏经》卷五十页七三一)盖每一镜中,不止有彼镜之影,且有彼镜中之影之影也。因陀罗网为一珠网,每一珠中现一切珠,又现一切珠中之一切珠,如是重重无尽,此“名因陀罗网境界门”。
说师子以喻现象,即真心之生灭门;说金体以喻本体,即真心之真如门也。真心不觉故动,而有生灭。不觉,即无明也。以上二门,但各就真心之一方面讲;若合两方面言之,则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即阿赖耶识也。说比喻以显真理,“名托事显法生解门”。
一念为真心全体所现,九世亦真心全体所现;故一念即为九世,九世即为一念。《华严义海百门》云:
融念劫者,……由一念无体,即通大劫;大劫无体,即该一念。由念劫无体,长短之相自融,乃至远近世界,佛及众生,三世一切事物,莫不皆于一念中现。何以故?一切事法,依心而现。念既无碍,法亦随融。是故一念即见三世一切事物显然。经云:“或一念即百千劫,百千劫即一念。”(镕融任运门融念劫条,《大藏经》卷四五页六百三十)
此所谓九世同为一念。然若就一念中分别,亦不妨有九世;此“名十世隔法异成门”。
总之,一切皆真心所现“各无自性,由心回转”,此“名唯心回转善成门”。
(八)“括六相”
“括六相”者,《金师子章》云:
师子是总相,五根差别是别相。共从一缘起,是同相;眼耳等不相滥,是异相。诸根合会有师子,是成相;诸根各住自位,是坏相。(《大藏经》卷四五页六六六)
就现象世界中一事物而言,其事物之全体是总相;其中之各部分是别相。此事物及其各部分,皆由缘起,是同相;各部分是各部分,是异相。各部分会合成此事物,则此事物成;此是成相。各部分若不会合而只是各部分,则此事物坏;此是坏相。
(九)“成菩提”
“成菩提”者,《金师子章》云:
菩提,此云道也,觉也。谓见师子之时,即见一切有为之法,更不待坏,本来寂灭。离诸取舍,即于此路,流入萨婆若海,故名为道。即了无始已来,所有颠倒,元无有实,名之为觉。究竟具一切种智,名成菩提。(《大藏经》卷四五页六六六)
萨婆若义谓一切智。若知现象世界中诸事物,原来所执为实者,本来即空,所谓“更不待坏,本来寂灭”;则如大梦已醒,知原来梦中所有现象,本来无实。《华严义海百门》云:
了梦幻者,谓尘相生起,迷心为有,观察即虚,犹如幻人。亦如夜梦,觉已皆无。今了虚无,名不可得,相不可得,一切都不可得,是谓尘觉悟空无所有。(修学严成门了梦幻条,《大藏经》卷四五页六三三)
又云:
迷者,谓尘相有所从来,而复生灭,是迷。今了尘相无体,是悟。迷本无从来,悟亦无所去。何以故?以妄心为有,本无体故。如绳上蛇,本无从来,亦无所去。何以故?蛇是妄心横计为有,本无体故。若计有来处去处,还是迷;了无来去,是悟。然悟之与迷,相待安立。非是先有净心,后有无明。此非两物,不可两解。但了妄无妄,即为净心,终无先净心而后无明,知之。(决择成就门除业报条,《大藏经》卷四五页六三六)
《华严还原观》云:
如人迷故,谓东为西。乃既悟已,西即是东,更无别东而可入也。众生迷故,谓妄可舍,谓真可入。乃至悟已,妄即是真,更无别真而可入也。(入五止门,《大藏经》卷四五页六三九)
梦中执梦中现象为实,此为迷,为颠倒;醒后知梦中现象本来无实,所谓迷及颠倒,亦无有实,知此即已“入真”,“更无别真而可入也”。至此境界,即成菩提矣。吾人必至此境界,所谓“净心”,方觉以前皆不觉也。不觉即无明,所谓“无始无明”也,所谓“非是先有净心,后有无明”也。依此而言,则吾人之修行,其目的乃在达到一新境界;不过此新境界即旧境界,但有觉不觉之异而已。
(十)“入涅槃”
“入涅槃”者,《金师子章》云:
见师子与金,二相俱尽,烦恼不生。好丑现前,心安如海。妄想都尽,无诸逼迫。出缠离障,永舍苦源。名入涅槃。(《大藏经》卷四五页六六六)
修行至最高境界时,不知现象世界,亦不知本体世界。盖若知本体世界时,仍有能知与所知,即主观与客观;本体仍为所知,即仍有妄心分别也。故必“见师子与金二相俱尽”,乃为修行之最高境界也。然至此境界时,亦不可常住涅槃。《华严义海百门》云:
证佛地者,谓尘空无我无相是也。……然证入此地,不可一向住于寂灭。一切诸佛,法不应尔。当示教利喜,学佛方便,学佛智慧。具如此地义处思之。(决择成就门证佛地条,《大藏经》卷四五页六三六)
诸佛于大智之外,仍有大悲。成大智则不住生死,成大悲则不住涅槃。
(十一)主观的唯心论与客观的唯心论
澄观(华严宗第四祖,世称清凉大师。姓“夏侯氏,越州山阴人。以元和年卒”。暡《宋高僧传》卷第五,《大藏经》卷五十页七三七暢)谓《华严》有四法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华严法界·玄镜》卷上,《大藏经》卷四十五页六七二)观以上所述,可以知之。又观以上所述,则可知法藏立一常恒不变之真心,为一切现象之根本;其说为一客观的唯心论。比于主观的唯心论,客观的唯心论为近于实在论。因依此说,客观的世界,可离主观而存在也。且客观的世界中,每一事物,皆是真心全体之所现。则其为真,较常识所以为真者,似又过之。玄奘与法藏所说“圆成实性”之意义,各不相同,已如上述。就此点观之,亦可见法藏所说之空,不如玄奘所说之空之空也。又依法藏所说,“事”亦系当然应有者。此亦系中国人之思想倾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