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忙!累!

这两个字概括了武拂衣近两个月的生活。

政务上各类奏折, 宫务上搬家诸事,还有家务事上要注意老四一家子因身份变化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果不做昏君,皇帝这个职业必须冲上过劳死风险排行榜。

幸而, 胤禛牌作弊器很好用,任劳任怨地分担一半工作量。其积极性之高, 从地道的挖掘速度就能看出来。

另一边,武拂衣把宫殿安排汇报给康熙。

新皇入住养心殿,乾清宫保留下来以待太上皇回宫时居住。

如此一来,与乾清宫位于同一直线区域内的坤宁宫也就留给了太上皇后, 即刚刚生了位份的德妃。

康熙有过三位皇后, 本来没想要册立第四位。

当年也没想到有天会禅位给老四,而今儿子做了新皇, 其生母乌雅氏母凭子贵成了太上皇后。

乌雅氏随着康熙一起去畅春园,完全不想留在紫禁城,对外宣称要紧跟太上皇的步伐。

如今仁宪太皇太后与其他宫妃都被接出宫,那么她独自一人留下来算什么?坤宁宫这地方作为名义上的住处就好,才不要真正住进去。

武拂衣听懂了乌雅氏的暗示。

胤禛他妈觉得坤宁宫不太吉利, 或该乌雅氏认为康熙多少有些克妻, 因为康熙前三任皇后都是年轻轻轻香消玉殒。

要不是康熙下旨加封,对于接受太上皇后的称号都有些排斥。

如今,她无法抗旨说不想搬入坤宁宫,那就是变相说太上皇不该保留乾清宫居住权。

乌雅氏不能与旁人讲这种事,岂止不识好歹, 更有怨怼太上皇之意, 也只能对老四隐晦透露。她自我劝慰,这回不是做康熙第四任皇后,而是直接做太上皇后, 应该不至于不吉利。

不过,坤宁宫她肯定是不会去住的。

不住就不住,以后不常在宫内居住的还有弘昀与弘晖。

一个二十岁,一个十八岁,依照年纪该在宫外开府。但谁让禅位诏书来得太快,修造府邸也要时间。

两人带着家眷暂住宫内。

武拂衣大笔一挥,没让孩子们挤在阿哥所内,而是把东六宫中划了出去。弘晖、弘昀、弘昐与茉雅琪各挑一处。

西六宫中,撇去被胤禛选定方便挖地道的永寿宫。

乌拉那拉氏居住在长春宫,李氏住在了咸福宫,而宋氏住在了储秀宫。

这番住处安排上报给康熙,他立刻从中看出了潜藏含义。

东六宫都改成成小辈们的住处,表明了老四没了再纳新人的念头。

如今的朝堂局势不似五十多年前了。

康熙早年,后宫选的嫔妃多是出于政治考量,或拉拢或平衡满姓大族,对抗鳌拜、三藩。

现在,老四登基没这方面的顾忌,不必再考虑后宫妃嫔娘家势力,换句话说不选新人也成。

康熙知道老四不恋女色,但这儿子今年三十六岁,凭什么肯定今后不会变?

这就把东边都划给小辈们,将来再进新人要封一宫之主,连座宫殿都拿不出来了。

当然了,也能不给任何封号,也不给高位随便塞到一个偏殿内。

比如康熙对王太嫔,十五、十六、十八的生母,至今连正式封号也没给。

“是你住在紫禁城,宫殿怎么安排,你不后悔就行。”

康熙没非要儿子广纳后宫,这会没有平衡朝堂的需求,而他要考虑只有一件事——老四是否有了合格继承人?

答案是有。

也正因为弘昀、弘晖、弘昐三个皇孙都被教育培养得不错,不希望胤礽、胤禔、胤禩、胤祉等争夺继承皇位的斗争在孙辈上演,老四是否再要孩子变得可有可无了。

如今,哪怕老四独宠一个人,但只要脑子清醒地不与朝政牵扯上,也不与继承权牵扯上关系就行。

康熙觉得老四在这方面脑子是过于清醒了,要不然这些年也不会不给武氏孩子。

“朕没记错的话,武氏是十七岁指入你府中。也是陪着你鞍前马后,出生入死,这次打算给她什么位份?”

为什么单独问武氏?

当然因为武氏情况特别,其功绩在正史上至少要记一笔牛痘实验先锋者。

武拂衣也听懂康熙的言下之意,问的是今后会不会给武氏孩子。

在这个时代,不论男女年过三十就不年轻了。

是与人群的平均寿命有关,即便皇室宗亲、官僚阶层活到五六十岁挺难的。

武氏三十一岁,不是清朝普通意义上适龄生育的年纪。

但宫内给一个人孩子,不只是亲生,也可以有抱养记在名下的办法。

那也办不到。

武拂衣不可能告诉康熙,老四现在没那种世俗的欲望。

在无限轮回做任务,分为顶着原主身体与本体上阵两种。

因为穿越太多次,她对于自我性别的认知很清晰。灵魂如果不自我认知清醒,早就消散了。

因此,顶着男身,也对女色没什么反应。

性取向是以灵魂论。且不提她完全不想生孩子,哪怕单纯搞一搞和谐运动获得世俗快乐,但身体硬件达不到。

这没啥大不了。

武拂衣早就习惯,以往也穿成过男人、动物甚至鬼物,那会也不可能每个世界搞春风一度。

这一世与以往的差异,是成为老四的时间长了些,但整体生活环境安逸了太多。

有得就有失,做人不必太贪心。

隐情不必提,眼下回答康熙的问题。

“儿臣决定给武氏封为贵妃。乌拉那拉氏为皇后,李氏为妃,而宋氏为嫔。弘晖四个都是好孩子,必然会好好孝敬几位长辈。”

话不能再明确。

给了武氏贵妃之位,是超过了生儿育女的李氏与宋氏,也是断了给武氏孩子的可能性。这是一种制衡。

此举更有一层深意。

李氏不必有妄念,即便她生的弘昀是长子,还有一个小儿子弘昐,但也越不过弘晖作为中宫嫡子的地位。

康熙当然听得懂深意,要不怎么说老四不恋女色,而早些年他就瞧出武氏是个可怜人。

老四一直带着武氏出门又如何,事到如今让人生孩子是迟了,还不给人一个养在名下的孩子傍身。

今非昔比。

康熙不似多年前劝老四,如今不给武氏孩子才是帝王之道。

现在看来老四的安排非常头脑清醒,绝不会发生顺治与董鄂妃的情况。

又想到弘晖的表现,去年年初回京,他在大婚后就被安排到了理藩院。弘晖十八岁已然能独当一面,进退有度,有礼有节,心胸宽广。

不论哪方面都是吊打胤礽十八岁做太子时的表现。如果老四不恋权,想来不会发生再次废太子的悲剧。

秘密立储制度之后,弘晖即便不会被正式册立为太子,但无法否认隐形太子的地位。

康熙瞧着老四,这儿子不是要怕他恋权,而是要怕他哪天突然对弘晖讲想撂挑子不干了。

作为祖父能做什么呢?只能在活着时,看着点老四别逃家,以后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分了。

这一番谈话,基本就敲定了今后几十年的宫廷格局。

*

*

五月二十日,大吉。

飞龙在天,新帝登基典礼。

老规矩,皇帝与大臣们都要天不亮就起床,今天所有人都要隆重着装。

武拂衣开始一层层穿戴。头顶金龙三层朝冠、身着登基典礼龙袍朝服,以及全套配饰。

瞧着全身镜的倒影,只有一个感觉——沉。重大典礼的服饰很沉,让人没法活动自如。

这与她的习惯简直是南辕北辙。

但还是尽责扮演好重型移动衣架子,一举一动必须严格遵守礼仪规范,仿佛用尺子量度过一般。

今日之前,已经去了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坛举行祭祀典礼,向天地祖先禀告继位之事。

正式登基典礼当天,全城戒严。

紫禁城外朝的太和门全部大门大开,大臣们在天蒙蒙亮之前已经列队入宫,恭候太和殿外。

武拂衣先从养心殿出发前往,去往内廷乾清宫,对太上皇行三跪九叩大礼。

从康熙手里亲自接过玉玺,再一步一步前往外朝太和殿,登临金銮宝座。

听大学士宣读新帝登极的诏书,与太上皇亲自撰写的贺辞表文,随后接受文武百官朝拜。

全程肃穆,没有一个人敢偷懒瞌睡,而整个过程长达近两个时辰。

武拂衣面色严肃,仿佛非常郑重地接受一波又一波官员的朝拜。

今天胤礽与胤禩都没被放出来,而此刻居高临下,能把每个人的表情都尽收眼底。

就她自身来说,兴奋感全无。

倒也不是心如止水,但肯定与康熙当年登基时的心境截然不同。

要问现在的感觉?

往感性了说,今天开始正式做高级社畜。

往实在了说,肚子真的很饿。

四点起床,洗漱更衣。由于随后几个小时不能如厕,也就不能多喝水,只吃了一点点糕点。

上午九点,冗长的典礼终于结束。

武拂衣毫无留恋,绝无废话地宣布退朝。

做皇帝的好处之一,朝会结束时有资格第一个离开。

此刻,她还庆幸另一点,幸好皇上多数时间能够坐着,底下这一群大臣们是活生生地站了整整两个时辰。

返回养心殿,二话不说先脱朝服。

重到像是牢笼般的服饰,却不能只穿一次,往后至少每年一次穿着去祭祀典礼。

以后遭罪以后说,这会先传膳填饱肚子。

刚刚吃完只听自鸣钟接连响了十下,“铛、铛、铛……”

武拂衣立刻进了书房,挥退了众人,以示要安静办公。

不多时,却听书房暗门后响了几下敲击声。前去打开,就见胤禛熟练地走了出来。

密道,半个月前建成了。

胤禛本想着今天就不来了,康熙昨天返回乾清宫总要避着些,老鬼却说不必怕。反正太上皇来养心殿也要走流程通传,足以让禛·武氏原路返回。

这一来,就看着武拂衣帮着开暗门后,她轻车熟路半躺到软塌上,丝毫没有刚刚参加登基仪式要大干一场的兴奋与勤奋。

今时今日,胤禛瞧着老四的身体摆出这姿势,还是会眼角微抽。

“你就不能有点正形?至少今天摆出勤奋办公的姿态,开一个好头。”

“我还没正形?穿着和牢笼一样重的衣服,整整四个小时,从动作到神态绝无一丝偏差。”

武拂衣表示必须劳逸结合,捞过果盘就吃了起来。“现在是该休息片刻。你想干活,我不拦着。”

这样的对话,不是第一次上演,都成日常问候语了。

胤禛深呼吸,指望登基典礼改变老鬼,这就是痴人说梦。

他认命地做到书桌边,没有立刻翻折子。而是把怀里的一张纸,团吧团吧扔向武拂衣。

这当然不是暗器,就写着两行字「懋嫔宋氏,齐妃李氏 」。

“你让我选定的封号,挑好了。”

胤禛说着顿了顿,“至于武氏的,你来定,总不能什么都叫我想。”

封号是对一个人的评价或期许。

胤禛没给武氏拟定封号,仿佛真就是公平起见地要把工作各自承担一些,而非想要打探老鬼对他的评价。

武拂衣调侃,“就让你多想一个字而已,也不是什么累活吧?或是你不好意思褒奖现在使用的身体?”

胤禛面不改色,他怎么可能不好意思。“我不想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不行吗?”

“行行行。”

武拂衣没在这点小事上争辩,灵光一闪道,“那就臻贵妃吧。百福具臻的「臻」,谐音禛,你觉得好吗?”