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背影

心里无数波涛,此时汹涌澎湃。

看到这样的文字,陶元白只感觉当年自己读书之时所面对的经典巨著一样。

是的,当看到这一篇文以载道时,陶元白就是生起了读先贤大家之学一般。

虽然,现在的陶元白已经身为一方之教授,在很多人眼里,他就是所谓的大师,他就是所谓的大家。在很多的时间里,陶元白已经忘了这种被大方之家教诲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但是,在这一刻,在这一篇文章出现,陶元白却发现,自己仍然是无比的渺小。

带有着一丝聆听大家之言的心思,陶元白继续看下去。

散文之散,不是散之不尽,亦不是没有主题随意挥洒。真正的那些散文名家,或许不顾现有散文之章法,但其胸内早有浩然之气,直到写文章之时,一腔气血如长江之水,滚滚而出。这就是所谓的气盛言宜。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这指的是作家道德修养境界到一定的地步,所以在写文,发言之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都相得益彰。这又与当行则行,当止不止不一样。因为,到了这种境界之人,已经超出了写文的范畴。

这也是为什么,文可以明道,贯道,载道。

读到这里,陶元白已经全身颤抖。

文以明道,文以贯道,文以载道。这三句理论,不知道要羞辱多少将散文当作是美文的作者。

也是到了这里,陶元白才真正的知晓,写文章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他不是为了攻击别人。

他也不是为了像花瓶一样的给人观赏。

他是让人明白道理,贯通道义,承载哲学之所在。

“没想到,我陶元白活了60多年,也有夷笑大方之家的时候。”

苦笑一声,陶元白给高洪打了个电话,“高洪,不要争了,我们输了。”

……

与陶元白一样,当一篇文以载道现世,此前攻击过秋水的作者,全都不知道如何作声。

还怎么作声?

别人已经将道理说得如此明白了。世间万物,本有他各自运行的道理。流水,行云都是如此。哪怕是写文章,同样要遵行一定的规则。而没有规则的写作,就像脱了缰绳的野马,没有线的风筝,没有指南针的帆船,终究要迷失方向。

形散神聚,就是所谓的散文规则。

当然,最让他们无语的是,那个叫秋水的到底有多大的学问呀。尼玛,此前写的“天下熙熙”也还罢了,最多认为他很有才华。但才华与学问是不一样的,才华只能写出一些经典名言句子。但学问,却能挖出世间哲理。就像散文一样,他所提出的散文应该遵循“形散神聚”一词已经够牛叉了,没想到,在形散神聚之后,又有文道合一,陈言务去,文从字顺。

最后,尼玛,连“气盛言宜”也给拿了出来。虽然他们也感觉狗血,这完全是忽悠嘛。写文章与人的品行高尚与否有个屁的作用,写文章与胸内有没有气度有什么关系?但是,他就是说的那么有道理,他就是说得那么令人哑口无言,他就是说得谁也反击不了。

不过,说到这里,这似乎又应证了他的“气盛言宜”之说。不管说什么话,不管说话长短,声调怎么样。只要写作之人腹内气盛,那便可用气势压住别人。看到这里,别说你没有什么话给予反击。哪怕就是有,你亦要被这一篇“文以载道”汹涌澎湃的气势给压倒。

这已经超出了一般的文坛争斗。

这亦让他们大开眼界,没想到,写文章到了一定的境界之时,当真可以培养出一股气势。哪怕那位秋水没有出现在他们身前,就仅仅是这一些字,但是,这一些字组成而来的文章,却是滚滚大势,压得他们丢盔弃甲,瞬间投降。

投降,是的,难道不投降吗?

哪怕他们知道秋水这是在忽悠,但你能写出什么文章进行反击吗?

你能有秋水这般的学问,自己搬出一个说服别人的理论吗?

你能通过文章的气势,直接将人给压倒吗?

不能。

完全不能。

不能的话,还不投降做什么。

那个秋水这一篇文章还算是对他们手下留情了,若真是惹恼了他。凭着他写文的气势,恐怕直接就要将你骂得吐出三口老血。你以为,古之先贤那些战斗檄文是作假的。两军开战,先下战斗檄文。有大贤者写的檄文能通鬼神,借天地之势,压倒三军。这当然说是有一些玄乎,但是,这一篇“文以载道”已经让这一些人胆战心惊,再也生不起反击之心却是真的。

只是,有人就是作死。

虽然被这一篇文以载道震得他们有一些晕忽忽的,都不知道怎么接招。但是,这一些作者几十年来养成的老子天下第一,老子又服过谁来的态度,仍是继续与秋水开战。

当然,这个开战再也不是争论“形散神聚”,毕竟他们虽然不服,可并不笨。眼看自己这一方就已被别人打得溃不成军,还讨论个毛线的形散神聚。别说讨论了,被那家伙一个气势袭来,嘿,他们都觉得秋水所说的形散神聚,气盛言宜说得很对。

这会儿要反击,就反击对方不会的。

这家伙不是理论高手吗,这家伙不是学术大师吗?

行,大凡理论高手,大凡学术大师,学问是有的,但做起文章来,那就差强人意。这也是为什么,散文极大成者是那一些学术大师。但市场上销售最畅销者,却是那一些一线作家。你既然那么牛逼,行,那你写出一篇经典的“形散神聚”的散文出来。

如果能写出,那我们就服你。

如果不能写出,嘿,你之前所说的“形散神聚”,我们亦可以当你是胡说八道。

他们打得好主意。且不管这个秋水写得散文好不好,文学这种东西,哪里有好与不好的说法。哪怕写得有些门道,哪怕还算不错。只要他们认为写得狗屎,那么,此前秋水所说的一却论点,也都将完全废除。

当然,就算是最后对方写出了很是经典的散文,但他们同样可以不认可。只要大家全部保持不认可的态度,最多两方就是打个平手。我说服不了你,你也说服不了我,这也算是此次争斗最好的结局。

可惜的是,他们打的主意却是完全失败。

当看到这一些作者纷纷不服,逼秋水写一篇经典的散文出来时,黄一凡却是不由得乐了。

兄台,此前你不知道我引用的那一些“形散神聚”之类的理论,那可是花了我无数功夫,用了我无数脑细胞,这才从唐宋八大家里抽出来的,又经过一翻加工包装,可谓是花了很多的心思。但是,这会儿你们居然要我写一篇经典的散文,那我就抄一篇了。

如你们如愿: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很长时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一篇来自前世几乎是所有国人都读过的经典散文“背影”正式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