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编 欧洲国家与教会中的动乱

第七编讲述了约自1400年至1750年间欧洲文化日趋丰富的发展和欧洲向外扩张的历程。同期,欧洲的政治与宗教也产生了很大的动荡。现在开始叙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西欧的基督教教会曾经于16世纪出现了一场大分裂(西欧的基督教教会称为天主教教会,在东方却称为正教教会)。这场分裂以宗教改革或者新教起义而闻名。从此之后,基督徒不再分成两大集团,而是分成三大集团:正教徒、天主教徒与新教徒。新教起义之后的一个多世纪内,欧洲史上发生了多次宗教争吵与宗教战争。荷兰和英国在16世纪至17世纪所爆发的反抗专制政体的起义,也有宗教性质的部分。

专制政体在17世纪至18世纪盛行于欧洲大陆,也可以说,达至一个全盛的显赫期。野心勃发的专制君王们不仅剥削自己的臣民,还在欧洲,乃至新世界为争夺殖民地而相互争战。

但是有一些好战的专制君王却也是睿智明礼、追求进步的统治者,他们曾经用父母之心为臣民做了很多事,所以他们被称作开明的或仁慈的君王。

第24章 专制政体的复活

一、一般因素

在第19章,我们已经知道中世纪国王的权力并非绝对,他们受到种种限制,如封建制度、政治反叛、时常选举、种种特许状和议会。在14世纪至17世纪期间的政体产生很大的变化:很多国家的有限君主政体发展成专制政体,或者无限的君主政体。

在中世纪的欧洲,民主政体与君主政体看起来好像基本平等。可是,事实表明,大部分国家的民主政体一定要让位给君主政体。本章打算讲明为什么会这样。

十字军的影响?十字军对推进君主政体的发展有一定关系。因为它让西方基督教国家统治者和东方发生联系,而在东方,专制政体很早便是公认的政体形式。不止是国王们,还有加入十字军的贵族、骑士与平民们都时常听到绝对君主制,多多少少对心理方面产生了影响。

教会的让步?在中世纪期间,基督教教会曾经阻挡专制君王权力的发展。但之后的几个世纪,教会对国王逐渐宽容,认可他们的权力,最后还提供帮助。教会力争用“上帝的和平”“上帝的休战”与其他方式,限制那些蛮横无忌的封建贵族们。而教会在阻止私人混战、削弱封建势力的时候,却又巩固了国王的权力,因为教会认为国王是封建社会良好秩序的保护者。之后,当教会受到内部弊端牵累和受到外部批评时,它觉得有必要向国王靠拢,认可国王的主张。教职人员也通常拥护王室专制。

中产阶级的拥护?中产阶级的快速发展和对国王的衷心拥护是这段时期的明显特征。中产阶层是些有财富与有头脑的人,凭借工业与贸易而发家致富。国王满足了中产阶层的利益需求,保护商人的安全,扶持商业发展。反过来,中产阶级也为国王服务。他们支持并协助君主制。同时还为国王输送法律专家与高效官员方面的人才,为政府出资,也为军队提供人力。

民族性和国王?十字军的力量使弱小的民族发展壮大,各民族语言文学的魅力激发了民族自豪感,民族主义萌芽在西欧诸国日益强大。由于国际战争频繁,民族性迅速活跃。英国、法国与西班牙的民众渐渐地把他们团结起来,让他们成为伟大民族一员的权力结构与个人,备感深深的忠诚。如今人们向国旗欢呼来表达爱国之心,当时的他们却是向国王欢呼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爱国主义帮助国王成为专制君王。

罗马法的复兴?依据罗马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国家的君主或统治者拥有随意制定法律或者违反法律的权力。作为古典文艺复兴中的一部分,罗马法的研究也紧随着恢复了。博洛尼亚与其他大学都开设了罗马法的课程。学习过罗马法的法律专家也都利用罗马法为他们的国王效劳。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著名的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在自己的政论文中,特别是在《君主论》一书里,曾主张君王高于法律与议会的原则。虽然教会表示抗议,可马基雅维利的书还是普遍流行,很多野心勃发的统治者都依照他的忠告行事。

火器?火器让步兵比使用矛的骑兵,甚至比身披铠甲手持长矛的骑兵更有杀伤力。国王们开始维持由雇佣兵组成的常备军,而且给他们配以大炮与短枪。军队力量让国王们变成了封建领主的主人,还变成了各阶级臣民的主人。

接下来的每节,将试图讲述有利于专制政体兴起的一些因素。

二、教会的衰弱

前面已说过,在中世纪时期,天主教教会的实力强大,很有影响力。它不仅负责宗教与道德,还做了很多管理工作。之后的几个世纪,也就是14世纪至17世纪,尽管教会的影响与权威仍非常大,但还是明显削弱了。教会的衰弱是有利于专制政体兴起的因素之一。我们现在就来看看究竟是什么让教会衰弱了。

十字军?十字军归根结底反应了对教会,特别是对教皇的不利。12世纪,在十字军狂热高涨与胜利时,发起十字军的教皇们曾得到很高的荣誉;可是13世纪、14世纪的十字军狂热低沉遭遇失败,教皇也相应丧失了荣誉。

过多的“十字军”?反抗穆斯林的十字军未能坚守阵地,因此有损教皇的政治信誉。还有许多善良的人也最终感觉到十字军已被带入歧途,因一些毫无价值的目标被利用了。比如,在教会同国家之间的争斗中,十字军被煽动去反抗神圣罗马皇帝与一些基督教王侯。这让十字军变得既庸俗又可疑。许多忠于教会的成员觉得他们被纯粹的政治阴谋所利用,所以拒绝关注教会发出的各种号召与训示。一位英国修士对此做出评论:“在信徒们听到这个号召的时候,他们感到奇怪,教皇承诺他们去流基督教徒的血的报酬,居然和之前承诺去和不信教者血战的报酬一样。”

金钱的负担?对于前往圣地的十字军士兵,教皇发给他们赎罪券,就是向他们许诺死去之后享有特殊的照顾。为筹措十字军的费用,教皇开始给不上战场只捐钱的人颁发赎罪券。同时,对教士与教会的佃户征收什一税(一种所得税)。然而,部分金钱并未用于十字军,而是花在了其他事情上。在十字军不征战时,钱税仍然照收。教皇开始习惯挥霍,所以征收的教会税种与数量也逐渐增加。最为不幸的是,有一些教皇是世俗而不称职的。当然并非全部教皇都如此,其中大部分还是正直与真诚的。可是称职教皇很难抵消不称职教皇所产生的恶劣影响。不管怎样,教会的税收制度变得愈来愈苛重,愈来愈不得民心了。

政治主张的失败?教会的衰弱不只因为十字军的失败与人民对沉重的金钱负担的憎恶,还因为教会和世俗统治者的政治争吵。法国国王菲利普四世打败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之后,再没有教皇郑重地提出如此极端的主张。大部分人最终赞成了但丁的建议,即教会的领域属于宗教与道德,而非政治。这个意见并未削减教会的精神权威,可的确削弱了它的政治权力,而主要的获利者却是诸国的国王。

“巴比伦式流亡”?前面讲过,卜尼法斯八世之后的继任教皇居住在法国。自1309年至1377年的近70年里,他们都居住在阿维尼翁。这些教皇本身是善良的,可是在法国之外,人们都相信他们只是法国国王的工具。他们居住在阿维尼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巴比伦式流亡”,或“巴比伦式监禁”。正是如此,他们被比喻成曾经在古时巴比伦城流放与囚禁长达70年的希伯来人。

意大利人对于教皇们在阿维尼翁的长时间居留当然极度愤恨。罗马民众于1347年在黎恩济的领导下起来反叛,成立了一个共和国新政府。他建立的政府既民主又民族。新政府的成立既是对教皇,也是对意大利统治者的一次挑战。黎恩济于1354年被杀,他的政府也被摧毁了,但事实证明意大利仍有一种非常深的民族感与反教皇情感。

最终于1377年,因为锡耶纳的修女凯特琳的恳请与胁迫,教皇从阿维尼翁回到了罗马,“巴比伦式流亡”到此结束。

教会大分裂?但“教会大分裂”比“巴比伦式流亡”产生的影响更坏。自1378年至1417年存在两位对立的教皇,一位在罗马,一位在阿维尼翁,史上被称作“教会大分裂”。分裂还造成了各国产生敌对的阵容。拥护阿维尼翁教皇的国家有法国、苏格兰、萨瓦、西班牙与葡萄牙;而意大利、德国、英国、匈牙利、波兰与其他国家则站到了罗马教皇那边。分裂于1417年结束,但从此之后教皇的权力相对削弱,国王的权力却相对加强了。

宗教会议运动?在“教会大分裂”之后的一两代内,许多人觉得全体宗教会议应该要比教皇拥有更高的权威。由此爆发了“宗教会议运动”,虽然运动不久便失败了,但运动期间也起到了分裂、削弱了教会的作用。

三、百年战争

在“巴比伦式流亡”与“教会大分裂”期间,英王与法王展开了一场长时间斗争,史称“百年战争”。这并非一场战争,而是一系列的战争,有时这方获胜,有时另一方获胜,整个战争自1337年至1453年持续了一个多世纪。

封建制度里的仇人?自威廉一世与亨利二世的时代开始,英国诸王总被当作是法国国王的封臣,因为他们在法国占据或者宣称有权占据一些土地。这些封建关系是无休无止的冲突的根源。英国诸王尝试摆脱法国诸王的宗主权,同时后者时常警惕着想要削减英王的权力。比如,法国诸王曾帮助苏格兰反抗英国,还对英国人在弗兰德的贸易进行限制。

战争的近因?法王菲利浦六世于1337年宣布,英王在法国作为采邑占据的加斯科尼与吉延两块公爵领地,已经被他依法充公了。他向英国宣战并派遣舰队大举进攻英国。英王爱德华三世立刻编造了一个关于法国王位的法律主张。他与菲利浦六世怀揣野心的封臣们结成了联盟,准备打一场有决定意义的大仗。

英国的胜利?战争的第一阶段是1337年至1360年,爱德华三世与自己才华迸发的年轻儿子“黑太子”爱德华进攻法国,取得了两场辉煌的胜利——克勒西(1346年)与加来(1347年)。在1348年,一场名叫“黑死病”的可怕瘟疫席卷了欧洲,战争暂时停止。接着英国又于1356年在普瓦提埃赢得了胜利,于1360年在布勒丁尼签署了合约,规定爱德华三世放弃自己对法国王位的主张,但却得到了卢瓦尔河以南半个法国的土地,以及北方海港加来;这些地方不是法王的采邑,而被当作绝对世业所拥有。

法国收复失地?百年战争的第二阶段开始于1369年一位新法王对英国的入侵。这次法国人占据了优势。他们拥有一位干练的将领,又充分利用英国君主政体的弱点。1395年双方签署了停战协议。英国保住了加来与自波尔多至巴约讷沿岸的一条狭长地带,但是放弃了在法国的其他领土;英王还娶了法王的女儿为后。

亨利五世与阿让库尔?拥有实力与野心的英国利用了法国的弱点与混乱,自1415年至1420年进入了战争的第三阶段。法王查理六世患有精神病,他的封建封臣们迫切希望利用这种局面。英王亨利五世既勇敢又聪明。他再次向法国宣战,入侵法国,而且声称有权继承法国王位,于1415年在阿让库尔战役大胜法国人。他还征服了诺曼底,横扫了整个法国南部。查理六世求和于他,在1420年,亨利下令签署几乎完全有利于他的特鲁瓦条约。依照这份条约,亨利得到了法国的许多土地;并且在查理六世去世之后亨利能够当上法国国王,还能娶(之后真的娶了)查理六世的女儿凯瑟琳为妻。

可是世事难料。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都于1422年去世了。尽管亨利的幼儿亨利六世被宣布既是英王还是法王,可是许多法国人对此表示拒绝。他们紧密团结在查理六世儿子的周围。

圣女贞德?如此,战争的第四阶段开始了。拥护查理六世的儿子查理七世的法国人最初占少部分,并且在漫长的7年时间里他们打了很多败仗。此时圣女贞德出现了。她并未挥剑,只是手举一面白旗。法国人却愿意追随她,她带领他们迈向胜利。她于1429年把英国人从奥尔良城驱逐出去,没过多久又把兰斯与其他地方的英国人赶出去。后来,在帮历代法王加冕的兰斯大教堂中,她帮查理七世加了冕。这成为她一生的顶峰。

这对贞德和法国来讲,都是光荣的一天。但就在当时,并非全部的法国人都站在她那边。翌年她落入英国人的手里。一个同情英国人的诺曼法庭判决她死刑,她于1431年在鲁昂被处以火刑。

可是贞德的精神却影响了整个法国。她为法国献身的精神让法国人团结在一起。英国人占领的城镇与省份相继失守。百年战争于1453年结束了。这场战争开始于封建战争,却以民族战争而结束,爱国的法国人像磐石一般团结在法王周围。最后,只剩加来还留在英国人手中。

长时间的战争使法国与英国民族情感得到增加,同时还促进了专制政体的发展。两国的国王都得到了臣民的衷心拥护,他们的军队如今已改成主要由平民组成,而非贵族与骑士。

四、专制政体在英、法以及其他各国的兴起

百年战争在某种程度上间接推进了英、法两国专制政体的发展。英国随后发生了一系列内战,即红白玫瑰战争,它直接有利于英国专制政体的兴起。

玫瑰战争?玫瑰战争自1453年延续至1485年,它是互相对抗的两支王族兰卡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间夺取王位的斗争。王国中全部的贵族家族都选择支持其中一支王族。

亨利五世的父亲亨利四世是首位兰卡斯特家族的国王。他篡夺王位而当上国王。1415年亨利五世重新对法宣战的一个原因是想让他的臣民忘记这个事实。当他们为阿让库尔胜利欢呼的时候,他们的确忘了这个事实。并且在亨利五世活着的时候,英国人认可他的政绩也很少提及这个事实。可是在他的儿子亨利六世长期不作为的统治时期,许多心存不满的英国人动摇了。他们忆起亨利四世的篡位;他们看到亨利六世在英国的不妥治理;他们对他于1453年向法国人的投降也当作一种耻辱。

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人对君主制度失去了信心,它只是意味着许多英国人提出了有关兰卡斯特世系的些许问题。所以在约克公爵夺位时,他找到了很多朋友与拥护者。约克家族与兰卡斯特家族间长期的流血斗争被称作玫瑰战争,因兰卡斯特家族用红玫瑰作为标记,约克家族用白玫瑰作为标记而得名。

事件小结?激战之后,约克家族废掉了兰卡斯特的国王亨利六世,立自己家族的人称王,叫爱德华四世(1461年)。10年之后,1471年,约克家族在蒂克斯伯里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杀死了亨利六世。爱德华四世是一位强有力的国王,在他的后期统治中,他让兰卡斯特家族保持了平静。他卒于1483年,他的两个年轻儿子被囚禁在伦敦塔内,在那里被他们的叔叔暗害了,后者篡取了王位,称为理查德三世。

但理查德三世却是约克家族的最后一位国王。他的篡位,他的残暴与冷酷,对约克家族的事业来说,都成了致命伤。一位来自兰卡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铎,再次挥起了红玫瑰的旗帜,于1485年在伯斯沃思战役中战胜并杀死了理查德三世。

在战场上,获胜者被加冕为国王亨利七世。他是伟大的都铎世系的首位国王,但他却出身于兰卡斯特王室。他凭借与约克家族的伊丽莎白的婚姻,让红玫瑰与白玫瑰联合在一起。他花了1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来扑灭这场长期战争的余火。

对专制政体的影响?玫瑰战争消灭了大批蛮横霸道的封建领主,激起了中产阶级对一个强大而稳定的政府的渴望。这有助于英国专制政体的发展。都铎君主们都知道怎样在事实方面让自己变成一位名副其实的君主。他们几乎变成了绝对的统治者。

亨利七世?亨利七世于1485年至1509年在位时期遏制贵族,采取强硬手段统治整个国家,还想方设法巩固了王室权力。他创设了一个新法庭——星室法庭。它在审理案件的时候,并没有陪审团,新法庭成为国王手里一个有效的工具。他仍时不时地举行议会,但想方设法降低议会在政府里的地位。他奖励贸易,扩大海军,还试图避免战争。他靠着睿智的外交与让子女和一些诸王子女联婚的方式,而非靠战争来获得国外的声威。他将一个女儿嫁给了苏格兰王,一个儿子娶了西班牙公主为妻。

就在亨利七世统治时期,哥伦布与卡博特发现了美洲。

专制政体在法国?百年战争以后,法国的专制政体也得到快速发展。从1422年至1461年在位的法王查理七世,在他统治时期所发生的一些激动人心的事情,如圣女贞德的惊人事件、民族爱国主义的高涨、英国人被驱赶和法国领土与人民再次统一于一个君主权威之下,使他获益匪浅。这些事件让人民更效忠于国王,即便是一位平庸的国王也几乎能够为所欲为。查理没与三级会议商量便征收赋税,他还创建了一支由专业军人组成的忠于自己的常备军。

路易十一与勃艮第?自1461年至1483年在位的法王路易十一,不管是精神还是仪容都要比他的父亲查理七世更缺少风度,但是身为一个专制政体的创建者,他却成为了最伟大的一位法国国王。他穷尽毕生精力来削弱封建领主,通过收买、掠夺等各种方式,还不费太多力气干掉了一些封建领主。在同勃艮第公爵展开的一场艰苦斗争以后,他最终将勃艮第公国变为法国真正的一部分。通过让儿子和布列塔尼的女继承人联姻,他铺好了彻底吞并勃艮第公国的道路。

专制政体继续存在?在下个世纪,也就是16世纪,宗教分裂与内战一度恢复了法国封建领主的权力,但这只是暂时现象。在15世纪的时候,法国的专制政体已经根深蒂固,难以被快速推翻。直至17世纪、18世纪,法国的专制政体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专制政体在西班牙?在西班牙,斐迪南与伊莎贝拉统治时期,专制政体代替了封建制度,他们和英国亨利七世、法国路易十一是同一时代的。对战西班牙穆斯林的最终胜利与美洲的发现,让君主政体大放光彩。斐迪南与伊莎贝拉将异端裁判所这一教会法庭当作西班牙专制政体的工具,就像英国亨利七世利用星室法庭那样。他们逢迎贵族的同时又剥夺了他们的政治权力。

在葡萄牙与斯堪的纳维亚诸国,情况也几乎一样。国王们通过推翻贵族与利用忠心的中产阶级,建起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力。

德意志与意大利?然而这一时期的德意志与意大利仍未实现民族统一,也没有民族的君主政体;但在地方却存在很多专制君主。德意志的许多亲王、公爵与伯爵们是非常专制的。而意大利已经出现了变城市共和国为世袭君主国的明显趋势。

苏格兰与波兰?苏格兰与波兰可能是此时欧洲各国中唯一达到了民族统一而未沦为专制政体牺牲品的国家。在苏格兰,软弱的国王被强大的贵族所牵制。波兰的贵族保留了国王选举制度,防止王位变为世袭制。

专制君主和战争?在15世纪、16世纪,专制政体在西欧与中欧广泛兴起,战争的性质与目的发生了明显变化。中世纪国内的封建战争常常是地方性的,并且只是短期战争。而野心勃发的专制君主间的战争却无休无止,并且更为严重。

过渡的特征?专制政体及其所有影响,不管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一面都是历史发展的必要环节,是由中世纪过渡到近代合乎逻辑的阶段。它推翻了封建制度,引来了民主政治。它又和扩大的贸易、古典学术、好战的宗教与民族情感密切联系起来。

第25章 新教起义

16世纪,在西欧向海外的美洲、亚洲与非洲扩张时,欧洲的基督教会出现了明显的分裂。相当多的北欧基督徒,站出来反抗教皇的权威。他们放弃了天主教会的某些教义,成立了新团体。这些新团体被称作新教徒,导致新教兴起的教会分裂被称作宗教改革,更准确地说是新教起义。

教会的这次分裂出现于16世纪,可是它却是中世纪以来对教会长期不满的结果,这种不满早在14世纪、15世纪就已时常出现。

一、教会早期的分裂

自很早开始,基督徒中便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比如对教义与教会组织的分歧,经常出现异端与分裂。

最早的异端,像阿里乌斯派尽管曾经鼎盛一时,但最终还是消失了。只是在亚美尼亚、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与阿比西尼亚各国分立的教会出现了种种不同的信仰。

更为严重的是东西方基督教在11世纪的分裂,希腊语基督徒与拉丁语基督徒分为两大团体,也就是东方的“正教”教会与西方的“天主教”教会。这两个教会都声称自己是正统教派。东方正教徒拒绝认可罗马主教,也就是教皇的权威。而西方的基督徒普遍都认可他的权威。

二、新分裂的原因

政治方面的对抗?在西欧,出现了对教会的批判与对教会权威的政治反抗和宗教反抗国王和文职官员对教会的政治权力与影响备感憎恨,并加以压制。前面已经讲述,在中世纪时期,神圣罗马皇帝是怎样反抗教皇的,英国、法国与西班牙的国王是怎样取得了对教会财产征税、任用教职人员、限制教会法庭的权力与违犯教皇法令的权力。在14世纪、15世纪,教皇与国王间的冲突并非什么新鲜事,但仅是政治冲突还不足以引发教会的分裂。

宗教方面的对抗?还有一种反抗源于对宗教教义的不同见解。比如,在12世纪,法国南部的阿尔比派攻击教会的圣餐礼与圣职,在13世纪被十字军镇压。14世纪,英国教士兼任牛津大学教授约翰·威克利夫(1320—1384),提出坚决的观点,对天主教的很多教义与做法表示反对。他声称教皇并非是基督在尘世的代表,而是一位“反基督者”;修道制度并非是基督教义的真实部分;由邪恶的教士所实施的圣礼是无效的;基督徒个人应该完全遵循圣经里的教训;教会应该附属于国家。

罗拉德派与胡斯派?尽管遭到教皇的斥责,可是威克利夫获得了很多追随者,有英国的乡绅、政客,也有穷苦民众。在他去世之后,他的著作受到一位教士兼布拉格大学教授约翰·胡斯的赞许,而且在波希米亚广泛传播。15世纪初,罗拉德派的威克利夫的英国门徒们与捷克胡斯派的人数都在增加。

正如国王与诸侯曾经积极的与教会当局联手镇压阿尔比派一样,如今他们也想方设法制止罗拉德派与胡斯派。英国亨利四世与亨利五世采用罚款、囚禁与火刑来遏止罗拉德派运动在国内的传播。神圣罗马皇帝西吉斯蒙急切想要在捷克消灭宗教运动,诱使约翰·胡斯参加在瑞士康斯坦茨举行的全体宗教会议。在会议上,他不顾自己曾经郑重答应保卫胡斯的人身安全,并实施了会议法令,在1415年对胡斯处以火刑。

胡斯派战争?胡斯被处以火刑不久便在捷克引发了民众暴乱,这是一场半宗教半爱国的暴乱。德意志天主教徒向捷克胡斯派宣战,胡斯派内部也立刻分成几个支派,彼此交战。胡斯派战争持续了几年,后来教皇在民族方面做了一些让步,大多数地区都恢复了天主教教会。但胡斯派的一个支派摩拉维亚兄弟派,却一直留存到现在。

道德方面的对抗?在14世纪、15世纪,第三种对天主教会的反抗是对教士的出格做法与教会“腐败”进行批判。人们说有些教士的生活是无耻的,不道德的,搜刮人民膏脂,奢侈无度。人们认为很多主教力争拥有丰厚的世俗财物,罗马教廷从德国、英国与法国“好基督徒”的口袋中压榨了大量钱财,使意大利的“坏基督徒”随意挥霍,享受世俗享乐。伊拉斯谟在著作《愚人颂》里既清楚又幽默地列举了一些人们的抱怨。他认为基督徒已经不再拥有基督教早期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为了对教会进行改革,一定要让普通民众接受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可以有效地监督修士与神学家们,帮助清除教会里的无耻弊端。

改革的主张?教会中的严重弊端引发了人们广泛的主张改革。改革的主张会得到人们的关注,弊端也会得到纠正。不只一般教徒,甚至教皇、红衣主教、主教、教士与修士们也都期盼改革,而且诚心为此努力。教会的精神使命没有被完全忽略。在15世纪,修士托马斯·肯皮斯所创作的《效法基督》是仅次于圣经的最著名的而且流传最广泛的有关基督教虔信的书。书中阐述的基本原则受到人们的高度赞同,并被普遍传授。

小结

事实上,在16世纪,已经实现了教会改革,但当时想遏制分裂已为时太晚。政治、经济与爱国之心对教会的反抗,以及对教会某些教义的不满,已经形成了王侯与人民的公开对抗。

专制政体的兴起加强了国王与诸侯们想在政治方面、宗教方面,变成专制君主的野心,而且想控制本国教会,正如他们控制贵族、议会与城镇一样。贵族与商人们渴望财富的野心,在他们心里引发了一种侵吞教会财产、少交纳教会钱税与终止教会经济独断的奢望。

民族情感?民族情感与民族爱国之心的发展,大大推进了将英、德、法及其他地方教会从“外国”的统治之下解放出来的主张,还出现了将天主教教会改成各个国家教会松散联盟的鼓动。

16世纪种种分裂教会的趋势,教皇与许多基督徒对此表现出了坚决的敌对。他们不愿将天主教会“国家化”,不赞同失去教会的土地与收益,不允许将教会彻底置于专制君主的掌控之下。

两派改革者?在16世纪,基督教的改革者分为两个阵营:一派还留在天主教教会,支持其组织与教义,同时尽力补救弊端;还有一派则脱离了教会,放弃某些教义,成立新组织 “改革的”教会。这些新组织被称作“新教”教会,对人们所抱怨的教会弊端表示抗议。新教起义摧毁了曾是中西欧特征的宗教统一。

三、新教教会

德国改革者马丁·路德?首位领导西欧大批民众与天主教教会公开分裂的改革者是马丁·路德(1483—1546)。他是德国人, 20岁时当上修士,不久之后被任命为威滕贝格大学神学教授。身为教师与讲道者,他深受学生爱戴。他果敢直率,不惧表达自己的主张。同时他还深切关注着永生拯救的问题。慢慢地他开始怀疑人们是否可以通过某些做法来博取上帝的欢心。他相信人类仅存的希望就在于每个人对上帝仁慈的质朴信仰。

路德同教会分裂?路德同天主教教会的分裂是逐渐发展的。他于1517年首次在德国引得人们的普遍关注,源于他公开质疑提供“赎罪券”与赎罪券所依托的“善行”的教义。

赎罪券是一种死后获得特惠的承诺。一个人真正对自己的罪孽感到忧伤并开始忏悔,赎罪券准许免去所有或者部分死后应该得到的惩罚。为了获得赎罪券,悔罪之人要念读某种祷词、进谒一些教堂或者做其他“善举”。在中世纪时期,加入十字军或者资助十字军都算得上是“善举”。如今天主教教会中仍存在赦罪的方式,可是不再主张捐钱,也没人捐钱了。

论纲与辩论?教皇利奥十世于1517年为筹措罗马圣彼得教堂的建造钱款,委派很多专职人员去销售赎罪券。路德被一位名叫特策尔的委派人员激怒了,他在威滕贝格教堂大门上张贴95条论纲,主张和所有前来的人辩论。在这95条论纲里,他抨击了赎罪券与教皇的一些主张。两年以后,在与一位著名学者的一场公开辩论中,路德否认了所有教皇和一次宗教会议拥有解释基督教教义的神圣权威。他援引胡斯与威克利夫的教义理论,坚决声称,每个人都有权遵照自己研读圣经的体会来料理自己的生活。

教皇利奥十世于1520年把路德从教会开除,还提议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将他当作异端进行惩罚。

禁令下的路德?皇帝偏向于惩罚路德和他的信徒,可是在德国有很多人,包括各王侯、贵族们,还有一些教士与修士,都对路德表示同情,让他能继续和教皇与皇帝对抗。

路德分裂德国?在德国,路德发放了很多猛烈抨击教皇与天主教教会的小册子。他获得了虔诚信徒的拥护,因为他们被路德披露的教会内部的各种腐败现象震惊了。他获得了爱国的德国人的拥护,因为路德让他们对自己的国家附属于一个意大利教皇而感到憎恨。他获得了贵族与王侯们的拥护,因为路德让他们见到,他们能从教会与帝国的削弱中增长自己的财富与权力。

一时间,似乎所有德国人都将对抗天主教教会。可是在德国南部一批批农民起来对抗教会,还对抗国家统治者的时候,王侯们开始惊慌了。农民起义于1525年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于是农民转而反抗路德,因为在这场反抗战斗中他站到了贵族那边。同时,许多贵族,尤其是南部贵族看到农民受到路德纲领影响,便背弃了路德理论。当然,皇帝与其他王侯们,无论是从信仰还是从政治的角度,都不会听从路德的号召。

最终的结果是德国分裂了。北部邦国追随路德变成了新教徒。南部邦国否定他的纲领,仍然信奉天主教。

路德赢取斯堪的纳维亚?路德失去了德国南部的拥护,却在斯堪的纳维亚大得人心。因为丹麦、挪威与瑞典国王都将路德教封为国教。16世纪之后,不止德国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绝大部分民众也都是路德教徒。

奥格斯堡和约?德国的天主教徒与路德教徒长时间的内战之后,在1555年签署了所谓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在和约里,皇帝认可路德教是基督教中合乎法律的一派。这份和约对德国王侯有利,而对人民却不一定如此,因为和约规定每个王侯有权代他的民众选择宗教。在每个邦内,人们一定要遵奉王侯的宗教。这符合当时的专制政体。

英国国王?在英国,威克利夫的一些言论已开始生根。可是在16世纪,英国的宗教对抗主要是由英王亨利八世实施的。起初亨利反对路德,还写了一本书来反对他。之后亨利和教皇决裂了,采取果断做法,领导全国一起来反对教皇。亨利由于教皇不肯答应他非常期盼的一桩婚事而悲痛绝望;另外他急于提升自己在教会里的王室权威,就像提升自己在国家中的权威一样。所以,在1534年,他引导议会通过了一项“最高权力法案”,规定国王替代教皇变成英国教会的元首。

英国国教教会?英国的教会逐步成为了英国国教教会。亨利八世仅仅希望摆脱教皇而独立,他并非要改变教义或者礼拜的形式。但在自己的儿子爱德华六世(1547—1553)与女儿伊丽莎白(1558—1603)统治时期,国教教会进行了种种革新。圣经被宣布为信仰的唯一指导;天主教教义里的“善举”被断定属于迷信;更改了各种圣礼;祈祷书从拉丁文翻译成了英文,还做了很大的改动。

亨利的女儿玛丽女王是一位忠诚的天主教徒,在她为期五年的统治期内(1553—1558),英国再度和罗马联合起来。但在伊丽莎白漫长的统治时期,新教又得到了稳固。英国国教教会正式获得了认可,有时被称作安立甘教会(又称为圣公会)还得到了国家的支持。从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开始,大部分英国人都是安立甘教徒,尽管还有少部分人信仰天主教。直至19世纪,英国天主教徒才赢得解放,针对天主教徒的严苛律法才被废除。在爱尔兰,虽然英国统治者成立了新教教会,可是当地大部分民众还是信奉天主教。

英国与爱尔兰不同的宗教转变,与其他大部分国家一样,紧随而来的是大批的迫害与财产充公。许多人为了信仰而牺牲,许多家族与组织因此变得贫困。在亨利八世、玛丽与伊丽莎白的统治下,情况更是这样。

瑞士改革者——乌尔里希·茨温利?在瑞士,乌尔里希·茨温利(1484—1531)领导了反抗天主教教会的起义。他和路德有的论点不同,尤其是有关圣礼和教会组织的事。瑞士和德国一样,有些小邦信奉新教,而其他邦仍然信奉天主教,他们因信仰不同而相互混战。茨温利于1531年在卡佩尔战役中被杀死了。

法国改革者——约翰·加尔文?年轻的法国人约翰·加尔文(1509—1564),在建立新教教义与组织方面,被证实是一位要比亨利八世和马丁·路德更具普遍影响力的人。加尔文在20岁的时候,就与天主教教会闹翻了。他在法国被看作异端,所以离开家乡前往瑞士避难。在日内瓦,从1536年直到1564年去世,他一直是这座城市的宗教预言家与政治独裁者。加尔文的教义自日内瓦遍传四方。他的教义之所以被普遍接受,存在几点原因。第一,加尔文教要比大部分其他形式的基督教更为民主,所以得到了许多厌恶专制政体的人的欢迎。第二,加尔文在26岁时创作的《基督教原理》一书中,将教义阐述得清楚精炼,以至于立刻被誉为神学中的一部优秀作品。自那时开始,这部著作在宗教文献中一直占据明显地位。

很多瑞士人追随加尔文,荷兰人与部分马扎尔人也是如此。法国的新教徒胡格诺派也成了加尔文教徒。在苏格兰,约翰·诺克斯所引入的加尔文教被封为国教。在不列颠群岛的一些地方,它也被许多人所接受。苏格兰(与其他一些国家)的加尔文教徒被称作长老会信徒。清教徒与新英格兰迁移新教徒也都成为加尔文教徒了。

新教的很多派别?16世纪出现的新教主要派别有路德教、安立甘教与加尔文教,但还有其他教派。比如,瑞士与荷兰出现了门诺·西蒙斯的信徒,称作门诺派;在英国,浸礼会与贵格会(公谊会)不久便知名了。门诺派信徒与贵格会信徒坚定反战立场。浸礼会信徒由于采用浸水洗礼而得名。一般说来,他们都追随加尔文的教义。

四、天主教会的改革

新教在欧洲诸国兴起时,天主教会正进行着一场变革。与德国、瑞士和斯堪的纳维亚一样,意大利、奥地利、法国与西班牙也都经历了宗教骚乱,但最终仅废除了部分弊政,没有进行激烈的反抗或彻底的分裂。

特兰托会议?在16世纪后半期,连续出现了几位耿直且具有远见的教皇,他们极大地改进教会管理,提升了教士们的道德水准。举行了全体宗教会议——特兰托会议,并延续了18年(1545—1563)。特兰托会议对天主教教义做出了合理、到位的阐述,对财务与教育事务进行了良性变革,对教会的祈祷书进行了修订,同时出版了新版的拉丁文圣经通俗本,制定了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危险与异端的《禁书目录》。背叛信仰会遭受教会法庭也就是异端裁判所的惩处,特别是在西班牙与意大利,异端裁判所的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伊格纳修斯·罗耀拉?天主教教会内部变革的主要力量之一就是新的宗教教团——耶稣会,它的成员常常被称作耶稣会士。耶稣会由伊格纳修斯·罗耀拉于1534年创建。伊格纳修斯曾经是一个西班牙兵士,在医院疗伤的时候偶然读到基督生平与一些圣徒的传记。据他所说,这次阅读引发了他内心极大的变化,让他下决心要从此由一名世俗国王的兵士变为一名基督与教会的骑士,为了上帝更多的光荣而战。

耶稣会士的工作?16世纪,耶稣会士立刻在宗教冲突中活跃起来。首先,他们创设了很多学校与学院,他们的博学与修养让天主教教士再次获得了人们高度尊重。身为传道者,他们的宣道与训诫简要清楚,因而得到教徒高度的敬仰。

耶稣会?耶稣会士在教会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果。主要凭借他们的力量,波兰在差点改信新教后重新改变了过来。相似的,在巴伐利亚与比利时间,他们保留了天主教;在捷克与匈牙利,他们保护了大量天主教信徒;在英国,他们时常冒着生命危险去帮助天主教教友;在北欧,天主教教会所流失的信徒,通过在中国、印度,还有美洲印第安人之间与巴西和巴拉圭的野蛮人之间的传教活动,获得了补偿。

在印度、中国与美洲的天主教教会里,圣方济各会修士与多明我会修士也非常活跃,但以耶稣会的修士最为突出。

教皇和国王签订的宗教协议?为了在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与奥地利维持住天主教,教皇与这些国家的统治者签订了“宗教协议”,规定在教会事宜方面授予统治者一些特权。这自然有利于让教会附属于国王的趋势。直到19世纪与20世纪,经历了激烈的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之后,天主教会才再次获得了16世纪时因为这些协定所丧失的大部分自由。

五、不宽容与宗教战争

不宽容现象的爆发?在16世纪,欧洲宗教分裂的一个直接与最不幸的结果便是宗教方面的不宽容。这种不宽容表现在宗教残害与宗教战争方面,是每个西欧国家的统治者,无论是信仰天主教还是信仰新教,都相信传统观点:政治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宗教的统一,所以每个国家都应该运用权力迫使它的全部公民,尤其是基督徒公民遵照唯一的官方信仰。

菲利普二世的政策?西班牙、葡萄牙与意大利的国王迫使人们仍要信仰天主教,否则就会遭到异端裁判所的处决或者监禁。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是最狂热的天主教教会支持者,他想尽种种办法来确保自己的信仰不仅在本国还要在其他地方获得胜利。他清除了西班牙的新教,处决了上千名异教徒。他只准许天主教徒迁移到美洲西属殖民地,为了维持他们的信仰,他向新世界的异端裁判所求助。

在法国天主教徒和胡格诺派信徒(法国新教徒)的争斗中,菲利普给法国天主教徒提供军事帮助。在神圣罗马皇帝意图推翻路德教徒与加尔文教徒的时候,他派遣军队前往德国支持他们。他和英国女王玛丽·都铎结婚,想要趁此机会让英国信仰天主教。后来在玛丽的继承者伊丽莎白登位再建新教的时候,菲利普派出了大队无敌战舰进攻英国(1588年),想要凭借武力推行自己的信仰。由于英国水兵的勇猛和风暴的猛烈,无敌舰队被赶走并被击败了。

菲利普身为尼德兰的统治者,却一定要应对该信加尔文教的大多数荷兰人的坚决反抗,最终引发了一场可怕的战争。结果于1648年,菲利普去世之后的50年,荷兰被认可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德国的宗教战争?神圣罗马皇帝与大部分选帝侯[ 选帝侯,德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专指拥有选举权的诸侯,他们有资格确定罗马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人选。选帝侯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各诸侯的权力,削弱了皇权,使德意志的政治分裂日益严重。1356年,卢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皇帝在纽伦堡颁发了著名的“金玺诏书”,为了使诸侯承认其子的王位继承权,该诏书正式确立各封建诸侯选举皇帝的合法性。诏书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确立了帝国的七个选帝侯,这些人都有权力评判某位王位继承人是否可以当选国王或皇帝。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摧毁,选帝侯从此衰亡。

]依然信仰天主教,但很多王侯却成为了路德教徒,还有的成了加尔文教徒。新教的王侯们残害天主教的臣民,天主教的王侯们则残害新教的臣民,新教王侯们还和天主教的皇帝交战。这说明, 1555年签订的奥格斯堡和约并不是高明的解决办法,每位王侯都有权让他的臣民信仰自己所信奉的教派,并不是明智的决定。

三十年战争?在1618年,德国的天主教徒与新教徒间的战争又一次爆发了。它持续了三十年,所以被称作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既是宗教战争,也是政治与经济的战争。它好像烈火般蔓延开来,变成了一场国际战争,是史上最残酷、最具毁灭性的战争之一。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波希米亚(捷克)的加尔文教贵族的革命。皇帝的军队击败了加尔文教徒,但战争不久便蔓延得更广。德国北部路德教的王侯们在丹麦国王的帮助之下,联合起来反抗皇帝与忠于他的天主教诸王侯。皇帝的军队再一次获胜了,可是战争又由另一位信奉路德教的国王——瑞典的古斯塔夫·阿道夫重挑起来了。

令人惊讶的是,古斯塔夫由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国家——法国,提供武器与金钱上的帮助。国王们对领土的贪婪超过了对宗教的热诚。古斯塔夫在1632年的战争中被杀之后,法国参加了信仰新教的德国、瑞典与荷兰一方,来反抗皇帝与他的同盟者西班牙国王。法国纯出于政治上的目的,想削弱与它对抗的敌国西班牙与奥地利,以巩固自身。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法国的获胜最终迫使皇帝谈和。于1648年结束战争的诸项条款被统称作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法国得到了阿尔萨斯,可是斯特拉斯堡除外;瑞典获得了两块德国领土;勃兰登堡吞并了波美拉尼亚东部与之前归属于天主教主教的一些省份;荷兰与瑞士取得了独立。帝国中的每一个德意志邦都可以不经皇帝答应而自主宣战与议和。有关宗教方面,加尔文教徒得到了和路德教徒与天主教徒同样的地位,但凡是在1624年之前所得到的教会财产也都不需退还。

英国宗教方面的不宽容?不列颠群岛一样遭到了宗教不宽容的折磨。亨利八世力争创建并维持住一个分裂的、走中间道路的安立甘教会,还烧死了路德教徒,以及屠戮了天主教徒。玛丽·都铎则力争恢复天主教,残害与烧死了安立甘教徒与加尔文教徒。伊丽莎白与自己信奉安立甘教的继承者制定了严苛的法令来反抗天主教,还处决了很多天主教徒,同时还给不信仰安立甘教的新教诸派,比如浸礼会、贵格会与长老会的信徒们带去很多烦扰。

17世纪,为了躲避在英国所遭的残害,清教徒来到了今天美国的普利茅斯,天主教徒则到了马里兰。这个世纪中期,英国的加尔文教徒进入了激烈内战的最前线,这场内战持续至1649年,因国王查理一世的被处决而达至顶点。可是在加尔文教徒掌权的时候,他们对天主教徒的残害要比对安立甘教徒更加严酷。

火与剑?在斯堪的纳维亚,丹麦与瑞典的路德教国王们用火与剑来清除天主教。波兰与匈牙利的天主教国王们采用相同的手段来对付新教徒。苏格兰的加尔文教贵族起来武装对抗天主教徒女王玛丽·斯图亚特,还废掉了她。玛丽逃到英格兰,最终于1587年被安立甘教的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处决了。

法国与南特敕令?16世纪的大多数时间,法国都被宗教战争所困扰着。在1572年,上千胡格诺派信徒在圣巴托罗缪”日被屠戮,达到了残酷的顶点。在1598年,一位伟大又开明的国王亨利四世,颁布了有名的南特敕令,停止了法国的宗教战争。敕令授予胡格诺派信徒公民权利与宗教方面的宽容。如此,法国变成了首个证明宗教差异与民族统一能够并存的国家。随之而来的是近一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可是,在1685年,另一位伟大的法王路易十四,就没那么开明和宽容了,他废除了南特敕令。所以法国再次遭到了残害与迁徙的折磨。

宗教宽容的缓慢发展?在16世纪,基督教教会分裂的直接影响就是加重了宗教方面的不宽容,引发了无数次的宗教战争。可是,归根结底,这种分裂还是起到了表明基督徒间要采取较宽容的态度的作用。渐渐的,还证明了容忍与仁爱是有可能的。可是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新近的发展?直至现代——真正是当代,宗教宽容原则才获得胜利,宗教战争才能够停止。如今普遍公认宗教属于个人自由自愿的事情,宗教宽容被当作是人类思想与世界进步的巨大收获之一。

六、基督徒的三大团体

在16世纪的新教起义之前很长时间,基督教已经存在了大分裂,也就是东方的正教与西方的天主教间的分裂。16世纪,西方天主教又分成两部分或者两个团体,一个还叫天主教,另一个叫新教。从此,三种形式的基督教同时存在——天主教、新教与正教。

天主教地区?新教起义之后,天主教主要限于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南尼德兰(比利时)、瑞士山林区、德国南部、爱尔兰、波兰、立陶宛、捷克、大部分匈牙利、南斯拉夫北部、南美、中美、墨西哥、大部分西印度群岛、魁北克与菲律宾群岛。

新教地区?新教成立于德国北部与中部、斯堪的纳维亚、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北尼德兰(荷兰)、大部分瑞士、苏格兰、英国、美国、大部分加拿大、南非与澳大利亚。

这些地区存在许多交错的地方。比如,在法国、爱尔兰、匈牙利与捷克存在少部分新教徒;在德国、波罗的海各国、荷兰、美国与英帝国诸地都仍残留着少部分天主教徒,并且人数还有所增加。可是一般来说,北欧成为新教时,南欧、中欧还是天主教。

正教地区?同时,东欧——俄国、罗马尼亚、巴尔干地区与希腊还属于正教地区,尽管其中一些地区在很久之内受到穆斯林土耳其人统治;它的另一些地区——俄国,仍有一些异端派别在发展。

基督教的共同点?天主教、新教与正教诸国还存在很多相同的地方。它们在和伊斯兰教与佛教文化地区相比时还能当作一个整体。全部基督徒都尊奉耶稣为他们的共同创教者与灵魂的鼓励者;都对圣经表示尊重,还珍视早期基督教的传统。另外,绝大部分新教徒如天主教徒与正教徒一样,留存早期基督教教会的很多神学观念,比如相信三位一体、耶稣的神性、人的腐化和由于耶稣被钉十字架而获得拯救与来世的赏罚。基督的品格与美德都为新教徒、正教徒与天主教徒所拥戴。

神学方面的分歧?新教徒与正教徒有关教皇权力的观点和天主教不一样,他们拒绝教皇的权威与管辖。在这点上正教徒和新教徒是一致的,可是在其他神学看法上,他们存在非常大的分歧。新教徒在圣礼方面进行了重大改变,他们还否认炼狱、召唤圣徒与推崇圣迹。他们提议每一个人都有权对圣经进行解释,不需要教皇或者牧师的协助而自己实行基督的旨意。对新教徒来讲,圣经与每个基督徒自己所研读的体会才是最终的权威;对天主教徒与正教徒来讲,一个充满活力的机构或者教会则是最终的权威。

文化方面的对比?在新教国家与天主教国家间,除了教义方面的分歧之外,还产生了一些社会与文化方面的明显不同。在新教国家里,修道院和它的附属学校、图书馆与慈善机构都被封闭了。在一些情况之下,宗教绘画、圣徒雕像与彩色玻璃窗户被摧毁了,还取消了教会节日。清教徒则对剧院与戏剧表示反对,他们在礼拜天的庄严仪式和欢快的节假日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三点事实?第一点,在一段很长时间之内,天主教徒、新教徒与正教徒深陷在对抗中,以至于他们的传教工作相互阻碍而停止了。第二点,基督徒间互相争夺的景象,让许多有头脑的人逐渐对整个基督教的教义产生质疑。不过,在现代,宗教战争已停止了,宗教宽容获得了认可还被付诸实现,真正的基督徒的仁爱或许正在增加。第三点,和这相关的有趣事实是,许多之前由教会做的事情,现在都由国家做了。换言之,如今的基督教文明要比中世纪更为世俗化。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基督徒之间出现分裂的结果。

第26章 荷兰、英国对专制政体的攻击

封建制度的发展是因为严守秩序的政府已经失败;民主政体的发展则因为君主专制政体过于成功。

君主政体是牺牲了封建制度而建起来的,起初君主政体(在中世纪)是受限的,遭到封建制残余、时常的选举、种种特许状与议会的限制;可是在15世纪至17世纪的时候,中世纪对君主政体的各种限制差不多都被推翻或者忘记了,专制政体已经变得很强大。之后又转向一个相当古老的对君主政体的束缚——反抗。最终引发了长时间的流血争斗,有些地方获得了自由,还有一些地方在一段时期之内丧失了自由。

荷兰与英国是早期进攻专制政体,而且取得胜利的两个著名国家。

一、荷兰的起义

荷兰省与其他尼德兰北部各省的居民被称作荷兰人。40多年以来,他们同强大的西班牙展开斗争,最终取得独立,给世界做出一个英雄主义的著名表率。他们革命是由于他们的国王,皇帝查理五世,特别是他的儿子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是专制的、残暴的。更准确的说,荷兰人革命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革命的原因?(1)财政方面:繁重的赋税。(2)政治方面:尼德兰的权力过于集中在国王手里,特别是菲利普二世;剥夺了城市与贵族以往的很多特权。(3)宗教方面:菲利普二世力争让全部尼德兰人都信仰天主教,因此采用了异端裁判所。(4)个人方面:民众讨厌菲利普这个人。许多荷兰人与一些尼德兰人爱戴查理五世,由于他是在他们中间出生与长大的,而菲利普二世是在西班牙出生与接受教养的;他说西班牙语,而且从1559年之后就没去过尼德兰。

斗争的性质?双方都迈向了极端。革命初期,有些激进的尼德兰人冲入天主教教堂,毁坏了神坛,摧毁了圣像,还做了一些不必要的暴行。在1556年,暴行达至顶点,他们捣毁了安特卫普华丽的大教堂。还有一方面,被菲利普委派前去统治尼德兰的阿尔瓦公爵,用重税摧毁了差不多所有企业,还处死了上千人。约在同时,荷兰人开始自海上引入一些士兵,帮他们反抗天主教徒与西班牙人。

莱顿的堤?在这场长时间的战斗中,于1574年发生了一起英勇悲壮的事件。它非常能够说明情况。莱顿城陷入饥荒中——所有的猫与老鼠全被吃尽了。西班牙士兵包围了这个城市。于是荷兰人捣毁堤坝引入海水。海水毁掉了长势非常好的庄稼,可是也逐走了西班牙士兵。借着涨潮,荷兰舰队驶进来了,给处于饥荒之中的莱顿送来了粮食。

西班牙的暴行?在1576年,在尼德兰的西班牙军队由于没粮没饷,发生哗变,还抢掠了安特卫普与一些城市。这场野蛮行径在史上称作“西班牙的暴行”。

紧随“西班牙的暴行”以后,南方与北方所有17个省的代表聚集在一起,还答应会在起义中站到一起,直至国王废除异端裁判所,恢复他们以往的自由为止。可是3年之后(1579年),南方各省又决定同国王讲和。

分裂的原因?南方各省和西班牙讲和存在很多原因:(1)南方人多数是瓦隆人——说法语,而北方人却说荷兰语;(2)南方人多数是天主教教徒,而荷兰人却是新教教徒(加尔文教教徒);(3)菲利普商定,如果南方各省认可他是统治者,就会授予他们差不多所有事务上的自治权。

可是北方革命还在继续。于1581年在海牙结成了北方7省的联盟,草拟了誓绝法案。这就是真实的荷兰独立宣言。

缄默者威廉?荷兰革命的核心人物是奥伦治亲王威廉。他明智地从未泄露自己的所有计划,所以因“缄默者威廉”闻名。因为有军人一般的刚毅与政治家一般的手腕,他还被人称作“荷兰的华盛顿”。他好像被挫败了多次,可是每次失败以后,他便实行另一个迈向成功的步骤。他不仅用剑还用笔来进行斗争——他的著作《声辩》,是昔日所创作的反抗暴政的最有力的辩词之一。威廉于1584年被一个雇用的刺客杀死了,可是他的儿子莫里斯与一些荷兰领导人继承了他的事业。

“无敌舰队”?1588年,西班牙的菲利普派出强大的“无敌舰队”进攻英国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伊丽莎白女王曾经帮过荷兰人。舰队的失败不仅救了英国,还救了荷兰;因为从此之后,西班牙的海上权力再也不如以往那么强大了。

无敌的荷兰人?在战争中,荷兰的舰队与商业发展起来——荷兰变富裕了。在西班牙士兵摧毁荷兰城市,危害土地的水自堤坝缺口冲进来的时候,荷兰船只正在东印度抢掠葡萄牙的殖民地。北方7省联合组建的荷兰共和国,成立了一个巨大的殖民帝国。在欧亚间从事海上转运贸易的,要数荷兰船只最多。

休战与和平?在1609年,签署了停战协议,可是西班牙却从未停止努力征服荷兰,直到1648年30年战争终结,签署了著名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才正式认可荷兰共和国的独立。尼德兰南方各省的比利时还臣服于西班牙,直到1713年再落入奥地利的手里。

荷兰革命的结果?自由的取得,并未立刻给予荷兰民主,甚至连充分的宗教宽容都没获得,可是他们的革命是对君权神授说的首次攻击。他们建立了一个联省共和国,资产阶级在国内非常具有影响力。他们的总统被称作“执政者”,议会被称作“三级会议”。在18世纪时期,执政者的职位变成了世袭,事实上,荷兰变成了一个君主立宪国。

二、清教徒的起义

都铎王朝与斯图亚特王朝?自1485年至1603年统治英国的都铎王朝的国王们不仅有权力还有智慧——他们掌控议会,操纵教会,经管商业,全部随心所欲,并且他们非常聪明,不谈论这些。他们留有法律的形式,可实际上是由他们统治。他们属于专制君王,属于成功的专制君王。继承王位的斯图亚特家族要比都铎家族提出的要求更多,可事实上行使的权力却很少。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想既在行动上也在言论上都做专制君王,可是他们却不聪明——他们的言论毁了自己。当然,除了他们不睿智的言论以外,还存在其他造成失败的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失败的原因?(1)尽管斯图亚特家族是都铎家族的血亲,可是他们是苏格兰人,所以算是外国人。英格兰斯图亚特家族的首位国王是詹姆斯一世,他曾经是苏格兰的国王。他也是苏格兰玛丽女王的儿子,玛丽于1587年被伊丽莎白女王处决了。在詹姆斯一世的统治之下,苏格兰与英格兰的王室联合在一起,并持续至今,但是许多英格兰人对斯图亚特家族存在偏见,因为他们来自苏格兰。

1、自1603年至1625年在位的詹姆斯一世,和自1625年至1649年在位的查理一世都想当专制君主,因而高谈神授王权论。尽管很多人认同这些主张,但其他人却感到震惊,并予以反对。

2、英格兰人嫌恶斯图亚特家族还有宗教方面的原因。詹姆斯一世与查理一世都是很狂热的安立甘教徒。大多数苏格兰人是长老会的信徒,安立甘教并不盛行。在英格兰,安立甘教也没有受到所有人欢迎。有些英格兰人是天主教徒。但给斯图亚特各王造成最大麻烦的是清教徒。

3、教徒最初是安立甘教教会的会员,其中有的人一直留在安立甘教教会,有的则脱离出去了。他们都愿意在教会中实施革新。所有清教徒都敌对詹姆斯一世与查理一世,因为他们既要当国王又要掌管教会,要让所有人都屈服在王族的权力与信仰之下。

4、经济方面的不满也造成了对斯图亚特各王的反抗。詹姆斯一世与查理一世未经议会允许便征收新税,尤其是对商人、船主与一些中等阶级市民。他们中的许多人是清教徒,因而也仇视国王。

5、斯图亚特王朝倒台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原因。詹姆斯一世与查理一世长时间不经议会同意,独断专行,即便议会时而举行,他们还是不顾议会反对,坚持依照自己的意志办事。下议院的多半议员仍然是清教徒,他们肯定是不会被驯服的。

权利请愿书?经历了四年的争执,在1628年,议会敦促国王签订了一份列举议会权利的文件。这便是权利请愿书,它不仅仅是第二个“大宪章”。所以查理决定不再举行议会,独立处理国事。他不顾议会而实施专制统治长达11年之久。英国人表面上服从了,但他们心里是反对的。但苏格兰长老会的信徒们却勇敢地拿起了武器。在恐慌之下,查理在1640年举行了议会。

长期议会?长期关闭的议会终于召开,人们在恼怒中聚集在一起,清教徒更是特别气愤。他们下定决心,即便国王勒令解散,他们也不打算回家,他们要将整个局面掌控在自己手中。一年又一年,这次议会极其漫长,因为有些议题需要持续讨论。由于这次议会延续的时间非常长,以至于被人们称作 “长期议会”。它几乎整整拖了20年(1640—1660)。其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国王被杀死,英国落到了一位独裁者的铁腕统治下。

内战?自1642年至1649年,英国爆发了内战与革命。国王和他的党羽被称为“骑士党”,起初他们占据优势;但最终却是“圆颅党”赢得全胜,“圆颅党”是国王的敌人,由于留着清教徒“剪短的”发型而得名。最终,只剩国王查理最顽强的敌人还留在议会中。1649年,他们把国王处决了,并声称不再设立国王:他们宣布英国成为共和国,或者称为共和政治。

一个军事独裁者?革命通常以军事独裁而宣告结束。这次清教徒起义的结果也是如此。获胜军队的主帅奥利弗·克伦威尔手握大权。他发言的时候引用圣经,而他所说的话便是法律。也许他相信自己与以前的斯图亚特国王一样已彻底拥有了“神授王权”。自1653年至1658年,克伦威尔有了“护国主”的头衔。从此,英国出现了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当苏格兰人与爱尔兰人起来反抗的时候,克伦威尔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他的个人独裁统治获得了成功,因为他既是一个干练的政治家,还是出色的军事家,统领着一支无法抗拒的军队。

共和国的崩溃?1658年,奥利弗·克伦威尔去世之后,他的儿子理查德变成了“护国主”。理查德是一个32岁的青年,很善良,可是缺少他父亲的雄心与才干。他没有能力掌控那些蛮横的将领、想做新的政治试验的共和党人、渴望复辟斯图亚特王朝的保王党人,和想将长老会教义奉为至上的信徒。理查德·克伦威尔很清楚自己的无能,便明智地自行退位了。

三、英国的王朝复辟

君主制的复辟?英国一度变成了军事独裁者的牺牲品。但一位将军下令推选一个新的议会,而这个新议会却准备复辟君主制。他们请来不幸的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斯图亚特回英国当王。那时候的查理30岁,曾经长时间逃亡在外,他非常高兴回来,在1660年被封为查理二世。

复辟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制似乎毁掉了清教徒革命的成果。共和国与护国主制突然结束了。英国人用焰火与鸣钟欢迎查理二世的归来,再次回到了旧式生活。安立甘教又被奉为国教,不信仰它的人则遭到了残害。

凡是反抗安立甘教会的所有新教派别都是不信奉英国国教的人。安立甘教教会属于英国的国家教会,是依法创建、用赋税来维持的教会,不信奉英国国教的人包括浸礼会信徒、长老会信徒、贵格会信徒等大部分清教徒。

查理二世与詹姆斯二世?复辟王朝的斯图亚特王查理二世(1660—1685)和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1685—1688),和他的父亲查理一世与祖父詹姆斯一世一样欲图专制。两个人都相信自己是凭“神授王权”来统治英国,他们要高于议会。但和早期的斯图亚特各王不一样,复辟王朝的斯图亚特各王不仅讨厌加尔文教还讨厌安立甘教,可却支持天主教教会。他们梦想着利用专制政体让英国再度信仰天主教。

增长的梦幻?查理二世为人睿智、懈怠而圆滑。他并未夸赞自己的专制政治,直至临终才表明自己信仰天主教。詹姆斯二世则过于严肃,可是不够圆滑。他公开声称自己是天主教教徒,当众宣布自己有权利“赦免”一切违反议会法律的臣民。他的做法立刻惹怒了大部分英国人。不信奉英国国教的人对他漠视议会与偏爱天主教教徒相当恼怒。安立甘教教徒害怕国教的地位会受到一位天主教专制君王的威胁。的确,天主教信仰与专制政治的结合,使詹姆斯二世的处境要比昔日所有英王都更为艰难。

破灭的梦幻?詹姆斯二世的直接继承者是两个新教教徒女儿玛丽与安妮,英国人暂时容忍着他的统治,期盼在继承者的统治下,形势会变好。但詹姆斯二世的第二任妻子是天主教教徒,她在1688年生下了一个儿子,情况完全改变。所有英国新教教徒都知道按照王室继承法,这个儿子将取代女儿继承王位。他会是一个天主教教徒,而且十有八九会沿袭他父亲的“神授王权”的主张。不久,安立甘教教徒便联合不信奉英国国教的人,恳请詹姆斯的女儿玛丽与她的丈夫奥伦治的威廉(荷兰统治者)来英国承继王位。所以威廉与玛丽统率一支军队登陆英国,未遭抵抗就进入伦敦。

四、“光荣革命”

逃走的国王?国王詹姆斯没进行抵抗便逃跑了,因为他的士兵都抛弃了他。这是一次无须流血的革命。仅在苏格兰与爱尔兰进行了真刀实枪的战斗,詹姆斯二世的拥护者不久便被击败了。1689年,未经过国王准许就召开的议会废掉了詹姆斯二世,认可威廉与玛丽的联合统治。

胜利的议会?1688年至1689年发生的“和平”革命,通常被英国史学家描绘成“光荣革命”,它标志着专制政体在英国的最终失败与议会的胜利。从此英国真正变成了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采用各种办法,减少日后的国王与女王们实行斯图亚特王朝绝对“君权神授”理论的可能性。

权利法案?1689年的议会为了保证胜利,通过了一项名为权利法案的重要法案。它公开宣布不列颠君主一定要是安立甘教教徒;日后所有国王或者女王都没有权力像詹姆斯二世与查理二世那么做,让法律暂时停止生效,或者使臣民违犯法律而无须受到惩罚。国王未经议会允许不得征税或者拥有军队。议会议员不可以因个人政治行动而被蛮横地囚禁,或者被剥夺发表主张的自由。囚犯一定要经由公正的陪审人员审理。

事实上,权利法案是一部限制王权与维护议会权利的宪法。它和大宪章(1215年)以及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是一致的。

其他重要法律?其他几项重要法律可以看成是1688年英国革命的间接结果。宽容法(1689年)赋予新教每个不信奉英国国教的人自由信仰的权利,但不包括天主教徒。王位继承法(1701年)中规定,由于威廉与玛丽无子女,威廉去世之后,王位应该由詹姆斯二世的新教徒小女儿安妮继承,如果安妮去世以后没有子嗣,王位则应该由她的堂兄弟,一个德国新教徒的王侯,汉诺威的乔治来继承。最终,联合法(1707年)让苏格兰与英格兰组建成一个真正统一的王国(大不列颠),只存在一位君主与一个议会。我们记得,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王位是于1603年詹姆斯一世的时候合并的。

政党?在查理二世统治时期,英国产生了两个政党:辉格党与托利党。辉格党大体上包括在清教徒起义中拥护圆颅党事业的一些集团,也就是由几个清教徒贵族领导的不信奉英国国教的中等阶级。托利党代表的是骑士党分子,主要包括乡绅、贵族和信仰安立甘教并持保守政见的人。

随着议会在1688年“光荣革命”中的获胜,辉格党与托利党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开始在选举中轮流得胜,进而操纵议会,领导政府。如此“两党制”变成了英国政治中的惯例。

内阁的兴起?后来英国政治出现的另一个特征 “内阁制”,可以看成是17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斯图亚特各王有选择少部分政客(通常是贵族)充任顾问与助手的习惯。这个集团的成员负责管理政府若干个部门的工作,比如一个人负责财务,还有一个人指挥军事。他们还同国王一起开会商讨公共事宜。在查理二世的时候,这个小顾问团体被称作“密谋集团”,之后称作“内阁会议”或者“内阁”,因为他们是在一间小密室里开会。

内阁的发展?在1688年之前,内阁由国王个人的宠臣构成。但清教徒起义以后,内阁从国王的私人会议变成议会的执行委员会。慢慢地形成了一种惯例,选取下议院多数党的领导人来充任内阁成员。

比如,国王威廉(1689—1702)在辉格党掌控了下议院的时候,便任命辉格党组建内阁;而当托利党取得了下议院的多数的时候,便由托利党替代他们。安妮女王(1702—1714)尽管宁可选择托利党,但在位的大多数时间,认为还是任命辉格党组建内阁更为明智些。在乔治一世时期(1714—1727),内阁制又向前发展了一步。由于乔治是德国人,不会讲英语,他命内阁遵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国事,这样他就连内阁会议也不必参加。如此,内阁的权力与重要性最终得到快速增加。

近代内阁?如此,英国内阁出现了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国事由内阁指导;第二,内阁大臣几乎都是下议院议员。第三个特征是在18世纪时期形成的,由一位“首相”指导内阁。首位被公认为“首相”(相当于内阁主席的职位)的是罗伯特·沃波尔爵士,他是一位伟大的辉格党政治家,从1721年至1742年主持了乔治一世与乔治二世的内阁。

小结?1566年左右,在西班牙属地尼德兰境内,开始了一场可怕的、反抗专制政体的长期斗争,并最终获得胜利。最初是所有尼德兰人和西班牙暴政进行战斗,之后是北方的荷兰各省,他们经常得到英国的援助。1588年,英国打垮了西班牙的舰队,摧毁了西班牙的海上势力。不仅英国船只,荷兰船只也可以做更多更获利的买卖。事实上,1609年签订的《12年停战协定》使荷兰的独立得到了保证。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又使之获得广泛认可。尽管荷兰未立刻达到民主政治,或者获得充分的宗教宽容的保证,但他们的确取得了自由,同时有力地打击了“君权神授”说。

在15世纪、16世纪,英国兴起了与在欧洲其他国家相同的专制政体,直至17世纪,因为清教徒起义与“光荣革命”而衰落并差不多消亡了。在16世纪时期,英国又出现了在中世纪时的君主立宪制,不仅如此,它还拥有近代政党制与大体上为近代内阁制的议会。

荷兰与英国革命的一个原因是宗教方面的不宽容,但结果获得的公民自由超过了宗教自由。

第27章 大陆上专制政体的盛行

一、法国的波旁王朝

法国与英国的专制政体几乎是同时成长起来的,但比英国专制政体延续的时间更长。的确,在17世纪英国专制政体被清教徒起义所打击,并被“光荣革命”推翻的时候,法国的专制政体却正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之下达到鼎盛。

波旁王朝的强固统治?法国人之所以要比英国人接受专制政体的时间更长,存在几点原因。

1、与英国的斯图亚特家族相比较,在17世纪统治法国的波旁家族的国王与大臣要比英国的干练很多。在1598年颁布南特敕令的亨利四世是一位强有力的、大得人心的领导人,他做了许多工作来治愈宗教战争带来的创伤,促进国家的繁荣。他的儿子路易十三(1610—1643)尽管为人软弱,但却有红衣主教黎世留这个干练的帮手。路易十四(1643—1715)登位时还只是个孩子,但在他的童年与青年时期,还有一位伟大的首相红衣主教马扎然,继续能干地实施黎世留的政策。

2、在法国,可能反抗专制政体的力量遭到遏制。相当于英国议会的三级会议,自1614年之后长达175年的时间一直被漠视,并不允许举行。贵族们的防御堡垒被摧毁,他们便没法反对国王了。宗教方面的反对者(胡格诺派)从1598年到1685年期间获得了宗教宽容与公民权利。在英国,中等阶级是反对国王的,可在法国却是拥护国王的。

“大君主”?路易十四于1661年成年后,便将法国政府掌控在自己手中。他是一位干练、受人逢迎的专制君主,在位54年。路易十四仪表庄重,穿着考究,行为言谈温文尔雅,成为“君权神授”君主制的光辉典范。他非常喜欢别人称呼自己为“大君主”,实际上他也的确是这样。法国贵族们群集在他辉煌的宫廷里。外国君王尽全力效仿他的样子,可是都没成功。法国人民除了夸赞他,对他的权力引以为傲以外,还能干什么呢?

路易十四统治下的艺术与文学?文学家与其他各种艺术家都期望沐浴在国王的阳光下,希望从这位挥霍无度的赞助者那儿获得薪俸与称颂。这是法国文学与艺术的“古典时代”“黄金时代”。除了战争与外交,从文化层面上来说,路易的宫廷属于世界的中心,是整个欧洲嫉妒与羡慕的对象。

但路易十四活着并非纯粹为了享乐与颂扬。他说道:“一个人要用工作来统治,而且为了工作而统治。”他勤奋工作,并要求他亲自挑选的干练的大臣们也努力工作。

财政总监柯尔贝尔?在挑选顾问与帮手方面,特别是在任命柯尔贝尔为财政总监这件事情上,路易十四是相当幸运的。不像那时的大部分政治家,柯尔贝尔不是贵族,也不是教士。他是商人的儿子,本身就是一个精明的商人。

柯尔贝尔革新了法国的财政。他采用撤革贪官的方法增加了国王的收入,同时他还降低了征收土地的直接税,来减轻农民的重负。

柯尔贝尔推进工业,帮扶商业,嘉勉发明者,补贴创办新企业的商人,从外国聘来了熟练的技工,禁止自己国家的技工离开法国。取消了17个假日,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工作。

贸易与殖民地?柯尔贝尔坚信,为了让法国富裕起来,一定要向国外卖出比买进的货物更多。所以他尝试鼓励出口,抵制进口。比如,他“补贴”在本国造船的法国人,而对自外国买入的船只则征收赋税。为了在印度,以及非洲与美洲创建法国的殖民地,他批给殖民公司特许证,甚至还提供了大量金钱。

为了推进国内贸易,柯尔贝尔开发运河,修建道路,还尝试取消对货物省际运输所征收的过境税与货物税。他组建了一支庞大的法国海军,让法国变成了一个海上强国。他还创设了各种学院来鼓励科学、建筑与音乐。尽管他身兼很多公职,可是对自己的私业也打理得井井有条。他在职将近20年,于1683年去世的时候,留下了很大一笔私人财产。

路易十四时专制政体的缺点?虽然有路易十四显赫一时的宫廷与柯尔贝尔的确杰出的政绩,但是法国的专制政体还是很难长久不变。它过度依赖国王的意志。假如专制君王一直是干练的、睿智的与善良的,那么他的家长作风会让臣民变得软弱,他们会失去进取精神与责任感。即便专制君王们有非常大的才干,也很难保证一直是睿智与善良的。路易十四就曾做过一些不明智的事情,很多人觉得是不公正的、邪恶的。

南特敕令的废止?其中一件蠢事就是在柯尔贝尔去世之后没多久,他御笔一挥,便剥夺了很多臣民崇拜自由的权利。胡格诺教徒在法国民众中是为数不多但非常重要的少数派。1598年,亨利四世颁发的南特敕令曾经赋予他们所珍视的权利。这个敕令曾经让法国维持了近一个世纪的宗教和平,但却被路易十四于1685年悍然打破了。

因为敕令的废止、不明智的专制政治让法国丧失了在宗教宽容事业的领导地位,同时还破坏了柯尔贝尔为法国经济所做的很多工作。30多万胡格诺教徒不久便发现他们的自由特权被剥夺了,纷纷逃往英国、荷兰与普鲁士定居,还有的去往美洲的英属殖民地。留在欧洲的胡格诺教徒则加入了其他国家对抗路易十四的军队。

由于胡格诺派信徒多数是中等阶级、商人与娴熟的技工,他们迁居国外对法国的繁荣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侵略战争?路易十四所做的另一件蠢事,是在侵略战争中糟蹋了金钱,牺牲人民的生命。在他统治的大多数时间里,他年年发动战争。他建有一支30万到40万人的常备军,比其他国家的军队人数都多。他的军政大臣卢瓦是一位有天赋的组织者;他的总工程师沃邦是建筑与围攻要塞方面的奇才;在他很多能干的将领中,有随时能够担任指挥的司令官。他获得了非常高的名望,给他的竞争者带去了无数的烦恼,但最终却让法国陷入了民穷财尽、疲劳不堪的地步。

接下来简要讲述他的对外政策时,会列举一些路易十四的战争。

路易十四的对外政策?他的对外政策存在三个主要目的:

1、保证法国的自然边疆。他想要扩大法国的疆土,让法国能拥有像古罗马帝国时的高卢人那样辽阔的领地,像高卢人那样,把法国扩至比利牛斯山与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大西洋与莱茵河这些“自然”边疆。

2、扩大波旁王朝的影响与权力。身为波旁王朝的元首,路易十四想为他的家族成员,为了自己的子孙,取得财富、职位甚至是王位。他不惜在外交与战争中,利用国家来达到家族的目标。

3、削弱在欧洲主要竞争者哈布斯堡王朝。在几个世纪之前,哈布斯堡家族就已经崭露头角,变成奥地利的统治者(大公),之后又称为神圣罗马的皇帝。1643年,在路易十四做法王的时候,哈布斯堡家族的一支统治着西班牙、一部分意大利,西属尼德兰(比利时)、法兰斯孔德(现今法国东部)与美洲的西属殖民地。还有一位哈布斯堡统治者,属于西班牙国王的近亲,是奥地利大公、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捷克)国王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可以说,哈布斯堡家族包围了法国。路易讨厌强大的邻国,尤其嫉妒哈布斯堡王朝。他制定了针对他们的对外政策。

路易十四的战争?1、三十年战争。在路易十四登位的时候,法国已经在狡猾的黎世留参加了三十年战争(1618—1648),站到了德国新教徒——瑞典与荷兰那边,同奥地利与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对抗。按照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法国获得了莱茵河以西阿尔萨斯的大部分地区;根据1659年的和约,法国在北方与南方又获得了一些地方,如此法国的边界沿着比利牛斯向比利时延伸。按照1659年的条约,只有21岁的路易十四与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的长女成婚了。

2、争夺西属尼德兰的战争。1665年,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国王去世了,路易十四提出了他要继承西属尼德兰(比利时)。因此引发了1667至1668年的战争,在英国、荷兰、瑞典站出来援助西班牙之前,法军一直在取胜。尽管这样,西班牙还是将包括里尔城在内的比利时南部让给法国。

3、对荷之战。路易于1672年攻入荷兰,他因为荷兰曾经帮助保卫比利时与他对抗而感到恼怒,同时为了让法国的边界扩至莱茵河,获得荷兰的领土。另外,在商业方面,荷兰是法国的激烈竞争者。在这次战争中,两支哈布斯堡王族都帮助荷兰。经历6年的战争以后,签订了和约,规定荷兰保有自己的领土与独立,但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却将法兰斯孔德割给了法国。

4、斯特拉斯堡与卢森堡。路易于1681年提出了占领斯特拉斯堡的主张(那是神圣罗马帝国位于阿尔萨斯的一个自由市),而且派遣军队占据了此城。同样,在1684年,他占领了卢森堡与其他一些德国城镇。

5、帕拉提纳特战争。在1688年,路易为了得到有价值的领土并削弱哈布斯堡王朝,进攻莱茵河富饶的帕拉提纳特。哈布斯堡王朝得到瑞典与其他国家的帮助,在1689年,英国、荷兰也加入了战争反抗路易。经历了9年的战争,他被逼放弃了计划,还交还了除斯特拉斯堡之外从1680年起占领的大多数城镇。

6、西班牙继承王位战。在1701年,路易觉得自己获得了一个贬低哈布斯堡王朝,提升波旁王朝的好机会,而且还能把法国边界延伸至莱茵河。当时西班牙最后一位哈布斯堡家族的国王去世了,他的遗嘱是将西班牙交给路易十四的一位孙子!路易相当高兴,高喊“再也没有比利牛斯山了!”他的意思是将西班牙并入法国。但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拼命地拒绝。随之而来的是持续12年的激烈战争。路易尽管拥有法国与西班牙的军队,但几乎欧洲所有国家都反抗他。他们不希望路易变得要比眼下更强大。

1713年签订的和约规定路易可以让自己的孙子继承西班牙王位,可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国与西班牙永远不能合并的条件。路易并未为法国获取好处。事实上他却将法国在美洲的一些殖民地让给英国。

路易十四多场战争的影响?这位“大君主”在多场战争中只赢得了部分胜利。通过使自己的孙子继承西班牙王位,他的确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因为吞并了阿尔萨斯、阿图瓦、一部分弗兰德与法兰斯孔德,他扩充了法国的领地。通过征服德属阿尔萨斯,他播下了法德世代仇恨的种子。他将法国的力量花在欧洲征战的小胜利上,以至于牺牲了创建殖民地与发展商业的机会。不必要的战争与绚丽的宫廷糟蹋了金钱,让法国人民担负沉重的债务与赋税。饥荒、瘟疫一直伴随着战争。他的专制统治造成了可怕统治。

路易十四之死?路易十四意识到自己的大错时已太晚了。在临终之前,这位年迈的专制君王对继承者说:“不要仿效我对营建与战争的兴趣,而是要努力工作来减少人民的苦难。”1715年,他去世了,在位整整72年,是史上任期最长的君王。但他的光荣早在他死去以前就消逝了。他让自己的人民遭受这样沉重的苦难,以至于在他的尸体经过街道的时候,喧嚣的人群用诅咒当作敬礼,用豪饮来庆贺他的死亡。

法国专制政体的衰亡?路易十四的继承者路易十五(1715—1774)生性懒散、骄奢,尽管有干练的大臣也是于事无补。法国已经被懒怠的宫廷与频繁的战争消损殆尽。尽管波旁王朝的荣誉仍是主要的追求对象,但法国的专制政体在18世纪已处于腐败当中。直到路易十五的继承者时,波旁王朝在一次大革命中以一个悲惨的结局结束。

二、普鲁士的霍亨索伦王朝

普鲁士的兴起?普鲁士和俄罗斯都是在18世纪时期变得强大的两个年轻的欧洲国家。普鲁士起初是德意志的一个邦,在中世纪时期,被条顿骑士团殖民化与日耳曼化了,之后变成了公国。在1618年,由霍亨索伦家族的一位亲王继承王位,这位亲王还统治着德意志的勃兰登堡邦。如此,勃兰登堡与普鲁士在霍亨索伦王朝的统治之下联合在一起,霍亨索伦王朝变得更加强大。

大选帝侯?从1640年至1688年期间,霍亨索伦的统治者弗里德里希·威廉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扩大了疆土,还创建了自己的军队。他是七个选帝侯之一,有权力确定皇帝的人选。由于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所以获得“大选帝侯”的称呼。

就像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与法国的波旁王朝,大选帝侯也成为君主专制政体的坚信者。他继位期间属于立宪政体,议会(又称国会Diet)对制定法律享有发言权。但他否定现行体制,他去世之后给继承者所留下一个名副其实的“君权神授”的君主国。

王国的创建?18世纪初期,大选帝侯的儿子即继承者弗里德里希一世,是勃兰登堡的侯爵兼普鲁士的公爵,哈布斯堡皇帝授予他普鲁士国王的权利(1701年)。所以“普鲁士王国”是指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所有土地,从此之后“勃兰登堡”这个名称便废弃了。

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自1713年至1740年在位的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是弗里德里希一世的儿子,大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的孙子。他是一位机智热情的专制君王,他竭力强迫全部臣民去工作,对自己的军队引以为傲。他将普鲁士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军事国家。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所统治的普鲁士,在面积与人口方面排在欧洲各国中的第12位,而它的军事力量却排在第4位。8.5万人的常备军损耗了国家收入的七分之五。另外,他在普鲁士实行了强制教育,主要是为了军事目的。他坚信一个国家越繁荣,便越有能力维持更大的军队。

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的军队主要起震慑邻国、保卫领土的作用,很少发动侵略战争。他通过外交手段与战争,得到了瑞典波罗的海以南的一些领土。直到他的儿子即继承者弗里德里希二世的时候,才充分利用了普鲁士军队与专制政体。历史上将弗里德里希二世称为弗里德里希大帝。

弗里德里希大帝?自1740年至1786年在位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大帝,是霍亨索伦王朝最伟大的一位国王。他虽然身形比较矮小,但却有一双明亮的蓝眼睛,和一只狭长的鼻子。弗里德里希大帝年轻时被认为非常不像一个国王,因为他喜好诗歌、音乐与舞蹈,虽然他曾经接受严父的严格训练。可是在整个统治时期,他却是一个“十足的国王”。他通过战争与征服来追求声望与荣誉,还表现出想当专制君王的强烈愿望。

弗里德里希的征服?弗里德里希大帝利用他强大精干的军队与自己的父亲留下的充足国库,继承王位后即刻从哈布斯堡王朝年轻的女继承人玛丽亚·特蕾莎手里,夺得了德意志繁荣富饶、人口众多的西里西亚省。为了能够保住西里西亚,弗里德里希不得不进行两场长期战争,也就是奥地利继承王位战(1740—1748)与七年战争(1756—1763)。很多强国都帮助奥地利来反抗他,但弗里德里希是一位军事奇才,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之下,多次赢得胜利。普鲁士最终保住了西里西亚。

几次世界性的战争?上面所讲的几场战争事实上是世界性的战争。在北美洲,主要是英法之间的竞争,在美国史上被称作乔治国王之战和对法国人与印第安人的战争。

第一次瓜分波兰?后来,弗里德里希·威廉联合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与奥地利的玛丽亚·特蕾莎一起瓜分波兰。在1772年,他们各自侵占了波兰的一部分地区。弗里德里希扩大了普鲁士的领土,还保证普鲁士作为一个强国,拥有与奥地利、俄罗斯、法国、英国相同的地位。

“开明专制君主”弗里德里希?在18世纪后半期,几乎欧洲大陆的所有君主都是专制残暴的,但其中也不乏精明干练、为臣民谋取福利的 “开明专制君主”。弗里德里希大帝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不仅爱好哲学、文学,还将自己看成是“国家的第一公仆”。他写道:“人民并非为了统治者而存在,而统治者却为了人民而存在。”他努力工作,每日早晨6点之前起床,专心致力于公务。

他为了人民的福利做了很多事:(1)让很多干练忠诚的人担任公职:(2)为普鲁士的经济福利,特别是农业,做了许多事;(3)编纂了一部最新法典;(4)准许宗教自由;(5)推进了教育与科学。

三、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

在西班牙、荷兰、瑞典与波兰的权力迈向衰亡的时候,普鲁士与俄罗斯正在崛起。当法国路易十四炫耀于世,大选帝侯与儿子为普鲁士打下深厚根基的同时,罗曼诺夫王朝一个叫作彼得的青年,正于北方创建强大的俄国。他便是自1682年至1725年在位的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他任期很长,颇有政绩,所以史上称他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1682年,彼得即位沙皇,同年威廉·佩恩计划建立费城,罗伯特·拉萨尔来到密西西比河口。彼得大帝发现俄国领土广阔,可是穷困落后,居民稀少,和西欧来往非常少。因为它在波罗的海与黑海都没有设出口,所以对外贸易很少。俄国人民与其说像欧洲人,还不如说更像亚洲人。

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彼得好像是属于蛮族:性格狂躁、凶残,穿着、行为举止都非常粗俗,而且特别爱喝酒。可是他有头脑、坚定的意志、敏感的好奇心与不懈的精力。年轻的时候,他就爱好造船,为了学习造船与别的事物,他在荷兰、英国和一些西欧国家旅行。旅行让他慢慢坚信“欧化”俄国的必要。他在位期间专心致力于将西欧的民俗风尚引入俄国,还让自己与继承者变成专制君主。这两个目的他全都达成了。

建立专制政体?彼得抓住所有机会来增加自己的权威,使自己成为绝对的专制君王。他庄重地声称:“沙皇是无上的、专制的;他无须对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负责。”任何一位斯图亚特王朝或者波旁王朝的国王都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为了实现他的要求,也没有人比他的手段更加冷酷无情。

军队?俄国沙皇的封建军队并不可靠,甚至是护卫队对沙皇也不是绝对忠诚。有一次,彼得旅行在外的时候,收到消息说护卫队不听从他的命令,还计划废掉他。他盛怒之下,立刻返回莫斯科惩罚护卫队。有的人遭到鞭笞,2 000人被绞死或者碎磔,50 00人被砍头。他创建了一支20万人的新军队取代了旧的封建军队,这支新军队对他绝对服从。拥有这样一支忠诚的军队,彼得的愿望能够贯彻实施了。

教会?专制政体的另一阻碍曾是俄罗斯的东正教教会。约在一个世纪之前,俄罗斯东正教教会摆脱了君士坦丁堡的大教长,实行独立,在莫斯科拥有自己的大教长。俄国教会对人民产生的影响很大,以至于彼得不想再听任其所为了。他废除了大教长的职位,把教会归为委员会管辖。这个委员会其实是由他控制的“神圣宗教会议”之下。最后俄国的教会变成了沙皇的忠诚拥护者。

政府?当然,彼得不但在军队与教会引入专制政体,还在政府实行专制政体。他撤销了中世纪式的议会杜马,另外创建了一个由他任命的小参政院来取代它。他还设置秘密警察来监视反抗他和他的代理人的阴谋。他还将整个国家的地方官员完全置于他的掌控之下。

欧化俄国?彼得下决心让臣民看起来更像欧洲人而非亚洲人。比如,他将俄国的主要人物聚集在一起,亲自剪掉他们的长须与浓密的短髭;谁要是坚持留须便予以重罚。其次,他下令废除东方式的长袍,取而代之的是英国或者德国的短衣长袜,还强迫他的大臣效法法国宫廷的风尚。无论是否喜好,俄国贵族一定要学会吸烟。贵妇们不能再模仿土耳其回避男宾的风尚,而要参加宫廷的贺宴。

科学与教育?彼得创立的学校不多,主要是为了培养工程师、航海家与陆军军官。但这些学校引入西方科学与教育。彼得从国外聘请娴熟的技工,制造海陆军的军需品,促进了俄国的工业。

“通往西方的窗口”?彼得的俄国和公海几乎隔绝。确实,俄国在里海与白海设有出口,但里海是内湖,白海在一年的大多数时间里冰雪封锁。彼得深知,如果俄国想“欧化”变得繁荣,就一定要发展与西欧的贸易,所以需要在黑海与波罗的海取得港口。他将这种港口称作“通往西方的窗口”。

那时,瑞典掌控着波罗的海,土耳其围住了黑海。

为“窗口”而战?彼得知道自己的野心将会引发战争,可是他毫不犹豫。他与波兰、丹麦联合起来进攻瑞典。年轻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疯狂地梦想着要和亚历山大大帝相比,在与彼得交战初期,他取得了惊人的胜利。但彼得顽强地坚持下来了,10年以后即1709年,在波尔塔瓦战斗中彻底击败了查理。瑞典把波罗的海沿岸的大部分土地割给了俄国。

如此,彼得开启了一个“通往西方的窗口”,并且是一个大窗口。但在抗击土耳其方面,他未获得什么进展。

一座新城市?彼得立刻在从瑞典夺得的其中一个省份——芬兰湾头的涅瓦河岸,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它被称作圣彼得堡,之后称为“彼得格勒”,再后来又改称为“列宁格勒”。彼得将它当作主要的商业港口,还定为俄国的首都。通过它,西方思想输进了俄国;因为它,人们断定俄国正变成一个强国。

叶卡捷琳娜女皇?在俄国,彼得所开创的事业被自己的继承人之一,自1762年至1796年在位能干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发扬光大。这个女人非常粗野、不道德又残酷,但她非常有才能,史上称她叶卡捷琳娜女皇。和彼得一样,她是一位绝对的专制君王,统治着军队、教会与文官政府。她为俄国开启了其他“窗口”。她击败了土耳其人,强迫他们于1774年把黑海北岸割让给俄国。1772年,她曾经夺得波兰的一部分。1793年,她抢夺了波兰的第二块土地,在她去世的前一年1795年,她又获得了第三块土地。如此,波兰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便从欧洲版图上消失了。

四、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

在君主专制王朝的种种案例中,哈布斯堡王朝是最著名的例子。我们还记得哈布斯堡王朝的鲁道夫于1273年被推选为神圣罗马皇帝,同时自封为奥地利大公。他常常被称作鲁道夫一世,是哈布斯堡皇室雄厚权力的真正创始人。自1438年至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中除两位之外,都属于哈布斯堡皇室。

西班牙的查理五世与菲利普二世都属于哈布斯堡皇室,也都是专制君王。在尼德兰,他们的暴政引发革命,荷兰人经过长期的艰苦战斗,最终获得了自由。哈布斯堡皇室占领了或者声称有权占领很多国家,可是他们被认为主要是奥地利的统治者。在奥地利,从鲁道夫直到近期的大公都是世袭的。

奥地利的马克西米利安?15世纪后半期,马克西米利安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元首,他是一个典型的专制君王,同时还是一位最有野心与有才能的亲王。他不仅是奥地利的大公与神圣罗马皇帝,还通过外交、婚姻与战争,把欧洲最复杂的民族与最辽阔的土地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他娶了勃艮第公爵的女继承人为妻,尽管法王路易十一将勃艮第公国变成了法国的一部分,但马克西米利安却通过自己的妻子获得了公国中较富裕的一块土地。也就是富饶且繁荣的尼德兰地区——荷兰与比利时。

之后马克西米利安经过商谈,让自己的独生子娶了西班牙的斐迪南与伊莎贝拉的女儿即女继承人乔安娜为妻。斐迪南与乔安娜这段时间生了两个儿子查理与斐迪南,都是16世纪的知名人物。

查理与斐迪南?查理堪称查理五世,他继承了尼德兰、西班牙、西西里与意大利的南部;后来他凭选举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冠,还通过征战占领了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公国。我们记得,在新教革命的时候,是查理五世在位期间。斐迪南只继承了奥地利,通过婚姻与战争并吞了波希米亚与匈牙利两个公国,之后还继承查理当上了神圣罗马的皇帝。

专政政体与战争?如此多的国家都在一个家族(哈布斯堡)的手中,这在欧洲的其他皇族中引发了恐慌,特别是法国险些被查理五世与他的儿子菲利普二世的领地围住。惊恐与对抗一直延续至18世纪末,引发多场战争。在16世纪、17世纪时期,法国与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斗争与困扰整个欧洲的几场宗教战争纠缠在一起。

16世纪后半期,在西班牙的一支哈布斯堡皇室,因为荷属尼德兰革命的胜利,遭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到了17世纪中期,哈布斯堡王朝的权力日渐衰落。而在西班牙的一支,从1519年到1598年曾经由于查理五世与菲利普二世的统治而名声鹊起,但到了1700年就灭绝了。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因为1740年查理六世的逝世,男嗣也灭绝了。

玛丽亚·特蕾莎?查理六世去世之前,采用真正的专制方式颁发了“国本诏书”,坚称自己的女儿玛丽亚·特蕾莎有权继承他的王位。他还采取了预防举措,让欧洲的大部分列强答应自己的女儿继承奥地利王位。之后她的确当了女王,还统治了长达40年的时间。但她刚继位,就要和另一个暴君交战。上文提到,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攻占了西里西亚,因为他觉得一个23岁的女孩没什么可害怕的。法国与西班牙援助了他,但玛丽亚的绝大部分民众,特别是匈牙利人,勇敢地聚集在她周围,她也显现出了意料之外的才干。另外,荷兰、英国希望趁机用牺牲法国与西班牙来获得商业与殖民地,因此都站到了玛丽亚一边,加入战争。她的王位得保,除了将西里西亚割给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以外,她保住了自己所继承的所有土地。这便是1740年至174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

她的儿女们?玛丽亚·特蕾莎和洛林的弗兰西斯成婚了,他们的后代继续统治奥地利,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她的两个儿子,约瑟夫与列奥波特,是1765年至1792年期间的神圣罗马皇帝。她有15个子女,其中的玛丽·安东瓦内特是位知名的法国王后,她与丈夫路易十六都在大革命中死去。玛丽亚的一个曾孙女玛丽亚·路易莎成为拿破仑·波拿巴的妻子。还有一个曾孙女成为了巴西佩德罗一世的妻子。另外有一个玄孙是墨西哥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所以,在奥地利与其他国家,哈布斯堡家族维持着皇室与专制政体的传统长达数代。

五、商业上与家族间的世仇

虽然荷兰与英国都成功改变了专制政体,可是欧洲大陆大部分国家专制政体仍在流行。在1650年到1750年,法国的波旁王朝、普鲁士的霍亨索伦王朝、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都以“君权神授”为理由,建起不可一世的强国。同时他们尽力牺牲和拥有相同野心的邻国来扩充自己的疆土,增强自己的权威。实际上,欧洲专制君王们的商业冲突与家族世仇,于1750年之后又延续了很长时间。

上文提到,上述的几个专制君主强国与一些国家经常发生激烈的战争。原因有四个方面:(1)家族的自豪与声威;(2)想在欧洲获得土地与商业利益;(3)想在欧洲之外获得殖民地与贸易;(4)宗教方面的敌意,比如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间。

最后提及的一个原因,16世纪、17世纪之后不如前几个原因那么明显。在18世纪时期,商业冲突与家族之间的世仇(战争)达到顶峰。

远及四方的战场?那些以欧洲专制君王的名义所展开的商业方面与家族之间的战争,那些国家之间与殖民地之间的战争,自然不限于欧洲之内。战争蔓延至任何一个强国所属的土地、贸易点或者殖民地,还波及军舰或者商船相遇的海上。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与七年战争事实上已是世界性的战争。

1689年欧洲的殖民地?直至1689年,西班牙在南美、中美、墨西哥、佛罗里达、西印度群岛与菲律宾都已经有了牢固的殖民地。葡萄牙占领了巴西与非洲,印度沿岸的某些贸易站。荷兰掌控了东印度,还在南非与西印度群岛有殖民地。在北美,英国沿着大西洋海岸,自马萨诸塞州到南卡罗来纳州拥有了很多殖民地,在印度与西印度群岛则拥有一些贸易站。而法国此时正在加拿大与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开展殖民,还在印度创建了贸易站。

为什么重视殖民地?国王与政治家们拥有殖民地的目的是想要获得更多的土地,统治更广阔的领域。在某些情况下,宗教也是获得殖民地的原因。一位信仰虔诚的君王认为将异教徒置于基督教的统治下是一项特权与义务。西班牙、葡萄牙与法国的国王即是这样的想法,英国国王仅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这样的想法。此外,国王见到很多邻国获得殖民地的时候,自然也不想落后。但重视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经过赋税与贸易,殖民地将给宗主国增添财富与权力。

殖民地与商业?就像那时的公民被看作国家的致富力量,殖民地也主要被看成是让宗主国致富的一种方式。比如,西班牙能从它的殖民地获得黄金与白银。英国可以从它的北美殖民地获得皮毛、鱼类、木材、棉花、大麻、烟草与所需的一些原材料,以加工成可供销售的制成品。每个君主专制国家都意图垄断所属殖民地的贸易。所以西班牙下令只有西班牙人才能够和西班牙殖民地通商,而英国早在1645年开始就通过了种种航海条例,其中规定运抵或者产自英国殖民地的货物只能使用英国船只运送。

西班牙能够从它的殖民地获得真正的黄金与白银。其他强国的殖民地尽管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至少能供给珍贵的原材料,或者能够销售商品。这所有一切,金银与一些能够换得金银的货物,常常是通过贸易从殖民地获取,即不用支付金银。

金与银?那时一切经济上的进步都是靠金银来衡量的。换言之,金银被看作是真正财富的唯一形式。这种观念如今看起来毫无道理,但在很长时间内却普遍被人们认可。欧洲列强的政治经济政策,便是依照这个重商主义理论进行调整的。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或者重商理论认为,追求贸易顺差胜于一切,也就是出口要高于进口。凭借卖多买少,国家将会持续增加金银的存储。殖民地与商业被认为是保证贸易差额所必需的。就像一位英国作家所讲的:“增添我们的财富与库收的办法是对外贸易,在这点上,我们一定要永远遵循这个法则:在价值方面,向外人卖出的要比我们消费他们的多。”

战争的一个原因?普遍采用重商理论将引起战争,因为一个强国想与另一个强国的殖民地自由贸易的唯一办法就是征服这些殖民地,或者迫使它的宗主国修改贸易法令。约从1689年开始,便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争,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殖民地战争还决定了每个大洲的命运。大部分战争是专制的法国与西班牙一致抗击非专制的英国与荷兰。

帕拉提纳特之战?上文已讲述过1688年至1697年的帕拉提纳特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法王路易十四想挫败哈布斯堡王朝,并攻占莱茵河岸富庶的帕拉提纳特地区。上文还提及1689年,英国与荷兰加入了反抗路易的战争。战争在欧洲进行的时候,英国与法国在美洲的殖民地间也进行着斗争。由于奥伦治的威廉(并非缄默者威廉)是英国的国王,所以帕拉提纳特之战在美洲被称作威廉国王之战。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从1701年至1713年,路易十四意图让自己的孙子在西班牙登位,想把西班牙并入法国,英国与荷兰再度和法国(与西班牙)交战。英国在公海与美洲获得了明显的利益:(1)法国把阿卡迪亚殖民地割让给英国,英国把它改名为新斯科舍;(2)法国认可了英国对纽芬兰与哈得孙湾周边地区的要求;(3)西班牙将地中海的米诺卡岛和地中海西部入口处的一个大要塞与海军基地直布罗陀割让给英国;(4)西班牙准许英国和西属美洲殖民地开展有限的贸易。

由于在1701年到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期间,安妮成为英国的女王,因此美洲殖民地之战被称作安妮女王之战。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在1740年,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国王查理六世去世之后,他的女儿玛丽亚·特蕾莎继承王位。有人质疑王位继承,外加普鲁士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对西里西亚的野心,造成了1740年至174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英国与荷兰作为弗里德里希的同盟者,又一次站到了反抗法国与西班牙的一边,很快全世界便烧起了熊熊战火。与在欧洲一样,这几个强国在美洲、印度与海上发生了冲突。这场战争具有毁灭性意义,但并非决定性的。1748年的和约中规定弗里德里希保有西里西亚,但玛丽亚也保留了其他所有哈布斯堡属地。法国与西班牙什么都没有得到,英国则保留之前的殖民地。这场和平只是暂时性的,它标志着法国与英国为了帝国的利益,特别是为了殖民帝国的利益而展开的长期半争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1744年至1748年间,在北美的战争激烈,在美国史上称作乔治国王之战,因为乔治二世是当时英国的国王。

七年战争?玛丽亚·特蕾莎希望收回西里西亚,所以她和法国、俄国结成联盟来抗击弗里德里希。1756年,又一场持续七年的战争爆发了。但这次英国站到了弗里德里希那边,由于法国站到了另一边!

果不其然,在1754年,英法之间的战争又一次在美洲爆发了。在这个地方,两强之间的战争持续了9年,称作对法国人与印第安人的战争。在印度,法国与英国再度为了帝国而战。在加拿大的詹姆斯·沃尔夫,在印度的罗伯特·克莱武,在本土的威廉·皮特都给英国赢得了胜利。

巴黎和约?这场战争具有决定性意义,特别是对于英国和法国来说。从1689年开始的这四场战争,英、法都是为了夺取北美而战;在后两场战争,他们则是为了夺取印度而战。在美洲与印度,英国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1763年在巴黎签署的和约规定条款如下:

弗里德里希保留西里西亚;法国放弃它在圣劳伦斯河流域与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的权利,让给它的敌人英国,而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则让给它的盟国西班牙;法国保有新大陆的几个小岛与非洲沿岸的一个立脚点,还有在印度的6个小贸易站。英国不仅成了海上的主人,还成了北美洲与印度的主人,从此变成一个最强大的殖民帝国。

间接的结果?在1689年至1763年期间,国际之间与殖民地之间的长时间战争至少造成了三个重要的间接后果:(1)西班牙与法国专制政体的衰落与信用的丧失,法国于1789年发生了一次民主大革命,不久便传到了西班牙;(2)波兰被瓜分与专制政体在普鲁士与俄罗斯得到了延续;(3)美利坚合众国的崛起。在殖民地战争中,特别是在对法国人与印第安人的战争中,美洲的英国殖民者认识到了自身的力量,见到了他们联合在一起的可能性,还获得了当兵与做官的经验与训练。另外,对法国人与印第安人的战争成为对殖民地征税的借口,殖民地就此立刻和宗主国产生了争吵。

小结?专制政体于17世纪、18世纪在欧洲大陆盛极一时。它产生了以上所列的战争,也产生了一些好的结果。所以这个时期的专制政体,在许多场合中被描述成“开明专制”,有时甚至被描述成“仁慈的专制”。

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二世或许是当时开明专制君王的最好典范。直至18世纪后半叶,欧洲的许多统治者不仅是专制的、残暴的,还是开明的,但在有些方面又是仁慈的。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奥地利的约瑟夫就是明显的例子。

叶卡捷琳娜抽出时间给法国哲学家写奉承的信,还装出自由思想与仁慈大方的样子。她创立了一些学校与学院,将法语当作是俄国上流社会的语言。玛丽亚·特蕾莎的儿子与继承人即奥地利的约瑟夫二世,竭力统一人民,促进教育,革新教会,还改进了土地占有制。

在同期,西班牙、葡萄牙、瑞典与撒丁等王国也是被开明的专制君王统治着,他们热衷于开放的进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