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圣僧33

京城,某个酒楼隐秘的包厢里,张主管在这里坐了很久。

他很有耐心,因为他今天要等的贵客是皇帝。

不久后,皇帝终于到来。

皇帝今儿来这里,是过来跟张主管分账的,看着手里厚厚的银票,让他的心情十分愉悦。

作为一个皇帝,从小就接受皇帝富有四海、不与民夺利的观念,皇帝是不可能经商的。

这羊毛生意,他是为了削弱草原实力才让人去做的事,这个计策不可不谓毒,是以这羊毛的收购有皇帝参与期中这事,绝对不能传扬出去。

所以他就只能通过一些口风紧、品行好的商人去收购羊毛。

他都想着,即使是亏本,也要将这生意长久做下去,没想到能赚这么多钱。

这让皇帝心下琢磨许久,他觉得内库还得有银子才行,若是只靠国库,每次他想建个宫殿都得跟臣子扯皮。

他的小太子以后可不能过这么憋屈的日子!

再说了,不与民争利的借口听听就行,那些臣子家中哪个女眷没个商铺啥的?

“皇上,胡人变得精明了,可能也是看出羊毛和毛衣之间的关系,所以第二次收羊毛时,他们将羊毛的价格提了。”张主管胖乎乎的脸上,眼睛都快要愁没了,“还有这羊毛线机子,只怕也保密不了多久,臣的作坊单这个月就有不下十批人来打探,若不是皇上派了暗卫守着,只怕那些探子就能将机子偷走。”

张主管是真担心啊。

这毛衣厂的利润非常高,如今只掌握在皇帝一人手里,每年不知道给他赚了多少钱。

若是被人偷走机子,对毛衣厂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皇帝不慌不忙地喝了口茶,“术兀单于本就精明,他掌控着最大的草原,有着最多的羊群,他要是不心动,朕还怀疑他出什么毛病了。”

不过术兀想不到吧,他以为他看到了第二层,实则他们在第四层。

皇帝可不会让死对头如意。

说完这事,张主管又道:“草原上出现一种叫奶粉的玩意,据说孩子喝了长得快,能强身健体。”他小心为大师说话,“听说是玄济大师弄出来的,他不慎让胡人知道奶粉的机密,胡人特奸诈,奶粉卖得很贵。”

皇帝心里不予置否,不小心?他可不信!

张主管暗暗叹气,玄济大师的本事大,还对皇室有恩,可他做个出家人都六根不净,哪有带着儿子当和尚的?

那个叫江思印的孩子明明是中原人,偏偏想做胡人,也不知大师怎么想的。

中原多好啊,草原什么都缺。

那孩子现在还小,现在回大庆还能教化得过来,若是再大点,回大庆后肯定会被打上草原的标志,到时在大庆就没他的立足之地。

皇帝面色深沉,看不出喜怒。

张主管满怀担忧,悄然离开酒楼,他虽然长得胖,但这脚步一点都不像胖子笨重,反而走得飞快,脑子也转得飞快。

他回想刚才那一幕,好像皇上对大师信任依旧?

铁满的老单于对大师也很看重,他留在边疆互市的探子说了,老单于甚至还送了两个胡人汉子去伺候大师。

都是聪明人,谁不知老单于送两胡人汉子是什么目的,是监视也是守护,这是防着大师离开草原呢。

张主管想到大师折腾出来的东西,说句实话,如果他不是知道内情的,还真以为大师对草原掏心掏肺了。

没见现在胡人日子多好过吗?甚至比大部分中原百姓都要好过。

不过那些黑羽草在中原干冷的地方也种起来了,莜麦也一样。

上个月,他有一条从海外归来的船带回来一种叫红薯的植物,等到春天时就种下。

好像大师说过,红薯比莜麦产量高好几倍?

想到这里,张主管笑得眼都眯了起来。

皇帝说了,如果真有好几倍的产量,就给他爵位。

他算不算大庆历史是第一个因为经商,封了爵位的商人?

皇帝现在很重视商人的力量,他听妹夫说,皇帝甚至想给少量贡献卓绝的商人封爵。

虽然没有实权也没俸禄,还会降级,但商人仍是会为此趋之若鹜。

**

互市的繁荣超出很多人的预料。

胡人的好日子让边境的大庆百姓十分羡慕,京城某些家资颇丰的商户和官员家边给孩子泡奶粉,边抱怨玄济大师。

“明明是中原人,却一心倒向胡人,这么多好东西,都是他给胡人带来的!如今胡人有钱了,肯定能养更多的战马,将来两国交战,玄济大师就是罪魁祸首!他资敌!”

“不行,必须弹劾他,他就是一个卖国贼!”

于是这天大朝会,弹劾玄济大师的人非常多。

京城的百姓对此事密切关注,他们也知道玄济大师被御使弹劾了。

很快,他们就高兴地听到皇宫里传出消息,据说皇帝对于玄济大师所作所为,颇为不渝,曾因为他让太子得以顺利出生所给予的荣宠,直接收回了大半。

当玄济大师在中原,遭到所有大庆人厌弃的消息传到草原时,正是冬雪消融,春草冒青之时。

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族人又迁回来,寺庙周围再次热闹起来。

这个冬天,牲畜不仅没有掉肉,还长了一些肉。

对此牧民们高兴得不行。

每年的冬天,他们最害怕牲畜吃干草会瘦,而且还会冻死,现在有大师的饲料方子,他们的财产总算是保住了。

中原皇帝派到草原的和尚、道士也在这个冬天终于打开了局面。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们不是因为传教或者医术,而是因为大庆话受到胡人欢迎。

“我们学会大庆的官话,就可以和那些大庆商人讨价还价了!”胡人精神抖擞地说。

等天气变得暖和,羊毛又能收上一茬,还有奶粉,听说在大庆是精贵玩意,能卖到天价,单是这两样东西,他们就能赚很多银子!

听到从中原传来的消息,老单于的反应是,给玄济大师添了一大笔香油钱,明里暗里将中原皇帝挤兑一番。

大师的面色淡淡,看不出悲喜,只是手持佛珠,念了一声佛。

那些中低层的胡人的反应是,捐金子给菩萨。

玄济大师自己建的寺庙十分简朴,热情的胡人高价买了中原的漆料,将寺庙刷得金碧辉煌,连菩萨都镀上金身。

江河不禁揉了揉被闪瞎的眼睛,深觉自己的事业做得不错。

看那些胡人多积极啊,向佛之心多坚定啊,在大庆他想给菩萨镀个金身,还不知得花多少力气呢。

术兀单于曾经示意监视大师的两胡人护卫,最好将玄济大师的心留在草原上。

事实证明,大师确实有心留在草原,他做的那些事对大庆人而言,就和卖国贼差不多,现在大庆上下对他都怀恶感,他肯定不会乐意回去。

已经尝到种地好处的胡人正在请教玄济大师,他可是能种出三石半莜麦的牛人,就算是草原上最擅长种地的奴隶,最多只种了三石。玄济大师教他们积肥,“地要追肥,不然收成会不好。”

然而牛粪羊粪之类的,都被胡人都捡起来,这可是上好的燃料。

至于人,想要方便就简单了,贵族还讲究点,会弄个恭桶之类的,白天让奴隶倒到帐篷外的草地里,下层的胡人则是在草原随地大小便,就当给草地施肥。

于是胡人十分听话地建起简单的茅厕,这些东西以后都是大师说的农家肥呢。

江思印对此很欣慰。

天知道他每次走在草原中,每当不小心一脚踩到“黄金”时,心里多崩溃。以后就好啦,和小伙伴在草丛中玩捉迷藏时,再也不用担心踩到不该踩的玩意儿。

寺庙的新形象太过亮眼,来往的胡人都忍不住多看几眼。

二王子和三王子也一样,每次被那金灿灿的颜色闪瞎眼时,他们心里就会涌起一股子的杀意。

以往春日时,胡人都会抽出时间锻炼身体。

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掠夺的血统是从祖辈留下来的。

然而现在,春日时的胡人都忙着种麦子种草羽草,他们都指望着秋天能有个好收成呢。

就连每到春日就到处撒欢,摔跤、斗角、赛马等玩得不亦乐乎的孩童,也跟着大人种麦子去了。

忙碌的孩子们望着洒下麦种的地,幻想着麦子收割时,能吃上甜甜的点心。

大师的儿子巴图是全草原的孩子最羡慕的人,他吃的点心都是他们生平从未尝过的美味,据说都是麦子做的。

他们也想吃,每天都吃。

旁边干活的大人一巴掌将小孩打醒,糖得多贵啊,还每天都吃,咋不上天呢!

二王子和三王子每当看到这一幕,越发地想弄死那秃颅。

以往热衷于打仗游戏的孩子,现在竟然变成满心满眼只是吃的,而且都主动下地干活去了,草原的未来堪忧啊!

下一代不能打,能打的老一辈退下后,草原岂不是要被中原打趴?

**

莜麦种下去后,玄济大师去年秋天建的泥窑开始受欢迎起来。

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胡人又要迁徙。

在迁移时,他们不得不抛弃去年砌的土炕,心里那个心疼就甭提了,如果有固定的房子就没必要抛弃土炕了。

要是每年冬天都要请人来砌土炕,再多的钱也不够浪费啊。

虽然明年冬天他们可以迁回到原地过冬,但留下的土炕没有帐篷遮掩,没有人打理,风吹雨打,草又疯长,到明年冬天时,肯定已经坏得不能用。

如果有一个像玄济大师这般的砖瓦房子就好了,火炕肯定不会坏。

有胡人特意去那些建了房子的胡人家里作客,发现他们家的牛羊都好好的,草原的风再大也吹不着,有土炕也冷不着。

看到这里,他们更想建房子,就算逐水而居,冬天还是可以定居的。

再者,他们定居的地方,周围的土地很适合做莜麦。

这些胡人总算看出来,去年秋天建房子那些人,周围能种麦子的土地默认是他们家的。

这么一看,他们肯定也要赶紧建栋房子,占土地种东西,万一迟了,好地就被别人抢走了。

很快,草原上一座座窑建了起来,无数的砖烧了出来。

然后一座座房子也建了起来。

期间还出现不少打架事件,为争抢最适合种莜麦的田地所导致的。

桑雅爹看着打得鼻青脸肿的两家胡人,暗自庆幸他家的房子建得早,不然他家人丁这么少,怎么打得过?

矛盾的出现比江河预计的还快。

他深深叹了一口气,现在外在的威胁已经没了,就开始内斗,这是人类的本性,看来他们要提前离开了。

鹦鹉道:“你们若是无故离开的话,草原这边的人也会恨上你。”

毕竟胡人这么爱戴玄济大师,以为他是真心实意留在草原的,肯定会将他的离开视为背叛。

江河对鹦鹉露出白莲花般清雅的笑容:“所以贫僧得找个背锅的,贫僧偶像包袱有点重,想一直保持清白无辜的形象呢。嗯,贫僧得让自己形象变得更好,若是美好的东西被摧毁了,才能激发人的仇恨吧?”

说到最后,也不知道他想到什么,满脸愉悦之色。

鹦鹉直接死鱼眼,它就不该担心他,狗宿主的心这么脏,哪需要它一只系统担心?

它还是去找海东青玩吧。

自从那两个胡人探子进驻寺庙后,鹦鹉就很少在人前张口说话。

就连江思印的教育,都由江河来接手,它没事干就天天在草原四处转悠,有时会仰躺在海东青的背上四处兜风。

海东青对这只鹦鹉特别谄媚。

也不知一只鹦鹉的眼神咋就么利,草丛下躲着不动的兔子它都能发现,有了大金主,海东青就没缺过食物。

**

虽然有互市,但中原商队依旧有不少喜欢上门收货,每到春秋两季都会到来。

胡人也很高兴能省点摊位费,特别是有生意头脑的大王子,提前收了很多羊毛,还跟大庆的商人天花乱坠吹他名下的奶粉。

目的很明显,想再提点价!

大庆的商人太狡猾了,从他们手上收购的奶粉转手一卖,可是十倍的差价呢!

跟着那些和尚道士学了一冬天的大庆官话,现在很多胡人张口就是广告语。

什么大人喝了,强身健体,小孩喝了,聪明长个,对母乳不足的孩子,这就是救命的好东西!

这些胡商变得十分精明,甚至还拿玄济大师当广告,直言这是玄济大师为爱子弄出来的,你看他那儿子,以前多瘦啊,现在喝奶粉喝得白白胖胖。

白白胖胖的江思印:……

中原的商人也到玄济大师新建的吉祥寺烧香拜佛,反正天高皇帝远,再者皇帝也没直言厌弃大师,他们不过烧个香罢了。

吉祥寺的奶茶众人也喝了。

大庆也有奶茶,还挺风靡的,但好像没这家寺庙的好喝,难不成因为草原是奶粉的产地?奶粉到了中原后没那么新鲜?

一个胡人小孩跑进来说道:“巴图,快过来,你爹要开始上课啦。”

江思印不禁拍拍脑袋,他怎么也搞不懂,为何草原的孩子现在对汉学这么感兴趣?明明以前,他们一个两个只喜欢骑马打仗,一个个高喊着,长大后要去大庆打秋风之类的。

江河目光温和地看着下方。

简陋教室里坐着的二三十个胡人孩子,他拿起简易的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下面坐着的小孩,一人一个盘子,里面是细细的沙子,他们拿着小棍子在沙面上练习大庆的文字。

他们爹娘说过,大庆商人很精明,他们卖的羊毛和羊毛衣的价格相差太远,他们要好好学习庆朝的语言和文字,下次能和商人杀个好价格。

大师早上还要做早课,是以讲学时间都放在下午。

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很人性化,学半个时辰就休息一会,偶尔他会做美味无比的点心给这些孩子吃,而且每天还有故事。

孩子们都觉得,这学习简直就是天堂吧?怪不得庆朝的人倾家荡产都想读书呢。

大师现在讲的故事是关于一个和尚收了一只猴子、一头猪当徒弟,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听得所有孩子都惊呆了。

这世间竟然还有这么神奇的故事?

他们每天都拼命学习,大师说过,若是谁学得差,就不讲故事,现在不止孩子们互相监督,孩子的父母也在监督孩子学习,他们也想听故事。

寺庙外,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听着从庙里传出的读书声,父母怎么拉都拉不走。

身材壮硕的胡人汉子不禁叹了口气,他弯身抱起儿子。

“玄济大师说过,等到秋季再招一批学生,到时你努力点,若是能考上,爹就供你读书。”

小孩的眼睛发亮,“爹,我一定会认真读书,您先给我买庆朝的书,我如果识字就比其他人胜算大。”

玄济大师讲的故事实在太好听,听到小伙伴转述后,真是越听越馋。

他一定要进去听最新鲜的!

不仅孩子想听故事,大人也想听。

就连老单于都忍不住着迷,让精通汉学的胡人在教室外记录。

没多久,玄济大师更出名了,草原上到处都是他的粉丝,每当看到他,就将各种东西往他手里塞,并含蓄地催更。

不管哪个时空,不管哪个朝代,父母对孩子的学习都是很看重的。

有孩子上学的胡人都很大方,香油钱当作束脩给得爽快。

江河深觉如果他真当教师,在草原上肯定赚翻。

中原皇帝派来的和尚道士见状,他们一拍脑袋,原来传教事业如此不顺利,是他们没找准办法。他们也可以曲线救国啊,若是论故事,他们也不少的。

于是,私塾在草原上遍地开花。

现在草原的日子好过,胡人父母们也不吝啬那点束脩,他们也是会算的,日后跟大庆商人来往多了,越了解大庆的情况,就越不会上当吃亏。

术兀单于在听完今日份的故事更新后,对他的儿子们说:“这庆朝不行啊,大师如此大才,居然都遭皇帝不喜,就像大师故事说的那样,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救走了,没后台的都被打死。还是咱们草原好,有才能的咱们都尊重,才能就是最大的后台。”

三王子不自在地冷哼一声,他喜欢和尚的故事,但他不喜欢和尚本人。

广袤的草原上,如今随处可见莜麦。

那些胡人们高兴得很,三王子却很别扭,种田什么的,就不是他们长生天勇士的风格!

他家里的婆娘三王子妃却喜欢那和尚带来的变化,一个个跟和尚学做饭菜。

三王子不得不承认,那饭菜真是极为美味,吃得再多也不用担心会便秘,痔疮什么的,再也不是噩梦。

可他就是觉得那和尚居心叵测,他给草原带来的馅饼说不定里面有毒。

出身显贵的三王子妃前两日刚确定怀上身孕,现在脾气特别大,当下拍打他:“这饼你昨晚吃了六个!你就别吃,这也是玄济大师教我们种出来的!”

三王子顿时怒了,“老子可以吃牛肉羊肉的!”

牛肉羊肉吃了才长力气,这面吃多了,说不定跟庆朝人一样软趴趴的!

三王子妃冷哼一声,“可怜你的牛肉羊肉也吃不成,大师教我们种苜蓿草,现在牛羊都吃这种草,你没见现在草原迁徙都没那么频繁了?”

以前,马牛羊吃光一片草地后,他们就得迁徙到另一片水草丰美之地。

现在这些地能种植苜蓿,都不用频繁地迁徙搬家了。

三王子不禁气结,“你以为这是好事?咱们草原迁徙的风俗都没了,现在一个个的都想偷懒,只想种地不想搬家,连骑马的都少了,日后咋拿得动弓箭?”

三王子妃不想搭理他。

她只知道迁徙少了,折腾也少了,孩童和老人、以及体弱的妇人就不会因此倒下。

可是丈夫死活不肯建房子,说迁徙是传统,她简直要被气死了。

女人并不像男人那般想驰骋在草原上,她们更向往安定下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